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春
認識王小波,是由于他成了我的朋友李銀河的愛人。我和銀河同年同月不同日生,比她早三天,又高了一個年級,常常以姐姐自居。要知道我早上的那一年學不同尋常。一九五八年像老師組織打蒼蠅、班級比賽撿釘子這種活動銀河就錯過了。看過小波對孩子眼中大煉鋼鐵的描寫,才恍然明白其實個人的觀察力及家庭背景等等往往比通常的學校教育更重要。話說回來,年輕時我的思想或用老話——“世界觀”,曾深受銀河的影響。只有在文學方面她對我始終無可奈何。有次讀了本后斯大林主義的蘇聯(lián)小說(忘了名字),感動之余推薦給銀河。第二天她把書還給我,說:那能叫小說嗎?不入流!她對我喜歡“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之類的電影藝術也不以為然??梢哉f當時(七十年代中期)她已經(jīng)在尋找一種不同的“話語”文化。所以才有她后來碰上小波,所以他們才能情投意合。這兩個人為愛、為美、為自由、為心智的完善走到一起,是再自然不過也再幸運不過的了。
近二十年前初次讀王小波,感到非常的新鮮。直到現(xiàn)在,我都認為他早期“不成熟”的作品(如“劉三姐”)更有味、更好看、也更動人?!拔覀兒孟裨诔靥恋乃?,從一個月亮走向另一個月亮”(《綠毛水怪》)在我讀來比銀河認為“寫得很不錯”的《三十而立》中那句“走在寂靜里,走在天上,而陰莖倒掛下來”的后半句(前半句確實不錯)要浪漫得多,也上口得多。當然這純屬審美的主觀局限,并無爭論的余地,況且我自己也不見得就不會被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評論家說服。小波后來的小說,有幾篇我很欣賞,像《黃金時代》的機智反諷和《唐人故事》的奇巧華麗。別的許多或者看不懂,或者喜歡不起來,總不像比如《日瓦格醫(yī)生》,讓人留連忘返。再如黃土高原上流不動的河,“上游滿野花青草的山谷都成了往事”(《遠村》)比小波辛辣的云南風味更深沉悠遠。當然這又是偏好上的差異,也同個人經(jīng)歷有關。但平心而論,我仍然一直為小波的結構和語言天才傾倒。就是在他那些不讓我動心的作品里,有很多段落也精美絕倫。小波是很寬容的人,知道我不是知音,并不在意。這是因為他認識到每個作者“有自己的讀者群”(《從<黃金時代>談小說藝術》)。
可惜這種認識,這個多元主義的信念,并沒有完全貫徹到他的雜文中去。雜文因其批判性使然,有時很難避免精英主義的傾向。但由于小波的絕對正直,他又對任何說教都深惡痛絕:結果這兩種傾向形成明顯的緊張關系,或者反說教式的說教,即使憑借他獨特的語言風格和高超的論理技巧也難以掙脫。就以《沉默的大多數(shù)》為例。這書我看得入迷,一夜不想睡覺。想過笑過之后,掩卷長思,感嘆不已。確是智者的觀察思考,多少真知灼見。比如“儒學的罐子里長不出現(xiàn)代國家”,也許會遭到不少同胞的反對,我讀來卻是金玉良言。盡管“儒學”可以分解提煉,“現(xiàn)代”亦無單一模型再如他對文化相對主義的評論也很有意思,特別強調生活在某種文化之中的人比之外的人至少有更多批判那種文化的權利。
但同時,小波的批判也有不能服人之處。比如把構建烏托邦與獨裁和權勢劃等號就缺少理論根據(jù),因為“自治”正是烏托邦無政府主義與主流空想社會主義的一個中心理想。即使僅從歷史角度來看,以大躍進式的狂想取代全部社會主義的歷史經(jīng)驗加以抨擊也不周全。再說,如果有一天人間世界能豐富多彩,融和個人的解放與社會的解放,那樣一個烏托邦有什么不好?為什么不值得我們大家在不斷探討創(chuàng)新、不斷求同存異的過程中一起去想象,一起去追求?再如談到青春“有悔”“無悔”。有人把當年去農(nóng)村去邊疆看成飛來橫禍,也有人不但當時就愿意去(對擺脫學校和父母束縛或“自由”的渴望,對“廣闊天地”的好奇心,對勞動人民的認同,等等),后來也很理性地把那場經(jīng)歷看成是難得的人生際遇和鍛煉。