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淮安是名副其實的“運河之都”,但也承擔了朝廷治水的絕大部分負面影響,成為水災最嚴重的地區(qū)。北宋以前,運河在黃河南北分為東南向的通濟渠和東北向的永濟渠,黃河在中下游決堤對運道一般不會產(chǎn)生致命性影響。元以后,由于運河貫通山東南北,在運河西部的黃河中下游每次決口都可能對運河產(chǎn)生毀滅性的破壞。在缺乏嚴謹?shù)目茖W測量和現(xiàn)代工程技術(shù)的前提下,朝廷每一次治河決策都帶有主持者的主觀偏向,并帶有個人的利益考量。為了保運,明代把黃河全部南移到淮河;為了沖刷黃河泥沙,在淮安西部平地建立人工大水庫洪澤湖,使得黃淮地區(qū)的水患被人為轉(zhuǎn)移到淮安一帶。這是明清淮安水患的主要根源。
一
清代兩江總督沈葆楨對中國歷史上各代運河的修建有過評述。他認為開鑿運河是無奈之舉,耗費極其巨大,官府與百姓均承受了沉重的負擔;明朝為了維護運河,更是造成黃河多次改道。他駁斥了運河有利于農(nóng)業(yè)的謬言,特別指出運河與民生用水、農(nóng)業(yè)灌溉產(chǎn)生了極大的沖突:“兼旬不雨,民欲啟涵洞以溉田,官必閉涵洞以養(yǎng)船。迨運河水溢,官又開閘壩以保堤,堤下民田立成巨浸,農(nóng)事益不可問”[1]3791。
武同舉認為:“千載以上,淮東水利,利盡陂塘,綱舉而目張。吾江北水道之完備,甲于天下,有聲于歷史?!倍鴷ê有蕹珊螅\道縱貫南北?!坝谑沁\與淮有兩不并立之勢?!盵2]
潘鏞認為,明清時代,每當洪水暴發(fā)時,封建統(tǒng)治者隨意犧牲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開放歸海壩來維持運河的通航,民間田廬房舍俱遭淹沒。[3]
明清時代,作為“運河之都”的淮安,無疑承受了運河的主要負面影響,尤其是水災的破壞。
二
明清時期,為了保護東移的運河,只能把黃河南移,使之在淮安一帶匯入淮河。而此處又是運河所經(jīng)之處,政策誤差、工程難題與河務(wù)官員的私人利益交織在一起,在封建王朝的治水活動中得以全面展示。
金明昌五年(1194年,是時黃河在金境),河決陽武,在梁山濼分為南北二支。300年后,明臣劉大夏筑黃陵岡堤,北流遂絕。隆慶六年(1572),筑茶城長堤,黃河全河之水乃自西趨東,經(jīng)開封、歸德、徐州進入淮安府境,會淮水入海。[4]自此,黃河全流入淮,完成整體南移。
黃河整體南移,加上運河東移,黃河、淮河、運河在淮安一帶相交匯,在漕運為首要目標的明清兩代,淮安成為運河、黃河上最核心的城市。
萬歷六年(1578),潘季馴總理河道。他認為:“淮、黃既合,自有控海之勢……使黃、淮力全,涓滴悉趨于海,則力強且專,下流之積沙自去,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5]2051—2052這就是明清時長期被治河官員奉行的“運水攻沙”法。
李春芳《重筑高家堰記》載,高家堰在山陽西北40里,“創(chuàng)自漢陳登,所以障淮也”。陳登與陳瑄筑高家堰之說,均為明萬歷以后人所言,于前史無征。目前史料僅有《淮安府志》把高家堰說成是東漢捍淮堰,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作過傳抄。高家堰下有“阜陵”等湖,三國、唐時在此亦有修堤工程,但這些工程主要是灌溉工程。[6]即使明初平江伯陳瑄修筑過此堰,其規(guī)模也不會太大。尤為重要的是,如果陳瑄修筑高家堰的目的,真的在于“阻障淮水,使不得東入漕渠以灌下河田地”[7]的話,也極不符合邏輯。保護漕渠最好的方法是讓淮水順暢地從自己的河道入海,若把淮水阻障在運河西側(cè),只會對漕渠構(gòu)成更大的威脅。
高家堰最早見于嘉靖(1522—1566)年間的史料中。據(jù)《皇明五朝紀要》:“嘉靖中,河決崔鎮(zhèn)、呂泗,往往奪淮流入海,淮勢不敵,或決高家堰,或決黃浦,或決八淺。淮揚諸郡悉為巨浸。”《明紀》載:嘉靖三十一年(1552),總河都御史曾鈞筑草灣老黃河口,增高家堰長堤。這一工程主要是為了捍護淮堤,不致漫流,而非蓄水沖淤。
高家堰方面較大的工程始于隆慶六年(1572)九月,訖于萬歷元年(1573)春。[8]韓昭慶指出,此時的高家堰,最高不過3—4米(相對高度),長約34里,約合現(xiàn)代洪澤湖大堤總長的四分之一。這是潘季馴大筑高家堰以前規(guī)模較大的一次修筑。[9]
