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庠
標語,是出現(xiàn)在公開場合的一段簡短、醒目的文字,帶有明確的說服目的。按照這樣的定義,標語應當是古已有之。
《史記》記載,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后,登泰山,立三丈高的石碑“刻石頌秦德”。始皇帝很喜歡這樣的“石頭標語”,又在他巡視的之罘、瑯邪、碣石、會稽等地樹立石碑以“頌秦德,明得意”。當時有“造反派”在東郡立了一塊石頭“反標”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下令將石頭近旁的居民殺光,把這塊石頭標語焚毀。秦以后的歷代君王仿效始皇樹碑立言者不可勝數(shù)。這類碑文的篇幅長于現(xiàn)代的標語,內(nèi)容除歌功頌德外,主要是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似可看作政治標語的雛形。
孔子說“君子之德”是風,“小人之德”是草,草隨風倒。孟子說,“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边@種自上而下的傳播是我們文化中的一個根深蒂固的模式。這大概是中國流行“始皇樹碑”式標語文化的一個重要因緣。
此外,中國文化所特有的漢字體積小而容量大,在同樣的單位空間內(nèi),漢字傳達的信息往往是拼音文字無法相比的。漢字呈方塊,像集裝箱一樣容易“打包”,豎寫橫寫兩相宜。漢字還具有象形文字獨有的視覺沖擊力。所以,漢字是制作標語的最佳材料??梢韵胂?,梁山聚義廳前高高飄揚的“替天行道”大旗是多么醒目、簡捷、威風!
“頌秦德”石碑和“替天行道”大旗是中國標語史上“兩條路線的斗爭”,這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封建王朝結(jié)束之后。革命家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是:一個筆桿子,一個槍桿子,革命就靠這兩桿子。筆桿子有時比槍桿子還重要。毛澤東說,“紅軍的宣傳工作是紅軍的第一個重大的工作”,因為“群眾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會齊心來做”——標語是發(fā)動群眾的一個十分簡便、直接、有效的手段。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常常是“兵馬未動,標語先行”。
建國后的標語史大致可分為“政治運動時期”(1949~1978)和“改革開放時期”(1978至今)。在前一時期,標語口號總是以某一政治運動為中心,類似戰(zhàn)爭時期打一場戰(zhàn)役,統(tǒng)一號令,統(tǒng)一行動。特點是突出政治,內(nèi)容單一,自由度小。
“文革”是一個特殊時期。那時的標語分紅、白兩類。紅色標語是正面宣傳,如“誓死捍衛(wèi)毛主席革命路線”、“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紅色標語鋪天蓋地,被稱作“紅海洋”。白色標語類似大字報,通常是批斗“階級敵人”的戰(zhàn)書。常見的有“舍得一身剮,敢把×××拉下馬”、“×××不投降就叫他滅亡”、“砸爛×××的狗頭”。
“走資派”的姓名要用紅筆打叉,或?qū)⑿彰箤?,讓“走資派”頭朝下等等,花樣繁多。那時“天下大亂”,群眾組織可以隨意制作、張貼大標語。由于標語多而墻有限,貼出不久就可能被覆蓋,因此有的標語末尾寫著:“不許覆蓋,否則砸爛狗頭!”“文革”標語的特點是:語言的暴力化、幼稚化、粗俗化達到了極致。
改革開放后的標語一方面依然以國家的政治“主旋律”為中心,另一方面則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對社會生活的關注范圍更廣,題材更多樣化、地方化、個性化,風格更加雜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