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集貿(mào)市場里,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攤主,但要論年齡最大的,非這對售賣豆制品的老夫婦莫屬。
天尚蒙蒙亮,集市里已經(jīng)熱鬧起來:從批發(fā)市場返回的新鮮菜品運輸車輛陸續(xù)停在路邊卸貨,點心鋪傳出的裊裊煙火氣里夾雜著陣陣清香味,門口處一個攤位前有對老人的身影忽隱忽現(xiàn)……自搬入小區(qū)始,我就見著這對老夫婦在豆制品攤位經(jīng)營,一晃兒20多年過去了,許多比他們年齡小的攤主都已經(jīng)紛紛歇業(yè)回家或者將攤位移交給兒子、兒媳婦,只有他們?nèi)詧允卦诠潭〝偳?。盡管上了年紀,手腳并不利索,但一招一式絕不含糊。出力氣的搬運活當然老頭干得多,有時放錯了位置,還會引來老太的笑罵:“天天放這個地方的,你今天老年癡呆了?”旁觀者自知道此話只是玩笑而已,他們的腦子好使得很呢。攤位前鋪排開的幾十個品種,有顧客詢問價格或者購買了好幾樣,但見夫婦兩個隨口報來,絲毫不差。而且如今時興掃碼支付了,老太會將你所購的東西包裝好,豎著耳朵直到聽見喇叭里傳出付款成功的聲音,才會將東西遞到你手中,很是“與時俱進”呢。
或許是上年紀的買賣人誠信度高,或許有著惻隱之心的人居多,盡管集貿(mào)市場里有好幾個豆制品專柜,盡管兩老夫婦手腳遲緩,但他們的攤位還是有許多人光顧。有老顧客還會與老兩口閑聊上幾句,無非是平日吃喝如何解決,怎么不見子女們來幫忙?“還幫忙呢,每次來都要我們撤攤跟著他回家,我們才不回去呢?!庇钟腥藛柕剑骸斑@個年紀還在做生意,你累嗎?”老頭哈哈大笑:“守著攤子收錢還叫累?我年輕時做豆腐那才是真的苦。”老人說他年輕時在農(nóng)忙期間要趕回老家種地,平日就在上海租房做豆腐生意,天天半夜起身磨豆點鹵,凌晨時分
挑擔邁向菜市場,大熱天做好的豆腐易變酸,所以往往連早飯都顧不上吃,長此以往就將胃折騰壞了,只好進醫(yī)院手術(shù)。屋漏偏逢連夜雨,老夫婦在家鄉(xiāng)及上海兩地奔忙,兒子卻因為做生意破產(chǎn),做父母的只好變賣房產(chǎn)家當替他還債。債是否還清不知道,但老夫婦已經(jīng)一貧如洗,索性來上海從頭起步,再謀生路,在這個集貿(mào)市場擺出了豆制品攤位。現(xiàn)在雖說應(yīng)是告老還鄉(xiāng)的年紀,無奈老家已經(jīng)回不去了,“罷歸無舊業(yè),老去戀明時”,老夫婦早已把這里當做自己真正的家了,于是依舊堅守著這個攤位,與老顧客們朝夕相處。
站在七旬老人的攤前,不由聯(lián)想到了日本及歐美等地流行的老人再就業(yè)現(xiàn)象。據(jù)我的了解,一些機構(gòu)、大眾和媒體對此基本是持鼓勵態(tài)度的,認為有些工作熟悉且簡單,體力消耗也不大,而老人除了可以此增添收入外,還能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添加開心和充實的要素,眼前的這對七旬攤主似乎也能夠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