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在語文教育中處在怎么樣的位置呢?古時,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今,在“新大綱”中,課外閱讀是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要求提出來的:“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睂φn外閱讀提出具體量的要求,這在大綱中還是第一次?,F(xiàn)在一、二年級小學生正是兒童想象力發(fā)展的頂峰時期,求知欲非常旺盛,對于課本以外的讀物很感興趣。這時候,教師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指導,就能使學生終生受益。
一、展示精彩畫面,誘導學生閱讀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閱讀時往往傾向于以下幾個方面:①畫面豐富,文章短小,內(nèi)容完整;②喜歡幻想類的題材;③期待故事結(jié)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④喜歡小動物之間的對話……為此,我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除了訂閱一些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的兒童讀物外,還積極發(fā)動學生,采取每人每星期帶一本到校,換一本回家的方法,讓學生不僅能夠少花錢,還能夠看到更多、更新、更豐富的書。通過優(yōu)美的圖畫誘讀和拼音導讀,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祖國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又不知不覺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二、朗讀給學生聽,促進學生思索
低年級學生由于識字少,閱讀課外讀物時不免有些障礙,再加上他們有意注意時間較短,意志力較弱。因此,朗讀給學生聽,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在這一方面,袁瑢老師做得很不錯,她能夠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花一定的時間給學生講故事,使得許多已經(jīng)步入中年的學生至今還能夠清楚地回憶起袁培講過的“唇齒相依”、“完璧歸趙”等故事。為此,我也充分利用讀報課以及擠出每節(jié)語文課幾分鐘的時間,聲情并茂地講故事給學生聽,以致每節(jié)上課鈴聲剛響,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一雙雙渴求的目光牢牢地注視著我。聽時,他們顯得興趣盎然;聽完后,課下又會找到這本書細細地去品味。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能隨口講出幾個有趣的故事來。更何況,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的資源,進一步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通過網(wǎng)上的音頻和視頻點播,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有聲有色;具體形象的感性閱讀材料,配以優(yōu)美和諧的音樂,生動活潑的圖像,把學生帶人到美妙的藝術(shù)境界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的興趣和欲望。
三、開展集體活動,注重評價激勵
對課外讀物,我向?qū)W生提出了務(wù)必熟讀的要求。每周用一節(jié)課逐個檢查、評價。由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水平不同,因而朗讀時的長短、難度也各不同,評價時更加注重學生在朗讀時比上次是否有進步!根據(jù)學生的各自表現(xiàn),每周評出十名“閱讀小明星”,這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當然,檢查評比的效果也畢竟有限。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系列活動,如“春之歌”朗誦會,安徒生故事會等等。同時,我還讓學生配以人物表演,使得學生的動作和語言都得到充分、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評價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四、校內(nèi)外相結(jié)合,閱讀取得實效
由于小學生的意志力正處于逐步發(fā)展時期,他們往往缺乏堅持閱讀的恒心。因此,我分階段向他們提出了不同的閱讀時間:前一個月,閱讀時間不得少于十分鐘;到了第二個月,不得少于十五分鐘。到后來,實踐證明,不用我監(jiān)督,學生樂于閱讀的愛好已經(jīng)初步形成。然而,學生在校內(nèi)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畢竟不是很充足,如何使閱讀成為學生校外生活的一部分,這離不開家長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為了使閱讀能取得實際效果,我采取了幾項行之有效的措施:①開學初,趁收費登記的有利時機,我發(fā)給每位家長一封言辭誠懇的告家長書,通過具體事例,深入淺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說明了課文閱讀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我還列舉了一些課外讀物的書目,以備家長購買時做參考。并希望家長盡量抽出幾分鐘的時間和子女進行“親子共讀”,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性。②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校外閱讀情況,我建立了讀書家庭聯(lián)系卡??ǖ恼媸亲寣W生和家長填寫閱讀過的書目和閱讀日期,卡的反面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借以提醒學生把看書過程中遇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隨時摘抄下來,一月一交,以便教師及時了解每位學生課外閱讀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③此外,我們班還舉行了每月一次的以讀書質(zhì)疑、釋疑為主題的交流會。
戲劇大師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边@,給我們的課外閱讀指明了方向,帶給我們的是無窮的啟迪。
(責任編輯: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