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云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什么是“語文素養(yǎng)”?應該說,它是一個內涵深厚、外延寬廣的語文課程新概念,既包含以語感為中心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囊括了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和人生態(tài)度。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其核心便是扎實的語文功底。
讓孩子擁有扎實的語文功底,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品讀——增強語感。
當代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法理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就是值覺”。他認為“直覺”能自然而然識別和理解句子、創(chuàng)造和生成句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意會體悟能力,即語感能力。它包含對語言文字正確、豐富的理解力,也包含用語言文字準確、生動地反映生活的表現力。語文學科獨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內涵,決定了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獲取和增強語感的過程。
(一)誦讀吟詠,熏陶語感。
中華幾千年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時候我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往往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誦讀吟詠,是口、耳、眼、心、腦并用,通過反復朗讀與背誦,使學生逐步感受語言內蘊和文章氣勢,領會其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精妙。
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字字珠璣,富有音樂美,讀來朗朗上口,是對學生進行語感熏陶的絕好材料。如《山雨》,可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山林雨景的聲音美、色彩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學習
《美麗的小興安嶺》,可讓學生于反復吟詠中體會小興安嶺四季不同的景致,領悟其“總一分一總”的謀篇方式;學習《釣魚的啟示》,則可在對重點段落的誦讀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間所蘊涵的人文美、內涵美。
要注意的是,誦讀吟詠,一定要保證“質”和“量”,“量”要足,“質”要高。所謂“量”要足,即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反復朗讀,在“書讀百遍”的基礎上達到“其義自見”的效果?!百|”要高,即要熟讀精思,入情入境地讀,有滋有味地讀,最后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的境地。
(二)比較揣摩,強化語感。
比較是培養(yǎng)語感精確性的有效手段。我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有些詞語看似平淡無奇,但細一琢磨,卻感覺在文中用得精妙傳神,耐人尋味。因此要引導學生對重要的字義、文句、修辭方法進行比較揣摩,“意會”文字所表達的深層含義,強化語感。
如《難忘的潑水節(jié)》一課的結尾:“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jié)!”這是兩個倒裝句,其意思是:“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jié)多么令人難忘啊!”將這兩組句子進行比較,便不難發(fā)現,采用倒裝的修辭手法,更能凸顯傣族人民的幸福、難忘之感。為了讓學生領悟到這一點,就要引導他們對這兩組句子進行比較、推敲、揣摩,加深體驗,以領悟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思想。
除此以外,通過對重點詞、句進行“增”、“刪”、“換”等形式,也能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的精練與啰嗦、具體與空洞、細膩與粗糙的區(qū)別,學會準確地運用語言表達情感。
(三)欣賞體味,升華語感。
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其人物形象的鮮明、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寫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達的精要、貼切、形象。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心去欣賞、去體味語言文字運用之妙,以文本的言語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具備一定的品詞賞句能力,使其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升華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如《觀潮》一課生動描述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和壯觀,尤其是第三,四自然段連用五個比喻句,從聲音和形態(tài)兩方面的變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潮來時的雄偉氣勢,可在播放錄像,讓學生直觀感受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反復誦讀重點語句,細細地欣賞、玩味,切身感受潮聲越來越響亮、潮勢越來越洶涌的浩大場面,領悟作者遣詞用句的精妙以及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描寫方法。
