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玲
[摘 要]“非遺”美食1文化中的“物”所指的正是與“非遺”美食相關的炊煮器、盛食器、進食器、貯藏器,等等。這些器具不僅見證了“非遺”美食的誕生和發(fā)展,也是“非遺”美食文化背景、文化理念的外在體現(xiàn),承載著豐富的民族風俗和地域特色,也見證著飲食文化的發(fā)展與變遷。通過考察這些器物的發(fā)展、變革與進步,發(fā)現(xiàn)它們都與傳統(tǒng)手工業(yè)中的各個門類有著直接而顯在的關系,且從古至今都有所傳承和發(fā)展,從而也證實了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與創(chuàng)新性。
[關鍵詞]“非遺”美食;器物;歷史;傳承;發(fā)展
“非遺”美食的背后,往往隱藏著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且獨樹一幟的制作技藝,具有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文化屬性。透過“非遺”美食,我們所能看到的是蘊藏在區(qū)域、民族乃至大一統(tǒng)國家文化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圖景,是一個地區(qū)和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價值信仰、倫理道德和審美意向的最生動體現(xiàn)。
廣西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qū),區(qū)域內的地理、自然、氣候環(huán)境差異較大。民族的多元、物候的多樣,造就了廣西“非遺”美食“菜單”上的名目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廣西各地的“非遺”美食文化也因此如同星辰之燦爛,光輝耀眼且獨具魅力。
截至目前,廣西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8個項目中,與美食相關的傳統(tǒng)技藝有4項,被列入自治區(qū)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354個項目中,與美食相關的傳統(tǒng)技藝有180余項2。這些“非遺”美食往往不是當下才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而是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同時,在“看不見”的“非遺”美食技藝背后,也總有一些與其相關的物質基礎和物質載體,記錄了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于美味的追尋歷程。“非遺”美食文化中的“物”所指的正是與“非遺”美食相關的炊煮具、盛食具、進食具、貯藏具等。這些器具不僅見證了“非遺”美食的誕生和發(fā)展,也是“非遺”美食文化背景、文化理念的外在體現(xiàn),是了解和研究傳統(tǒng)文化的一把金鑰匙。
一、與美食烹飪有關的物——炊煮器
廣西“非遺”美食的烹飪技法包括煮、蒸、煎、炸、炒、燒、熬、爆、羹、臘、釀等,多達數(shù)十種。例如過年吃的大粽、白切雞,日常吃的各類米粉等,使用的是“煮”的方法;三月三吃的糯米飯,用的是“蒸”的方法;香煎豆腐、香煎粽子、香煎糍粑、香煎魷魚,使用的是“煎”的方法;紙包雞、脆皮扣、麻通等,用到的是“炸”的方法……
