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夜》圍繞汪文宣、曾樹生、汪母之間的家庭矛盾展開,描寫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陪都”重慶的社會狀況,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其中塑造了一位擁有較強獨立意識、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形象“曾樹生”,通過仔細分析,曾樹生離開家庭出走蘭州這一看似不負責任的行為卻有其合理性,可以從自身因素、家庭影響、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寒夜》;曾樹生;出走;合理性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17-001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7.003
巴金的長篇小說《寒夜》寫于1944—1946年,出版于1947年。學術(shù)界歷來對書中的主人公“曾樹生”這一人物形象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曾樹生是一位追求獨立的現(xiàn)代女性,有人認為她是不負責任的自私的人。對于曾樹生離開家庭出走蘭州的這一行為,也頗有爭議。有人認為曾樹生的選擇不合理,是不負責的行為。但深入文本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曾樹生的出走是在走投無路時的合理選擇。
一、個人原因
曾樹生出走蘭州的合理性因素是復雜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曾樹生作為個體的“人”所應(yīng)該享受的權(quán)利,她追求個人權(quán)利的行為因為她具有強烈的女性意識而落到實處。和傳統(tǒng)的中國女性有所不同,曾樹生是一個接受過新思想的女性,擁有較強的個人意識,在危機面前,她會更多地考慮自己的處境。而這種追求自身幸福的行為不應(yīng)被認為是自私自利的、不負責任的,因為曾樹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理應(yīng)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這種做法是合理的。
曾樹生向來是一個追求自由和獨立的女性,出走蘭州是她必然會做出的選擇。比如,曾樹生大學畢業(yè)后,面臨一個重要選擇:選擇汪文宣作為人生伴侶。他們沒有舉行正式的婚禮,這導致曾樹生長期以來未能得到汪母的認可。盡管如此,曾樹生始終堅信婚姻是她自己的事情,選擇丈夫也是她的自由。曾樹生和汪文宣能走到一起,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教育理想,是有著共同的追求而結(jié)合,并非只是簡單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更多是建立在共同目標上,表現(xiàn)出更深的內(nèi)涵。她和汪文宣組建家庭并非是為了汪文宣這個人,并非只是淺顯的愛戀,更多的是自己作為獨立女性而擁有的選擇自由和精神的追求。所以,曾樹生發(fā)現(xiàn)汪文宣喪失理想和奮斗精神的時候,選擇和陳主任走到一起是必然的,因為陳主任更符合曾樹生的心意。于家庭而言,曾樹生為家庭所做的已經(jīng)足夠多了。汪文宣的工資很少,汪小宣需要讀書,汪母沒有工作,一家人都需要她養(yǎng)活。她可以走出家門,通過自己的方式在銀行上班,謀求屬于自己的社會地位,就算在新舊交替的社會上,女性處境艱難,但她從未因為困難而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她可以走進社交圈,和同事一起打牌、跳舞;她可以拋棄“愚孝”,在汪母對她出言不遜時離開家住在朋友家里??梢哉f,曾樹生是一名女性意識較為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尊嚴、獨立、自由。曾樹生覺醒的女性意識不應(yīng)該被打壓,而是應(yīng)該被肯定的。她很少抱怨自己付出了許多,面對汪母的責罵,很多時候她都選擇退讓。作為一個接受了新思想的獨立女性,能不時常抱怨家庭對她的束縛和汪母對自己的侮辱已經(jīng)很不容易。
