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代揚州漆器和中國畫藝術是中國傳統藝術領域的兩個重要分支。揚州漆器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裝飾風格聞名,而中國畫則以其豐富的題材、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筆墨技法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文章將探討二者表現形式和藝術特征的結合,以及它們對后世藝術發(fā)展的深刻影響。
關鍵詞:揚州漆器;中國畫;藝術特征
清代揚州漆器和中國畫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各自都有著豐厚的歷史積淀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不僅有助于理解清代藝術的多樣性,還能為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啟示。
清代揚州漆器憑借精湛的雕刻、豐富的紋飾和華麗的色彩聞名于世,中國畫則強調筆墨的運用以及意境的表現。清代揚州漆器對中國畫藝術的吸收與融合,不僅體現了當時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智慧,也對后世的藝術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清代揚州漆器工藝概述
1.歷史背景
揚州漆器歷史悠久,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開始生產,至清代達到鼎盛。清代初期,由于政治動蕩,揚州經濟遭受嚴重沖擊,漆器產業(yè)一度停滯。不過,憑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經濟基礎,揚州經濟在社會穩(wěn)定后迅速恢復,漆器生產也隨之復蘇。到清中期,揚州經濟蓬勃發(fā)展,加上康熙帝、乾隆帝多次南下揚州,使得揚州經濟空前繁榮,漆器產業(yè)也迎來了巔峰時期。此時的揚州漆器規(guī)模宏大,品種也豐富多樣。進入清代晚期,中國漆器行業(yè)雖然整體呈低迷態(tài)勢,但揚州漆器卻逆勢而上,以盧氏漆作坊為代表的漆器制造業(yè)成為行業(yè)風向標。有詩云:“不羨前朝果園廠,揚州刻手說盧家”[1],生動描繪了揚州漆器在當時的發(fā)展盛況。這一時期,盡管揚州漆器依然保持著強勁的發(fā)展勢頭,但與昔日的輝煌相比,整體上還是呈現出衰退的趨勢。道光年間,揚州漆器成為漆器制造界的重要支柱。
2.工藝技法
清代揚州漆器的髹漆工藝種類十分豐富,其“工藝上承接明代,螺鈿鑲嵌、百寶嵌、剔紅等盛名不衰,波羅漆(犀皮)、八寶灰、刻漆、填漆、戧金、描金、描銀、描漆、剔黑、嵌銀絲、嵌琺瑯、仿紫砂漆、綠沉漆、針刻、堆漆、鑲斑竹、硬木多寶嵌等工藝,較明代呈現出更為豐富的面貌”[2]。其中,中國畫裝飾題材主要流行的工藝技法有螺鈿、描金、百寶嵌等。此外,宋代之后失傳的漆砂工藝也被揚州漆器工藝設計家盧葵生再現,由此可見,清代揚州漆器的工藝種類是以往無法比擬的。這些漆器在裝飾內容上有著諸多與中國畫藝術相重合的部分,對清代揚州漆器和中國畫的繼承與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3.裝飾紋樣
清代揚州漆器紋樣的發(fā)展與其髹漆工藝較為相似,都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深刻影響。在設計運用上,既呈現出前人裝飾紋樣的影子,又緊隨時代潮流不斷創(chuàng)新。傳統的裝飾紋樣包括動植物紋樣、自然景觀紋樣、人物故事紋樣和其他紋樣等。動物紋樣包括自然界中的飛禽紋、走獸紋、蟲魚紋以及龍鳳等神獸紋,這些紋樣大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如錦雞紋、燕紋、喜鵲紋、龍鳳紋都寓意美好吉祥。植物紋樣在清代揚州漆器中最為常見,“由現存清代揚州漆器得知,清代揚州漆器中幾乎每件漆器中都含有植物花卉紋飾,其應用范圍廣且數量多”[3]。植物紋樣又可分為傳統植物花卉紋和創(chuàng)新植物花卉紋,前者包括牡丹紋、梅花紋、茶花紋等,主要以寫實為表現手法;后者則在前者基礎上進行夸張?zhí)幚恚浴皥F花”形式表現,較前者更具裝飾效果。
自然景觀紋樣包括云紋、水波紋和山水紋。云紋是對前人的繼承,其種類繁多,如卷云紋、祥云紋、連云紋等。水波紋有了新的發(fā)展,基于之前龍紋和海獸紋的發(fā)展,至清代為了迎合貴族的審美情趣,將龍紋、海獸紋與海水紋相結合,水波紋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且有著強烈的裝飾意味。山水紋在清代揚州漆器中十分流行,其常與人物共同出現,但更偏向于山石景象的表現,所表現的畫面與山水畫如出一轍。人物故事紋與山水紋相比,更加注重人物動作和神態(tài)的表現,常以山水紋和樓閣等作為背景,其表現的主題十分豐富,有文人雅集的活動畫面,還有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故事。
二、中國畫藝術的主要題材形式與審美特征