“煮”是一種最為古老的烹飪方法,大部分“非遺”美食的烹飪都以“煮”為主,或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步驟。而“煮”這一方法,最早是與陶器的發(fā)明有關的。陶器使人類從茹毛飲血的時代進入煮食的時代,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顯著標志之一。廣西先民在11000年前就發(fā)明了早期陶器。甑皮巖第一期文化遺存出土的素面夾砂陶釜殘片,是“目前珠江流域中上游地區(qū)乃至中國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陶器之一”1。一般認為,陶器的產(chǎn)生多與農(nóng)業(yè)有關,用于烹煮谷物,但廣西陶器產(chǎn)生的原因,有其特殊性,更多地與烹煮螺螄、螃蟹、魚蝦等水生動物有密切聯(lián)系。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廣西亞熱帶季風氣候不斷增強,水生動物大量繁殖。人們通過采集捕撈等方式,獲得魚、螺、貝類等水生動物后,發(fā)現(xiàn)其生吃腥膻難忍,而煮熟后卻異常鮮香美味。正是對這一美味的追逐,成為廣西先人不斷研究、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陶器的動力所在。在早期陶雛器雙料混煉技術的基礎上,隨著時間的推動,廣西先民的制陶水平不斷進步。甑皮巖遺址二期、三期、四期、五期出土的陶器呈現(xiàn)出越來越成熟、多樣的形態(tài)2。目前廣西出土的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陶器是1962年那坡感馱巖遺址出土的繩紋圜底陶釜3,釜正是當時用于煮制食物的一種“鍋”。這件繩紋圜底陶釜“釜身為半球狀,是國內新石器時代陶器中少有的器型,對研究我國南方原始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4,屬于國家一級文物。用釜來烹煮河鮮、海鮮,是廣西先民的偉大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這不僅使魚貝類吃起來更加鮮美,更為后來的美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F(xiàn)如今,我們所喜愛吃的雜魚煲、海鮮煲,正是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
除了陶釜,古代廣西“煮”的器具,還有一類叫做“越式鼎”的鼎。越式鼎的特點是“深腹,蓋薄,附耳,三足瘦細外撇,蓋上往往飾雙線云雷紋”1。越式鼎是廣西先民鑄造和使用的青銅器,其內可以盛裝食物,底部可以燒火進行煮食。廣西平樂銀山嶺戰(zhàn)國墓2以及廣西貴港羅泊灣漢墓3等墓葬中,就出土了不少越式鼎。其中風門嶺26號墓出土的兩件越式鼎中,一件盛放有2條魚,魚骨排列整齊,另一件鼎則有21塊雞肉,想來當時它們正在煮的是“魚肉煲”和“雞肉煲”。明代時,廣西陸川開始鑄造鐵鍋。鐵鍋的使用,逐漸代替陶釜、銅鼎,成為烹飪的重要器具。陸川鐵鍋也因為做工精良、耐用性好而流傳至今,是目前全國唯一的日用五金行業(yè)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
“蒸”也是一種從古代社會一直延續(xù)至今的烹飪方法。1971年合浦縣望牛嶺1號墓出土的龍首三眼銅灶4,上置兩釜一甑。甑就是一種用于蒸煮食物的烹飪器皿,相當于現(xiàn)在的蒸鍋。甑要蒸煮,需釜來配合,二者合稱“釜甑”。通常是上部為甑,放置食物。下部為釜,用于煮水。中間的網(wǎng)格紋甑箅作間隔。將水加熱后,蒸汽通過箅孔來蒸煮上面甑中的食物。2003年廣西合浦縣嶺腳村三國墓出土的一件銅甗5,也用于蒸飯。上部的甑用以盛米,下部的鼎用于煮水,中間連接兩器的墊圈似一圈足圓盤,圓盤則起承托和密閉的作用。這樣水蒸氣不易外泄,能提高蒸煮食物的效率。今天廣西壯族地區(qū)用于蒸五色糯米飯的木桶,不少地方仍稱其為甑子,是對古代歷史上甑和甗的傳承與發(fā)展。這種木桶一般用竹木板或香杉木板做成,上寬,下略窄,外面箍有竹條圈或鐵質的箍條,底部為甑箅子,蒸飯時加塊紗布以防止米粒下漏。用木桶蒸出來的五色糯米飯,不僅有米香、染色植物的清香,還帶有木桶本身的竹木或香杉木的木香,軟糯鮮美。而用別的蒸鍋來蒸,確實難以品嘗到這樣獨特的好味道。可見,與“非遺”美食制作技藝的代代流傳相同,與此相關的烹飪器具制作工藝與實物也是在世代傳承中流傳至今的。