曾樹生強烈的女性意識讓她敢于選擇追求幸福,追求幸福又是作為獨立自主的人應(yīng)該享受的權(quán)利。在巴金先生的筆下,曾樹生成了女性意識覺醒的代表,展現(xiàn)出獨立個性。對于曾樹生來說,男女平等是一個重要的不可忽視的觀念,女性也應(yīng)享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權(quán)利,并不應(yīng)該被視為男性的附屬品或家庭的附庸。盡管因為經(jīng)常外出露面而遭到汪母的譴責,但她為了生計和自己作為人的權(quán)利仍然選擇在大川銀行工作。她堅守自己內(nèi)心的決定,敢于維護自己作為人的尊嚴。汪母對她惡言相向時,她反駁汪母的觀點。曾樹生認為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應(yīng)該被他人隨意謾罵。她所崇尚的自由不是不顧家庭,而是在保證自己的權(quán)利和自由的情況下,不放棄家庭,承擔起家庭責任,曾樹生承擔家庭責任這一點進一步解釋了她出走的合理性。出走并非全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給家庭提供經(jīng)濟來源。
這樣一個獨立的女性,讓她在危機中坐以待斃,和家庭一起等待消亡是不可能的,她一定會想辦法克服危機。曾樹生強烈的人文主義意識和女性主義意識激勵著她在危機時離開家尋找更好的出路,既是為了自己作為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為了謀求更好的機會以渡過危機,是合理的。
二、家庭因素
曾樹生出走蘭州并非只是因為她強烈的女性意識,家庭的不和諧也是促成曾樹生出走的不可忽視的因素。曾樹生的選擇是合理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權(quán)利追求幸福,把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追求幸福的行為看作是自私,這無異于道德綁架。并且她已經(jīng)犧牲了許多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在家庭上,但家人給她的感覺卻是寒心的,她在汪家無法獲得幸福,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她留在汪家呢?曾樹生不僅要處理工作上的事情,還要照顧汪文宣的情緒,忍受汪母的脾氣,得不到兒子的親近,于她而言已經(jīng)十分不容易。作為新女性,除了照顧家庭,她也要求保持個人獨立的人格,要求個性解放,出入咖啡店、舞廳,追求個人的享樂與幸福。①雖然她花時間娛樂,但不可將她“娛樂”的這一點作為評判她的唯一標準。作為個體的人,“娛樂”是合理的,如果要將“喜歡娛樂”這一點作為批判她的主要標準,無異于剝奪她作為人的權(quán)利。曾樹生確實為了自己的享樂而忽視了一些照顧家人的機會,就連巴金自己也說,曾樹生和汪母都是自私的女人。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曾樹生是一個負責的人。汪文宣的收入微薄,家里的大部分開支都依靠曾樹生來承擔。盡管曾樹生付出了許多,但家人卻一次又一次地令她感到傷心。
作為妻子,她竭盡可能照顧汪文宣的情緒,而她的丈夫,原本應(yīng)該給她支持和安慰,結(jié)果卻表現(xiàn)得軟弱無能。起初,曾樹生和汪文宣在一個強調(diào)父母意見和媒妁之言的時代里進行了不容易的自由戀愛,在舊社會里,自由戀愛不被承認,會遭受很多流言蜚語。特別是對于女性而言,進行自由戀愛甚至會被罵做不守婦道??上攵鴺渖屯粑男叩揭黄鸨囟ㄊ抢щy重重的。但是二人最終走到了一起,這段婚姻本應(yīng)是幸福而美滿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曾樹生對汪文宣的愛慢慢轉(zhuǎn)變成了“責任感”和“同情”。因為汪文宣的軟弱無能讓曾樹生感到失望,他不再是曾經(jīng)那個和自己有著同樣遠大教育理想的青年了,他懦弱無能,渾噩度日。在家庭里,汪文宣面對母親和妻子的爭執(zhí)時,他不能提供有效的幫助,只是不停地搖擺不定。汪母說曾樹生的壞話時,他只是說曾樹生不是母親所想的那樣,沒有向母親給出合理的建議;當曾樹生向他抱怨汪母對自己不尊重時,汪文宣甚至只會告訴妻子忍耐,也沒有提出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面對爭吵,他甚至說:“你們吵罷!” ②直接逃避問題,沒有處理問題的勇氣。汪文宣作為曾樹生的丈夫,汪母的兒子,理應(yīng)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但是由于他的懦弱和逃避,曾樹生和汪母經(jīng)常鬧矛盾。整個家庭幾乎沒有溫馨的時候,一旦曾樹生和汪母碰面,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爭吵。作為具有新思想的女性,曾樹生必定無法容忍婆婆對自己的不尊重。當感到自己被婆婆羞辱時,最需要的是有人支持他,最應(yīng)該支持她的人就是她的丈夫汪文宣。但是丈夫表現(xiàn)出來的無能和懦弱讓她十分失望。汪文宣無法協(xié)調(diào)曾樹生和母親之間的矛盾,曾樹生就自己想方設(shè)法與婆婆和諧相處,可是婆婆卻時常刁難自己。丈夫在這種時候卻起不到有效的調(diào)節(jié)矛盾的作用,整個家庭的氛圍讓她十分痛苦,她離開汪家也是情有可原的。曾樹生自己是一個追求獨立事業(yè)的女性,那么對于伴侶的期望,同樣也是要有較好的事業(yè)的。但是汪文宣的工作薪水少,在公司的地位也低,經(jīng)常被同事欺負??墒峭粑男x擇忍讓,從未努力爭取過屬于自己的權(quán)益。有時候曾樹生會責備自己為什么不能放棄自我,雖然她已經(jīng)盡力照顧汪文宣,但他不再是最初那個有抱負、懷揣教育夢想的青年。面對汪文宣在家庭和事業(yè)上表現(xiàn)出的無能,曾樹生對他感到十分失望和寒心。即將出發(fā)前往機場的那個晨曦,她終究流露出對汪文宣的深深情感。然而,曾樹生追求著獨立和自由,這種妥協(xié)和順從并非她所能夠容忍的。
