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仲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逐步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必然引起教師對舊課程的全面反思?!敖贪父锩本褪切吕砟钆c舊課程交鋒后不可避免的一場風暴。課改是不能僅停留在觀念的變革上的,它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來完成。而要保證課改的成功,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把教案的“命”給“革”了,不能因為教師寫教案要突出個性而對傳統(tǒng)教案的寫作要求全盤否定,我個人認為其中的一些東西不可取消,有些則應大力倡導。
1.要明確“教學目標”。
面對新課程實驗教材,我們通過研讀會發(fā)現(xiàn)每篇課文都有諸多精妙之處,值得啟發(fā)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很多,但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每教學一篇課文都面面俱到?!敖滩臒o非是一個例子”,這個例子的最精妙之處是什么,或者從學生實際來看,要克服存在的問題是仆么,這個例子最值得借鑒的地方是什么,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不就是確定教學目標嗎?如果我們可以把一堂課的教案看做一篇文章,那么教學目標就是這篇文章的論點或主旨,組織材料,安排結構,運用語言,都應該圍繞它進行。所以,在寫教案時先明確教學目標十分必耍。
2.要列出教學程序。
實施新課程,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學過程的設計應該徹底改變舊課程僵化的、單一的結構形式,以便盡情地張揚教學個性,并為教師表現(xiàn)課堂教學機智留足空間。強求寫詳案有可能使得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回答”都寫上,然后在上課時照“案”宣科,這是學生所極不愿意接受的。但我們不能據(jù)此要求取消“教學程序”的寫作,允許課常教學信馬由韁。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當然包括對于教學程序的精心設計。教學新教材備課時,為了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我們首先要理清紛亂的思緒,然后將篩選出來的最佳的教學設計以綱要的形式大致確定下來,寫成教案。上課時,我們不能捧起教案宣讀,我們可以把它放在講臺上,做到對“教學過程”的大體輪廓了然于胸。
3.要寫好教學后記。
進行新課程實驗時,我們有許多問題要進行探索。一堂課可能成為成功的經(jīng)驗,也可能成為失敗的教訓,我們將教學感受及時記錄下來,這是最有價值的第一手教學研究資料。因此,教學管理者對于“教學后記”欄目不應強求教師寫,但要提倡教師寫。對于教師而言,不必為了應付檢查去敷衍,但應提高認識主動寫。實施新課程與研究新課程相伴而行,廣大教學管理者與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進行積極的探究。為此,我們應該有所作為。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和學校教學管理者,我一直有著這樣的體會:備課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而寫教案是別一種創(chuàng)作,是一件令人十分快樂的事情。有些教師以寫教案為痛苦差事,以抄教案來虛應故事,竊以為,這有可能是不合理的管理,比如規(guī)定字數(shù)、固定格式等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做法所致:但也有可能是教師自身浮躁的心態(tài)問題。實施新課程首先需要我們摒棄舊觀念,接受新理念;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在拋棄舊教案的同時,更要寫好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