萬歷七年(1579),潘季馴主持的黃淮治水工程竣工。[10]209為了加強清水對黃河泥沙的沖力,潘季馴大筑高家堰,截斷淮河,逼迫全部淮水以趨清口,將大澗、小澗等原來出水口全部閉塞,這就是“蓄清刷黃”“刷黃濟運”之策的大規(guī)模實踐。
潘季馴非常自豪地稱,攔蓄淮水的高家堰異常堅固,使得淮水全部從清口涌入黃河,沖刷泥沙入海,清口則越來越深,“故不特堰內(nèi)之地可耕,而堰外湖陂,漸成赤地,蓋堰外原系民田,田之外為湖,湖之外為淮,向皆混為一壑,而今始復其本體矣”[10]210。不但高郵、寶應地區(qū)原來被淹沒的田地得以重新耕種,而且,上自虹縣、泗州、盱眙,下及山陽、興化、鹽城等處,皆成沃壤,“此淮水復其故道之效也”[10]211。
潘季馴的成就獲得了學者的贊揚。鄭肇經(jīng)認為:“季馴天才卓越,推究閫奧,發(fā)人所未發(fā),成一代之殊勛,神禹以來,一人而已?!盵11]沈怡則稱其治黃為“中國河工史上最光輝的一頁”[12]。張含英認為“束水攻沙”一說“是人民群眾實踐的結(jié)果。不過潘季馴又有所發(fā)展,并進而運用于下游河道的治理”[13]。還有的學者認為“潘季馴束水攻沙、以水治水的思想不但在這次河道治理中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使許多人夢寐以求的黃淮安流的愿望變成了現(xiàn)實”[14]。
誠然,這次大工后,短期內(nèi)似乎具有一定的效果,泥沙的沖刷能力極大地得以提高,1194—1578年,黃河下游三角洲陸地每年平均向海洋延伸33米,1579—1591年猛增為1540米/年。此后,延伸的速度變慢,在1592—1855年,仍維持110—500米/年的速度。[15]68
但高家堰修成后,被洪水淹浸成了淮河中下游人民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一般說來,供蓄水用的水庫多建在山谷中。如三面臨山,只要在谷口修一道壩堰即可,這樣就不會造成大面積的土地被淹。由于淮河中游地區(qū)地勢極為平坦,河流落差極小,筑堰蓄水所淹的面積極其巨大,泗州等地隨時都面臨滅頂之災。
至于潘季馴的治河方略,盡管從開始時就不斷地受到人們的質(zhì)疑,但長期以來卻被治河者奉為圭臬??滴跏辏?677),靳輔治河,大修高家堰,南抵翟家壩,北迄爛泥淺,并大辟清口,挑引河四五道。[6]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終于永沉湖底??梢哉f,靳輔主持的這次河工是泗州沉沒的直接原因。
離泗州城13里的明祖陵,在嘉靖中期經(jīng)測量尚高于淮水2.31丈[16],此時,同樣沉入到了水底[17]。泗州之沉,充分證明潘季馴關(guān)于泗州“霖淫水漲,久當自消”的說法是錯誤的,[18]由此看出他的治河后果具有重大的負面影響。
由于泗州舊城離盱眙僅2華里,因此,泗州被大水淹沒后,“官若浮鷗,民盡奔盱”[19]208。泗州州治被迫移到盱眙,“州牧或借民房,或駐試院”[19]178。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朝廷才批準裁虹為泗,虹縣的版圖民賦,全部并于泗州,而把虹縣縣城作為新的泗州州城。[20]盡管更換了州治,百萬生靈掙扎于洪水之中,但泗州仍處于洪水的圍迫之中。到后來,連新州城虹泗也再次沉入洪澤湖底。實際上,洪澤湖淹沒了兩座泗州城。
作為州城,泗州有著堅固的城墻和外圍防水堤,泗州城被淹沒,其防水條件遠不如泗州的淮地縣城、集鎮(zhèn)乃至更廣大的鄉(xiāng)村,更是淪為魚鱉宅窟。包括徐州、淮安等淮河中下游地區(qū)的很多城鎮(zhèn)均有多次被淹沒的歷史,永沉湖底的泗州城僅是其代表而已。
從潘季馴的本意來看,修筑高家堰,自然不是為了把水患引向淮城周邊。就當時人們的認識能力而言,也不可能預想到其后一個世紀的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淮安地區(qū)水患逐漸加劇,一代接一代的河臣仍不思更改,基本上一成不變地繼承了潘季馴的治水方略。這種不以民生為重的思維極為明顯。可以說,淮地大范圍被淹,完全是封建王朝意志所致。
三
明清總的治水原則是維護君主的最大利益。由于明祖陵處于高家堰西側(cè)的蓄水區(qū),被認為是帝業(yè)所鐘的風水勝地,是朱家天下的萬世根基,是以明代治水始終以保護祖陵為第一要義,運道僅排在第二位。
