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斌 陳建珊
【摘要】目的 研究iRoot BP Plus用于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的效果,并分析其對患者炎癥因子和咬合功能的影響,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丹陽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接受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3例,行三氧化礦物凝聚體(MTA)直接蓋髓]和觀察組(27例,行iRoot BP Plus直接蓋髓)。記錄兩組患者療效和安全性,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齦溝液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IL)-6、C反應蛋白(CRP)]水平和咬合功能指標(咀嚼效率和牙齒咬合力)。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6個月,兩組患者齦溝液CRP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6個月,兩組患者牙齒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結(jié)論 與MTA直接蓋髓相比,iRoot BP Plus用于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的效果顯著,有助于抑制炎癥反應,保護患者咬合功能,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關(guān)鍵詞】iRoot BP Plus;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炎癥因子;咬合功能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9.0045.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9.015
牙髓是指由牙本質(zhì)包圍的疏松結(jié)締組織,在受到齲齒等不良刺激后可引起牙髓變性、損傷,使牙髓壞死而喪失正常功能。既往對于存在牙髓損傷的成熟恒牙患者,多采用根管治療[1]。但近年來報道顯示,根管治療效果不一,部分患者在治療后患牙敏感性增加,且存在局部疼痛癥狀,影響治療效果[2]。活髓保存治療不僅可保存活牙髓,還有助于改善牙齒咬合功能,其在成熟恒牙中的應用備受臨床關(guān)注[3]。在活髓保存治療中,蓋髓劑的選擇至關(guān)重要。三氧化礦物凝聚體(MTA)是臨床常用蓋髓材料,具有一定效果,但隨著臨床的廣泛應用,發(fā)現(xiàn)MTA存在操作性較差、固化時間長的不足,治療后可引起牙冠變色,美觀效果不佳[4]。而iRoot BP Plus為膏狀生物陶瓷材料,具有操作簡便特點,既往已有報道將其用于活髓保存治療[5]。但有關(guān)iRoot BP Plus與MTA的對比研究較少,本研究探討兩者在活髓保存治療中的效果,并觀察其對患者炎癥因子和咬合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丹陽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接受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3例)和觀察組(2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齡13~28歲,平均年齡(20.08±8.75)歲;患牙位置:前牙15例,后牙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齡12~30歲,平均年齡(20.49±7.33)歲;患牙位置:前牙17例,后牙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患牙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丹陽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存在牙髓損傷者,且符合活髓保存治療的指征[6];⑵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既往已接受根管治療、植牙或拔牙治療者;⑵合并血友病、血小板增多癥、過敏性紫癜等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者;⑶合并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腦出血、心力衰竭等嚴重基礎(chǔ)疾病者;⑷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取仰臥位,清除口腔分泌物,采用2%利多卡因(江蘇蘇中藥業(yè)集團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758,規(guī)格:2 mL∶4 mg)進行局部麻醉,在患牙牙根處進行注射,每個注射點1~3 mL,麻醉起效后清除患牙腐質(zhì),暴露牙髓,用生理鹽水沖洗后擦干,采用ProRoot MTA材料(登士柏塔爾薩牙科公司,國械注進20153170487,規(guī)格:粉1 g/袋、液0.35 g/瓶)直接覆蓋在暴露的牙髓處。觀察組:采用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創(chuàng)新生物陶瓷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53173774,型號:IRBPP 4610 U5-)直接覆蓋在暴露的牙髓處,覆蓋厚度2 mm,用復合樹脂填充材料(古莎齒科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171314,型號:A1)進行填充,填充前操作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后6個月回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療效。在治療結(jié)束后6個月進行療效評估[6],顯效:采用牙髓活力測試儀(長沙得悅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湘械注準20142170039,型號:DY310)進行牙髓電活力測試的結(jié)果正常,患牙無疼痛、瘺管表現(xiàn),X線檢查可見牙本質(zhì)橋;有效:牙髓電活力測試顯示牙髓活力正常,探針檢查可見患牙對冷熱刺激敏感,屬一過性,患牙疼痛較治療前緩解,患者可耐受;無效:牙髓電活力測試顯示牙髓活力遲鈍或無反應,患牙疼痛較治療前無顯著變化,X線檢查可見牙根有內(nèi)、外吸收現(xiàn)象。⑵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局部組織水腫、牙齒松動和牙體變色等。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各項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之和/總例數(shù)×100%。⑶比較兩組患者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時采集患牙齦溝液3 mL,用離心機以5 0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半徑20 cm),取上清液送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IL)-6水平,以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C反應蛋白(CRP)水平。⑷比較兩組患者咬合功能指標。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時采用電子咬合測力器(北京捷立德口腔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京械注準20202170237,型號:DTS-Ⅱ)評估患者咬合功能,記錄牙齒咬合力。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后6個月時采用過篩法評估患者咀嚼效率。方法:給予患者5 g去皮花生米,患者自行咀嚼30 s后,收集咀嚼物,濾網(wǎng)過濾后,烘干、稱重,計算咀嚼效率=(咀嚼前質(zhì)量-咀嚼后質(zhì)量)/咀嚼前質(zhì)量×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齦溝液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齦溝液CRP和IL-6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6個月,兩組患者齦溝液CRP和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咬合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牙齒咬合力和咀嚼效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6個月,兩組患者牙齒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3 討論