不過,傳統(tǒng)烹飪方式,無論是煮還是蒸、煎、炸等,都離不開火和灶。灶是炊煮的核心用具。如今人們家常使用的灶多為燃氣灶、煤氣灶,在廣西農(nóng)村地區(qū)仍能見到一些火塘、土灶或磚灶。而最原始的灶,起源于萬年前的石器時代。廣西甑皮巖洞穴遺址所發(fā)現(xiàn)的灶,是用幾塊礫石搭建而成的。陶釜可置于其上,釜下燒火煮食。這種方式也為后來土灶、磚灶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從廣西漢代墓葬中所發(fā)現(xiàn)的諸多灶具模型來看,漢代廣西灶具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兩眼灶、三眼灶較為普遍,能夠實現(xiàn)對柴火和熱源的充分利用。同時,灶臺的火門設置了擋火墻,利于拔風起火,遮擋煙霧。灶后還設有煙囪,能夠排煙助燃,反映了漢代時廣西先民在節(jié)能和提高熱效率方面就已經(jīng)有了創(chuàng)新思考和實踐。
二、與美食搭配的美器——盛食器
廣西“非遺”美食的種類極其豐富多樣,與這些特色美食搭配的美器,即用于盛裝食物的器具,也是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清代著名文人、美食家袁枚在所著《隨園食單·食器須知》中寫道:“古語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語是也。”1他還說:菜肴出鍋后,該用碗的就要用碗,該用盤的就要用盤,“煎炒宜盤,湯羹宜碗,參錯其間,方覺生色”2,對美食與美器關系做了一個精練總結。
現(xiàn)今廣西各類“非遺”美食的盛具,以多種規(guī)格的圓盤、方盤、長盤、圓碗為主,材質主要為瓷器,也有不銹鋼、玻璃以及陶砂類等器具。
秦漢以前,廣西先民日常所使用的盛食器主要為陶器。幾何印紋硬陶飲食器是當時的一個重要特色,這類飲食器大部分是泥質硬陶,紋飾以拍印的米字紋、方格紋、弦紋、云雷紋、曲折紋、夔紋為主,顯示出當時南北文化融合而形成的獨有風格。到西漢時期,廣西的制陶技術發(fā)展迅速,不少較大規(guī)模窯址出現(xiàn),如梧州富民坊窯、象州運江窯、大塘城窯等,當時已經(jīng)能燒造出種類豐富、器型多樣的盛食器。到東漢晚期,伴隨著制陶、施釉技術不斷提升,廣西各地窯址開始燒制出成熟的瓷器。此后瓷器類飲食器具逐漸走進廣西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唐宋時期,得益于海外貿易及博易場的繁榮,廣西瓷窯數(shù)量大幅增長,遍布各地。從此,瓷器逐漸取代陶器和青銅器,正式成為主流的飲食器具。桂林桂州窯、興安嚴關窯、永福窯田嶺窯,藤縣中和窯,北流嶺垌窯,容縣城關窯等燒制的瓷質盛食器,包括各類碗、盞、盤、碟等,質地細膩,釉色純正。尤其是窯田嶺窯和城關窯一次高溫燒成的綠釉瓷器,“其釉色青綠盈潤猶如碧綠的玉翡,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首創(chuàng)”3。
歷史上,我們用于盛放美食的器具也豐富多樣。如廣西武鳴敢豬巖洞葬出土的商代陶簋,類似于現(xiàn)在的大海碗,是用于盛飯的器具。與之一同出土的還有陶盤、陶豆等器物。其中陶盤底附矮圈足,足略外撇,是用于盛放各類葷素菜肴的,陶豆形似高足盤,主要用于盛放副食。西漢晚期廣西開始出現(xiàn)的刻花鏤孔陶簋,也屬于盛食器,但器型上和商代的“大海碗”陶簋已經(jīng)有所不同,具有濃厚的越地風格。東漢時期的刻花三羊鈕陶盒,盒也稱為“盛”,用于盛米飯,與盛肉食的鼎相配合使用。廣西還有各類三聯(lián)罐、四聯(lián)罐、五聯(lián)罐等,這種聯(lián)罐也是典型的越式器,用于盛放各式果品。漢墓中還多次發(fā)現(xiàn)罐內有酸梅的果核,說明它們或也是用來貯盛酸、甜、苦、咸、辛等配味的。
玻璃碗在漢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漢代玻璃碗多出土在合浦等地墓葬中,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代表性器物。其中一部分玻璃盛具為域外制作,也有一部分屬于域外來料,在廣西本地制作。
