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阿克薩清真寺宗教和政治功能解讀

2008-01-14 08:39馮帥鵬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8年6期
關(guān)鍵詞:政治功能伊斯蘭教

楊 陽 馮帥鵬

摘要:作為伊斯蘭世界的第三大圣寺,阿克薩清真寺有著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功能,是伊斯蘭宗教建筑和伊斯蘭教的象征。對巴勒斯坦來說,它是國家的象征、主權(quán)的象征,也是其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對以色列來說,阿克薩清真寺旁的“西墻”遺址是猶太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正是由于阿克薩具有如此重要的社會功能,導致阿以之間圍繞耶路撒冷老城的爭奪異常激烈,并使之成為阿以和平進程中的一個“死結(jié)”。

關(guān)鍵詞:阿克薩清真寺;伊斯蘭教;宗教功能;政治功能;阿以沖突

作者簡介:楊陽,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講師,上外中東所2007級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83);馮帥鵬,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所2006級碩士研究生(上海200083)。

文章編號:1673-5161(2008)06-0051-07中圖分類號:G371文獻標識碼:A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中東國家清真寺社會功能研究”(06JJDGJW007)的階段性成果并受上海市重點學科B702資助。

對阿拉伯民族來說,伊斯蘭文化影響到他們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和層面,其中包括人們的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習俗,同時它還“深深地制約著信奉伊斯蘭教各民族的發(fā)展和前進方向,并為民族的文化烙上了深刻的伊斯蘭屬性”。IJ219。

阿克薩清真寺是巴勒斯坦地區(qū)最神圣和重要的宗教圣地之一,也是伊斯蘭世界的第三大圣寺。對該寺及其所在的耶路撒冷老城的爭奪,是阿以之間曠日持久的民族、宗教沖突的導火線,并導致巴勒斯坦人爆發(fā)數(shù)次大規(guī)模起義(Intifada)。該寺不僅有著重要的宗教象征意義,還被賦予了重要的政治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阿克薩已成了巴勒斯坦人民重要的政治象征符號,甚至成了精神圖騰。

一、阿克薩清真寺的歷史

阿克薩,意為“遠寺”,其寺名源于《古蘭經(jīng)》的記載:“贊美真主,超絕萬物,他在一夜之間,使他的仆人,從禁寺行到遠寺。我在遠寺的四周降福,以便我昭示他我的一部分跡象”(17:1)。有關(guān)阿克薩清真寺早期的建造歷史,記載的并不十分詳細,相傳為伊斯蘭教誕生前由先知蘇萊曼始建。638年,哈里發(fā)歐麥爾征服耶路撒冷后重建,“有關(guān)哈里發(fā)歐麥爾時期的第一座阿克薩清真寺的情況,我們所知道的僅僅是,他曾命令為一處古代廢墟加蓋了屋頂”;705年由倭馬亞王朝哈里發(fā)阿卜杜·馬立克主持重建,后為其子瓦立德于709年建成:747-748年在地震中受到了嚴重損壞,后由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fā)曼蘇爾主持重修。

阿克薩清真寺的神圣性和重要性僅次于麥加禁寺和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被看作是最古老、最漂亮、最完美的伊斯蘭教建筑”之一。該寺位于耶路撒冷舊城圣地南側(cè)。阿克薩清真寺“實為宗教建筑群(包括圓頂清真寺、陵墓、道堂、公用飲用噴泉等)……規(guī)模宏偉。禮拜大殿高88米,東西長約90米,南北寬約36米”;圓頂清真寺(Qubbat al-Sakhra)位于耶路撒冷舊城東南角,在阿克薩清真寺北300米處。倭馬亞王朝哈里發(fā)阿卜杜·馬立克約于686年建造,691年建成,寺內(nèi)地面有一塊長17.7米,寬13.5米,高102米的巨石,相傳621年先知穆罕默德從麥加夜行到耶路撒冷后于該石上“登霄”,石上留有穆圣足跡,被穆斯林視為圣石,故稱“巖石清真寺”、“薩赫萊清真寺”。整個宗教建筑群占地面積達144,000平方米,約35英畝(一英畝約等于6.07畝),約為耶路撒冷老城的六分之一。

如果說,“宗教具有多種社會功能,如社會認同功能、群體整合功能、行為規(guī)范功能、心理消解功能、情操美育功能、經(jīng)濟功能、政治功能等”,但對于阿克薩清真寺來說,由于自身的歷史和所處的環(huán)境,則更多地體現(xiàn)為宗教和政治兩大功能。阿克薩清真寺這個宗教建筑群凝聚了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輝煌歷史和文化藝術(shù),是阿拉伯一伊斯蘭文明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歷史上“伊斯蘭文明戰(zhàn)勝西方文明的見證”。對于長期居住于此的巴勒斯坦人來說,它是巴人民虔誠的宗教信仰、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的橋梁和紐帶,也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象征和標志。

