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金鳳 錢浩月
自光緒二十一年(1895)大生紗廠籌辦的4年間,質(zhì)疑之聲從未斷絕。張謇在《自訂年譜》中寫道:“廠紗機裝成,試引擎。始有客私語:廠囪雖高,何時出煙?茲復私語:引擎雖動,何時出紗?”光緒二十五年(1899)五月,大生紗廠終于“開車紡紗,召客觀之”,紡出了12支雪白的好棉紗,棉紗均勻度遠遠超過了農(nóng)家手工紡出的棉紗。經(jīng)過14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張騫終于得到預想的回報,大生紗廠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書就了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yè)發(fā)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張謇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通州大生紗廠第四屆述略》中寫道:“通廠之利,人皆知為地勢使然。然開發(fā)之始,竭蹶艱難,而上下同心,力求撙節(jié),其開發(fā)之省,亦中外各所無?!?/p>
大生企業(yè)集團能夠盛極一時,除了張謇“實業(yè)救國”的志向與義無反顧的拼搏,也凝結(jié)著大生集團所有職工所付出的無窮汗水,尤其不能忽視忠于生產(chǎn)、工作熱情的“工頭”們的貢獻。小工頭,是大生紗廠中最基層的“小干部”,他們管轄著4—10個人,有的稱組長,有的稱班長,紡織女工稱指導工。這些人有一定的熟練技術,能帶領一班人推動生產(chǎn),張謇對這一班人非常重視,原先以寧波人為主,后來過渡到以南通本地人為主,他對這些生產(chǎn)骨干更是愛護備至。
筆者曾在大生一廠做過學徒,通過多年調(diào)查、搜集、整理,記錄下一些現(xiàn)已鮮為人知的小工頭們的故事,意在講述大生紗廠發(fā)展中的“上下同心”,既少不了吃苦耐勞、真誠實干的工人們的艱辛付出,也少不了張謇慧眼識才的發(fā)掘。
一
徐恩(1863—1946),原名徐金壽,徐恩之名為張謇所“賜”。
徐恩出生于螺螄壩,今南通市港閘區(qū)永興街道節(jié)制閘村的貧農(nóng)家庭,5歲喪父,8歲喪母,靠嬸母撫養(yǎng)成人。徐恩身材魁梧,渾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力氣,經(jīng)人介紹,十二三歲就到端平橋旁的一家木行學徒,跟師傅學習拉大鋸,將從通揚運河上岸的粗杉木,按不同建房需要,鋸成一段一段頗規(guī)格的木材,雖然辛苦,但畢竟還能糊一口飯吃。按木行老板的規(guī)矩,拉大鋸的平時不結(jié)工資,直到除夕之前方結(jié)算完畢,如果表現(xiàn)好,翌年繼續(xù)聘用,否則年后就“走人”。徐恩不怕吃苦,干活賣力,所以不僅小有積蓄,還娶了親。