牙髓內(nèi)含豐富血管和神經(jīng)纖維,活力強,其形成牙本質(zhì)后在維持牙齒正常咬合功能、保持牙齒美觀中發(fā)揮重要作用[7]。因而,牙髓損傷后的治療應盡量保存牙髓,活髓保存治療也成為牙髓損傷后治療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活髓保存治療的方案主要為蓋髓術(shù)和牙髓切斷術(shù),與牙髓切斷術(shù)相比,蓋髓術(shù)無需切除牙髓,這對于保持牙髓活性,改善牙齒咀嚼功能具有重要價值[8]。既往多采用MTA作為直接蓋髓材料,其固化后溶解性低,不易被破壞[9]。而與MTA相比,iRoot BP Plus不僅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和生物相容性,且操作難度小,黏性強,逐漸在臨床廣泛應用[10]。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iRoot BP Plus用于活髓保存治療較MTA效果更為顯著,這可能是因iRoot BP Plus由硅酸鈣、氧化鋯和氧化鉭等構(gòu)成,不僅可促進牙髓細胞的增殖,加快牙髓修復,還可縮短凝結(jié)時間,誘導牙本質(zhì)的分化形成,提高療效。張婧瑜等[11]的對比研究也發(fā)現(xiàn)iRoot BP Plus用于成熟恒牙的活髓保存治療效果顯著,與本研究結(jié)果一致。與MTA相比,iRoot BP Plus不僅親水性強,且可加快牙髓細胞的礦化,促進患牙修復,緩解臨床疼痛癥狀[12]。
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iRoot BP Plus具有較高安全性,這可能是因MTA材料內(nèi)含三氧化二鉍等金屬,均質(zhì)性差,治療后患牙易發(fā)生變色,而iRoot BP Plus生物相容度高,且治療后局部形成強堿性環(huán)境,這有助于避免變色,美觀度佳,減少不良反應[13]。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治療后6個月時觀察組患者齦溝液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提示iRoot BP Plus可通過調(diào)節(jié)炎癥因子水平,減輕局部炎癥反應,促進患牙的修復。有研究顯示,將iRoot BP Plus用于成熟恒牙的活髓保存治療,可抑制IL-6和CRP等炎癥因子分泌,進而緩解病情,提高療效[14]。另外,iRoot BP Plus密閉性好,治療后同時利用復合樹脂進行填充,將患牙內(nèi)殘余微生物填埋,這也有助于抑制IL-6和CRP等炎癥因子分泌,減輕炎癥,控制感染。
成熟恒牙的保髓治療目的在于保存和修復牙齒的正常咬合功能,牙齒咬合力與咀嚼效率能客觀反映患牙的生物力學和牙周組織結(jié)構(gòu)的恢復狀態(tài),是評估牙齒咬合功能的常用指標,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15]。本研究結(jié)果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6個月時觀察組患者牙齒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iRoot BP Plus較MTA能有效改善患牙咬合功能和咀嚼效率,這可能是因iRoot BP Plus可與牙本質(zhì)、牙膠結(jié)合,提高封閉性,縮短鈣化時間。此外,iRoot BP Plus還可增強牙本質(zhì)與成骨的分化能力,促進牙髓細胞的增殖,進而加快患牙修復,改善患者咬合能力[16]。
綜上所述,與MTA比較,iRoot BP Plus用于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的效果顯著,有助于抑制炎癥反應,改善咬合功能,提高整體療效,且具有較高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孟戎,王超,劉倩.比較一次性根管治療與二次根管治療對慢性牙髓炎患者的療效及成功率分析[J/CD].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8, 5(6): 38, 40.
祝淑利.單支銼熱牙膠根管充填與傳統(tǒng)冷側(cè)壓根管充填效果對比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8, 47(2): 219-221.
田東濤,謝雅楠,張琦,等.有癥狀不可復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療效觀察[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 25(3): 251-255.
馬小紅,謝妮娜.不同生物材料在乳牙牙髓保存術(shù)中的應用:前瞻性、單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 21(22): 3494-3500.
謝慎.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在年輕恒牙活髓保存治療術(shù)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9, 26(7): 867-868.
周學東,葉玲.實用牙體牙髓病治療學[M]. 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173-175.
周學東,黃定明,劉建國,等.牙髓損傷的活髓保存治療[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7, 35(4): 339-347.
劉鵬,李軼杰,殷悅.乳牙活髓切斷術(shù)及間接蓋髓術(shù)治療乳磨牙深齲近髓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 2022, 35(6): 110-113.
楊光,尹雪蓮,馬東杰,等.三氧化聚合物MTA在年輕恒牙活髓保存術(shù)后的治療效果及對牙髓干細胞體外增殖分化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20, 17(1): 15-18.
TIAN J, ZHANG Y H, LAI Z H, et al. Ion release, microstructur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iRoot BP Plus and ProRoot MTA exposed to an acidic environment[J]. J Endod, 2017, 43(1): 163-168.
張婧瑜,陳雪,王利偉,等.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與MTA在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山東醫(yī)藥, 2023, 63(25): 70-72.
石蕾,梅國霆.生物陶瓷iRoot BP Plus和MTA在齲源性露髓恒牙活髓保存術(shù)中的應用效果對比[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2, 56(5): 493-496.
張繼倫,郭蕊,張楠,等. PRF及MTA材料支架與iRoot BP Plus支架對年輕恒牙再生性牙髓治療的效果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 2023, 23(5): 75-77, 85.
劉海霞,陳璇,鄒玲.兩種蓋髓材料的體外抗菌性能研究[J].口腔疾病防治, 2016, 24(10): 578-581.
林冬梅,鄭媛,吳潔. iRoot BP Plus在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保髓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 2021, 28(16): 46-48.
周瑾,王丁. iRoot BP Plus和MTA直接蓋髓臨床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20, 36(3): 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