廣西還是生產(chǎn)銀礦的地方,歷史上曾以銀為“土貢”,銀冶鑄業(yè)較為發(fā)達。當然,古代廣西所生產(chǎn)的銀質飲食器具,多為貢品或供貴族使用。陜西藍田楊家溝出土的鴛鴦綬帶紋銀盤,以及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鎏金鏤空銀籠子,都是當時廣西的桂管經(jīng)略史李桿進奉的。此外,廣西南丹一處宋代窖藏所發(fā)現(xiàn)的十二件珍貴銀器,包括鏨花摩羯紋銀碗、鏨花鎏金海水龍紋花口高足銀盤等,都是極為精美的盛食器。其中的鏨花鎏金銀摩羯,更是世所罕見。
三、進餐所用的器具——進食器
在飲食活動中,“將烹飪好的食物從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從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這兩個過程所需要的中介工具就是進食器”1。傳統(tǒng)的進食器可分為勺子和筷子兩類,今天我們日常所使用的也依然以這兩類為主。
在新石器時代,廣西先民曾經(jīng)歷過漫長的采集漁獵時期。那時,貝類的食用極為常見。人們食用貝類后,發(fā)現(xiàn)了貝殼可以進一步加工成各種各樣的工具,尤其是體型比較大的蚌殼,人們依其形狀,將其打磨、加工成蚌刀、蚌鏟、蚌網(wǎng)墜乃至蚌勺等。勺子的使用就是從那時開始的。桂林甑皮巖遺址出土的用蚌殼制作而成的蚌匙,距今7000—10000年,是我國最早的蚌勺之一,其外形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勺子已經(jīng)非常相似。蚌勺可用于攪拌陶釜中的魚湯,也可用于盛取湯食,和當時人們的飲食特點是相符的。
商代中期以后,銅勺出現(xiàn)。“勺,枓也,所以挹取也?!?那時的勺,也叫做“斗”,是用于取酒的器具,即從罍、瓿、尊、壺等器皿中取酒,再注入飲酒器內。這種銅勺多為長柄,勺口較大,和我們今天用的大湯勺殊無二致。1976年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漢墓出土了四件銅勺?!八鼈兊钠餍痛笮⊥耆嗤左w為橢圓形,柄為圓管形,柄的一面刻有‘布字。銅柄之上再接以木柄,木柄為圓棍形,僅有一件的頂端稍向前勾。”1此外,合浦望牛嶺1號墓中發(fā)現(xiàn)有銅勺,不同的地方是其長柄也為青銅質,“勺首前端寬肥,圓底,柄尾附半圓形鈕”2,從整體來看這和我們今天使用的勺子已經(jīng)幾乎一樣了。
筷子在古代稱作“箸”,因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人們?yōu)榱吮苤M而取反義詞——“快”,又因其多用竹子制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曜邮枪爬系膴A食用具,從古代沿用至今。最早的筷子,應來源于史前時期人們用火燒烤食物時,用于撥動食物的樹枝。用樹枝撥動食物,可使食物受熱均勻?;蚴窃谶@個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使用兩根樹枝可以產(chǎn)生“夾”的動作,這不僅能帶來許多便利,還可以避免滾燙的食物燙傷手指。久而久之,兩根樹枝就變成了兩根“筷子”,用于夾取食物放進嘴中。在漫長的歷史中,筷子以木質為主,夏商周時期出現(xiàn)象牙筷和玉筷,隋唐時出現(xiàn)金筷、銀筷,一直沿用到元明清時期。而今我們日常使用的,仍以木筷為主。當然,金屬、陶瓷、塑料等新材質的筷子也層出不窮,但無論何種材質,筷子始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餐具。它們不僅方便實用,而且也見證著美食文化的演變,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四、用于品茶、飲酒的器具——茶器與酒具