某一天,徐恩在木行(據(jù)說該木行老板與張謇有點親緣關系)拉大鋸空閑之時,偶然遇見了張謇,聽老板娘介紹說張謇是當今最有文才的人,排名第四,要叫他“四先生”。徐恩就恭恭敬敬地喊了一聲“四先生”。張謇感到有點驚訝問:“你怎認得我呢?”徐恩也不隱瞞說:“早聽老板娘講過,平時總不敢冒昧……”并且還補了一句:“聽說四先生還要赴京趕考,我猜想這一次肯定會高中!”張謇聽了付之淡淡一笑,果然那年真的“蟾宮折桂”,考中了狀元。不久,張謇籌辦大生紗廠,要開始建造廠房時,貼出幾份招工廣告,一日突然想到木行拉大鋸的青年人,便尋訪到木行,木行老板娘把徐恩的住址告訴了他,張謇旋即登門造訪,想不到竟把徐恩的老婆嚇了一大跳,怕丈夫在外面“犯了事”。誰知張謇一臉微笑,親自邀請徐恩到大生紗廠做工。張謇為表尊敬,將徐金壽改名為徐恩,并且學著南通人的口吻親熱地叫他為“恩侯”。
張謇如此器重,徐恩實在有點受寵若驚,在被任命為“小工頭”時,確有點“拿著雞毛當令箭”,對手下的小工吆五喝六的。有一回某小工不聽他的使喚,當面頂撞了他幾句,徐恩竟一記巴掌打得他鼻孔流血。不久,這件事驚動了張謇,張謇把徐恩叫去,狠狠批評了一頓,說交給你的小工,就是兄弟,這些小兄弟也像一雙手中的十個指頭,每一個指頭各有用處,比如少了大拇指就握不住筆一樣,三個指頭一齊抓緊筆,方可以寫文章。徐恩吃了個“大癟子”,回家哭了一夜,第二天就朝小工兄弟認了錯,還付了點“營養(yǎng)費”。之后,徐恩不再“邪五邪六”的了,繼續(xù)帶領一班小兄弟們,跟在張謇身后,不斷開拓新的事業(yè),取得了許多成績。
光緒二十八年(1902)二月,張謇在“六年本息幾萬”的大好形勢下,想到“所儲紗廠任事以來未支公費”。他深以為“實業(yè)所至即教育所至”,“實業(yè)、教育,富強之本”。在大生紅利支持下,他發(fā)動沈敬夫及他友助力,最終成立師范學校。學校校址選在南通最大的寺廟—千佛寺。該寺為通州九大廟宇之一,從廟門進去,前后共有七進佛堂,曾有僧人200余人,大雄寶殿正中塑有高達幾丈的如來佛,兩邊是五尊金身羅漢,后面是腳踏鰲魚的南海觀音,寺廟共有各式佛像千余尊,所以被稱為千佛寺。
張謇知道拆這樣的寺廟非同小可,方方面面關系重大,于是將這拆廟的重任交給徐恩。徐恩素來有“徐大膽”的稱號,二話沒說帶領10余名小兄弟便去拆千佛寺。很快小佛被一個個搬走了,可是輪到搬如來大佛,10多個大漢硬是沒有拉倒,于是張謇親自上陣,十幾號人套上繩索,齊心協(xié)力才將如來大佛拉倒。這件事,張謇在日記上特地記下一筆:五月十九日,令徐恩千佛寺修堤下樁。大佛拉倒了,當年七月九日南通師范學校正式動工興建,徐恩為此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謇對徐恩親如兄弟,徐恩也經(jīng)常拜訪張謇的住所,沒有任何顧忌。有一回徐恩帶領其長孫到張家玩耍,誰知下午孩子的瘧疾犯了,發(fā)高燒快到昏迷狀態(tài),張謇忙催促徐恩抱著孩子睡在他的床上??梢娨粋€小工頭與狀元公的關系,融洽得非同一般。
二
管瑞三(1882—1962),出生于今南通市港閘區(qū)永興街道永興村(原十里坊),其父管老善,一直在唐家閘通揚運河上楊家灣附近撐船擺渡,載運南來北往行人,周邊百姓均稱他為“管家渡”。
管老善無論寒冬暑夏,還是晴雨風霜,也不管白天還是黑夜,總堅守在渡船口,從不“瀆職”。自從張謇辦的大生紗廠開始興旺、工人陡增,過渡的人就一下子多了起來,而且就集中在上下班的時間內(nèi),常常出現(xiàn)擁擠。不論河中多么浪大水急,老善總是小心謹慎,眼疾手快,撐篙掌舵,從未發(fā)生過落水事件。一日,濃霧鎖河,連對岸人影也看不到。管老善眼看上班工人不能準時過河,就想盡一切辦法“減負過渡”。他想萬一遇上險情,自己精通水性,可以扶救落水人員,免遭不測。結(jié)果還是有急待上班的工人滯留對岸,耽誤了上班時間。
