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多元文化相互沖擊的社會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英語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人才的核心思想。文章從英語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實踐應用現(xiàn)狀出發(fā),從課堂教學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必要性方面著手,探討英語教學與思政元素結合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英語教學 課程思政 融合 路徑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9-201-02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新質生產(chǎn)力驅動的新型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新驅動、增強國際競爭力和適應全球化趨勢是國際化發(fā)展的核心內容。在這一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化交流的通用語言,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中,學生的高中學習階段是素質養(yǎng)成以及個人學習能力和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高中英語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方向和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因此,在高中教育的全過程中,“課程思政”教育思想的起點是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原則,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在高中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最終達成全面育人的目標,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高中學生是國家在中等教育階段最為重視的群體,他們正處于一個關鍵的成長階段,價值觀正在形成之中。在復雜的社會形勢中,中學生處理復雜問題時政治性不強,可能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和判斷。因此,作為中學教育中相對來講接受外來文化和知識較為超前的英語教師,如何在教學中貫穿思政教育和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在信息傳播快捷多元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去偽存真,踐行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帶來積極和深遠影響。
新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體現(xiàn)了高中生應達到的語言技能水平、知識儲備量級、文化意識程度、情感態(tài)度的養(yǎng)成和個人學習體系建立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新課標改革對青少年的培養(yǎng)要求和側重點也在不斷更新,更加強調對學生品德和行為的約束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接受中外文化差異,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教育教學方法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判斷力,促進學生國家和民族認同感的建立,有助于培養(yǎng)和樹立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培育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課程思政實踐面臨的問題
(一)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困難
英語教學與課程思政結合不好會出現(xiàn)兩張皮現(xiàn)象。很多英語老師缺乏思想教育的理念,在備課、授課、教學反思和學術性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都不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八颊逃崩砟詈徒虒W環(huán)節(jié)融合缺乏。排除主觀因素以外,還有很重要一個因素是因為英語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有很多西方文化的交叉,這其中甚至有一部分的價值觀與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南轅北轍甚至是針鋒相對的。其次,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教授學生語法運用、閱讀技巧、寫作規(guī)范和技巧等等,在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上幾乎沒有考慮。另外,思政教育雖然涉及面比較廣,但是其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宣揚和傳播,很多老師受個人素質不高和背景知識缺乏所限,在具體結合的時候,很難做到融會貫通。
(二)高中英語教學特點導致思政教育難于開展
在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尚未能充分實施課程思政的理念。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他們往往忽視了思想教育的融入。一方面,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思政教育理念的認識不足;另一方面,英語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西方文化,其中一些價值觀與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存在較大差異。此外,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教授學生閱讀技巧和語法知識,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則顯得有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多個方面,其核心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精神。許多教師在嘗試將這些內容與英語教學相結合時,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這也是阻礙課程思政課堂構建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與思政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一)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內在要求
根據(jù)高中英語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巧妙地將思政教育的元素融合進教學過程中,使得學生不僅能掌握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還要藉此形成一定的政治素養(yǎng)和高尚的情操。推動學生英語學習各方面素養(yǎng)的提升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確保其道德品質的完善,并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貫徹黨的教育政策并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教師應認識到,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技能的傳授,更是一種文化和價值觀的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發(fā)揮引導作用,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高中英語課程將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國家的教育目標。
(二)全面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根本任務在于實現(xiàn)立德樹人,加強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至關重要,引導他們將個人理想與黨和國家的事業(yè)緊密結合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理念,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同時處理好與西方文化的關系,確保教學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這不僅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思政教育理念,還需要他們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探索,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這也必須加速轉變目前我國高中教育以升學為主導的辦學模式,探索多元化高中教育發(fā)展路徑。通過這樣的教育改革,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幫助他們形成全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培養(yǎng)他們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個人貢獻的理想信念。
