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月華傾瀉,掀開了我記憶的珠簾。
是夜,天空如墨染,只有一輪孤月散發(fā)出淡淡的銀光。桌案的宣紙上,也有一輪圓月,是我一個晚上“臨陣磨槍”完成的畫作。
“你就拿這幅作品參賽?”老師的語氣前所未有地凌厲,令我不敢作聲?!拔移綍r講的韻味、靈魂,都被你拋至腦后了?重畫!”韻味?靈魂?這些抽象的感覺到底如何才能獲得呢?此時心浮氣躁的我自然不解,苦惱不已。
“來,看一下這幅畫?!崩蠋煱岩槐井嫾f給我——是“中西繪畫結(jié)合第一人”陶冷月先生的《清月探梅圖》。只見天色昏暗,明月被云霧遮掩,掩映于山崖梅樹的虬枝之間,仿若“猶抱琵琶半遮面”。近處梅樹攀巖、漁舟唱晚,遠處青山層疊、溪流漫石,頗有“明月‘梅’間照,清泉石上流”之趣。我的心慢慢隨畫沉靜,仿佛置身畫中,與畫中人泛舟湖上,賞景言歡。老師告訴我,是陶冷月先生經(jīng)年累月地打磨,才淬煉出這一幅浸潤人心的作品。這一刻,我似乎有些懂得了韻味和靈魂。
此后,無數(shù)個月夜,我努力尋找心中的月。手中的畫筆一次次地飽蘸墨汁,筆洗里的水已變得渾濁,一張張宣紙散落一地……懸腕千遍,手臂酸痛,可我始終在“韻味和靈魂”的門外徘徊,不免焦躁、氣餒。此時,老師的話語又響起:“作畫時靜心、恒心是要務(wù),但要達到人畫渾然一體的境界還需用‘情’。”想到老師鼓勵的眼神,我的內(nèi)心逐漸沉靜而堅定。我靜坐觀月,查閱陶冷月先生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比對他的畫集,練習(xí)不輟,思考不停,我慢慢體悟到陶冷月先生所說“春月明媚、夏月爽朗、秋月高亢、冬月清寒”的意境。
又一個月夜,靜坐、凝神,品味著月之氣韻。提筆、白描、罩染、皴擦,一氣呵成。這一輪月顯然不同于n5qOFDCZXUUX/4MMYY6pFg==以往,格外寧靜圣潔,若隱若現(xiàn)間涌動我的無限情思。“這才像樣。”老師臉上綻出笑意。那一刻,我心中的懸石落地。
終于到了宣布獲獎的時刻,我心里篤定地“設(shè)計”著自己接過獎狀時的動作和笑容??墒锹牭阶詈?,我的笑n5qOFDCZXUUX/4MMYY6pFg==容凝固了,耳邊是同學(xué)們質(zhì)疑的竊竊私語。
當(dāng)晚,我沮喪極了,感覺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當(dāng)我望著寧靜圣潔的月兒時,我的心開始逐漸沉靜下來,甚至有些沉醉。不由乘興提筆畫月,筆下的月卻散發(fā)著恬淡寧靜的光輝。那一輪明月似乎早已從畫間來到心中,照亮了煙雨迷蒙中那一片寂靜的松林,讓我從塵世的喧囂、內(nèi)心的浮躁、失敗的沮喪中脫離。終得一嫻靜淡泊的青嶼,明白了韻味和靈魂從何而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痹律魄迦o靜流淌,浮華已洗,心中無比沉靜自如。
【點評】
本文選材新穎,文采斐然,立意深刻。開篇描述了作者作畫時的浮躁狀態(tài),后經(jīng)老師的指點和觀賞陶冷月先生的畫集而開啟對“韻味和靈魂”的探索。中間詳細敘述努力練畫的艱辛過程,值得學(xué)習(xí)的兩點:一是努力的過程有波瀾(沉靜練習(xí)—氣餒、焦躁—沉靜堅定—懸石落地),貼近生活實際,形象可感,讓讀者感同身受;二是緊扣主旨敘寫努力過程,使得下文對努力的內(nèi)在價值和個人成長的感悟水到渠成。最后,寫努力帶來的變化,過渡自然,形象有意蘊。首尾呼應(yīng),語言優(yōu)美,富有詩情畫意。
不足及提升建議:本文重點寫的應(yīng)該是努力的過程及努力的內(nèi)在價值和個體成長。而本文對努力之前的來龍去脈寫得過于詳細,前奏過長,描摹陶畫的語言雖優(yōu)美雅致,但如能適當(dāng)簡潔些,重點會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