二、阿克薩清真寺的宗教功能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伊斯蘭教,就沒有輝煌燦爛的阿拉伯文明。作為伊斯蘭教傳播的載體,清真寺既成了阿拉伯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成了伊斯蘭文明的重要標志。《古蘭經(jīng)》曾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們應當祈禱真主,不要祈禱任何物。”(72:18)圣訓也載:“去禮拜寺的路程有多遠,來這寺禮拜者所獲回賜也就有多大?!笨梢娗逭嫠略谀滤沽值男哪恐校哂谐绺叩牡匚?,是穆斯林社區(qū)不可缺少的關(guān)鍵組成部分。對于伊斯蘭世界來說,清真寺見證了伊斯蘭教的輝煌歷史,也為人們研究伊斯蘭文化提供了一份重要物質(zhì)載體,它承載著穆斯林的過去和現(xiàn)在,也昭示著穆斯林的未來。

宗教功能是所有清真寺的基本功能,伊斯蘭教規(guī)定的每日五次禮拜、每周一次的聚禮和每年數(shù)次的節(jié)日會禮,都要求穆斯林在清真寺里完成。先知穆罕默德也鼓勵穆斯林去清真寺禮拜:“一個人在清真寺里同眾人一起禮的拜,要比自己在家里禮的拜強二十七倍?!?/p>

清真寺在穆斯林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穆斯林心目中具有崇高神圣的地位,被視為“崇拜安拉的場所”。作為伊斯蘭信仰群體的宗教活動場所與社會結(jié)構(gòu)中心,清真寺使人們的行為方式神圣化,是廣大穆斯林“信仰的支柱,是通向永恒后世的路徑,又是走向現(xiàn)實生活的路標”在伊斯蘭世界,有三座神圣的清真寺在全世界穆斯林的心目中享有最崇高的地位,“它們象征著真主的房子,也象征著先知穆罕默德的偉大功勛,是全世界穆斯林為捍衛(wèi)伊斯蘭團結(jié)和戰(zhàn)斗的共同目標?!?/p>

清真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宗教功能,阿克薩清真寺也不例外。作為伊斯蘭世界的第三大圣寺,其宗教功能更是如此,尤其是“登霄的傳說,在伊斯蘭教世界仍然是一種生動的、感人的力量”,阿克薩清真寺及其所在的“尊貴圣地”,是先知穆罕默德接受真主召喚,從麥加趕往耶路撒冷直飛云霄拜見真主之所在。在擁有虔誠宗教信仰的穆斯林眼中,阿克薩是受真主安拉恩賜的福地,特別神圣?!氨砻鞣踩艘揽繌姶蟮木裥叛鰟?chuàng)造了人定勝天的奇跡,惟有創(chuàng)造過如此壯舉者才能使蒙昧的阿拉伯民族走向世界文明,締造出燦爛無比的伊斯蘭文化,人類征服廣闊發(fā)展空間的凌云壯志也可略見一斑?!?/p>

除了其宗教神圣性外,阿克薩清真寺還與伊斯蘭教的宗教儀式——禮拜密切相關(guān)。在伊斯蘭教的五大功修中,禮拜最為重要,也是穆斯林功修至關(guān)重要的日常行為?!拔覀冏⒁獾剑戎率ピ趥鞑ヒ了固m教的過程中,其他功修均在人間確立,唯獨禮拜是在他登霄之后確立的,可以說是直接從真主那里取來送給穆斯林的禮物,同時也說明禮拜在五功當中的獨特地位”,這也奠定了阿克薩清真寺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功能?!皬拇耍瑤r石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圣殿山被稱為穆斯林的‘哈拉姆·謝里夫(意為最尊貴的圣地)?!币了固m教律規(guī)定:“去阿克薩清真寺朝覲,安拉會赦免他的罪過”,“死在圣城猶如死在天上”,“在阿克薩清真寺禮拜相當于

在其他普通清真寺禮拜500次的功德?!蹦滤沽职寻⒖怂_清真寺視同麥加禁寺和麥地那先知寺一樣神圣,對廣大穆斯林來說,“阿克薩古老的神廟廣場乃是‘高貴、圣潔之地……穆斯林們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著它?!?/p>

三、阿克薩清真寺的政治功能

清真寺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引導各民族信教群眾團結(jié)一致。在歷史上,“作為伊斯蘭文化象征的清真寺,還總是與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因素摻合在一起”其宗教功能日益政治化,外延不斷延伸,并與上層建筑相結(jié)合,形成重要的社會動員力量。