作為兒媳,曾樹生一直希望能和汪母和睦相處,常常忍讓她,但汪母卻處處針對。當涉及曾樹生時,汪母總是感到非常憤怒。長期存在的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使婆婆在家庭倫理關(guān)系中占據(jù)特殊的地位,對于兒女晚輩往往可以為所欲為,而封建倫理道德又為這種為所欲為提供了數(shù)不清的理論依據(jù)。③汪母對汪文宣病態(tài)的占有欲讓她總是針對曾樹生,經(jīng)常罵她給男人寫情書,只知道打扮自己,認為曾樹生出去工作和社交就是不務(wù)正業(yè)。不管曾樹生做什么,汪母都覺得不對。甚至對曾樹生惡言相向,罵她不要臉,比娼妓還不如。在婆媳關(guān)系未徹底惡化之前,曾樹生曾因汪母的鄙視和嘲諷而考慮過離開家庭,可囿于家庭的責任,在不斷地爭吵之后,她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回到這個讓她感到痛苦的家。這個家里沒有溫情,只有無盡的矛盾與爭吵,可是就算是在這種情況下,曾樹生也沒有隨隨便便和家庭決裂,最多是找個理由在外面住一段時間。在汪文宣的勸說下,又重新回家。作為接受過新思想的女性,面對汪母過分的辱罵和封建禮教的壓制,曾樹生一再忍讓,可以說在大部分時候曾樹生對汪母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又惹得汪母不高興。曾樹生一直都想和汪文宣好好過日子,在汪文宣生病的情況下也不離不棄,可是汪母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曾樹生的麻煩。曾樹生對此感到十分痛苦,這也是曾樹生后來離開汪文宣,跟著陳主任到蘭州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作為母親,曾樹生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家庭開支幾乎全靠她一人的情況下也要將汪小宣送入貴族學校讀書,本該和她親近的兒子卻麻木冷漠。她不曾因為自己的“享樂”而不管兒子的生活。每月都往家里寄錢,保障兒子的學習和生活。兒子也很懂事,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向父母要錢。但是作為兒子,卻和母親保持著距離,沒有小孩子該有的生氣和活力,整日板著臉,冷漠麻木,對母親也從未表示過依戀。對于一個孩子而言,最依戀的人應(yīng)該是母親,但汪小宣表現(xiàn)出來的卻是禮貌和客氣。作為母親,一定是希望孩子牽掛她的,而汪小宣并不親近她,她似乎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母親,曾樹生在家庭里無法找到內(nèi)心的歸屬感。
三、社會背景
關(guān)于曾樹生出走蘭州,以上的個人原因和家庭因素中蘊含的出走合理性都屬于微觀層面的,宏觀層面的合理性是基于當時動蕩的社會背景。在戰(zhàn)爭時期,普通人很少能發(fā)表意見,也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的選擇常常受制于他人。許多普通人被迫順應(yīng)潮流,在混亂黑暗的社會中辛苦度日。汪文宣拿著少得可憐的薪水,忍受著上司的剝削,不敢辭職。因為他一旦離職,幾乎不可能找到其他工作;汪母,封建社會中為數(shù)不多的接受過教育的女性,在戰(zhàn)爭中不得不離開故鄉(xiāng)投奔兒子,寧愿做“老媽子” ④;唐柏青被戰(zhàn)爭影響,不得不放棄理想,整天用酒精麻醉自己。汪文宣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汪母是舊時代少有的有知識的女性,唐柏青是有著理想的有志者,如果沒有戰(zhàn)爭,他們的生活應(yīng)該是幸福的。但不幸的是,他們都生活在動蕩的時代,戰(zhàn)爭帶來社會的不穩(wěn)定,作為小人物的他們又如何在黑暗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獲得舒適的安身之所呢?小人物的力量是微小的,只能被迫接受社會所帶來的磨難和不公。在如此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下,曾樹生作為一個無名小卒,同樣也無法輕松掌握自己的命運。