兩種體驗各有各的“平常心”,后種人未必就比前種人更反常。我們小時候住在北京城里看著大街上宣傳畫中的豐收景象想入非非,若不是下了鄉(xiāng),一輩子都不會知道農(nóng)村生活的苦難和農(nóng)民的智慧與善良(當然農(nóng)村也不乏坑蒙拐騙,但多為窮困所迫。我至今相信腳上有牛屎的人的確比許多衣冠楚楚的人干凈)。把這后一種人一概指為人性逆轉或受虐狂未免偏激。小波還提到“積代會”,與福柯的知識/權力說掛鉤。這個觀點原本有道理(??碌乃悸繁旧砑磁c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但他卻未能限定批評的界限。我有位朋友紀飛,幾十年一貫舍己為人,群眾威信極高,走到哪兒,周圍的人都說“雷鋒算什么,紀飛才是真的”。她就曾是一個學毛著積極分子。但她對“話語權”毫無興趣,也絕不在任何意義上是壓迫性權力制度的一部分。把她這種人從正義的“大多數(shù)”中排除出去絕不公平。還有歷史系大學生不知道何為“太監(jiān)”的故事。以前銀河給我講時我就告訴她本人當時很可能也不知道(后來什么時候才知道記不清了)。只記得司馬遷為什么特別偉大曾迷惑了我好一陣子,隱隱約約似乎與他的性別有關,但究竟怎么有關就完全無知。這自然是學歷史的恥辱,但不懂生理衛(wèi)生,也沒看過“閹驢”(小波不知道就是在農(nóng)村,傳統(tǒng)上女孩子也不讓看牲畜手術或交配),又沒有認真讀書的風氣,到哪里去得到這種知識?在一個并不以無知為恥的時代長大,我們錯過了不知多少起碼的常識,何止一個“太監(jiān)”。記得有次問一位教“歷史要籍”的教授“風馬牛不相及”的“風”怎么講,在那樣的氣氛里,他一肚子學問,卻沒有給我們解釋。小波用這個故事說明中國有一種文化教人該說什么話,不該說什么話。在那種文化里,很多人就說假話或裝傻。這倒是真的,可是他在區(qū)分“多數(shù)”與“少數(shù)”上失誤,未能指出更多的人實在是真傻。
舉這些例子,是向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shù)”的概念挑戰(zhàn)。他沒有認識到“文化”在通常情況下確實受統(tǒng)治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支配,大多數(shù)人是自覺不自覺地跟著走的,而沉默的、清醒的人從來只是少數(shù)。這才能解釋為什么會有大躍進、文化革命等全民參與式的群眾運動。其實小波的雜文所代表的,正是少數(shù)對多數(shù)的反叛。這一反叛所產(chǎn)生的內在沖突就是前述的他雜文中緊張關系的根源。他對“多數(shù)”認同的愿望首先來自他的正義感——只有處于一個強加的、“喧囂的話語圈”之外,才談得上思想或討論的道義基礎。他不愿意承認獨立的“自由派”并不是大多數(shù),也不能解釋為什么在中國獨特的歷史經(jīng)驗中,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不但自愿投身于革命和建設(包括他的長輩),甚至也在某種程度上或特定的意義上保持了個人的精神自由。畢竟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從啟蒙時代到“后共產(chǎn)主義”驚濤駭浪,總是“抽刀斷水水更流”。手邊的例子就是小波本人不妥協(xié)地反傳統(tǒng),在這一點上,中國的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自“五四”以來就結成聯(lián)盟。因此小波“一刀兩斷”的愿望,恐怕失之一時的誤解。在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的一封電子信中,他提到一些熟識的長輩對在中國一步步實現(xiàn)民主化的討論?!拔乙郧安粯芬夂退麄冋勗?,現(xiàn)在我為他們自豪”。這也許才更確切地表達了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重創(chuàng)自由派的決心。
