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方維儀詩歌詩題的隱含敘事

2024-08-20 00:00何鈺斌
今古文創(chuàng) 2024年32期

【摘要】《明清安徽婦女文學著述輯考》中收錄了方維儀的詩歌共128首,其詩題具有敘事性,可分為直接敘事和間接敘事兩類。這種帶有敘事性的詩題有著豐富的內涵,一方面反映了方維儀獨特的人生經歷和內心感受,另一方面折射了明末清初的社會狀況。同時,相較于祖父方學漸,方維儀詩歌從詩題更反映出女性身份。此外,同輩方氏家族內部還有與方維儀關系密切的四位才女,她們詩歌的詩題與方維儀之詩題有相似性,但也因生平經歷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關鍵詞】方維儀;女詩人;詩題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32-0029-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2.009

方維儀(1585—1668),字仲賢①,明末清初安慶府桐城女詩人。中國女性文學發(fā)展至明清時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桐城方氏家族的方維儀便是該時期女詩人中較為重要的一位。她著有詩集《清芬閣集》七卷和《宮閨詩評》,現雖已散佚,但有詩作被選錄留存,可從中感其詩才。

目前,圍繞方維儀個人及其詩歌作品開展研究是學界關注的重點,然而較少學者注意到其詩題的特征。然詩題作為詩歌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視。傅瑛的《明清安徽婦女文學著述輯考》(下稱《輯考》)綜合多方文獻,于“卷四·皖西南一”中列舉了現存詩作129首,收錄了現存詩作128首。這些詩歌的詩題呈現怎樣的特征和內涵?詩題與詩歌內容、情感又有何聯(lián)系?本文將對《輯考》中收錄的方維儀詩歌進行分析,試對以上問題做進一步討論。

一、詩題之敘事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發(fā)展脈絡中,大部分作品都呈現出從單篇、單首發(fā)展成類別的趨勢,呈現出整體化傾向。由相關題類、作者、年代、時間交匯形成的古典詩歌整體,其中就有了故事的發(fā)生,使得詩歌背后的故事,詩人的生活傳記,詩題的敘事,成為可能②。孟子“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世”的文學觀念為中國古典詩歌研究提供了長久以來的方法,因而詩歌的內容和題目、詩人的生平和思想等要素在研究中往往是同樣重要的。

“詩言志”“詩緣情”,詩人在詩歌內容里述志抒情是中國古典詩眾所周知的傳統(tǒng)。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志”還是“情”,都必須要有詩題的敘事來支撐。然而在發(fā)展中,對于詩歌的限制卻逐漸增多,大多詩歌無法特別詳細地展現出詩歌創(chuàng)作時發(fā)生的“事”的全貌,便需要其他結構來承擔敘述產生情志的關鍵性事件的功能,詩歌標題就是其中之一。

《輯考》中方維儀詩歌的大部分標題帶有敘事特性,即具有交代作者成詩緣由的功能。若以敘事方式為標準,她的詩題可分為直接敘事和間接敘事兩類。

直接敘事的詩題直觀講述作詩的事由。在《輯考》收錄的128首詩歌中,詩題直接敘事的有71首。13首詩歌的標題含有“贈”“寄”等字,即與贈寄酬答相關,如《伯姊之粵有贈》《贈新安吳節(jié)婦》等,可知她因酬贈答謝某人而作詩。有5首詩歌的詩題體現“疾病”,如《病中作》《病起》,可猜測詩歌因病時或病愈有感而發(fā)所作。除此之外,此類下還有53首詩歌是以具體事件命名的,如《獨坐》《憶弟》《暮秋過玉龍峽有感》等。讀“獨坐”可知詩人因獨坐某處而作詩,見“憶弟”可得此詩應與回憶弟弟相關,詩題之敘事由此可見。

