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海
曲詞預敘集中體現(xiàn)在第五回,不僅概括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也暗示了小說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
如“終身誤”一首,曲名意即誤了終身,暗示了賈寶玉婚后仍念念不忘死去的林黛玉,及薛寶釵婚后境遇的冷落和難堪;“枉凝眉”,曲名意謂徒然悲愁,預示了寶黛的愛情悲劇及黛玉淚盡而逝的命運;“恨無常”,曲名有不得壽終與榮辱無定雙重之意,暗示了元妃的暴死,及賈府即將走向衰亡;“虛花悟”,曲名意謂參悟到良辰美景皆虛幻,亦即“色空”的禪理,暗示了惜春因看破賈府好景不長而決意皈依佛門的悲劇結局;“聰明累”,曲名即聰明反為聰明誤之意,暗示了王熙鳳的悲慘結局和賈府一敗涂地的情景;“留馀慶”,曲名意謂前輩留下的德澤,暗示了賈府勢敗家亡時骨肉相殘及巧姐由劉姥姥救出火坑之事;“晚韶華”,曲名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意,暗示了李紈一生的枯榮變化;“好事終”,曲名意謂情事終了,含有嘲諷意味……“畫梁春盡落香塵”暗示了秦可卿天香樓懸梁自盡,某種程度上也暗示了賈府的綱常毀墮及道德敗壞?!笆瘴病わw鳥各投林”,曲名喻家敗人散各奔東西,此曲總寫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等的不幸結局和賈府最終“樹倒猢猻散”的衰敗景象。
《紅樓夢》中的人物判詞,也同樣具有預示作用,判詞預敘集中表現(xiàn)在第五回。第五回對全書內(nèi)容有著提綱挈領的結構作用,對全書人物的命運結局作了全面的預示回顧。從故事結構看,作者的理想意圖是賈府沒落、寶玉出家,紅塵滾滾,轉頭成空,命運悲劇,無可避免。如晴雯的判詞“彩云易散”隱指晴雯的橫遭摧殘而壽夭,“壽夭多因毀謗生”預示著晴雯終難逃脫毀滅的命運。又如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前兩句抓住人物最鮮明的特點進行渲染,道出了兩人的性格特征是才思敏捷,后兩句以諧音隱敘兩人的悲劇命運。其中“玉帶林中掛”暗示了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牽掛,“金簪雪里埋”暗示了寶釵婚后的冷落和凄苦。再如巧姐的判詞與小說結尾處賈府的衰敗,王熙風的去世,巧姐因得劉姥姥救助外出躲避,最后避免了把巧姐賣給外藩為妾的不幸相照應。以上這些判詞,或深或淺,或顯或隱,暗示了書中幾位重要人物的命運結局。
(有刪改)
【品讀感悟】
《紅樓夢》以大量使用曲詞、判詞的形式來實現(xiàn)其預敘功能,使之具有暗示性的特點,是該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預敘方式渲染了小說的故事氛圍,使全書蒙上了一層濃厚的悲劇氣氛。判詞與《紅樓夢》中的情節(jié)安排、人物言行及故事情節(jié)形成了有機整體,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懸念感,豐富了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也暗示了賈府及書中主要人物的命運結局,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