明代工部的奏疏中寫道:“泗州祖陵系我國家根本重地,王氣所鐘,命脈所系。實圣子神孫億萬世無疆之丕基也。”[21]17萬歷二十年(1592),勘河給事中張貞觀給萬歷皇帝的奏折,清楚地說明了明代治水者所必須遵循的原則:“祖陵為國家根本,即運道民生,莫與較重?!盵22]940明臣議事時,防治洪水所應考慮的各事項次序為:“陵寢、國計、民生”[22]954。工部強調(diào):“祖陵水患為第一義,次之運道,又次之民生?!盵21]14陳邦科在《酌議治河疏》中以人體來作形象的說明:“惟黃河猶人身之腸胃,祖陵其腹心,運道其咽喉,而生靈赤子皆肌膚也?!北Wo明祖陵不受水淹是每位河臣所必須面對的頭等大事,這涉及非常敏感的祖陵風水問題。[23]潘季馴對祖陵風水這樣的問題非常明白,他曾寫道:“三祖陵寢,萬年根本之地,百祥肇始之區(qū),委的事體重大?!盵16]
高家堰等大工興修后,黃、淮、運的災禍卻從未見少。史載:“未幾,水患益甚。”萬歷八年(1580),雨澇,淮水圍困泗州城,并危及明祖陵。[24]
萬歷十七年(1589)六月,黃水暴漲,決獸醫(yī)口月堤,漫李景高口新堤,涌入夏鎮(zhèn)內(nèi)河,沖壞田廬、淹死百姓無算。萬歷十八年(1590),黃河大溢,徐州城內(nèi)黃水淹積逾年,官民紛紛要求遷城改河。萬歷十九年(1591)九月,山陽段黃河復決。其后,河患不絕,朝廷官員多要求拆掉高家堰。萬歷二十年(1592),潘季馴上疏,力言治河主旨為“筑堰障淮,逼淮注黃。以清刷濁,沙隨水去。合則流急,急則蕩滌而河深;分則流緩,緩則停滯而沙積。上流既急,則??谧员俣鵁o待于開”。盡管潘季馴非常能言善辯,但其治水結(jié)果卻作了無情的嘲諷:“然當是時,水勢橫潰,徐、泗、淮、揚間無歲不受患,祖陵被水。季馴謂當自消,已而不驗。于是季馴言詘?!盵5]2056萬歷二十一年(1593)五月,邳州、高郵、寶應大水決湖堤。萬歷二十三年(1595)四月,泗水浸祖陵。[25]
實際上,有的學者以世紀為單位對近500年淮河中游凹地水災所作的分析表明,修筑高家堰至黃河在1855年改道期間,水災的頻率明顯地增加了。未修高家堰的15世紀,水災僅有4次,修筑高家堰的16、17世紀分別達22、23次,18世紀更達35次。[15]71從夏代至民國年間,黃河共遷徙46次,其中在明代遷徙15次,清代14次。[26]即便這類遺漏極多的統(tǒng)計,也可以說明潘季馴治水的負面后果。
在治水實踐中,明臣均奉行祖陵至上這一原則,戰(zhàn)戰(zhàn)兢兢、認真周到、不遺余力地營建維護明祖陵,而對于千百萬百姓生命財產(chǎn)、生產(chǎn)生活相關(guān)的工程,卻常常忽略不管。
萬歷三年(1575),黃河崔鎮(zhèn)等處北決,淮水又從高家堰東決。當時,“徐邳以下,至淮南北,漂沒千里”。明臣對如此巨大的民生災難,熟視無睹,卻生怕洪水浸漬祖陵的柏林,隨即開始修建石砌陵堤,直到萬歷五年(1577)才完工。[27]
而洪水這樣的災患又絕非局部治理所能收效。因此,盡管河臣們不斷犧牲其他許多地區(qū)的利益,對祖陵的關(guān)護無微不至,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祖陵所受的威脅。這種治理方法是典型的“一隅之利,全局之禍也;一時之利,百世之禍也?!盵27]萬歷二十三年(1595),萬歷帝下旨將總河舒應龍革職為民;相關(guān)官員如陳洪烈、劉宏寶,“降極邊方雜職”。[22]9429月4日,以科臣勘河失護祖陵罪,勒令原浙江巡撫常居敬閑住。[22]945
到萬歷后期,明朝君臣為了保護運道和陵寢,更是明目張膽地放棄對民生的關(guān)懷。萬歷三十二年(1604)初,工科都給事中侯慶遠疏稱:“泇河成而治河之工可以徐圖,但不病漕與陵,則任其所之,稍防疏焉,而不必力與之斗?!盵28]
崇禎年間(1628—1644),由于水患更加嚴重,明代君臣對祖陵的關(guān)護愈加急切,而對民生方面的關(guān)注則更少。崇禎六年(1633)5月29日,大理寺左寺丞吳甡、翰林院編修夏曰湖等人反對開高家堰三閘的合疏中,首先擔心的就是祖陵的風水,[22]953其次,在議及“淮泗諸水,滔滔東注”時,關(guān)注的則是漕糧運輸問題,漕堤受損,“運船牽挽無路,則數(shù)百萬糧,何由而達京師?”再次,洪水淹沒兩淮地區(qū),“各鹽場盡被淹沒,煮海無策,則百余萬鹽課,其問諸水濱乎?”最后,明臣們也意識到了洪水會吞沒數(shù)百萬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但這絕非對百姓本身的人道關(guān)懷,甚至沒有統(tǒng)治者常見的重視黎庶之類的應有套話,而是關(guān)注“數(shù)百萬糧稅,誰為供輸乎?”[22]954