間接敘事雖未直接講述寫詩緣由,卻蘊含和暗示了成詩原因。《輯考》收錄的方維儀的詩歌中,有57首詩歌的詩題間接敘事。由命名方式來看,一類以單個意象為題,有27首,如《蛩聲》《春夕》《空庭》等,意象多為環(huán)境、景物、聲音等,與生活息息相關?!厄寺暋芬活}暗示了作詩關鍵為蟋蟀聲,詩中“煩階問蟲語,切切何故如”一句與題呼應。另一類則以時間、地點、古題、典故和較為模糊的詞語或短語為題,如《共姜》《古意》《春水生》《九日》等,共30首,詩題多覆蓋詩歌主旨以及觸發(fā)事件的模糊信息。《共姜》以衛(wèi)世子共伯之妻共姜為題,已經暗示了此詩的主題與為夫守義相關,詩中則有“獨居衛(wèi)宮北”等詩句可印證。

由于詩歌的語言傳統(tǒng)將詩人默認為詩題的主語,且主謂結構在語法層面具有敘事功能,詩題的敘事可以省略主語,僅以簡單的謂語、賓語,或者謂語加賓語的形式,就可以實現詩題的敘事功能,完成對詩歌創(chuàng)作原因的交代。所以在方維儀的詩題中,哪怕是一個名詞,如“雪”“柳”,抑或是一個意象,如“月夜”“蟄聲”,都是可以完成敘事任務的。總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敘事要素在方維儀的詩題中已經隱含地存在了,這是詩題敘事功能的體現。值得注意的是,“詩題的敘事任務不是重復這個既定故事,而是要說明這個故事的生發(fā)原因,也即詩人寫詩的觸發(fā)事件?!?③也就是說,和部分古典詩歌一樣,方維儀的詩題或隱或現地交代了方維儀作詩的原因,詩歌內容則是詩人經歷此事后產生的經歷、聯(lián)想和想要抒發(fā)的情思。

二、詩題之內涵

詩歌整體的形成意味著詩題整體的形成,而后提供了敘事的集合。詩人的游蹤、生平和人格特征皆可從詩題中窺見一 二,具有一定的個人化特征,這也是詩題內涵之所在。

(一)生活地點的轉換

方維儀部分詩歌的詩題體現了觸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地點,其一是以“樓臺庭院”為代表的固定地點,即詩人的居住場所,如《空庭》《曉庭》《秋亭》《北窗》等。此類詩題點出了觸發(fā)事件發(fā)生的客觀環(huán)境,隨后在詩歌里大多以詩題中的地點為中心描寫其生活。由于方維儀十八喪夫后便大歸父母家,居清芬閣,故詩中所述應多為清芬閣及周邊場景?!犊胀ァ纷饔谖銮锶眨娙烁杏谕ブ形嗤╋h落、孤鶴長鳴的寂寞景象,顧影自憐,長嘆歲月流逝、人生無趣,“空”的不止庭院,還有詩人的思緒。亦有不以詩題體現的固定地點為中心創(chuàng)作的詩歌,如《曉庭》以東城的溪水和遠山為引,隨后描述了溪水附近所見、所聽、所感的景象,未局限于庭院之內。然而詩的結尾仍落于庭院,她寫道:“寂寞憐雙燕,徘徊顧我家?!背呻p的燕子與孤獨的詩人相對比,更顯寂寞。

另一類為非固定地點,包含出游地、途徑地和暫住地,如《慕亭》《楚江作》《浮山莊有感》《暮雨赴嶺西途中作》《黃鶴樓》《過石磯》《別金陵諸夫人》等。此類詩題散于各類中,可據此對詩人游蹤和成詩時間有所推測。《楚江作》中“楚江”二字暗示了詩人作詩地點,詩中“退舟羈逆水,不見武昌城”兩句說明詩人正逆長江而上。有別上題,《別金陵諸夫人》直接講述了作詩的緣由。這里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有多位來自金陵的夫人來此做客,然出嫁女子遠游多因丈夫赴任而隨行,且他們同時到達和離開的可能性較小,那另一種猜測便是方維儀曾在金陵居住過,此詩是與友人的告別之作。至于離開的原因,排除隨夫赴任,結合明末的歷史事實,可推測她許是為避難才前往金陵,在戰(zhàn)亂平息后便啟程返鄉(xiāng)。

