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何夫
對于大多數(shù)喜歡恐龍的科學少年而言,幾乎都想過擁有一只屬于自己的恐龍坐騎。試想一下,如果真的能夠挑選一頭恐龍作為坐騎,那該怎么去選擇呢?
坐騎考核之體形要大
首先,體重過小、承載能力不足的恐龍率先出局。從理論上講,哪怕是馱起一個未成年人長時間行動,也得是橡樹龍這種體長3~4米的中型鳥臀目恐龍?;蛟S你會好奇,與人們騎的馬相比,為什么騎的恐龍需要這么長的體形?
答案很簡單,與牛、馬之類的哺乳動物相比,恐龍?zhí)p了。一頭4米長橡樹龍,體重可能只有七八十千克,而同樣體長的河馬和犀牛的體重可以有兩三噸之重!這是因為恐龍的體形大多以細長為主,有時尾巴都能占到體長的一半。而且,恐龍全身用于輔助呼吸的氣囊結構,讓它像氣球一樣“虛胖”,許多恐龍甚至連骨骼也是中空的,這些都大大降低了它們軀體的強度。所以強度不夠,只有體長來湊。
坐騎考核之座椅要舒適
既然是坐騎,那些“坐感”不好的恐龍肯定要被淘汰。比如劍龍類和棘龍,它們的背部長有用于調(diào)控溫度的骨板和帆狀物,這讓人無法騎乘;而甲龍類的恐龍,有著堅硬硌人、甚至長有尖刺狀凸起的皮內(nèi)成骨,對屁股而言絕對是一種酷刑,這些當然也要排除。
作為爬行動物,恐龍在前進時,脊柱會呈“S”型來回扭曲,而非上下顛簸。當你騎乘較大型的雙足行走恐龍時,這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如果騎乘對象是阿根廷龍這種體長30米以上的超巨型恐龍,你甚至可以直接在它們身上安裝穩(wěn)定的豪華座椅,相當舒適地乘坐著前進。
經(jīng)過體形和“坐感”兩輪篩選之后,相對適合騎乘的恐龍,只剩下一些大中型角龍類——比如三角龍、牛角龍,以及大型獸腳類食肉恐龍,還有山東龍、慈母龍等一些大中型鳥臀目鴨嘴龍類,外加一部分背上沒有奇奇怪怪結構的蜥腳類和原蜥腳類。
坐騎考核之能飛是加分項
當然,除了在陸地上行走,在空中飛行也是個好選擇。其中,已經(jīng)滅絕的桑氏偽齒鳥可能有7米以上的翼展、20~40千克體重,理論上有可能搭載一個體重較輕的人類進行滑翔。除此之外,一些猛禽,如已經(jīng)滅絕的哈斯特鷹,目前還存活著的冕雕、金雕等,也完全可能抓起一個兒童飛行一段時間。不過,這些飛天“恐龍”能做到的,頂多也就是“短途攜帶人”,要騎上去就有點強“鳥”所難了。
選擇一只恐龍當坐騎并不完全是異想天開。在陸地上,一些大型的素食鳥類,最典型的就是鴕鳥——它也屬于廣義上的“恐龍”,這些大家伙被人類馴養(yǎng)后,已經(jīng)可以讓人進行騎乘。除此之外,另一種大型不飛鳥——鴯鹋,在理論上也能搭載人類,但這些澳大利亞的暴脾氣家伙并不好惹,在野外遇上的話,最好躲遠一些,否則被它們的大爪子踢個開膛破肚,可不是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