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王陽明道統(tǒng)思想探究

2024-09-20 00:00黃洪志
今古文創(chuàng) 2024年36期

【摘要】王陽明(1472—1529)是中國明代重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道統(tǒng)論是王陽明心學的重要內容,其道統(tǒng)思想以其獨特的價值觀和人性觀為核心,他自稱是對于孔孟之仁學的真正繼承者,對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以及儒家的道德傳統(tǒng)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擊。王陽明道統(tǒng)觀念最重要的是辨異端,以弘其正學,并且主張以“精一”為原則,反對朱熹的辭章之學。王陽明道統(tǒng)論的傳承譜系從堯舜禹的十六字心法入手,經(jīng)過孔子和孟子仁學、周敦頤和二程道學,最后終于被王陽明的心學所傳承。

【關鍵詞】王陽明;道統(tǒng);良知;仁;知行合一

【中圖分類號】B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8264(2024)36-006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36.018

王陽明的道統(tǒng)思想是在中國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他反對儒家傳統(tǒng)中“心外有物”的觀點,強調人的內心自我認知和道德實踐的重要性。王陽明道統(tǒng)思想的核心主張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和“萬物一體之仁”,這些觀點是對于孔孟之學的推陳出新。

一、“道統(tǒng)”的來源及解釋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被稱為陽明心學。在王陽明的思想中,道統(tǒng)是一個核心范疇,他對道統(tǒng)的認識和論述對后世影響深遠。一般認為,道統(tǒng)首先是由韓愈提出的,在其中闡述了道統(tǒng)的傳承譜系和內容。不過,在余時英的《朱熹的歷史世界》中,他認為朱子才是道統(tǒng)的“正式建立者和道學的集大成者” ①。

“道統(tǒng)”的解釋也各有不同。首先,道統(tǒng)從詞源上講,“道”字有著一種歷史的傳續(xù)和統(tǒng)一的意思;其次,朱熹把道統(tǒng)解釋為一種神圣境界。最后,明清學者則把道統(tǒng)解釋為道的統(tǒng)一,以陸桴亭和熊賜履為代表。陸桴亭說:“道統(tǒng)云者,道在己而天下宗之,己因得為道統(tǒng)而統(tǒng)天下之道,以歸于一也?!?②他主要是認為道統(tǒng)可以把天下之道歸于一,使天下宗之;熊賜履認為:“斯道之在天壤,終古如是也。而率由之,則存乎其人。人之至者,繼天立極以充其量,斯道統(tǒng)攸屬焉。統(tǒng)者,即正宗之謂,亦猶所為真諦之說也。要之,不過天理二字而已矣?!?③這里,熊賜履也認為道來自天,自古就有,他把道統(tǒng)解釋為天下之道的歸一,只有歸于統(tǒng)一才能獲得道的真正意義。

道的傳承具有歷史繼承的特點。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認為:“統(tǒng)之為言,合而并之之謂也,因而續(xù)之之謂也。而天下之不合與不續(xù)者多矣!” ④他把道統(tǒng)理解為統(tǒng)一和延續(xù)兩種意義。

如今,“道統(tǒng)”的理解主要從道統(tǒng)和道學來解釋。比如陳來認為:“如果說‘道統(tǒng)’和‘道學’在概念上有什么區(qū)別的話,可以說道統(tǒng)是‘道’的傳承譜系,道學是‘道’的傳承內容。” ⑤這種劃分其實和前人的劃分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同的,只是后期的劃分更加細致,對于學者來說更加容易理解。

二、王陽明道統(tǒng)思想的歷史淵源

王陽明道統(tǒng)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傳統(tǒng)的先秦儒家思想,特別是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論語》,孔子的仁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儒家道統(tǒng)傳承的開端。其次是《孟子》,其中的核心觀點“性善論”也是王陽明道統(tǒng)繼承的重點,孟子認為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孟子性善論的基礎,是人先天具有。這也是王陽明良知思想的直接來源。

唐代韓愈在《原道》表述了一個以“仁”為中心的道統(tǒng)體系。他總結出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軻傳遞道的傳統(tǒng)。他認為道統(tǒng)在“軻之死不得其傳”,后面直到他自己才得到儒家道統(tǒng)的真正傳承。

王陽明在其道統(tǒng)思想中深受先秦儒家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孟子的“性善論”中良知思想的影響,王陽明在孟子性善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一道統(tǒng)思想。但是,王陽明對于道統(tǒng)還有一種看法,他認為“顏子歿而圣學亡” ⑥。王陽明認為對于圣人之學理解最全面的只有顏回,所以王陽明也認為“顏子沒而圣學之正派遂不盡傳矣” ⑦。在顏子死后,道統(tǒng)就沒了。其次,王陽明認為道統(tǒng)論的傳承譜系始于堯舜禹的十六字心法,經(jīng)孔孟之仁學、周程的道學,最后被王陽明的心學所繼承。“洙、泗之傳,至孟氏而息。千五百余年,濂溪、明道始復追尋其緒” ⑧。同時,王陽明還追尋道統(tǒng)日益支離破碎的原因,他認為是因為“大抵皆世儒之多言有以亂之” ⑨。因此,王陽明道統(tǒng)的來源可以說是在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他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基礎上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以及通過內心的自省和修煉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