(二)日?;顒拥恼宫F

日常活動也是方維儀詩歌的重要題材之一,詩題中體現的活動約有兩類。一是室內活動,常為讀書、撫琴和賞畫,與方維儀的才女形象相符,相關詩作有《讀史》《讀蘇武傳》《夜琴》《題畫上紅梅》等?!蹲x史》以詩人讀史書為題,卻未具體言明,提供了廣闊的書寫空間,此詩也確實寫盡歷史蒼茫本色,物變星移,名臣終逝,方維儀有感于此,于方寸室內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一問:“止為典屬國,節(jié)旄誰能持。丈夫能如此,女子安所之?!睂覈膿鷳n和女子難以建功立業(yè)的悲憤交織在一起,令人動容。更可貴的是,詩人是在堅持自身性別身份的前提下進行了詰問。雖然其侄方以智于《清芬閣集跋》中曾言其姑母“有丈夫志,常自恨不為男子”,但在這幾句詩可以感受到了她其實并未惋惜自身不是“男性”,而是隱約地將固有的文化和制度作為控訴對象,可以說,這首詩中確乎是存在著一點性別意識。

詩題中展現的室外活動多為賞景、散步,如《看花》《看黃葉》《聽雁》《看梅》《晚步》等。這些詩題多省略了“方維儀”這一主語,直接以短語為題,詩歌內容也多寫詩題所言活動,慨嘆容顏易老、時光流逝和心中悲苦,間雜對自然的敬畏。此外,方維儀還會和好友就近出游宴飲,較典型的有《暮春伯姊召登心遠樓同諸美人宴飲玩月》一詩,完整地呈現了作詩原因,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主要環(huán)節(jié)一目了然。詩中先描寫了登樓所見美景和宴飲時的熱鬧場景,卻在最后補充詩題,道出應召之由:“不忍零丁妹,相邀慰苦情?!焙魬婎},抒心中情思。

(三)人際關系的折射

人物作為敘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常出現在詩題中,譬如中國古典詩歌中有“贈答酬謝”一類,其詩題常常直接道出詩歌寄予的對象。然由于古代極大部分女性并不被允許進入科場政界,文人、官宦以至于君王等對象在女性詩人所作的同類詩歌詩題中很少出現。同時,方維儀“年十七歸夫子” ④,第二年丈夫姚孫棨便因病去世,遺腹女嬰也早夭。明清時期推崇女子守節(jié),夫死不嫁為常事,隨夫殉節(jié)者更有之,她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她“于是復歸父母家,稍延殘喘” ⑤,守志清芬閣,同時她也肩負著處理家族瑣事的責任,甚至在弟妻吳令儀早逝后,盡心撫養(yǎng)留下的子女??梢哉f,家人和親戚是方維儀日常接觸的主要對象。

方維儀對父母有著深厚的感情,曾作詩《居慈親故樓有感》《獨歸故閣思母太恭人》《過先翁故居》等。詩題中,她或稱父母為“慈親”,或喚母親封號,但不論如何,繞不過的是無盡思念。除卻父母,方維儀與家族中的至親、姊妹也有深厚的感情。姊妹們出嫁后便不再居于一處,分別之下思念難免,每一次見面、每一封書信都彌足珍貴?!逗聭浢妹砷w》《暮春與吳妹話別》《聞伯姊舟自粵歸》《莞杪冬贈別汪姑姐》《憶弟》《哭五娣倪太夫人》等詩于詩題便直接敘述了詩人作詩的緣由,對親人們的回憶、告別、得訊以及吊唁都成了作詩的契機,對親人的深厚情感也凝結在這簡短的詩題之中。

對于家中部分晚輩如侄子、侄女等,方維儀更多的是作詩以感慨撫養(yǎng)之艱辛,表達對他們的教誨和期許?!吨杜計k失母余撫之今年十五述此有感》的詩題則表明了詩人從侄女喪母開始撫養(yǎng)她至十五歲,詩中“十年膝下如吾出”一句更是意在題內,雖非親生,但似己出,再動人不過。而面對意氣風發(fā)應考的侄子,方維儀特作《送密之侄應試》一詩。作為長輩,她自言“我老零丁惟望爾”,對侄子給予鼓勵和期待。