中國畫作為我國傳統的藝術門類,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脈絡。歷經漫長的發(fā)展,中國畫逐漸形成了山水、人物、花鳥這三大題材,有著獨特的藝術語言和審美特征。其以筆墨為基礎,通過精煉的藝術語言,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時,中國畫還注重畫面的構圖和布局,追求形神兼?zhèn)洹忭嵣鷦拥乃囆g效果。在表現形式上,主要包括工筆和寫意兩種。工筆畫,也被稱為“細筆”,其表現形式偏向于寫實,注重對細節(jié)和形象的精確描繪,通過層層渲染,展現出物象的細膩質感和豐富色彩,整體上較為嚴謹規(guī)整。而從寫意畫來說,畫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追求神似,通過對物象的簡單概括和筆墨的變化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思想。
在審美特征上,中國畫講求師法自然,畫家將胸中之情與自然之景相融合,“以景作畫”是畫家們對自然景物深入觀察和體驗后的藝術再現。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畫家們通過敏銳的感知力和細膩的描繪技巧,將自然景物轉化為生動的畫面。中國畫歷來追求意境的營造,意境是指畫中所描繪的物象與畫家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畫家通過對構圖、筆墨等方面的處理,使畫面具有深遠的空間感以及豐富的情感內涵。另外,中國畫還追求詩與畫的結合,通過細膩的筆觸和墨色,將山水的壯麗、花鳥的靈動以及人物的情態(tài)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些畫作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生動描繪,更是畫家們情感和思想的寄托。而“以畫抒詩”則是畫家們通過作品來表達自己的詩意情懷,他們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畫面,通過構圖、色彩和筆墨等元素營造出一種詩意的氛圍。這種詩意不僅僅體現在畫面的形式上,更體現在畫面的意境和情感上。
三、清代揚州漆器工藝紋樣設計與中國畫藝術的審美結合
1.表現題材
清代揚州漆器在裝飾題材上十分多樣,一方面繼承了前代漆器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受當時繪畫的影響,“此時的揚州漆藝進入空前的鼎盛時期,在審美情趣上追求的是一種意境情趣,講究章法,運用文人畫的形式語言,將當時揚州的文采風流充分展現在揚州漆器作品之中”[4]。盧葵生便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人物,他“專擅漆砂硯等漆器工藝,并兼及文人畫藝術,同時能將二者糅為一體而擅名于世”[5]。這些漆器作品融合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和技巧,實現漆器與中國畫藝術的高度結合。首先是山水題材,清代揚州漆器在山水題材上采用多種工藝技法,如描金、螺鈿等,這些工藝在山水畫的表現上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展示。作品中往往會利用山石、樹木和云霧等元素,通過線條的勾勒和多彩的螺鈿展現出自然界中山水的雄偉壯麗和靈動秀美。山水題材漆器在清代揚州漆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些作品取材廣泛,既有氣勢雄偉的山川,也有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情,展現了揚州漆器在山水題材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如清中期黑漆嵌螺鈿亭閣山水插屏、黑漆描金云山樓閣圖圓盤等。清代揚州山水題材漆器除了具有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主題外,還蘊含著深厚的思想內涵,這些作品通過展示自然山水的美麗景色,傳達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清代揚州花鳥題材漆器圖案豐富多彩,包括松石、藤蘿、雄雞、蝴蝶、菊花、牡丹、荷花、秋蟲等。這些圖案不僅表現出自然界中花鳥的生動形態(tài),還通過藝術表現賦予它們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其在表現手法上將寫實和圖案化相結合:一方面,通過圖案化處理,對自然元素進行抽象和概括,形成具有裝飾性的圖案;另一方面,又運用寫實手法,精細刻畫花鳥的形態(tài)和細節(jié),使其栩栩如生,如清中期盧葵生制嵌寶梅花紋漆砂硯、百寶嵌花卉紋漆砂硯等。
人物題材包括仕女、文人、武將、僧侶等多種類型,人物題材往往與山水、樓閣等物象結合使用,畫面常常表現文人雅集、神話故事等,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且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如通過仕女形象展現女性的溫婉與柔美、通過文人形象傳達文人墨客的儒雅與風流等。清代揚州漆器在人物題材表現上,注重細節(jié)刻畫,無論是人物的面部表情、服飾肌理,還是周圍的場景布置,都經過藝術家們的精心雕琢,使得人物生動形象、層次分明。其在色彩的運用上也十分講究,通過豐富的色彩搭配和變化,使得人物題材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視覺效果,如清中期描金彩漆游樂圖盤、黑漆嵌螺鈿仕女圓碗等。
2.表現形式