四、高中英語教學課程思政實踐應用與實施路徑
(一)革新授課觀念,全面提升學生素養(yǎng)
高中英語的主要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的學術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老師在這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較其他高中科目來講,英語課本內容的革新比較迅速,老師們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同時要下大力氣學習國家的大政方針,明確為國家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政元素,使學生具備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文化自信,在教學中要把知識傳授、價值引領、能力培養(yǎng)充分結合起來。學校要把理論學習挺在前面,明確學生的培養(yǎng)目的,明確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培養(yǎng)方向,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革新教育教學觀念,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拓展課外閱讀,不斷補充思政元素
思想政治教育不應局限于課堂內,而應延伸至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中。高中階段是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和人生觀確立的關鍵時期,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和材料選取過程中教師應提供充分的價值觀念指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華,并安排特定課時來評估學生的閱讀成果。通過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和體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還能加深他們對思政教育相關內容的理解,促使他們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思政教育將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融入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實現(xiàn)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例如,外研版高二選修二Unit4《Breaking Boundaries》中介紹了“我們的美國朋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故事,但是受篇幅所限,介紹較為簡單。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可以提前安排有條件的學生閱讀斯諾的作品《紅星照耀中國》,在教學過程中和大家進行分享,同時,老師應該介紹斯諾的生平和主要事跡,主要著作等內容,為什么斯諾可以得到認可并被稱為“our American friend”。以此為切入點,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歷史進行介紹,通過具體的歷史人物和實例,展現(xiàn)老一輩革命家拋頭顱、灑熱血、堅強不屈、堅韌不拔、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將教學的方向自然而然地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
(三)以人為本,不斷創(chuàng)新思政實踐方式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將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并不是讓學生來進行教學,而是要樹立OBE教學理念,從培養(yǎng)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堅持問題導向進行教育教學。英語教師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著的角色,圍繞學生的需求制定教學目標并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將其與高中英語教學的特點相結合,再將思政教育的元素作為以上環(huán)節(jié)的“潤滑劑”,完成教學任務。要完成以上的融合,英語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英語教學和思政實踐的新方式。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導向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深化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還能夠在思想道德層面達成共識,實現(xiàn)知識與價值觀的雙重提升。以外研版高二選修一Unit3《Faster Higher Stronger》為例,該單元主題是奧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單元首頁有我國首個射擊奧運冠軍許海峰的照片,單元內容中還講述了在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中國女排王者歸來的故事,還有一些世界知名的運動員成功的故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道德品質和情感態(tài)度融合進去,結合課本內容,擴展教學內容,講述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許海峰奪得金牌的困難和挑戰(zhàn),講述頑強拼搏的中國女排“女排精神”的具體內涵。讓學生們分組討論,每個小組選取一個運動領域的中外兩名(隊)運動員,結合時代背景、國際環(huán)境、中外訓練水平、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態(tài)度進行比較研究,引導學生從更深的層次開展思考與探究體會運動員訓練和取得成績的不易。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時開拓國際視野。
總之,高中時期對學生的個人成長至關重要,這一階段不僅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個性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英語作為一門文科課程,具備豐富的人文內涵,是課程思政建設天然的優(yōu)良載體,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融合思政教育元素,提升授課質量,使之成為教學過程的一部分。教師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并促進其全面發(fā)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同時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培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實踐應用與實施途徑[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第二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安徽省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學,2023:3.
[2] 楊綺瑕,徐明生.當代大學生“內卷化”心態(tài)表征與疏導策略[J].青少年學刊,2021(05):16-20.
[3] 田玉榮.教育科研視角下城鄉(xiāng)教師隊伍差異化的現(xiàn)狀及對策——以武威市涼州區(qū)為例[J].亞太教育,2023(09):46-48.
[4] 蓋曉芳.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路徑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22,22(06):94-97.
[5] 錢敏.全面推進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建設——訪北京師范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國情調查中心主任張志勇[J].人民周刊,2022(24)
(作者單位:太原市第五中學校 山西太原 030012)
[作者簡介:杜麗雯,碩士,太原市第五中學校英語教師,長期從事英語教學研究。]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