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京市江寧區(qū)湖熟中心小學著力實施融合教育,以聽障學生小A的融合教育案例,展示了通用設計原理的實效性。以創(chuàng)新空間布局、優(yōu)化資源應用和個性化學習策略為依托,改善教育教學體驗,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通過同伴互助活潑的教學方式,促進其社交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高段語文;融合教育;學習通用設計;聽障兒童
一、聽障學生小A的基本狀況
南京市江寧區(qū)湖熟中心小學五年級,有一名特殊學生——小A。由于聽力障礙,他不同于大多數(shù)同齡人,他的世界相對而言是沉默的。小A的聽力有限,這使得他很少在課堂上說話,與同學們的互動也相對較少。然而,他的家庭為他提供了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他的父母和祖父母都在努力幫助他適應這個聽覺不完整的世界。對于學校方面來說,融合教育理念強調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應被安置在普通學校,與其他學生一起學習和成長。這就要求學校和教師采取更具包容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策略。
我們對學習通用設計原則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給予小A這位特殊學生更好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從整體的角度出發(fā),設計既滿足特殊學生,又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需求的教學策略,而不僅僅是為了幫助這位特殊學生。這樣做,既是為了創(chuàng)造班級所有學生都能從中受益的學習環(huán)境,又有利于班級所有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在小A的教育案例中,我們通過具體而微的案例研究來探索如何在班級中實施這些策略,包括空間的安排、教學目標的多元性、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作業(yè)布置的個性化等,促使像小A這樣的特殊學生更好地融入班級,與其他學生一起成長,從而真正發(fā)揮融合教育的作用。
二、融合教育中的學習通用設計分析
在討論綜合教育中的“學習的總體設計”時,我們首先需要定義它的概念。學習通用設計是一種基于學生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靈活的教學策略來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這一思路源于羅恩·馬克斯教授在1974年提出的“通用設計”。它的核心是創(chuàng)造一個無障礙的學習環(huán)境,使所有的學生,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通過梳理已有的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通用設計”這一理念已被普遍認同,但在教育領域的實際運用中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如缺乏必要的資源、難以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等。另外,教育考核方式的多樣化也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顯然,“通用設計”在教育領域的實際運用還有待探索。
三、聽障學生教學實踐:空間布局、資源應用與個性化學習
江寧區(qū)湖熟中心小學在開展融合教育實踐活動中充分貫徹“學習通用設計”原則,以創(chuàng)新的教學材料和合理的評價方式來構建一個更加包容有效的教學框架,從而為所有學生,特別是聽障學生小A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
(一)創(chuàng)新空間布局
空間的重構。為了使聽障學生有更好的課堂接受度,我們不是僅僅對物理位置進行調整,而是對教室空間進行重新思考和設計,以滿足聽障學生的特殊需求。通過增加視覺輔助設備,如高對比度的視覺提示牌,同時保證教室內光線充足,由此提高聽障學生的課堂接受度。
視覺中心的布局。在課堂教學中,讓聽障學生始終處于教師視線范圍內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利用無線通信設備,如微型耳麥和接收器,保證即使相隔較遠,也能與聽障學生保持聯(lián)系。另外,在部分課次的教學中,可將教室座位布局設計成半圓形或者馬蹄形,這樣所有學生都可以看到老師和同學,從而加強師生、生生間的視覺交流。
聲學環(huán)境的設計。為了使聽障學生對教師的指令和同學的回答有更好的感知,教室的聲學設計在考慮回聲和消除背景噪音方面要有所側重,從而排除外界雜音干擾,使聽障學生更聚焦于課堂之中。
kttmzcW+1JM2ZU94RUg1ReG69ldsCy2XI37GvwXp6UA=(二)優(yōu)化資源應用
1.建立同伴支持系統(tǒng)
為了保障聽障學生的學習更有效果,促進班級學生之間的互動,我們通過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同伴支持體系來實現(xiàn)。具體而言,聽障學生可以通過該系統(tǒng)學習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或者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語言和非語言信息。此外,該系統(tǒng)還可以為聽障學生提供一個安全、包容的社交環(huán)境,幫助他們建立和維護友誼,提升自我價值感。