茶和酒是傳統(tǒng)飲食文化中最為突出的兩個分支,茶文化和酒文化在我國博大精深、淵源流長。新茶陳酒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美好的享受,更是精神的滿足。茶器和酒具在大類上屬于盛食器,在飲食器具中扮演重要角色。
廣西是我國四大茶區(qū)中的華南茶區(qū),自古就是茶葉的發(fā)源地之一。廣西的六堡茶、凌云白毫茶、桂平西山茶、昭平茶、防城金花茶、橫州茉莉花茶等,都屬于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2022年11月29日,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廣西“六堡茶制作技藝”和“瑤族油茶習俗”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名列其中。截至2024年1月,廣西共公布的9批自治區(qū)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就有36項與“傳統(tǒng)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有關3。
與好茶相伴的,是好的茶器。在盛行喝茶的宋代,廣西本土瓷窯也生產(chǎn)大量茶器。目前考古所發(fā)現(xiàn)的廣西宋代瓷窯有60多處,分布遍及廣西各地4。當時的茶器分為青瓷與青白瓷兩大類,青瓷生產(chǎn)于桂林、興安、全州、永福、靈川、柳城、賀州等地瓷窯,青白瓷主要生產(chǎn)于藤縣、容縣、北流、桂平、浦北等地瓷窯。廣西興安嚴關窯生產(chǎn)的醬黑釉茶盞1,胎質細密,釉色灰中泛紫,有一種質樸之美。而藤縣中和窯生產(chǎn)的影青模印摩羯水波紋盞、影青模印纏枝蓮花紋盞等,胎體輕薄細膩,釉色晶瑩潤澤,看起來柔和淡雅。
廣西欽州也有悠久的制陶歷史,被稱為“中國第二陶都”。這里現(xiàn)今仍在生產(chǎn)的坭興陶,也是我國的名陶之一。坭興陶茶具擁有天然的雙重氣孔結構,這種獨特的氣孔結構,一方面有利于茶香的吸附,另一方面則有助于茶香的沁入,使得其在泡茶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茶香與壺香的完美融合。使用坭興陶壺泡茶,不僅茶香四溢,連壺本身也會被茶香所包圍。即使長時間使用,坭興陶壺依然能夠保持茶的香味,甚至在泡白開水時,也能讓水質帶上一絲茶的清香。坭興陶茶具的這一特性,使其在茶藝界備受推崇。尤其是對于廣西梧州的六堡茶,坭興陶壺能夠充分激發(fā)其濃醇的黑茶風味,使茶香更加醇厚,滋味更加濃郁。
廣西的酒也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廣西蒼梧就生產(chǎn)了縹清酒,又名蒼梧清,是當時的酒類珍品。漢代劉熙在《釋名·釋飲食第十三》中說:“酒言宜城醪,蒼梧清之屬也?!?蒼梧清在當時代表了清酒類的最高水平。南宋文學大家范成大曾來廣西任靜江府知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他在《桂海虞衡志》中寫道:“及來桂林,而飲瑞露,乃盡酒之妙,聲震湖廣。則雖金蘭之勝,未必能頡頑也?!?說的是品嘗了桂林的瑞露酒,才領略了酒的奧妙。如今,廣西仍有不少名酒,如三花酒、丹泉酒等。在已經(jīng)公布的九批自治區(qū)級“非遺”名錄中,各類酒的釀造、泡制技藝就有18項,包括桂林三花酒傳統(tǒng)釀造技藝、丹泉酒釀造技藝、湘山酒傳統(tǒng)釀造技藝、昭平黃酒釀造技藝、羅城野生毛葡萄酒釀造技藝等。
伴隨著釀酒技術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酒具也應運而生。今天我們用于盛酒的常見器具有缸、壺、瓶、杯等,材質上有陶、瓷、玻璃、塑料種種。在古代社會,酒具的種類也非常豐富。