為了維持家庭的生計,她被迫忍受同事們的冷落和汪母的責備。為了確保能夠繼續(xù)在大川銀行工作,她必須不斷打扮自己,頻繁社交。曾樹生因為被汪母責罵而深感羞愧,如果能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一份更體面而豐厚的工作,她就不會一直依賴陳主任、被稱為“花瓶” ⑤。在戰(zhàn)爭期間,找到一份有穩(wěn)定工資的工作非常困難。小人物在動蕩的社會中茍且偷生,但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即使在戰(zhàn)爭的大背景下,生活依然安適。比如汪文宣的上司每年能從分紅中得到二三十萬的收入,享受著美好的生活,陳主任也能隨時去咖啡廳等“高消費場所”。然而,汪文宣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曾樹生在銀行上班所得。汪母沒有收入,汪小宣的學費很高,而汪文宣生病需要支付醫(yī)療費用,家庭的開銷很大,所有這些支出都需要曾樹生來承擔。在那個混亂的時代,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非常困難。陳主任給了曾樹生這樣一個機會,無論是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還是為了家庭,曾樹生都必須接受。如果有選擇,曾樹生必定會不依靠陳主任?!拔乙粋€學教育的人到銀行里去做小職員,讓人家欺負,也夠可憐的了!” ⑥但除了在大川銀行工作以獲得經(jīng)濟收入之外,曾樹生別無選擇。在離開汪文宣之前,曾樹生對是否去蘭州這個問題糾結(jié)了許久,甚至表示愿意像汪文宣一樣生病而不離開他,并在離開之前熱烈地吻別他。如果曾樹生是一個極度自私的人,她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家庭只為自己著想。
另外,如果曾樹生留在重慶的家里,沒有收入,和家人待在一起也是徒勞的。她能做的只是陪伴,她只能陪著汪文宣,陪著家人一起度過戰(zhàn)爭,這種犧牲毫無意義。然而,事實證明,曾樹生選擇離開是正確的。她每月寄錢回家,承擔起一家人的花銷。如果曾樹生沒有去蘭州,汪文宣早就因為缺乏醫(yī)療費用而去世,汪小宣也無法上學,家庭的日?;ㄤN都難以滿足。
毫無疑問,某種程度上,曾樹生曾因追求個人幸福而離開家庭,甚至提出與汪文宣“離婚”。然而,人們不能以道德綁架的方式強迫曾樹生放棄自己的權(quán)利留在重慶,或者與汪文宣繼續(xù)關(guān)系。曾樹生作為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新時代女性,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人們不能要求她放棄作為人所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她對家人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丈夫膽怯懦弱,婆婆一直壓迫她,兒子也不親近她。盡管家庭的大部分開銷都是她承擔的,但她得到的并不是家人積極的正面反饋。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要求一個心靈受傷的人繼續(xù)忍受下去。曾樹生去蘭州是最好的選擇,這樣可以滿足她作為一個獨立女性對幸福的追求,同時也能夠滿足家人短期的生活費用。因此,曾樹生選擇離開家庭去蘭州是情有可原的、合理的決定。
注釋:
①王建平:《重讀寒夜》,《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90第1期,第54頁。
②④⑤⑥巴金:《寒夜》,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92頁,第89頁,第89頁,第28頁。
③江倩:《論〈寒夜〉中婆媳關(guān)系的描寫及其社會文化內(nèi)涵》,《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第3期,第176頁。
參考文獻:
[1]巴金.寒夜[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2]郭運恒.論巴金小說《寒夜》中的隔膜主題[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
[3]江倩.論《寒夜》中婆媳關(guān)系的描寫及其社會文化內(nèi)涵[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3).
[4]王建平.重讀《寒夜》[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1990,(1).
[5]姜哲.巴金《寒夜》中的現(xiàn)代女性意識[J].語文建設(shè),2016,(36).
作者簡介:
雷洋,重慶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