在清代揚州漆器中國畫題材的表現中,工筆與寫意兩種藝術手法均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融合。工筆在描金漆器中有著更多的使用,描金漆器的表現手法與工筆畫較為相似,先以精細流暢的線條勾勒出物象的外形和結構,然后用色漆填充,以進一步完善畫面。如清晚期描金漆器花鳥六瓣盒,整體呈暗紅色,盒蓋上部及盒子側面均用金漆描繪出竹子、梅花、彩蝶和鳥雀等物象的外形,再以金漆填充植物枝干和部分花瓣,以色漆填充花鳥等物象,畫面中的造型十分生動活潑,線條細膩且工整,盒子整體顯得極為精美。此外,還有描金彩漆牡丹長頸瓶,通體以金漆打底,使用金漆勾勒出牡丹、鳳凰與石頭等,最后以色漆完成,整個瓶子自上而下顯得十分華麗。
清代揚州漆器的裝飾紋樣在造型上也追求物象的神似,這些裝飾畫面不如工筆畫那般精細,而是更加偏向于符號化,將物象簡練地概括出來,以神似勝過形似。如清中期剔紅嬰戲圖瓶,瓶身布滿雕刻圖案,瓶腹的石頭、芭蕉、竹子以及嬉戲的孩童在造型上與描金漆器中的物象相比更加簡練概括,與寫意繪畫中的造型方式十分相似,通過對物象特點的精確把握,生動展現了一個熱鬧的嬉戲場面。還有清晚期盧葵生制百寶嵌雄雞圖長方形漆砂硯盒,盒蓋裝飾的石頭和花卉采用的都是較為寫意的形式,而右下方的雄雞則較為寫實,畫面栩栩如生,盒子尤為古樸雅氣。
3.審美特征
經營位置作為中國畫重要的創(chuàng)作方式之一,它不僅僅是畫面的基礎結構,更是畫家表達情感、呈現主題和創(chuàng)造意境的重要手段。清代揚州漆器在繼承前代的裝飾設計基礎上,山水題材紋樣常采用“馬一角”“夏半邊”的構圖方式,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見大,只描繪出物象的一角或者一半,以此來表現廣闊的空間。另外,此類構圖還蘊含中國畫留白這一獨特的表現手法。中國畫的留白往往是畫家們在深思熟慮之后而刻意安排的空白,這些空白為欣賞者提供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借助該手法,中國畫營造出一種似有似無、若隱若現的意境之美,使畫面更具深度和層次感。這樣的構圖方式在清代揚州漆器中也有著廣泛的運用,如清中期黑漆嵌螺鈿山水人物盤,畫面左下角以部分石坡和幾棵雜樹為前景,中景為劃著扁舟的老人和少數石頭,右上方用幾座山頭作為遠景。畫面中的人物生動形象,山石樹木變化豐富。與中國畫留白不同的是,漆器中的空白主要以單色漆來代替,不過該手法仍能表現出虛實相間的效果。這些物象的實與空處的虛形成強烈對比,使得畫面空間顯得十分廣闊,給予人們更大的想象空間。除了具體物象位置的安排外,中國畫的位置經營還包括落款的處理。落款在中國畫中極為重要,“文人畫落款發(fā)展到元代以及明清以后,達到中國繪畫史上的巔峰狀態(tài)”[6],由此可見清代繪畫中落款的使用十分廣泛,同時也影響著清代揚州漆器中國畫題材的裝飾。如清中期剔紅山水人物屏風,由三個部分組成,通景作山水畫,各自成章,每扇屏風都題有詩句。此處的落款既彌補了畫面上方的空缺,也豐富了畫面的視覺語言,使畫面更加富有變化。此外,還有清晚期黃漆墨彩秋山晚景圖梅瓶,在瓶身描繪一幅山水畫之后,又在畫面右上角落下些許文字。通過文字的描述,畫面的主題更加凸顯,意境也得到了強化和拓展。
四、結語
揚州漆器和中國畫都是我國重要的傳統藝術門類。在清代,揚州漆器的工藝水平達到巔峰,既繼承了前人的優(yōu)秀傳統,又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漆器作品,它在技法工藝以及表現形式上不斷尋求創(chuàng)新且精益求精,特別是以盧葵生為代表的盧氏漆器,多以“揚州八怪”畫稿為原型進行創(chuàng)作,裝飾優(yōu)雅古樸,具有文人審美情趣。這樣的創(chuàng)作方式,不僅豐富了清代揚州漆器的裝飾內容,也讓中國畫藝術以另一種形式得以呈現,對中國畫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當下,揚州漆器尋求生存和發(fā)展之道,不僅要對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在裝飾的審美上也要緊跟時代步伐,使揚州漆器得到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隨著中國畫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實踐,揚州漆器與中國畫藝術的結合會有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陳文述.畫林新詠[M].清道光丁亥西湖翠淥園刊本.
[2]張燕.奇技百端——試析清代揚州漆器工藝[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4(04):38-44.
[3]楊曉曉.清代揚州漆器紋飾研究[D].揚州大學,2021.
[4]陳雅淇.清代揚州漆藝的歷史地位和當代價值 [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03):46-49.
[5]李傳文.清代漆器工藝設計家盧葵生疏論[J].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20(04):104-108.
[6]王賓.清代文人畫落款研究——以揚州八怪為例[D].山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顧響(1999—),男,漢族,江蘇連云港人。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
楊衛(wèi)華(1973—),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