由此可見,明代最高統(tǒng)治者從來就沒有奉行過“民為邦本”的理念,而是時時刻刻警覺任何有損其“龍脈”的雞毛蒜皮之事。與“龍脈”這類“根本大計”相比,任何數(shù)量的百姓性命,都是不必吝惜的代價。至于長期犧牲像淮地這樣一個地區(qū)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來維持其統(tǒng)治,也就不足為怪了。
明臣的一份奏疏中寫道:
竊見今年以來,四方無不告災,而淮揚、廬、鳳等府,滁、徐、和等州,其災尤甚。臣等詢訪南來官吏,備說前項地方,自六月至于八月,數(shù)十日之間,淫雨連綿,河流泛漲。自揚州北至沙河,數(shù)千里之地,無處非水,茫如湖海。沿河居民悉皆淹沒,房屋椽柱,漂流滿河。丁壯者攀附樹木,偶全性命。老弱者奔走不及,大半溺死。即今水尚未退,人多依山而居,田地悉在水中,二麥無從布種?;蛸u鬻兒女,易米數(shù)斗,偷活一時;或拋棄家鄉(xiāng),就食四境,終為餓殍,流離困苦之狀,所不忍聞。臣等竊惟各府州處南北之沖,為要害之地,圣祖之創(chuàng)造帝業(yè),實以此為根本。江南之輸運錢糧,實以此為喉襟。況自古奸雄啟釁召亂,多從此地。若不急議賑恤,深恐冬盡春初,米價愈貴,民食愈難,地方之變,殊不可測。[29]
朝臣偶爾念及民生,只不過是擔心百姓揭竿而起。
到清代,統(tǒng)治者與治河者不再關(guān)注明祖陵的安危,少了令人生畏的禁區(qū)和不可觸及的原則,并注重解決危害民生的水患,[30]以獲得政權(quán)的穩(wěn)定和鞏固,但淮安地區(qū)的水患并未減少。
四
清朝取代明朝后,同樣篤信風水一說,為了維護清室的統(tǒng)治,自然要破壞朱家的風水。以清廷以維護運道為第一目標,明祖陵所在的堰西地區(qū)則成為被有意淹沒的原罪之地。
堰西被淹,洪水最終仍要流向堰東。清代往往先淹泗盱,后淹淮揚。河臣對淮揚地區(qū)災患的成因非常清楚??滴跏四辏?679),靳輔疏曰:“當淮流循禹故道之時,淮流安瀾直下,此地未聞水患。迨黃流南徙奪淮,淮流不能暢注,于是壅遏四漫。山陽、寶應、高郵、江都四州縣,河西低洼之區(qū),盡成澤國者六百余年矣?!盵31]但有清一代,漕運仍是國家必須顧全的大局。張伯行指出:“國家之大事在漕,而漕運之利惟賴河。”[32]
明初江南各幫漕運,自瓜洲、儀征至清江浦,在天妃閘處由運河轉(zhuǎn)入黃河。經(jīng)常造成黃河水向運河倒灌,潘季馴把運河出口移到新莊閘,仍命名為“天妃閘”。然而新天妃閘口距黃河、淮河交會處僅200丈,黃河水仍然向運河倒灌,運河河底日益墊高,年年挑浚不已。加上黃河、淮河水流會合,瀠洄激蕩,運河出口極為危險??滴跏四辏疥柶菁覙蚨芜\河決堤。靳輔議移南運口于爛泥淺之上,自新莊閘西南開一條河至太平壩,又自文華寺永濟河頭起挑河一道,南經(jīng)七里閘,轉(zhuǎn)而西南,亦接太平壩,均遠離爛泥淺。引河內(nèi)兩渠并行,互為月河,以減弱急流。同年,創(chuàng)建宿遷、桃源、清河、安東六座減水壩??滴跏拍辏?680),創(chuàng)建鳳陽廠,碭山毛城鋪、大谷山,宿遷攔馬河、歸仁堤,邳州東岸馬家集等11座減水壩。[1]3772-3773每一座減水壩都有沉痛的淹民歷史。
總之,在治水方略方面,清朝的決策者體現(xiàn)了有別于明朝決策者的轉(zhuǎn)向,即從對祖陵和運道的強調(diào)轉(zhuǎn)為關(guān)注“運道民生”,這類諭旨在“盛世”時代如恒河沙數(shù)。[30]即使清廷實際關(guān)注的次序是“運道、財稅、民生”,到嘉慶前期,仍屢有河臣因請求增加河工料價歸地糧攤征,而被斥為“病民”,并遭革職之事。[33]
清中期以后,迫于內(nèi)憂外患,政治日漸腐敗,“治法治人,兩俱無有,腹部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流域,幾無歲不災,而其災害程度,復與年俱增”[34]。清朝的治河又回復到以保運為最高原則的傳統(tǒng)思維上來,淮安地區(qū)的民生問題再次成為犧牲品。
為了維持運河航道的暢通,每年上半年是載糧漕船(重載)大量過淮時期。清代規(guī)定,山東、河南漕幫限每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一日、江北漕幫限四月初一日、江南漕幫限五月初一日、江西、浙江、湖廣漕幫限六月初一日到達通州。康熙四年(1665)規(guī)定漕船抵通州后限10日回空,后規(guī)定漕船抵達通州后,均限期3個月完糧。[35]是以每年農(nóng)歷七月份以前是漕運最繁忙時期。在漕運開始前和進行時,均要閉閘蓄水。這個時期大致相當于公歷的8月份以前,“淮河流域于每年夏季七八月之交,多傾盆大雨”[36]。