研究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政治體制都依賴于一些象征符號、儀式行為或特殊話語的采行來維持其運轉(zhuǎn)。哈羅德·拉斯韋爾曾指出,對政治象征的操縱是各種權(quán)力精英駕馭環(huán)境、實現(xiàn)其政治目標的幾種主要途徑之一。反對派群體尤其是革命精英,由于缺乏物資、制度性暴力和實際措施,則更依賴于象征操縱來進行政治動員。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政治可以被看成是儀式和神話的堆積。通過儀式和神話,政治實現(xiàn)了它的目標界定、社會整合和問題客觀化的功能。”而隨著阿以沖突的不斷升級及未來巴勒斯坦建國等現(xiàn)實問題日趨迫近,阿克薩清真寺的政治功能也隨之不斷凸現(xiàn)。

1996年2月12日,阿拉法特宣誓就任巴勒斯坦民族權(quán)力機構(gòu)主席,并成為第一位由民選直接產(chǎn)生的巴勒斯坦主席。在簡樸而莊重的就職儀式上,阿拉法特說:“這是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一天,是巴勒斯坦作為獨立國家的新開端”。在阿拉法特的后面,懸掛著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的照片,這是巴勒斯坦聲稱對這座圣城擁有主權(quán)的象征,使該寺成了未來巴勒斯坦國的政治象征,也是巴勒斯坦國對耶路撒冷行使主權(quán)的象征,代表了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同時也是巴民眾宗教信仰的精神寄托,有利于巴勒斯坦人形成一種民族認同感,這種民族認同感甚至超越了對阿拉伯本民族的認同,將伊斯蘭教的信仰與對巴勒斯坦的國家認同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

對于一個新生的民族國家而言,為確保自身的生存和鮮明的文化特性,必須確立一個以其歷史和成就為榮的精神象征符號。對于未來的巴勒斯坦國而言,尤其需要確立一個精神符號來團結(jié)民眾。由于歷史的原因和多次中東戰(zhàn)爭,巴勒斯坦人分散在許多阿拉伯國家。因此,要維持巴勒斯坦人的國民特性和對未來巴勒斯坦國的向心力及忠誠度,就需要有一個基本的信仰紐帶,這條精神紐帶就是阿克薩清真寺,它是一個政治象征符號,是團結(jié)巴勒斯坦人的強大精神動力,加強了分散在不同國家的巴勒斯坦人之間在情感上的親近程度,強化了其利益一致的共同感覺和對巴勒斯坦國的忠誠。

對于巴民眾來說,阿克薩清真寺凝聚了太多的宗教感情和民族鮮血,是其反對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追求建國理想歷史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凝聚國家認同的一個有力政治工具。因此,可以說,阿克薩清真寺已內(nèi)化為巴勒斯坦國的象征符號,有效地團結(jié)了廣大巴勒斯坦人民開展建國斗爭,并形成一個強大而有內(nèi)聚力的獨立國家。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薩提·胡斯里(1880-1964年)曾認為:“共同的語言、歷史和文化是民族的基礎(chǔ),宗教會支持和強化這種聯(lián)系?!卑屠账固谷嗣駡F結(jié)起來反對大國的干涉和猶太復國主義,這種政治目標需要依靠某種精神的、政治的紐帶,而阿克薩清真寺則具備了這種政治功能,并滿足了巴人的建國訴求。

當前,巴勒斯坦內(nèi)部分裂為兩大派別且發(fā)生了嚴重的內(nèi)訌,這十分不利于巴勒斯坦民眾實現(xiàn)建國夢想,也不利于阿以和平進程,只會削弱和破壞巴方在對以談判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達成內(nèi)部的統(tǒng)一和團結(jié),維護巴國家和民族利益,伊斯蘭教必將發(fā)揮強大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作為巴勒斯坦地區(qū)最神圣的宗教圣地,阿克薩清真寺也將為巴內(nèi)部的團結(jié)發(fā)揮強大的政治功能。

四、阿克薩清真寺與阿以沖突

在阿拉伯世界,民族主義者無論如何強大,都難以超越真主和伊斯蘭教的權(quán)威。這種對伊斯蘭教的極度虔誠導致巴以甚至阿以之間在涉及耶路撒冷老城的歸屬問題時互不妥協(xié),阿以和平進程難以推動。正如著名宗教文化學家卡西爾(Ernst Cassirer)所說:“宗教鼓勵我們與自然交往,與人交往,與超自然的力量和諸神本身交往,然而它的結(jié)果卻恰恰相反,在它的具體表現(xiàn)中,他成了人們之間最深的糾紛和激烈斗爭之源泉?!?/p>