此外,方維儀守節(jié)多年,應聽聞和結識了有相似的身份和經歷的女子,故“節(jié)婦”“貞女”等常作為作詩對象出現在她的詩題中,如《思林節(jié)婦》《贈新安吳節(jié)婦》《贈定遠徐貞女》等。在這些詩歌中,她在稱贊事跡和品格的同時感嘆操勞守節(jié)的艱辛與清苦,也表達了共鳴與安慰?!顿浂ㄟh徐貞女》道出了贈詩對象為定遠的貞女徐氏,并以“彰聞于朝兮奕祀傳,旌雙闕兮永無愆”稱贊其事跡和品格。此外,詩題體現的交際對象還有閨閣中的“夫人”,除前文提到的詩作還有《暮春得張夫人書》《春日同鄧何二妹飲》等,作詩緣由多為出游和回贈,內容多寫宴飲玩樂和生活近況,或哀女子苦情。

(四)人格表征的反映

深入內心,人生階段和個人身份的差異影響了方維儀的詩歌創(chuàng)作,詩題的敘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現了詩人的人格表征。

方維儀善于觀察,常從細微處體悟人生,細膩敏感。間接敘事一類,詩人多用意象命名詩歌,或含蓄地摘取事件的關鍵詞,以此為中心抒發(fā)情感?!豆艠洹窂耐ブ欣蠘渎?lián)想往事逝去之匆匆,平淡中卻含絲絲縷縷的哀愁和嘆息。再如《陰夕》一詩描寫云光黯淡的傍晚時分,最后有“半窗寒意澀,怪石有余清”兩句,詩人感受到了寒意冷澀,萬物在昏暗的傍晚更顯幽寂。感物言詩,如此而已。

方維儀心系家國,哀民生疾苦,方氏一族忠正嚴謹的家風浸潤了她八十四載的人生。她雖未從軍,卻作《出塞》《塞上曲》《從軍行》《老將行》《征婦怨》《隴頭水》等詩,詩題皆為戰(zhàn)爭邊塞詩里的經典,她描寫了心中的邊塞軍旅生活。目光從金戈鐵馬回到日常生活中,《旅秋聞寇》《聞兵至》則描寫了詩人聽聞敵人和軍隊到來時的情景。詩題言簡意賅,內容則將自身生活與戰(zhàn)亂相聯(lián)系,表達了普通人對戰(zhàn)爭的擔憂。她的精神世界并未被囿困于閨閣之內,而是有著更加遠大的家國情懷。

方維儀晚年常嘆自己經逢亂世,無子無夫,身體也每況愈下,孤獨悲苦常繞心頭,但她卻在漫長的陣痛中找尋到了屬于自己的期待和追求,嘗試自我寬慰、和解。方維儀在忍受疾痛時常作詩聊以自慰。不過與多數女詩人嘗試塑造“病美人”形象不同,她常在詩中強調自身年老無依,身殘落魄。《病中作》四首中描寫了門庭冷落、求醫(yī)問藥的場景,又通過回憶昔日盛世、欣賞自然景色來自我療愈。疾痛纏身時,方維儀在古籍史書和佛法禪宗中尋找良方,其二中“休嘆殘身多局促,且看經卷悟空王”便是例證。疾病稍愈后,方維儀作《病起》,“人生倚仗何須嘆,千古英雄多不全”將個人人生放入了廣闊的時間維度中,多了一絲質樸、通透的靈氣。然而思念不可免,《病中作》其三道:“豈因孤苦恒湮沒,卜地修碑謚我夫?!边@與《求合墓詩》兩首之詩題相呼應。她希望與丈夫合葬,并以這一請求直接為詩題,可見其用情至深。詩中她自言孤獨守貞六十余年,姚孫棨的墓地因戰(zhàn)亂毀壞,但幸運的是碑上的內容得以保存。其二“壬申卜地魯王墩,癸酉修成雙墓門”兩句則將新墓址和修繕時間一一道出,并特地點名修了“雙墓門”,正合題意。最后她寬慰丈夫:“泉路莫悲無后苦,未亡人即是兒孫?!鄙鷷r無緣廝守,死后便愿常伴,這也是對詩人自身的寬慰。

