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在報刊上有些代詞用法不統(tǒng)一。黨派、階級、集團、軍隊、國民黨當局、敵人、日寇這類名詞,都是由人組成的,是指人而不是指物,應用“他”、“他們”作代詞,而不用“它”、“它們”作代詞?!暗蹏髁x”不是抽象名詞,它是指各國帝國主義者,是指人,所以應用“他們”。國家、主義(如馬克思主義、法西斯主義)、反動勢力等是抽象的名詞,應用“它”作代詞。用“她”作國家的代詞,是外國的用法,不適用于中國。
(二)“份”和“分”在我國《辭源》里用的都是“分”,其實凡是指人的,如黨員、革命隊伍、軍隊等,都應該用“成份”?;瘜W成分是物,所以用“成分”。但讀音仍為“份”。我們的《辭源》不象外國,它沒有法律性質。
(三)做文章、做報告用“做”,不應該用“作”。
(四)頓號要盡量少用?,F在報刊上頓號用得太多,用得太雜亂。人名與人名之間不能不用頓號,但如“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這樣的句子中頓號完全可以不用?!耙弧⒍麻g”,不用這個頓號,誰也不會誤認為是十二月間”?!叭氖畾q”更不可用頓號,本來這種話的意思是活的,一頓就死了,還令人誤解為“三歲”、“四十歲”。所以頓號要少用,不要亂用。
破折號是對前面一句話的注釋,這樣的例子很少。但現在有的文章不是屬于這樣的情況也亂用破折號。有的該用頓號的也用破折號了。
刪節(jié)號的前后不能用標點符號,因為意思沒有說完。
講話或報告中稱呼“同志們”“朋友們”“親愛的同胞們”,如果在開始時稱呼就用冒號;如果在中間稱呼,用冒號或嘆號可視情況而定;如果引文不全,只引了半句,在引號前不能用冒號,而是用逗號。
(五)連詞(如但是,所以,因此,不過,雖然,其實,可是,然而等)后面,不要用逗號,應與后面的句子連在一起。
(摘自1982年1月9日《貴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