據(jù)清末時實際測量,淮河流域降水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均非常大。平均雨量為36英寸(914.4毫米),但少雨年份只及平均年份雨量的三分之一;最大年份的雨量達80英寸(2032毫米)。宣統(tǒng)二年(1910)七月,在蚌埠北10英里處僅48小時降雨達25英寸(635毫米)。[37]
漕運進行時,淮水上游支干各河來量極大,無法宣泄,使得整個淮河中游成為滯洪區(qū),只能任其淹沒洪澤湖以西地區(qū)。若逢上游地區(qū)暴雨,短時間就能給河、湖各堤造成嚴重的威脅。有時因為人為的原因(如沿河役吏的勒索、漕丁售賣所帶貨物、運河河道障礙等),漕運往往拖延至開秋。
乾隆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1752年11月3日),河臣上報,高家堰被暴風打壞多處,被淹貨船20余只,遭乾隆帝訓斥:“且船只之被淹,與埽工之被汕不相關(guān)涉。”江南河道總督高斌十一月二十三日(1752年12月28日)奏稱:“今奉到上諭,據(jù)淮揚道李奇齡所稟,詞語荒謬。臣查九月二十八日,乃一時陡起之風暴,以致打壞遭風之商販船只。李奇齡乃接連汕掣工段,一并寫入,臣不勝駭異?!盵38]在此奏折中,盡管有20多艘商船被淹沒,但官員們根本沒提任何被淹死的人員。
清代常有大員義正詞嚴地指責“地方官但知收割,不顧河工;即沿河居民,亦但保目前”[39]。其實,漕、河方面的官員又何嘗不是只顧漕運,不顧地方百姓的利益呢?“是以每當啟放四壩,互起紛爭,儼如敵國,此皆不知大局者之所為也”[39]。在這些官員們的眼中,千百萬百姓的身家性命均是末葉瑣事,只有漕運才屬“大局”。
漕船過淮后或洪澤湖蓄水過多,官府會隨時泄放,洪澤湖與運河之間以及運河東側(cè)淮城周邊地區(qū)往往一片汪洋?!补饩w〕《淮安府志》稱:“方運河暢流時,東南稻田數(shù)千頃咸資其利,號稱膏腴。自湖水下徙,運源艱澀,民始有乏水之憂。蒔種植秧,多違常度。夏秋間禾欲登場,而水潦橫溢,以淹沒告者踵相接也。民力既殫,疏浚堤防之功不至,浸淫日久,高田多龜坼,下田成污萊,向之膏腴化為瘠區(qū)。”[40]
乾隆十五年(1750),南河總督高斌奏呈的《河工圖說》第二十條內(nèi)《高寶各壩》條規(guī)定:“設(shè)遇洪澤湖異漲,滾壩泄水過多,酌量將南關(guān)、車邏二壩啟放以減水勢。”開壩放水,往往人力難以控制。乾隆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753年8月10日),“高郵一帶汛水加增,城南堤工受險。令河庫道李弘星夜前往高郵,將南關(guān)壩照例啟放”[41]。這次泄洪造成的洪災持續(xù)時間極長。[42]由于西部洪澤湖泄水,東部范公堤被迫破堤泄洪。鹽政普福奏稱,直到十一月四日(11月28日),淮揚里下河地區(qū)“諸水漸次宣泄,而上游灌注,積潦甚深,驟難消涸。范公堤內(nèi)低田之水尚有四五六尺不等,堤外場河歸海去路不無淤滯之處”。這次泄洪,高家堰各溢流壩實際上是全開,根本沒有考慮下游行洪區(qū)的安全。“高堰一帶洪湖盛漲之時,滾壩過水至六尺六寸。奴才于十月十九日在彼,滾壩過水已經(jīng)不及四尺,日漸消落。至十月二十六日,頭滾壩過水二尺六寸,其智、禮各壩過水二尺一寸,各工平穩(wěn)”[43]。
對于被淹沒的民眾,無論是河員還是地方官員,均不以為事。據(jù)八月一日(8月28日)署兩江總督鄂容安奏:“臣恐下游州縣河道不能容納,直趨歸海,飛飭相度疏導……其被水成災之地州縣官,或以水勢未消,村莊散遠,不即周查確勘,致使災重極貧之戶居食無資,流離失所。又或假手吏胥,徒滋冒濫,均未可定?!盵44]
這次由高家堰蓄水造成的災禍,雖經(jīng)移患下游里下河地區(qū),但仍造成洪澤湖上下游地區(qū)廣泛受災。至十一月二十二日(12月16日),兩江總督鄂容安奏:洪澤湖上游地區(qū),“鳳陽府于十一月初旬稟報消涸地土,宿州居十分之七八,虹縣居十分之五六,靈璧之睢河以南亦多涸出,睢河以北則仍系黃流與積水淹浸;鳳陽、臨淮、懷遠,壽州、鳳臺五州縣……霍邱縣涸出一半”。下游淮安府中,“安東、清河二縣已涸者十分之七,桃源縣涸出種麥者十分之四。將涸者亦十分之四”。揚州府中,江都縣涸出十分之二,甘泉縣涸出十分之四。海州直隸州東南鄉(xiāng)27鎮(zhèn)“現(xiàn)仍多方宣泄”[45]??梢酝埔娺@些地區(qū)被淹范圍之廣。