三、詩題之對比

方氏家族人才輩出,方維儀的祖父方學漸便是其中代表?!洱埫唢L雅》收錄的方學漸44首詩歌中,詩題或與時事相關,如《東征》《饑民哀》等,與上文所提與戰(zhàn)爭邊塞相關的詩題呼應,皆感傷時事,心懷天下。還有部分詩歌的詩題聚焦于名山大川,直接以山水命名,如《石馬潭》《滑石河》《豸角峰》《雙木岑》等,展現了他對自然風物的熱愛,關于浮山的詩歌在44首詩歌中占有6首,可見其別樣真摯的感情。此外,他詩題中體現的交往對象是官場好友或讀書人,如《訪王元善》《訪張生》等。對比可見,現存的方維儀詩歌中沒有單獨以山水命名的詩題,多選取的是生活場景中的細小意象展開創(chuàng)作。

同期的方氏家族內,除方維儀外,另有方孟式、方季淮、吳令儀和吳令則四位才女。她們五人互相唱和,習得詩才畫技,各有所成。其中,方季淮、吳令儀、吳令則之詩集雖未見,但留有記載,《輯考》收錄了流傳的部分詩作。方孟式的《紉蘭閣詩集》(張祁度輯,康熙三十四年張祁度刻本)則有幸傳世,國家圖書館有藏。

幾位才女的詩題與方維儀的詩題有相似的特征,前文的詩題分類標準同樣適用。直接敘事一類,與贈寄酬答相關的詩歌有如吳令儀《舟發(fā)江陵潛夫卿將自襄陽入計贈別》二首,吳令則《再寄玉之》,方季淮《寄弟爾止客白門》《寄弟嵞山白下石子岡前》,方孟式《寄潛夫弟》《酬泉州翁年侄嫂蔣玉君》等。亦有詩題與疾病書寫相關,如吳令則《春日病起》,方孟式《臥病》《七月十六夜病中有感》。此外,以具體事件命名的詩歌有吳令則《聞子規(guī)》,方季淮《宿姊姚清芬閣》《庚年生日感懷》,方孟式《夏日避暑》《除夕悼女》《漢江舟中見梅》等。間接敘事一類中,亦有以短語詞語為題的詩,如吳令儀《長溪燈壽詩》《琴倦》《江夜》,吳令則的《掌珠吟》《返照》。最后,單個意象命名為題的詩歌亦存,如方季淮《朔風》,方孟式《殘月》《小松》《海棠》等。方孟式《紉蘭閣詩集》中“五言絕句”類下有65首以各地之“泉”直接命名的詩作,這與方學漸的命名方式相似,體現了詩人的審美偏好。

才女們詩題的內涵皆有相似之處。方季淮和方維儀都曾以《隴頭水》為題作詩,兩詩在結構上是相似的,開頭皆寫隴關之景,只是方維儀詩作于秋季,寫“關山古木秋”,而方季淮詩則作于春天,有“春風隴水寒”。以戰(zhàn)爭邊塞詩中經典的地點為題,雖不能斷言兩人確到過實地,但心系家國的心情是顯而易見的。此0wygU7VdFl3hSlNTxsmChA==外,方孟式《秋日心遠樓野望》中出現的“心遠樓”也在方維儀《暮春伯姊召登心遠樓同諸美人宴飲玩月》的題目中出現,不過與方維儀為夜晚賞月而作不同的是,孟式詩有“恍惚夕陽迫,懸情待月圓” ⑥一句,應作于傍晚。這也側面反映了心遠樓是家族內姐妹們常來之地。至于詩題體現的交往對象,才女們的詩題中出現的也多為親戚、夫人,如方季淮有詩《寄弟爾止客白門》《宿姊姚清芬閣》,吳令儀作《三峽寄伯姑張夫人》《呈姚維儀姑姊》等。有子女者,更有所教誨,如方孟式的《小窗訓女》。