阿克薩清真寺一直是巴以沖突的焦點和策源地,其歸屬問題是影響巴以和談甚至整個中東和平進程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歷史上阿以之間圍繞阿克薩清真寺的歸屬爆發(fā)了數(shù)次激烈沖突,其中尤以1969年以色列燒毀阿克薩清真寺的極端行動和2000年以色列右翼政客沙龍強行“訪問”阿克薩清真寺最為激烈,對中東地區(qū)的政治生態(tài)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

1、阿克薩清真寺與伊斯蘭復興運動

對阿拉伯世界來說,1967年的“六日”戰(zhàn)爭不僅是又一次的集體潰敗,阿方喪失大片領(lǐng)土,更為嚴重的是阿克薩清真寺及其所在的耶路撒冷老城的丟失,這對阿拉伯和廣大穆斯林的自尊心、認同感和自信心造成了極度的沖擊,其影響也較為深遠。從此以后,巴以問題也演變成了阿以之間的問題,甚至整個穆斯林世界同猶太國之間的問題。亦即,“以色列占領(lǐng)了耶路撒冷老城,導致伊斯蘭教‘第三圣地的丟失,使得巴勒斯坦和耶路撒冷的解放從此不再被當作一個地區(qū)(阿拉伯)問題,而是整個穆斯林世界的伊斯蘭事業(yè)……對于穆斯林來說,巴勒斯坦和‘耶城的解放關(guān)系到伊斯蘭的團結(jié),因為穆斯林向來認為他們屬于一個超越國界的信士共同體(烏瑪)?!薄叭绻f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的失敗,導致宗教復興思潮逐漸演變?yōu)閺团d運動不是偶然的話,那么,1969年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的被焚事件,則成為伊斯蘭會議組織建立的直接導因”;1969年8月,以色列軍隊焚毀了其控制的伊斯蘭教圣地——阿克薩清真寺的部分建筑,激起了全世界穆斯林的憤怒。阿克薩清真寺的被焚,使伊斯蘭世界感到極大的震驚和憤怒。1971年5月,在反以、反帝大旗的感召下,25個伊斯蘭國家首腦在摩洛哥拉巴特舉行會議,會上除對以色列的惡劣行徑進行譴責外,還決定成立伊斯蘭會議組織,從而把伊斯蘭國家之間的合作推向了一個高潮,對中東地區(qū)的政治和國際關(guān)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另_方面,隨著阿拉伯民族主義在阿以沖突中的失敗,推進了巴勒斯坦人甚至整個阿拉伯世界對伊斯蘭教的熱情,催生了伊斯蘭復興主義運動的大發(fā)展?!鞍殡S著伊斯蘭復興的發(fā)展,激進主義和極端主義在某些國家和地區(qū)也獲得相應的發(fā)展”,深刻影響了中東的政治形勢,“直接挑戰(zhàn)了美國在中東的地區(qū)霸權(quán),嚴重干擾了美國在中東和世界其他地區(qū)建立新秩序的戰(zhàn)略意圖”,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中東地區(qū)的緊張局勢和不穩(wěn)定因素,一些極端組織以伊斯蘭為口號,采取了恐怖主義行動。

2、第二次阿克薩起義

為了在黨內(nèi)競選中戰(zhàn)勝內(nèi)塔尼亞胡,綽號為“推土機”的以色列右翼反對黨領(lǐng)袖沙龍于2000年9月28日帶領(lǐng)300多人強行“訪問”圣殿山上的阿克薩清真寺,并對新聞媒體宣稱:“我來到這個地方就是想證明這個地方是屬于我們的?!边@一挑釁行為嚴重傷害了阿拉伯人的民族

感情和伊斯蘭世界的宗教尊嚴,激起了阿拉伯國家和伊斯蘭世界的強烈抵制和反抗,即刻便引發(fā)了巴以新一輪大規(guī)模流血沖突,即第二次阿克薩起義。巴人認為沙龍的行為是一次赤裸裸的侵略行為,是以色列右翼勢力向阿拉伯世界的示威,是對阿拉伯世界主權(quán)和宗教信仰的侮辱。阿克薩起義,正如該稱號一樣,是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右翼野蠻行徑的集體總爆發(fā),在某種程度上團結(jié)了廣大巴勒斯坦民眾,增強了巴民族內(nèi)部的凝聚力,使其日益成為一個更加獨立的民族,民族意識也日益高漲,對巴身份認同逐步加深,為其后的獨立建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3、阿克薩清真寺與“哭墻”

