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遙
上高中時,學校組織我們?nèi)タh文化館看話劇演出。那天的劇目是曹禺的《雷雨》,劇情就像濕熱雨林里蜿蜒生長的藤蔓植物,深深淺淺地纏繞著我的心。演員們生動的演繹,高潮處的動情表白,讓人的情緒也跟著高漲起來。
此前我從未接觸過話劇,覺得它神秘、遙遠、深邃,是讓人潛意識里就望而卻步的高雅藝術(shù)。那次觀演后,我忽然對戲劇產(chǎn)生了興趣,課余翻閱了很多劇本。
那段時間,我讀過《等待戈多》,驚嘆這個“什么也沒有發(fā)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的悲??;看過《哈姆雷特》,記住了一句“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放下《奧賽羅》,思索起“收起你們明晃晃的劍,它們沾了露水會生銹的”這句話的內(nèi)涵。我還從《陰謀與愛情》中,感受到宰相之子與平民少女的真摯情誼。
我的同桌是一個開朗的男生,人緣出奇地好,他總會耐心地傾聽別人的想法,在同學遇到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有天下雨,班上的體育課改成自習,我掏出《莎士比亞戲劇集》,他把臉湊了過來,十分驚訝:“你也喜歡看這個?”“當然啦?!蔽业脑捪蛔酉耖_閥的水龍頭,話語不停地流淌出來。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場在縣文化館觀看的話劇《雷雨》,在我們的心底都留下了溫度。
探討話劇,成了我們心靈交流的紐帶。深聊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們相似的喜好并不局限于此。我們都喜歡寫作——我愛用文字記敘薄荷味的夏天,秋雨后散落一地的小花,還有那些綿密柔軟的感動;他則喜愛創(chuàng)作詩歌,最常用的意象是冰雪、梧桐和松柏。我們都追求浪漫且愛幻想,期待有一天到草原上看白云悠悠,呼吸著如青草般濕潤清新的空氣。
“想不想讓自己的青春瘋狂一把?”一天,他突然問我。我驚訝地看著他,腦子里滿是困惑。沒等我開口,他便拽著我奔向走廊的盡頭。那是一間空置的教室,多年前曾辦過高復班,講臺上的粉筆盒里還裝著一些半截的粉筆,后墻的板報上字跡模糊,書桌上則堆積著凌亂的試卷。我同桌很快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咱們一起辦個話劇社,怎么樣?自己創(chuàng)作劇本,自己扮演角色……
他的話深深打動了我,我躍躍欲試。但這時也有一些聲音傳來,像針線似的,密密匝匝地牽引著我。對于那時的我們而言,只有不斷地刷題,將自己的心徹底沉下來,心無旁騖地把頭埋在學習里才是正道。
但少年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嘗試的勇氣。我們腦子里滿是追尋的夢想,而且不是因為追尋了才有夢,而是有了夢才去追尋。經(jīng)過一番謀劃,我們決定創(chuàng)辦一個完全屬于我們的話劇社??蓪W校除了學習互助小組,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社團。很多同學也對話劇不了解,聽說我們要自己寫劇本、自己表演后,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好在還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便利用午休時間,聚集在那間空置的教室里。手繪一些劇社活動的宣傳單,將臺詞摘抄在顏色不一的卡紙上。我同桌還到校外的打印店打印了一些劇本,分發(fā)給感興趣的同學。
在我們的努力下,話劇社終于迎來了第一批成員。我同桌搜集了一些話劇視頻,用老舊的投影儀給大家播放,然后帶著大家高聲念臺詞,借助一些東拼西湊的道具,模仿視頻里演員的動作……
反響超過預期,大家興致盎然。在這間專屬我們的“話劇室”里,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同桌鼓勵我嘗試創(chuàng)作劇本。一次,他讀完我模仿創(chuàng)作的劇本后,在紙上寫了一句話:那是田埂上的驚濤麥浪,有大雁帶著少年的夢想蹁躚。
更大的夢想還在默默地生長著。我和同桌希望把自己的話劇搬上舞臺,在校藝術(shù)節(jié)上一展風采。我們找尋了不少劇本,但總覺得不合適,最后決定使用我寫的一個劇本。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一起修改劇本,挑選合適的演員,一遍又一遍地排練。
一次排練結(jié)束后,我和同桌并肩走在校園里,路燈昏黃,月光皎潔。我停下腳步,忐忑不安地問:“我們的演出會成功嗎?”同桌很是篤定:“會的,我們不僅會在校園里呈現(xiàn)精彩,還會去更大的舞臺展現(xiàn)。”
演出那天效果極好,我們終于完成了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