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晨晨
摘要:馬與人有著天然的親近感,馬文化在中國更是源遠流長。自古以來,馬一直被廣泛應用于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中外文化融合交流的重要見證者。北朝九原崗壁畫中發(fā)現22幅馬匹圖像,狩獵圖中有16幅馬匹,交易圖中有6幅馬匹。九原崗墓室壁畫位于山西忻州,屬于東魏北齊時期的晉陽地區(qū),而晉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六鎮(zhèn)鮮卑實力所在,鮮卑族成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游牧民族,因此我們在九原崗墓室壁畫中可見相對較多的馬匹圖像。魏晉南北朝藝術融合了外來文化,將本土與外來元素融會貫通,在美術史中上承兩漢下啟隋唐。2013年發(fā)現至今,九原崗墓室壁畫所呈現的藝術價值已經被很多學者研究。
一、九原崗壁畫中馬形象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社會基礎
北朝屬于西漢至隋唐的過渡時期,是中國社會及文明的轉型時期,因此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山西地區(qū)處于草原民族和中原博弈的先鋒陣地,其中鮮卑族在這場斗爭中建立了北朝,平城和晉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在軍事上易守難攻的天然優(yōu)勢,北朝將其作為抵御外敵的軍事重鎮(zhèn)。平城和晉陽是北朝當時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貿易平臺,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和中轉站,平城和晉陽在北魏、東魏以及北齊時期成為與西域各國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史中規(guī)模最龐大的民族大融合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在碰撞中相互影響,從而在農業(yè)文明與游牧文明之間形成了良好的融合,造就了奇珍異彩的北朝文化。
二、九原崗壁畫中馬的呈現
作為在草原上成長起來的北朝鮮卑民族,馬對北朝人民有著特殊的意義,隨之馬的形象也深深刻在北朝人民的生活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按照九原崗壁畫中馬匹圖像的呈現,可根據內容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是飛馬題材,該墓室壁畫中只發(fā)現一幅翼馬圖。墓道最上層繪制的是“仙人圖”,繪仙人、飛鳥、神獸等形象,四周以流云和忍冬紋飾營造飛天的氛圍。其中有一頭神獸形似《山海經》中記載的“駁”,馬身繪有翅膀,四蹄呈現飛奔之勢,口中銜一頭老虎。第二是狩獵題材,狩獵是鮮卑族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北齊皇帝高洋非常重視騎射。九原崗墓室壁畫中的狩獵圖是目前在墓室壁畫中發(fā)現面積最大的狩獵圖題材,狩獵圖屬于長卷式繪畫,騎士狩獵穿行在連綿起伏的山林中,打獵的過程十分生動真實,分別在東西兩壁第二層都有繪制。第三是貿易題材,[1]馬側身站立,若干人物圍繞著馬匹,有人牽馬有人觀馬,還有人在對話交談,是一幅熱鬧的貿易題材壁畫。
三、藝術特色
(一)造型的特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陳雷老師在《中國古代奔馬藝術造型動態(tài)類型分析》一文中將馬的造型梳理出四類重復率較高的形態(tài)樣式,[2]其中四肢伸展浮空式的姿態(tài)特點與九原崗壁畫中狩獵圖的馬匹非常貼合,因此在本文中將狩獵圖的姿態(tài)歸為伸展浮空式。
