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xué)習(xí)有三條路徑——讀書、說話和寫作;最終會有三大成果——思想、口才和文筆。
閱讀是吸納,寫作是產(chǎn)出。讀的步驟是整體把握、梳理文脈、涵泳品味;寫的步驟是確立主題、選材組材、下筆行文。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是先明確主題,再理清思路,最后推敲語言。所以說讀的邏輯就是寫的邏輯。
如果把教材的閱讀篇目當(dāng)成寫作的范本,從“寫”的視角再次審視被“讀”的文章,思考以下兩個問題,就能夠為考場作文積累經(jīng)驗。
問題一:能不能將教材文章改成中考滿分作文呢?
中考滿分作文的要求是:“符合主題、文體及字?jǐn)?shù)要求,思想健康;選材緊扣中心,剪裁得體;行文流暢,有文采;說真話,抒真情,有創(chuàng)意;書寫工整,卷面整潔?!?/p>
基于中考滿分作文的要求,就需要對閱讀的文章進行“手術(shù)”。
首先是“纖體術(shù)”:將文章縮減為600字左右,開篇扣題,語言簡練;中間內(nèi)容充實,整體思路清晰;結(jié)尾點題,有思想,有力量。
其次是“美容術(shù)”:“靚睛”,讓題目有吸引力;“祛疤”,消滅錯別字;“美顏”,讓語言更有文采。
問題二:如果讓我寫,我還能怎樣寫?
閱讀文章后,會對文章主題、思路結(jié)構(gòu)、寫作特點、語言風(fēng)格有一個清晰的認(rèn)識。從寫的角度,再思考,還是這個主題,你會不會有其他寫法呢?順序可以變倒序,第一人稱可以變第三人稱,由旁觀者視角改為主人公視角敘述,單純敘述改為夾敘夾議,小說改成記敘文……
總之,一篇文章就好比是一個“魔方”,從寫的角度出發(fā),擰來擰去,熟能生巧,思維打開了,技巧嫻熟了,也就走向了滿分作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