銅桶是廣西秦漢時期一種獨具特色的盛酒器,形似我們今天所用的水桶,體量較大,能盛裝的酒量也比較多,1976年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1號墓出土的“布”銘銅桶、復線交叉紋銅桶等,都屬于這一類盛酒器。除了本土風格的酒具,漢代廣西也有具有中原風格的盛酒器,如蒜頭型銅扁壺、彩繪勾連云紋銅壺、環(huán)耳杯形銅蓋壺等,還有融匯本地特色和楚文化特征的盛酒器,如漆繪提梁銅桶等。除了青銅器,古代盛酒器還有陶器類、瓷器類等。比較有特色的,如長頸陶壺,其特點是直長頸、扁圓腹,由蒜頭壺演變而來,大約西漢晚期出現(xiàn)在嶺南地區(qū)。還有陶匏壺,其器型就像一個截去頂端的葫蘆,是常見越式器。兩晉時期,廣西還出現(xiàn)了青瓷雞首壺。到明代時,梅瓶成為一種高端的盛酒器,它的造型典雅,線條流暢,給人一種高貴而不失莊重的感覺。這種獨特的氣質使得梅瓶成為了明代士人的最愛。廣西出土的明代瓷梅瓶非常多,集中在桂林的明代靖江王陵區(qū),桂林博物館所藏明代梅瓶數(shù)量居全國之首。
卮是古代一種常見的飲酒具,相當于我們今天所用的酒杯。卮流行于秦漢時期,在漢代的畫像磚石和壁畫上,持卮宴飲是常見的題材。持卮相邀、相互敬酒,成為古代社交場合的一種禮儀。廣西出土的卮,有青銅材質的,也有陶質的。容量上有大的,也有小的。卮不僅是一種實用的飲酒器具,還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在一些卮的腹部和底部,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如水波紋、弦紋、云紋等,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耳杯也是一種飲酒具,在我國古代酒文化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廣西漢墓中發(fā)現(xiàn)的耳杯,有青瓷耳杯、漆耳杯等。青瓷耳杯主要流行于民間,為普通百姓日常飲酒所用。而漆耳杯則多為貴族階層所青睞,彰顯出他們高貴的社會地位。漆耳杯的制作工藝精湛,采用朱、黑等色彩繪制圖案,線條流暢,畫面優(yōu)美。這種耳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反映了我國古代漆器工藝的高超水平,也揭示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審美趣味。貴港羅泊灣漢墓出土了“一大批漆耳杯,初步統(tǒng)計殘片有七百多片,能復原者僅得二十多件,絕大部分外表髹黑漆,腹內髹紅漆,耳及口緣在黑漆底上再描朱色花紋??谘貎葌让枥L鳥頭紋,個別內部描繪暗花云鳳紋”1。合浦望牛嶺2號墓中也出土有不少漆器,其中的漆耳杯2雖已殘朽,但通過線描圖仍能看出杯內的朱繪云鳳紋,雙鳳起舞,極為華貴。云鳳紋也寓意著吉祥如意,展現(xiàn)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用于存儲、加工糧食的器具——貯藏器與加工器
水稻是廣西人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廣西的“非遺”美食當中,桂林米粉、螺螄粉、賓陽酸粉等粉類,橫州大粽、上思涼粽、武鳴灰水粽、隆林黑米粽等粽類,合浦大月餅、梧州雞仔餅、龍圩豬油餅、藤縣太平米餅、京族風吹餅等餅類,壯族五色糯米飯、武鳴米花糖、官垌米糤、天等五彩糍粑等,都是用稻米制作的。
廣西稻米的種植和生產(chǎn)加工有悠久的歷史。史前時期,由于地處低緯度地區(qū),廣西各地土地肥沃,水網(wǎng)密布,雨熱同期,野生稻分布廣泛。婭懷洞遺址出土的稻屬植硅體,距今1.6萬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人類利用野生稻資源的證據(jù)”1。在長期采集野生稻谷的過程中,人們逐漸掌握其生長規(guī)律,最終將野生稻馴化成了栽培稻。資源曉錦遺址、那坡感馱巖遺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及相應生產(chǎn)、生活工具,說明了在4000—5000年前廣西稻作文明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2。