2.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除了傳統(tǒng)的教學資料,為了便于聽障學生深度參與教學,我們還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對聽障學生的輔助授課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開發(fā),以期豐富課堂呈現(xiàn)方式,提高聽障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引入了觸摸式電子白板、有聲書、語音識別軟件等輔助工具,為聽障學生提供學習上的個性化支持,以促進聽障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吸收。
通過落實以上措施,營造出一個更加包容和支持的學習環(huán)境。全班學生,包括這位聽障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能。這樣,既對聽障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又讓全班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和共同進步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全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熱情顯著提高。
(三)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路徑
1.教學目標的多元化調整
在融合教育中,不僅要關注聽障學生的特殊需求,還要保證他們在學業(yè)上與其他學生保持同步。為此,學校和教師要重視教學目標的個性化調整,尤其對于小A這樣的聽障學生,要個性化地重設教學目標,使之既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又能夠實現(xiàn),最終起到增強自信心的作用。具體到小A個人的情況,鑒于他在語文學習中的理解與表達方面可能會遇到不小的困難,我們在語文學科的教學設計上劃分了若干個層次,從基本的字詞掌握到復雜的語言運用,每個層次都配有清晰的、可達成的目標。以認字環(huán)節(jié)為例,普通目標為會認“舅、斬”等16個生字,掌握兩個多音字,會寫“舅、津”等13個生字,掌握“津津有味、厭煩”等詞語;小A專屬個別化目標為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會認“舅、斬”等16個生字,掌握兩個多音字,會寫“舅、津”等13個生字,在同學的支持下掌握“津津有味、厭煩”等詞語。
通過完成這樣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和定期評估,我們可以確保聽障學生在融合教育環(huán)境中獲得應有的學習效果,達到和正常學生近乎相同的學業(yè)目標水平。
2.同伴支持系統(tǒng)的推進實施
這樣的一個支持網絡,可以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為聽障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這個系統(tǒng)中,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成為他人的學習伙伴。例如,視覺型學習者可以幫助聽覺障礙的學生理解通過視覺呈現(xiàn)的信息,而動覺型學習者可以通過肢體語言幫助聽障學生理解課堂內容。這種互助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有助于特殊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全班學生的合作學習。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采取了以下步驟:
(1)課前準備: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和需求,準備合適的教學材料,如生字卡片、圖片、視頻等。
【案例】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將相和》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將相和》課本劇表演。學生六人小組分工合作,充分研讀課本內容,體會人物性格和文章情感,同時發(fā)揮每個人的優(yōu)勢,擅長寫作的寫劇本,擅長表演的排節(jié)目。小A因為聽力障礙,不善語言表達,性格內向,但是擅長制作手工,所以在組內承擔道具準備工作。在活動中,他克服害羞心理,和小組其他同學默契配合,精心準備的道具也獲得了小組成員的一致好評。
(2)課堂活動:利用多媒體工具展示新詞匯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討論來學習。
【案例】筆者輪流安排班上學生做小A的“助學小伙伴”。遇到學習困難時,“助學小伙伴”可以給小A分享他的筆記,給他一些提示;當小A在閱讀課文時,“助學小伙伴”給予眼神、手勢上的支持,從而幫助他讀通、讀順課文。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時,“助學小伙伴”對小A及時做出提醒。
(3)共同幫助:促使學生組建團隊,每個團隊內部分工明確,如“解釋信息者”“示范行動者”等,以支持彼此的學習。
(4)課后評估:教學結束后,教師征集學生的反饋,以了解他們的課堂學習情況,并據此調整教學策略。
通過這些具體措施,確保每一個學生在融合教育的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關注特殊需求學生的需要,也兼顧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真正實現(xiàn)了理想的融合教育生態(tài)。
綜上所述,基于學習通用設計理念,通過向學生提供豐富且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學習通用設計理念下的融合教育改變了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呈現(xiàn)、行為表達、參與方式,使不同背景、不同學習風格、不同能力的學生,包括特殊學生,都能達成理想的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