九原崗壁畫中的馬匹圖在狩獵圖中的呈現最多,描繪的是游牧民族狩獵場景,馬匹圖像都處于奔跑的姿態(tài)。例如西壁的狩獵圖,畫中呈現的7幅馬匹圖像,都是四肢伸展浮空式,神態(tài)表情無太大差異。再看東壁的狩獵圖,前方的射鹿圖中,畫家繪出人物挽弓搭箭的造型,為配合人物造型,將馬頸前伸,與馬的身體動態(tài)幾乎保持在一條水平錢上,使得畫面具有很強的張力,東壁其余馬的造型都呈現四肢伸展浮空式,配合獵人有不同的神情表達,惟妙惟肖。
馬匹交易圖在東壁西壁第二層中存在,東西各有三匹馬匹交易場面,畫家從側面的視角觀察馬匹,側身站立的構圖更能夠將馬匹的身姿展現出來。其西壁交易馬匹中靠南邊的馬雖是側身,但面朝向正前方,馬匹的神色表現出不舍的樣子,似乎故意遠離牽馬人;中間交易的馬匹,馬身往后靠,馬頸向下彎曲,馬首低垂,緊閉雙目,四蹄繃直向后躲避,馬尾隨風擺動,表現出一種不舍的意境;靠北面的那匹馬右側前后蹄微屈,馬頸彎曲,馬首低垂,眼神與牽馬人對視。東壁的馬匹交易圖三匹馬無明顯其他特征,均為側身站立,供購買者打量、驗馬。兩側的馬匹交易圖都內容豐富,神情自然,富有生活的情趣。
九原崗壁畫中除了有現實生活中的馬之外,還出現了神話傳說中騰空飛天的馬,在西壁一層滿壁的神獸中緊隨在雷公之后可以看到一匹飛馬,其造型動態(tài)呈伸展浮空式,口銜虎,與《山海經》中所記載的“駁”形象如出一轍。觀察九原崗壁畫中的馬匹造型,我們會發(fā)現奔馬的數量雖然較多,但如果單純從動態(tài)造型的角度研究,其造型動態(tài)幾乎相同。例如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東漢時期“馬踏飛燕”的動態(tài)在漢畫像磚中頻繁呈現;清代宮廷畫中還能找出與“昭陵六駿”中馬的姿態(tài)相似的畫面。由此可見畫家對馬的動態(tài)設計在尊重客觀物象的前提下仍具有一定符號化、樣式化的處理傾向,或許在歷代粉本圖樣的傳播中,同樣看出馬匹造型的傳承。
(二)線條的傳達
從圖中可見,馬匹的塑造是用最簡潔的線條勾勒馬的大致動態(tài),繪畫出馬的精神。西壁最北側的馬,畫家用上揚的馬鬃體現出馬的風采,線條遒勁有力。配合射獵者風馳電掣的疾馳使得畫面有一種追逐的快感。前方拉弓開箭的騎手的馬匹,其馬鬃以疏密有致的排線方式緊貼馬頸之上,四蹄的騰空與馬尾呈張開狀,營造出馬騰空而起的狀態(tài),畫家塑造的馬背輪廓為配合騎手射獵幾乎被畫成一條直線,一氣呵成。西壁二層貿易圖中間的那匹馬,馬尾隨風飄揚,四肢用長直有力且靠后的斜線條表現出馬的性格,好似在躲避的馬。畫家通過對馬匹不同形體的線條的表達,將整個狩獵場面的氛圍烘托出動靜相宜的感覺。線條在每一處的塑造上都體現得非常合適,是以線為主的表現性線條。
(三)顏色的運用
九原崗墓室壁畫中,設色方式多見傳統(tǒng)的平涂法、渲染法與暈染法。設色表現沿用前人的特色,畫面呈現出古樸典雅的氣息。濃淡相間的處理方式,墨色和色彩相混的特征很大程度地保留了漢時期的藝術特點,顏色采用了大面積的同類色,以褐色、棕色、紅色、棕黃色為主,鄰近色的運用使畫面色調富有變化,更加明快。跟九原崗墓同時期的徐顯秀墓等也有相似的畫法,也符合此時對前朝繪畫風格的延續(xù)。
結語
正如陳丹青先生所說,北朝壁畫“秒殺”文藝復興。魏晉南北朝畫家在繪畫中注重對神態(tài)的刻畫,不拘泥于畫面的形式感,藝術表現為一種超脫自然的獨特性。九原崗墓室壁畫中對馬匹形象動態(tài)的刻畫,表現出細膩豐富的情節(jié)性和律動感。線條的傳達,是壁畫中飛舞靈動的精靈,真正體現了當時繪畫風格的藝術審美,讓我們看到了北朝游牧民族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和生存現實。
注釋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處,《山西忻州市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第65頁。
[2]陳雷,《中國古代奔馬藝術造型動態(tài)類型分析》,《美術》,2020年第9期。
參考文獻
[1]陳雷,《中國古代奔馬藝術造型動態(tài)類型分析》,《美術》,2020年第9期。
[2]王象堯,《九原崗北朝墓室壁畫藝術特征研究》,太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3]三晉出版社、山西博物院,《山西國寶精華·北朝九原崗墓壁畫》,三晉出版社,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