這信是小波去世前幾個月和我通過電網(wǎng)一場爭論中的一封。前些時發(fā)現(xiàn)當時并未留意要存下來的通信大都還沒洗掉,撿出來重新讀過,不禁十分想念這位觀點不盡同卻直言不諱的諍友。我批評了他在《南方周末》上一篇嘲笑新儒學救世雄心的文章理論上不嚴密:如果我們只能關心自己認識的人,那么在邏輯上如何確定“自己人”與“其他人”的劃分或道德關懷的邊界就成了問題。小波回答說(十月二日)他不相信抽象的自由、正義等觀念,也不相信墨子的“泛愛”?!拔覐膩聿徽J為我是職業(yè)革命家,我總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公民,并且為之驕傲?!覠o法逃避(因朋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造成的)內心的痛苦,因為對朋友的傷害就是對我、對我們自己的傷害。如果人不能保護自己,也無力幫助朋友,又怎能奢談拯救全人類?如果一個人活著沒有尊嚴,像一只豬,誰又需要他去救助?”這段話令我感動至深,盡管他還是沒有解決我指出的邏輯欠缺。我又爭論說,不能幫助自己的親人朋友就更談不上幫助別人一般說來當然是對的,但這不等于說如果關心了別人或別的國家的正義問題就必然意味著忽視自己周圍的同胞和朋友。他回信(十月六日)指出實際上能做到什么是比同情心的廣泛或狹窄更有意義的問題。再說(他這時接受了我們面臨的邏輯困難),關心人類是多么有限,為什么不去把整個宇宙星系都解放了。他的意思是反對當我們自己的社會有這么多不自由和非正義時,去空談什么拯救世界(文化)。我們在這一點上并無分歧,但我還是認為他的論點需要一個更能自圓其說的理論支持。把道德關懷的邊界加以限制是很難的(人的親疏遠近之外,例如影響后代的環(huán)境問題我們有沒有理由關心?),更廣義的人道主義的立場似乎比較容易自衛(wèi)。后來又交換了幾次長信,澄清觀點,也涉及到其它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這以后銀河叫我“別理他”(自然也叫了他別理我),我們就停戰(zhàn)了。不料小波又寫來一信,回到他為什么要抨擊烏托邦:“從柏拉圖到馬克思,曾有太多的人想設計一個理想社會讓人類幸福。我尊敬這些人,但我痛恨他們的這一觀點。……根據(jù)如下:如果一個人得到幸福,那必定不是通過別人的設計。人們只能自己為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有人為我們的世界找到了一個新救世主:儒學。他們?yōu)槭裁捶且獜娂佑谌??這就是我氣憤的原因。其實我隨時準備保衛(wèi)任何人,因為保護自己的第一道防線就是保護每一個人?!蔽野阉詈筮@句話——每個字我都同意;誠如小波引證海明威:“鐘就為你而鳴”——看作是我們爭論的結束。
小波是嬉笑怒罵的高手,同時卻不像同輩的許多人,變得玩世不恭。他在小說里練貧嘴寫“臟話”,雜文中言詞激烈刻薄,為人卻是絕頂認真,至誠至善。朋友們一起出游,看他總是扶難救弱,知道他是心靈高貴的人。他為了保護我曾說過很簡單的一句話讓我終身難忘。小波去世,最讓人心疼的當然是銀河。“唱不完的歌”,真是非常非常的浪漫。但人生是以質而非量或年頭計算的。王小波完成了一個燦爛的人生,他周年的祭奠因此應該成為一個歡快的慶典。這樣看來,無論他是“沉默的多數(shù)”或“清醒的少數(shù)”中的一員,都無關緊要。他和他的文字活在他所愛的人們心里,活在我們大家中間,就像我現(xiàn)在從窗口看出去,那顆閃爍在天際的星,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