陳恒舒
從先秦時代起,我們的先民就開始了對理想社會的探求和追尋,比如《老子》中的“小國寡民”,《孟子》中屢次提及的“五畝之宅”,還有《禮記》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到了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對于理想社會的想象可謂登峰造極,“桃花源”也成了理想社會的代名詞。在陶淵明之后,這種想象并未停止,這篇《錄海人書》中就延續(xù)了這種想象。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虛擬了一篇號稱由秦末海人(也就是所謂“島民”)給皇帝的上書。在這封上書中,這個海人說自己被大風(fēng)吹到了一座島上,然后描述了當(dāng)?shù)厝说纳钋闋睿喝巳藙趧?,自給自足:歡歌笑語,悠然自得。儼然一個海島版“桃花源”。隨后由當(dāng)?shù)厝擞H口述說他們的來歷——原來是徐福東渡帶走的童男童女。當(dāng)年徐福入海求仙,不知所終,正好是一個有虛構(gòu)空間的“歷史空白處”。按說,古人一般不愿背井離鄉(xiāng),而且這里的日子看起來也很平常.為什么他們不想回去呢?因為這里沒有“五嶺之戍、長城之役、阿房之勞”,也沒有“太半之賦、三夷之刑”啊!最后辭別之時,又借當(dāng)?shù)厝酥趧裾]統(tǒng)治者“薄天下之賦,休天下之兵,息天下之役”——這是人民擺脫壓迫和剝削、追求自由安樂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作者本人的政治理想。
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背后往往是對現(xiàn)實的不滿。如果說《桃花源記》對于當(dāng)時社會動蕩黑暗的批判還比較含蓄的話,那么《錄海人書》就相當(dāng)直接了——雖然明面上罵的是秦政,但借古諷今是古代文人的慣用手法,明眼人一看便知。王禹傅生活的北宋初期,一些地區(qū)土地兼并嚴(yán)重,貧富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尖銳。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在今四川一帶爆發(fā)的王小波、李順起義就是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xiàn)——這是歷史上少見的在王朝初期就爆發(fā)的農(nóng)民起義。本文大約作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至淳化二年(991)之間,當(dāng)時王禹偁任右正言(諫官)、直史館(史官)。他生性正直,遇事敢言,又曾出任州、縣官,深知民間疾苦。這一階段,他先后奏上《端拱箴》和《三諫書序》,向宋太宗提出懇切的治國建議。這樣說來.《錄海人書》也可以視為特殊的諫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