三、王陽明道統(tǒng)思想的重要觀點

王陽明的道統(tǒng)思想最重要的是辨異端,弘其正學。王陽明認為他接續(xù)了孔孟之道的正統(tǒng),根本在于良知,即孔孟教人為學治心,而不是后世辭章泛濫之學。在王陽明生活的時代,辭章之學泛濫,他認為這些辭章之學對人沒有幫助,所以他提出了“身心之學”,王陽明的道統(tǒng)就是身心之學。他的道統(tǒng)思想具體內涵是由知行合一、致良知和萬物一體之仁三個方面為中心思想而展開的。

(一)知行合一

知行并不是由王陽明首先提出的,對于知和行,中國自古就有。知行也是經(jīng)過不斷地傳承和發(fā)展,才有了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這符合道統(tǒng)思想。最早的知行關系可以追溯到《尚書》中“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⑩和《左傳》的“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 ?這些質樸的觀點。

先秦的知行觀主要還在萌芽階段,對于具體的知行關系也是從生活實踐中得來,還未形成一個具體的體系。但這是中國知行觀的開端,對于王陽明知行合一的觀點具有重要的影響。

到了宋明時期,知行關系變得非常重要,上升到了工夫論的地步。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程朱學派的理學家主張“知先行后”的觀點,他們都是在解釋《大學》的“格物致知”中得出了“知先行后”的觀點。朱熹把“格物”中的“格”解釋為“至”“盡”和窮盡該事物本然之“理”?!案裎镎?,格,盡也。須是窮盡事物之理。若是窮得三兩分,便未是格物,須是窮盡到十分,方是格物?!??朱熹沒有用“行”來規(guī)定“格物”,他的觀點大致和程頤的一致,他說:“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過一邊,則一邊受病。如程子云:‘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在致知。’分明自作兩腳說,但只要分先后輕重。論先后,當以致知為先;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他認為知行是一樣重要的,只是把知和行分成兩件事去做。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在朱熹知和行分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他反對朱熹把知和行分別為二的觀點,以此建立了知行合一的觀點。他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陽明認為知和行始終是統(tǒng)一在一起的,不能把知和行分開來理解,知行分開就會導致知而不行,行而不知,所以王陽明要求知行合一。

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中,“知”是指人對封建倫理道德的認識。王陽明繼承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心中包含著仁、義、理、智、信,所以“知孝”“知悌”是每個人都有的天賦本能。“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所以“知”指的是“良知”,而不是一些所見所聞的知,因為他認為“良知不因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 ?。

“知行合一”中的“行”,首先指人心里的意念活動。即王陽明說的“一念發(fā)動處就是行”。其次指“致良知”的工夫。他說:“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辯工夫,則學問思辯亦便是行矣?!薄熬腿绶Q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王陽明認為真正的“行”是在說行之前的,在做學問這個“知”的過程中已經(jīng)包含“行”,所以他說知行不能分作兩件事去做?!爸?,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知在行中,行在知中,知行本來就是一體,而且王陽明更加重視“行”的工夫。

綜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點是通過儒家學者不斷地繼承和發(fā)展而來的,道統(tǒng)論最主要的是強調儒家對于儒家思想的傳承譜系。知行關系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從孔子以來,就非常受到重視,經(jīng)過了一代代儒者的傳承和發(fā)展,特別是到了宋明時期,已把知行上升為工夫論。

(二)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致良知是千古之密、圣學之宗。良知學說是在當時社會支離破碎的基礎上建立的,是一種比較純粹的心學。王陽明在當時也稱良知學為精一之學,為圣之學。它是一種向內求自省的學說。王陽明作為一個儒者,受到儒家學說的熏陶,不僅僅只是強調向內之學,也重視向外的致良知之學。因為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也就要內外統(tǒng)一。他把良知之學運用到實踐中,建立了很多顯赫的事功。

王陽明的良知學說其實根源于孟子的四端之心,王陽明把孟子的表述進行了整合,得到了:“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認為良知來源于自己的本性,也就是道德觀念,也是最高本體。并且“致良知”的落腳點放在“致”上,其實這里有行動的意思了。良知早就在人人心中,實實在在地用功便為致,踐行良知,就是致良知。

致良知最重要是由博返約,在遵循本心、探尋本心的情況下,完成人與自己,人與世界的和諧?!笆枪手铝贾鉄o學矣。自孔孟既沒,此學失傳幾千百年。賴天之靈,偶復有見,誠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王陽明多次提到良知之學是圣學之傳,“若今日所講良知之學,乃真是圣學之的傳” ?“此‘致知’二字,真是個千古圣傳之秘,見到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學之秘,此是孔門正法眼藏,從前儒者多不曾體悟到” ?。這里的“正法眼藏”即是指儒家道統(tǒng)的傳承??梢?,致良知是王陽明道統(tǒng)思想的中心思想之一。