到了秦漢時期,隨著郡縣制度的進一步確立,大批中原人遷居廣西各地,帶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和經(jīng)驗。鐵制農(nóng)具、牛耕技術、優(yōu)良作物品種的輸入以及水利設施的修建,使廣西稻作農(nóng)業(yè)獲得長足發(fā)展和進步,稻米產(chǎn)量不斷提高3。在滿足基本食用需求的同時,人們開始有了一定的余糧作為儲備。
廣西漢代的糧倉,可從漢墓中所發(fā)現(xiàn)的糧倉和糧囷模型看出基本樣式。1971 年合浦縣望牛嶺1號墓出土一座懸山頂干欄式銅倉4,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干欄式建筑一樣,平面呈長方形,位于一個平臺之上,下設八根柱子,將整座建筑頂離地面,便于防蟲、防潮。與此類似的糧倉模型,在合浦及梧州漢墓中均有所發(fā)現(xiàn)。其中梧州大塘1號墓出土的銅倉,出土時倉內尚存大量谷物5。
除了方形的、像平房一樣的糧倉,還有一種圓形、筒狀的儲糧設備,叫做糧囷。1959年梧州市云蓋山出土了一件用滑石雕鑿而成的糧囷模型,囷體呈圓筒形,有門,且門位很高,需要架樓梯方可出入,基座底下也有四根棱形柱將囷體頂離地面6。
對于稻谷等糧食的加工,如今已經(jīng)普遍實現(xiàn)機械化。但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廣西農(nóng)村地區(qū)磨米或舂米所使用的工具還主要是石磨、石臼或木臼,它們都有著久遠的使用和發(fā)展歷史。史前時期,人們研磨谷物的石器,被稱為研磨器。早期是把谷物放在石塊的平面上,用另一塊石頭來回碾磨,使谷物脫殼,后通過對石塊的加工打磨,使其發(fā)展成石磨盤和石磨棒的組合。廣西欽州獨料遺址出土有完整的石磨盤、石磨棒,是當時人們所使用的一種研磨糧食的加工工具7。進入先秦時期,石磨盤、石磨棒逐漸被杵和臼所取代。廣西漢墓中出現(xiàn)了不少臼的模型及持杵舂米的人俑形象,如1955年貴縣(今貴港市)高中工地4號墓出土的六俑陶屋、1958年梧州市云蓋山5號墓出土的五俑帶圈陶屋以及1974年平樂縣銀山嶺124號墓出土的方形合院式廡殿頂陶樓等1,說明利用杵臼舂米在漢代時已經(jīng)非常普遍。
此外,旋轉型圓形石磨在漢代也已經(jīng)較為普遍,這種石磨由上下兩扇圓形的石塊組成,它們的相接面分別刻劃齒痕。上面一塊圓石中間開有圓孔,可注入谷物,側面連接著軸桿。搖動軸桿后,即可帶動圓石旋轉,從而磨碎谷物。石磨的使用在后世雖有所改進,也出現(xiàn)了借助畜力、水力、電力的方式,但其基本形制可以說一直沿用至今。
結語
無論是炊煮器、盛食器,還是進食器,抑或是茶器、酒具、貯藏器與加工器,它們在歷史上的每一次發(fā)展、變革與進步,都與傳統(tǒng)手工業(yè)中的各個門類有著直接而顯在的關系,且從古至今都有所傳承和發(fā)展。通過這些物和技藝的傳承,也可以看出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與創(chuàng)新性。
在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中,“非遺”美食尤為引人注目。它們提供給人類的,不僅是果腹,或是美味的享受,更是一種深厚的歷史文化的滋養(yǎng)。深藏在“非遺”美食背后的技藝和器物,是“非遺”美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悠久、豐富的文化傳統(tǒng)和獨特的民族風情。通過研究這些“物”,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非遺”美食的歷史、傳承和發(fā)展,為弘揚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貢獻力量。同時,我們也應該重視對這些傳統(tǒng)技藝的保護和傳承,讓“非遺”美食文化代代相傳,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