二、積累——厚實底蘊。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向來強調“厚積而薄發(fā)”?!昂穹e”,可吸取營養(yǎng)、豐富知識、擴大信息量。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最佳年齡,對他們來說,大量積累,厚實底蘊,進而發(fā)展自己的語言,是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為此,《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語言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做到課內、課外緊密結合。
(一)課內積累:省時高效。
1,直奔重點——省時。課內積累主要是在常規(guī)的閱讀教學中,在激發(fā)閱讀興趣,進行閱讀方法指導和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同時,大量積累優(yōu)美詞句。教師要根據文本及學情,直奔重點,提高效率。如《五彩池》一課2、3、4自然段對水池的形狀、池水的顏色及形成原因作了生動描述,其間運用了對比、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詞匯豐富,語言凝練,極富感染力,是積累語言的好材料,應指導學生誦讀記憶。而對其他一些非重點的段落應大膽舍棄,只做大體了解即可。這樣合理取舍,既省時,又提高了效率。
2.以點帶面——高效?!皽p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最有意義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保ㄌK霍姆林斯基語)在課堂教學中以點帶面,適當補充與學習內容相關聯(lián)的語言材料,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如學習《江南春》一詩,便可補充閱讀《春夜喜雨》、《憶江南》、《春日》等古詩詞或與春天有關的現代散文,讓學生感受不同作者眼中的春景。除教師推薦相關材料外,還可讓學生介紹自己搜集的資料。這樣以點帶面,資源共享,就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積累范圍。
(二)課外積累:廣泛多樣。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闭n外閱讀可延展學生的閱讀空間,開闊知識視野,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以文本教材為輻射點。即以文本教材為中心,廣泛閱讀與此相關的言語材料。如學習《西湖的“綠”》一課,便可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等多種途徑查找、閱讀與西湖,與春夭,與寫景狀物有關的音像、圖片和文字資料。
2.以社會生活為切入點。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打通課內外,實現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的接軌。閱讀積累是語文實踐學習一個很重要的途徑,那些鮮活的、在社會生活中引起廣泛關注的重要事件,都可成為學生積累語言的材料。如伊拉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便可引導學生關注戰(zhàn)事發(fā)展,多角度、多側面地對其進行了解,積累生活,積淀語言。
3.以名家名篇為重點。名家名篇往往語言精練準確、行文暢達自然。讀名家名篇,不僅可以培養(yǎng)語感,還能在腦海中貯存豐富的文學知識,在有表達需要時,就會自然地涌入筆端。朱自清的《春》,峻青的《海濱仲夏夜》以及一些古典名著都可推薦給學生閱讀,以期心悟其意,心融其境,達到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三、表達——夯實功底。
語文學習的終極目的是什么?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為了和他人溝通與交流。表達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讓孩子擁有扎實的語文功底,歸根結底就是要提高其表達能力,讓其能夠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思想。
一是要重視激發(fā)興趣?!爸挥性趯W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p>
映可夫語)可見,興趣是提高習作能力的內驅力,它一般來自對事物的好奇,對活動的喜愛,對生活的頓悟。因此,習作內容和訓練形式應符合學生內心的需要,讓他們寫自己喜歡寫的東西,表達自己愿意表達的情感。教師還應帶著賞識的心態(tài)去評價學生的習作,對于他們習作中的點滴進步應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習作的信心。這樣形成良性循環(huán),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就會增強,表達能力也就會不斷提高。
二是要豐富生活體驗。常言道:“無欲不舉筆,無情難成文。”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便不可能有優(yōu)美的習作。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如社會考察活動、角色體驗活動,游藝活動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習作條件,幫助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在此基礎上,再要求其根據個人興趣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他們純真的心靈便可在表達中優(yōu)美地舞蹈。
三是要優(yōu)化訓練過程。習作教學“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墩Z文課程標準》的這一提法,實質上是對習作訓練過程的要求。根據目前學生習作中常見的向題,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對自已所擁有的作文材料進行合理取舍,逐步具備一定的組織材料的能力。二是要引導他們自由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凸顯獨特個性,寫出他們各自不同的主觀感受和情感體驗,千萬不可束縛學生思維。這就要求教師改進命題方式,盡量拓寬命題范圍,讓學生可供選擇的習作內容、習作形式多些,再多些。三是要做好自評自改的有效指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一定要重視自我修改能力的培養(yǎng)。要一改過去“生寫師改”的狀況,發(fā)揮合作互動的功效,指導學生互評互改,最終達到自評自改、提高習作水平的目的,真正把夯實語文功底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