(三)萬物一體之仁

對于萬物一體,大致有兩種不同的來源:一種是認為萬物一體是從諸子時代開始的。這些以孟子、莊子和惠施為代表,比如孟子在《盡心上》中說“萬物皆備于我”,在《莊子·齊物論》中有“萬物與我為一”,還有惠施在《莊子·天下》中說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這些都是對萬物一體的表述。還有一種是在宋明理學中體現(xiàn)的萬物一體之仁。它以二程為代表,比如《二程集》中說:“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以及“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币猿填棡榇淼娜f物一體論,強調從先認識仁出發(fā)來實現(xiàn)仁境界,這就是萬物一體。王陽明的萬物一體論是以良知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王陽明對于萬物一體的理解來自程顥。在《陽明先生墓志銘》中說:“遂相與定交講學,一字程氏‘仁者渾然與天地萬物同體’之指”,從這里可看出王陽明是在聽了二程的仁學之后才有所悟,才得出萬物一體的思想。

對于仁學,陳來說:“自孔子以后,仁學都是儒學的標志,歷代儒者對于仁學的理解與詮釋各不相同。但基本而言,仁學的指向是修己安人、內外兼顧的和諧安定,注重外在的、‘他人’的倫理實踐性,而不僅僅是道德主體個人的。” ?王陽明對仁學的理解除了孔孟的基本經(jīng)典以外,還有宋代二程的《識仁篇》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 ?兩段著名表述。這表明王陽明的萬物一體之仁是對于儒學的繼承和發(fā)展,也是非常符合儒家之道統(tǒng)的。

四、結語

王陽明的道統(tǒng)思想以知行合一、致良知和萬物一體之仁為核心觀點。他建立道統(tǒng)是為了彰顯其學是真正的孔孟之學,他的道統(tǒng)論的思想都可以從孔孟那里找到來源。王陽明的道統(tǒng)論的傳承譜系始于堯舜禹的十六字心法,經(jīng)孔孟仁學、周程道學,最后被王陽明的心學所繼承,他明確把朱熹排除在道統(tǒng)之外,并借此反對朱熹的辭章之學來建立自己的身心之學。

其實,道統(tǒng)就是一種儒家之道的傳遞譜系。儒家從孔子后,就非常重視儒學之正統(tǒng),不管是張載,還是朱熹,他們都建立了自己的道統(tǒng),以展現(xiàn)儒家之學的正統(tǒng)地位。到了王陽明,受他們的影響,自然也要建立道統(tǒng),以彰顯其學之正統(tǒng)。可以看出,他的道統(tǒng)的建立是成功的,在儒家之學的基礎上建立了心學道統(tǒng),為中國儒家之道的發(fā)展開辟了新路。

注釋:

①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版,第7頁。

②陸桴亭:《思辨錄輯要·卷二十九諸儒類》,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③熊賜履:《學統(tǒng)·自序》,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④王夫之:《讀通鑒論》(下冊),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949頁。

⑤陳來:《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學思想》,《中華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第1-11頁。

⑥⑦⑧⑨????陸永勝譯注:《傳習錄》,中華書局2021年版,第132頁,第132頁,第574頁,第574頁,第22頁,第24頁,第71頁,第414頁。

⑩顧遷譯注:《尚書·說命中》,中華書局2016年版。

?左丘明著,郭丹譯注:《左傳·昭公十年》,中華書局2016年版。

?朱熹著,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十五》,中華書局2020年版。

?朱熹著,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卷九》,中華書局2020年版。

???王守仁著,王曉昕、趙平略點校:《王陽明集》,中華書局2016年版。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卷二十六續(xù)篇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4頁。

???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卷八文錄五》,中國書店出版社2015年版,第765頁,第637頁,第584頁。

?陳來:《仁學本體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年版,第167頁。

?程頤、程顥:《二程集》,中華書局2004年版,第15頁。

參考文獻:

[1]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上冊[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

[2]陸桴亭.思辨錄輯要[O].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3]熊賜履.學統(tǒng)·自序[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4]王夫之.讀通鑒論·下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陳來.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學思想[J].中華文化研究,2007,(2).

[6]陳來.仁學本體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4.

[7]程頤,程顥.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

[8]王陽明.王陽明全集[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15.

[9]王守仁著,王曉昕,趙平略點校.王陽明集[M].北京:中華書局,2016.

[10]王陽明.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1]陸永勝譯注.傳習錄[M].北京:中華書局,2021.

[12]朱熹著,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M].北京:中華書局,2020.

作者簡介:

黃洪志,貴陽學院,陽明學與黔學研究院,研究方向:中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