乾隆十九年八月十二日(1754年9月28日)的上諭,相對真實地揭示了乾隆十八年主管河官的開壩考量及成災原因,即河員純粹是出于保護運河與洪澤湖大堤,進而保護自己的烏紗帽。乾隆帝指出:“上年淮徐各屬因河湖異漲,以致堤工潰決,已重治高斌之罪。但前此數(shù)年,高斌力持封壩,不肯開放過水,下河一帶頗獲有秋。去歲則持之太過,不合機宜耳。今車邏、南關(guān)兩壩又復過水數(shù)尺,高、寶、興、泰各州縣現(xiàn)俱成災。雖高堰堤工可保無虞,而竟以下游為壑,以此為河臣自全之善策則得矣。下河億萬災黎其何以堪?”[46]
一方面,從表面上看,乾隆帝非常關(guān)注“下河億萬災黎”。另一方面,從實質(zhì)上看,為了保護運道,他竟認為這次開壩太慢,并警告官員們要引以為戒,不必顧及民生。乾隆帝諭:“如遇水勢盛漲而堅閉不放,則高寶諸湖之水等無去路,必致漲漫為患。不特上河田廬盡遭淹沒及川壅而潰,則下河之受災更甚。其間緩急機宜甚有關(guān)系?!铝髦粫r不能暢達,所以洼地田禾難免成災,此亦地勢使然,無可如何?!盵47]
這種不顧民生的開壩思路,在清代成為常態(tài)。
在現(xiàn)實中,官員更喜歡夜間無通告開壩放水。畢竟,放水保壩的時機瞬間即逝,一旦發(fā)出通告,就要給百姓撤離預留一定的時間。并且,通告開壩,事后還要賠償百姓的損失。道光三年(1823),知州葉機《泄湖入江議》中非常委婉地指出:“且開壩能先期出示,民猶知避;若黑夜倉猝,一概淪溺。識者常惴惴焉?!盵48]
溢流壩的開決,對民生的危害極大。乾隆帝《閱淮安石堤三疊前韻》:“甲午決老壩,岌岌淮城殆。蕩析壞廬舍,遷避市為罷?!盵49]淮安清江浦駐有南河總督,淮安府城駐有漕運總督,遠比一般城鎮(zhèn)的防衛(wèi)嚴密。淮安城岌岌危殆,淮揚鄉(xiāng)村無疑受災更重。
道光六年(1826)夏,洪澤湖水大漲。經(jīng)啟三河閘壩、攔湖壩等,效果并不顯著,琦善準備將揚河、揚糧兩廳境內(nèi)歸江歸海各壩,全部啟放,即使這樣,“此但以保運河之堤,而不足以泄洪湖之漲,第下游田畝實已因此受淹”[50]127。有人作《開壩行》紀其事:“稻未收,洪湖水長日夜流。治河使者計無奈,五壩不開堤要壞。車邏開尚可,昭關(guān)壩開淹殺我。昨日文書來,六月三十申時開。一尺二尺水頭縮,千家萬家夫老哭。”[51]這次開壩,官府能先下文書,也是百姓不幸中之萬幸了。
在這次泄洪事件中,高官大吏們最為關(guān)注的是保護運河和洪澤湖大堤?!爱斒聭值坦げ槐?,遂啟五壩過水”[52]。而最高統(tǒng)治者最為關(guān)心的則是保證漕糧的運輸,對淹沒民間田廬則并不顧及。8月3日,道光皇帝的上諭中稱:“時屆立秋,漕船回空瞬至,倘啟壩自緩,空船歸次少遲,尚無大礙。若竟遷延貽誤,將來漕船不能回空,并誤明春重運,朕惟琦善、張井、潘錫恩三人是問,決不寬貸,懔之慎之,將此諭令知之?!盵50]102
可嘆的是,這次決水所淹沒的村鎮(zhèn)百姓卻多歸罪于琦善,多年來一直堅信英明的皇上視他們?nèi)缂鹤?,事后查出了實情,嚴懲了琦善。直?0世紀30年代,淮安老人們還在敘述:“琦大人開減壩放水,事前飾詞入告,謂此地百里無煙。后欽差查覆,乃知煙村甚密,百萬災黎,一時破產(chǎn)。琦大人遂至得罪。”[53]其實,這次放水,琦善根本沒有受到懲辦,并很快兼任了漕運總督,可謂實權(quán)與肥缺并握。而放水淹民的真正罪魁,正是百姓欽之仰之、趨之信之的道光皇帝。
僅過1年,道光七年(1827)7月3日,據(jù)張井、潘錫恩奏:“奉上諭:洪湖存水較上年尤為旺盛,堰工吃重,自不得不預籌宣泄。惟下游各州縣田廬上年全被淹浸,雖現(xiàn)在嚴守車邏等壩,不致淹及民田,而此后湖水日增,必須思患預防,俾堰工可保無虞,而下游亦不致被患?!盵50]151在以保住烏紗帽為主要目的的官員們眼中,百姓的利益永遠沒有朝廷利益重要,是以河臣們有著充分“合理”的借口來做損害百姓的事:“臣等固當顧惜災黎,不敢輕議啟放,然亦未敢過于拘泥,貽誤堤防,惟視湖河水勢,權(quán)其重輕以為操縱。”[50]152
據(jù)導淮委員會調(diào)查:“歸海壩在運河堤東,名雖‘歸海,實則以里下河區(qū)為其泄水之尾閭,每值洪水之年,里下河區(qū)即有陸沉之虞?!?916年,僅開啟1座歸海壩,里下河地區(qū)受災農(nóng)田6633001畝,受災人口777271人,損失35713046銀圓。1931年,開3座歸海壩,里下河地區(qū)受災人口4267825人,受災農(nóng)田19117894畝,損失117407030銀圓。[54]
結(jié)語