張謇知道了這件事,并未處罰工人,而是親自到渡口勘察,并考慮“拆渡建橋”??墒钱攺堝勒夜芾仙普f明來意時,老渡工嚇得不輕,拆了渡口,不是擺明斷了他的生計?管老善急得率領長女、二兒子、三兒子一同跪在張謇面前,并且承諾:在人員擁擠時,哪怕自己跳到河里推船也要把工人一個一個渡到對岸。張謇趕忙扶起并安慰管老善:“拆了渡口,您的兒女愿做工的進廠做工,不會讓您管家餓一頓肚子?!睆堝阑垩圩R才,拍了拍時虛年僅14歲、生得機靈的管家老三,說:“明天就到廠里上班,跟寧波人學機匠?!?/p>
后來,管家老三改名為管瑞三,寧波等滬浙人喊人時愛帶一個“阿”字,所以常叫他管阿三。寧波人把機匠這門手藝視若珍寶,一般不讓非本埠的人掌握,而管瑞三是張謇推薦來的,雖不敢當面拒絕,但對于機械奧妙自然也有所保留。而管瑞三也觀察到這一點,但表面并不顯露,而是暗中仔細觀察,很少多話,不過叫起師傅來,嘴巴卻很甜,弄得師傅也不好將核心技術藏著掖著。再加上管瑞三手腳勤快,眼睛尖溜,師傅想要拿什么工具,他都能提前準備好,這樣師傅對他也不再另眼看待,而是刮目相看了。
在不懈努力下,管瑞三把紡織廠里的平車手藝學得“挺挺括括”,某些尖端活兒甚至還超過了師傅,使那些小看南通人的師傅很快改變了看法,“南通人的腦子挺‘括括靈的啊”。在寧波師傅們漸漸老去而逐漸退休之后,管瑞三率領一班南通子弟,獨當一面,一直到退休。
三
胡巧林(1886—1973),住南通市崇川區(qū)唐家閘河東街花順巷子105號。大生紗廠正式投產(chǎn)后,廠大門前貼了一張招工廣告。12歲的胡巧林聽說后心里癢癢的,就積極地報了名。張謇對招進來的電氣、機械修理徒工特別器重和關心,某日到修理車間巡視,看到身體結(jié)實、手腳勤快的胡巧林,特地囑咐一位寧波師傅好好帶帶他,這也為日后對他的重用作下鋪墊。
胡巧林果然沒有辜負張謇的期望,學習技術刻苦鉆研。學徒期滿之后,學業(yè)有成,很快就能獨立操作,每一件鉗工活兒總做得有棱有角,平整光滑,得到寧波師傅的褒贊:“南通的小鬼腦袋瓜子倒挺靈光的。”數(shù)年之后,寧波師傅告老還鄉(xiāng),胡巧林就接任了修理車間鉗工班的小工頭。“徒子徒孫”們總很敬慕地叫他為“巧林師傅”,胡巧林臂力很強,24磅的大榔頭,在他手里揮得輕松自如。
胡巧林的一生中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堂屋里掛著各式各樣的獎狀。他工作勤勤懇懇,愛護公共財物像愛惜自己的眼睛一樣,哪怕只是掉在地上一顆小螺絲釘,他也總要撿起來,留著后面派上用場。有一次二紡搬變壓器,正逢大雷雨,胡師傅撐把傘急匆匆地趕到現(xiàn)場,細心地照料開關線頭,生怕淋壞了。修機車間安裝大龍門刨,他則廢寢忘食整天守在機器旁。胡巧林退休后也時常關心廠里的生產(chǎn)。1956年,修機車間接到上級任務,帶頭生產(chǎn)鍘草機,已70歲的胡巧林聞訊還趕到廠里與同事們一同研究,很快將新機械試制成功。在他的影響下,二兒子胡月蟾搞技術革新,1952年就評上了先進生產(chǎn)者,之后1956、1957年又連年被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胡巧林是大生一廠有名的長壽老人,活到88歲,直到1973年2月去世。
*特別感謝徐恩的嫡孫徐匯堂,管瑞三的小女兒管鳳英以及胡巧林的嫡孫胡金道的口述資料。
(作者簡介:嚴金鳳,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錢浩月,南通市退休教師。)
欄目編輯:郭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