才女身份之外,她們還有一層不容忽視的“妻子”身份。在方維儀、吳令儀、方季淮和方孟式四人的詩歌里,或隱或顯地存在“丈夫”這一角色。有的詩作在詩題中直接稱呼丈夫為“夫子”,又或以字相稱。在部分詩作中則隱藏在詩題的地點里,以《紉蘭閣詩集》為例,其中《建安除日迎春歌》《長安別何太夫人》《豫章有感》《襄陽蜀中寄孀妹》《春日隨任建寧過東林寺》《丙子大呂三日夫君北上》等詩歌在詩題中出現了包括建寧府建安、西安府、襄陽府、南昌府在內的地點,橫跨明朝疆域,這應是方孟式隨丈夫張秉文出行所致,且以上行跡多與張秉文任職地點相吻合。吳令儀還有《寄潛夫夫子時謁選主爵》《舟發(fā)江陵潛夫卿將自襄陽入計贈別》二首和《從家大人祗鮑池神道》二首,這些詩都或隱或顯地呈現了丈夫的出行赴任軌跡。除此之外,她們的詩歌還記錄了與丈夫的日常生活,如方季淮的《丙午夫子游山得玉蘭一株植之庭中對此有感》,描述了詩人看到夫子從山上得來的白玉蘭后心中所思所想。還有吳令則《再寄玉之》《憶玉之》等詩,寄托對遠在他鄉(xiāng)的丈夫的思念。但這些內容是方維儀的詩歌中所沒有的。她的詩歌更多寫守節(jié)和操勞多年的悲苦孤獨。少年夫妻還未共度美好時光就因疾病陰陽兩隔,近一生的思念和痛苦都凝結在詩句之中,這也讓她的詩讀來常有淡淡哀愁。

幾位才女的詩中也能看出她們對于社會現狀和時事的思考。方孟式創(chuàng)作了多首描寫人世間離別場景和原因的詩作,較為典型的有《棄別》《少別》《老別》《義別》《死別》《鬼別》等五言律詩,還有《賦得貧賤親戚離》三首等七言絕句,這些都是對世事人情的洞察之作。而方維儀也有《死別離》一首,一句“無論生與死,我獨身當之”將她無懼死亡的生死觀盡數寫出。

由于其他人詩集皆散佚,傳世詩作體量相對較小,我們難以全面地體察創(chuàng)作全貌,但依舊可從現存詩作中窺見她們的才華。方維儀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于閨門的唱和吟詠之中更是起到了引領作用,她自身的高尚品格和豐富才學展現了世家貴女的一代風姿。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方維儀詩歌的詩題的敘事性體現在直接敘事和簡介敘事兩方面,詩題敘事性的背后,存在著詩人生活地點、日?;顒?、人際關系和人格表征等方面的內涵。方維儀在詩歌中描繪了她的日常生活,也展現了細膩的內心、獨特的人生感悟以及其潛意識里的女性意識。此外,家族中與她關系較近的族人亦有詩作留存,其詩歌題目和內涵皆與方維儀的詩作有相似性。但由于他們的人生經歷不同,在局部特征上與方維儀相異。在方維儀詩題所記錄的事件里,明末家族貴女的日常生活和內心世界得以被看見,折射出明末社會狀況,而隱沒在歷史中微小的女性聲音也因此為后人所知。

注釋:

①《龍眠風雅·卷十六》(潘江石經齋康熙十七年版,國家圖書館有藏)有載:“方氏維儀,字仲賢,廷尉公文孝之仲女,姚前甫之妻也?!焙笥小锻┏枪鹆址绞霞易V·卷五十五·外傳》第十頁載:“姚門姑,諱維儀,字仲賢,廷尉魯岳公仲女?!贝思易V多次續(xù)修,此章內容為乾隆戊子年(1768)方觀承續(xù)修譜內容,早于后世其他著作,且為方氏家族內自修家譜,有較高的可信度。雖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有藏方維儀所繪《蕉石羅漢像軸》上有陽文印“名余曰仲氏兮字曰維儀”,然人之姓名字諱以家譜為準,故采前兩者說法。

②③何躒:《中國古典詩歌的隱含敘事:詩題、詩序和詩集系年》,《中華文化論壇》2016年第6期。

④⑤傅瑛:《明清安徽婦女文學著述輯考》,黃山書社2010年版,第162頁。

⑥方孟式撰:《紉蘭閣詩集》,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康熙三十四年(1685)張祁度刻本。

參考文獻:

[1]潘江.龍眠風雅[O].潘氏石經齋清康熙十七年(1678) 刻本.

[2]方傳理.桐城桂林方氏家譜[M].蕪湖: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何躒.中國古典詩歌的隱含敘事:詩題、詩序和詩集系年[J].中華文化論壇,2016,(06).

[4]傅瑛.明清安徽婦女文學著述輯考[M].合肥:黃山書社,2010.

[5]方孟式.紉蘭閣詩集[0].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張祁度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