馬克思指出:“社會地控制自然力,從而節(jié)約地加以利用,用人力興建大規(guī)模的工程占有或馴服自然力,這種必要性在產(chǎn)業(yè)史上起著最有決定性的作用?!盵55]但在中國封建社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力控制在最高統(tǒng)治者而非社會手中,他們占有和馴服自然力是維持自己的專制統(tǒng)治,為了眼前的榨取而非長遠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從這里就不難理解淮安地區(qū)的衰落之因了。
明中后期以后,由于維持運道的需要,代表朝廷的河臣們逼迫全部黃河水流向淮安地區(qū),人為地把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災患全部轉(zhuǎn)移到淮安東西南北地區(qū)。加上明祖陵的特殊地位,造成明代的治河方略經(jīng)常前后不一,不得不犧牲周邊地區(qū)來捍衛(wèi)祖陵。潘季馴主持修筑的高家堰,雖然暫時解決了黃河的淤墊問題,但卻在基本上沒有什么落差、地勢極為平坦、極不適合修建水庫的淮河中游造就了一個龐大的人工湖泊洪澤湖,把堰西數(shù)千平方公里的鄉(xiāng)村鎮(zhèn)市變?yōu)轸~鱉樂園,并在堰東地區(qū)的上空懸了一把每年必定下落的利劍,實為淮安地區(qū)生態(tài)衰變史上的分水嶺。在以后的近三百年里,一代又一代的河臣們不斷地加筑高家堰,不斷地擴大兩淮地區(qū)的災源。
從明清兩代漕運和治水政策中獲得巨大利益的相關(guān)官員總是以封建國家利益為幌子,肆意揮霍國家資金。清中期,僅維持運道和行漕兩項直接成本即達2800萬兩以上,遠超每年國庫總收入(約4000萬兩)的半數(shù)。民命、生態(tài)方面的損失更無法計算。
鄭觀應認為:“一總運費二、三萬金,一重運費二、三千金。一空運,一催趲,費皆逾千金。至淮安盤糧,則有漕督之弁兵;通州上倉,則有倉督之經(jīng)紀。加以黃河口額設(shè)官駁船,山東、直隸、通州、武清皆有之,合算不下三千艘。以及浚河建閘、筑壩。通盤籌算,非四十金不能運米一石入京倉。此漕運所以為無底之壑也?!盵56]若加生態(tài)破壞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造成的損失,此說并非夸張。以此計算,400萬石漕糧的直接和間接費用達1.6億銀兩,相當于清中期每年財政收入的4倍。
歸根結(jié)底,淮安地區(qū)在明清時期被賦予“運河之都”地位的背后,是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和畸變。維持空洞的象征意義與實質(zhì)性的漕糧供應是明清統(tǒng)治者的最高利益,淮安地區(qū)的生態(tài)畸變則被視為局部利益。
*此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大運河與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項目號:17ZDA18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馬俊亞,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欄目編輯:王魁詩
參考文獻
[1]趙爾巽,等.清史稿:卷127? 運河[M].北京:中華書局,1977:3791.
[2]武同舉.兩軒賸語:江蘇江北運河為水道統(tǒng)系論[M].1927:1.
[3]潘鏞.隋唐時期的運河和漕運[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125.
[4]孫云錦,等.淮安府志:卷5? 河防[M].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
[5]張廷玉,等.明史:卷84? 黃河下[M].北京:中華書局,1974:2051-2052.
[6]武同舉.江蘇水利全書(第二編):卷5[M].南京:水利實驗處,1950:1.
[7]朱鋐.河漕備考:卷2? 泗州至清口淮河考[M].清雍正三年(1725)刊本.
[8]郭大綸.淮安府志:卷3? 建置志[M].明萬歷年間刻本.
[9]韓昭慶.黃淮關(guān)系及其演變過程研究:黃河長期奪淮期間淮北平原湖泊、水系的變遷和背景[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125.
[10]潘季馴.河防一覽:卷8[M].南京:中國水利工程學會,1936.
[11]鄭肇經(jīng).中國水利史[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9:59.
[12]沈怡.黃河問題討論集:潘季馴治河[M].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71:383.
[13]張含英.明清治河概論[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6:40.
[14]馬雪芹.大河安瀾——潘季馴傳[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237.
[15]Xu J. A Study of Long Term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River Regulation on the Yellow River of China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GeografiskaAnnaler: Series A, Physical Geography, 1993(75).
[16]王在晉.通漕類編:卷5[M].明萬歷甲寅(1614)刻本.
[17]方瑞蘭.安徽泗虹合志:卷2? 建置志[M].清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18]水利部治淮委員會淮河水利簡史編寫組.淮河水利簡史[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0:210.
[19]葉蘭,等.〔乾隆〕泗州志:卷2? 建置志[M]//中國地方志集成(30).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20]張佩芳.移泗州治記[M]//葉蘭,等.〔乾隆〕泗州志:卷11? 藝文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
[21]朱國盛.南河志:卷4? 部復分黃導淮告成疏[M].明天啟乙丑年(1625)刊本.
[22]傅澤洪,等.行水金鑒(第9冊):卷64[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6.
[23]郭濤.潘季馴治理黃河的思想與實踐[M]//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志編委會.
潘季馴治河理論與實踐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4-5.
[24]張廷玉,等.明史:卷87? 淮河[M].北京:中華書局,1974:2121.
[25]張廷玉,等.明史:卷28? 五行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4:453.
[26]沈怡,趙世暹,鄭道隆.黃河年表[M]//軍事委員會,資源委員會.參考資料(第15號),1935:7.
[27]傅澤洪,等.行水金鑒(第9冊):卷62[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6:917.
[28]傅澤洪,等.行水金鑒(第17冊):卷128[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6:1854.
[29]費寵.兩淮水災乞賑濟疏[M]//陳子龍,等.明經(jīng)世文編:卷97.北京:中華書局,1987:856.
[30]張鵬翮.治河全書:卷1? 上諭[M].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本.
[31]清實錄·圣祖仁皇帝實錄:第4冊? 卷82[M].北京:中華書局,1985:1044.
[32]張伯行.正誼堂文集(附續(xù)集):卷4? 條陳黃淮河務(wù)十條[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6:41.
[33]汪胡楨,吳慰祖.清代河臣傳:卷3[M].南京:中國水利工程學會,1937:124-125.
[34]芳墅.中國古代農(nóng)田水利之研究[J].水利委員會匯刊(第7輯),1942:14.
[35]皇朝通典:卷11? 食貨十一? 漕運[M].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刊本.
[36]陸?zhàn)B浩.江北水利輯要[J].江蘇研究,1935(3):4.
[37]李垕身譯.治淮美工程師報告[J].江蘇水利協(xié)會雜志,1918(1):3.
[38]清代宮中檔奏折:江南河道總督高斌遵旨奏覆洪澤湖偶遇風暴磚石工程掣卸乃常有之事與前奉諭停修之山盱廳工程無關(guān)[A].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編號:故宮028628,文獻編號:403002945).
[39]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再續(xù)行水金鑒:運河卷:2[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556.
[40]吳昆田.淮安府志:卷6? 河防[M].清光緒十年(1884)刊本.
[41]清代宮中檔奏折:奏報高郵車邏壩過水南關(guān)壩未啟運河東堤搶險平穩(wěn)及撫恤地方情形折[A].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編號:故宮029925,文獻編號:403004240).
[42]清代宮中檔奏折:江蘇巡撫莊有恭奏報查過高郵甘泉水勢情形折[A].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編號:故宮030044,文獻編號:403004359).
[43]清代宮中檔奏折:奏報履勘泰淮二屬并所見水勢災賑情形折[A].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編號:故宮030671,文獻編號:403004986).
[44]清代宮中檔奏折:署兩江總督鄂容安奏報水災及雨水情形折[A].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編號:故宮030079,文獻編號:403004394).
[45]清代宮中檔奏折:奏報下江徐淮揚海四屬消涸地土不誤春耕情形折[A].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編號:故宮030840,文獻編號:403005155).
[46]清代宮中檔奏折:尹繼善、富勒赫奏覆車邏等壩開放過水及高寶各屬被災緣由折[A].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統(tǒng)一編號:故宮033102,文獻編號:403007414).
[47]南河總督尹繼善復奏車邏等壩放水情形事[A].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檔號:03-0989-037).
[48]高樹敏.三續(xù)高郵州志:卷6? 藝文志上[M].民國十一年(1922)刻本.
[49]董誥,等.皇清文穎續(xù)編:卷首十七? 高宗純皇帝圣制詩? 五言古詩[M].清嘉慶庚午年(1810)刻本.
[50]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再續(xù)行水金鑒:淮河卷[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1]曹楙堅.曇云閣集:卷4[M].清光緒三年(1877)刻本.
[52]京杭運河江蘇省交通廳蘇北航務(wù)管理處史志編纂委員會.京杭運河志(蘇北段)[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645.
[53]張煦侯.淮陰風土記:下冊[M].1936:151.
[54]導淮入海計劃[A].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館藏號:27-07,宗號:004-03).
[55]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M]//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87-588.
[56]鄭觀應.停漕[M]//夏東元.鄭觀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