美國學者L·M·霍普夫說:“猶太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一系列沖突,雖然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宗教分歧作為重要原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圍繞耶路撒冷舊城的爭奪,阿以、巴以之間沖突不斷。對于猶太人來說,從大衛(wèi)王征服耶路撒冷開始,猶太民族就與耶路撒冷建立起了一種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既有宗教上的,又有政治上的,此種聯(lián)系使耶路撒冷直到現(xiàn)在對以色列來說仍是獨一無二的。所羅門王時,猶太人開始在耶路撒冷大規(guī)模建造圣殿,進一步使猶太民族與該城結(jié)下深厚的感情。耶路撒冷舊城中最神圣的地方莫過于三千多年前由所羅門所建造用以供奉“十誡”的圣殿外墻殘垣,即著名的“哭墻”,該墻后來成為伊斯蘭教阿克薩清真寺的圍墻,穆斯林稱之為“布拉格墻”或“飛馬墻”。該墻高約50米、長19米,在長達數(shù)千年的顛沛流離中,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會回到這面象征猶太信仰和苦難的墻前低聲祈禱,為緬懷昔日民族光榮和歷史滄桑而悲慟,“哭墻”遂成了猶太民族緬懷祖國、追憶祖先、傾訴民族苦難和個人不幸的精神家園,“殘存的‘哭墻遺跡即是流離失所的猶太民族的精神家園,也是人類不屈服于命運支配的勵志所在?!豹q太教徒堅信屢遭損壞后的殘垣斷壁是其昔日輝煌的惟一歷史見證,這堵飽經(jīng)風霜的“哭墻”逐漸成了在世界各地、飽受壓迫的猶太民族不滅的精神象征,也是猶太民族信仰、團結(jié)和不屈不撓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現(xiàn)。對阿拉伯民眾來說,“宗教信仰是神圣、崇高、不可褻瀆的,必要時可以拿生命來保衛(wèi)它……宗教信仰是……最敏感最容易觸動的神經(jīng)感應器,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便會作出最迅速最激烈的反應。”阿克薩清真寺和“哭墻”,這“兩個沖突不斷的宗教圣地立體共存于一幅畫面中,成為耶城滄桑歷史的最好見證,也成為阿、猶兩個民族為爭奪圣跡而發(fā)生沖突的禍根。”

對于有著虔誠宗教信仰的穆斯林來說,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宗教圣地被“異教徒”所控制和占領(lǐng),不僅導致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阿以和談無法推進,也引起中東各大政治集團的極大關(guān)注和伊斯蘭極端勢力的迅速崛起,還引發(fā)外部大國勢力的不斷介入,導致該地區(qū)形勢更加嚴峻和復雜??梢灶A見,由于特殊的地緣政治和豐富的能源資源等因素的滲入,阿以之間圍繞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耶路撒冷老城的爭奪必將對地區(qū)和國際政治格局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五、結(jié)語

象征性符號有著巨大的能量,而宗教象征符號則有著更巨大、非比尋常的能量,這種特性,使得任何涉及宗教象征符號的爭論都難以作出任何實質(zhì)性的妥協(xié)。作為伊斯蘭世界的第三大宗教圣地,阿克薩清真寺在長達數(shù)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早已內(nèi)化為伊斯蘭教和巴勒斯坦人的精神信仰符號,具有強大的象征意義。伴隨著阿以沖突受到各方關(guān)注和國際社會的積極參與,建立以阿克薩清真寺所在的耶路撒冷老城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成了解決巴以沖突的關(guān)鍵所在,巴勒斯坦人為了這個建國理想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此過程中,阿克薩清真寺早已超越了宗教,而是代表了巴勒斯坦人轟轟烈烈的民族政治運動,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巴勒斯坦人為自由和理想而獻身。因為,對于阿拉伯甚至伊斯蘭世界來說,放棄耶路撒冷舊城則意味著對伊斯蘭教信仰的背叛和政治上的失?。粚τ谝陨衼碚f,放棄“哭墻”所在區(qū)域,不僅意味著猶太歷史惟一殘存圣地的丟失,更意味著猶太復國主義在政治上的失敗。因此,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使阿以雙方在此問題上難以達成妥協(xié),未來雙方圍繞著以阿克薩清真寺為核心的耶路撒冷老城的爭奪將不會在短期內(nèi)停止,該問題能否得以圓滿解決也將考驗雙方及相關(guān)政治家的智慧。

(責任編輯:余泳)

猜你喜歡
政治功能伊斯蘭教
中國穆斯林與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亞里士多德的中產(chǎn)階級政治功能思想及其發(fā)展
提升高?;鶎狱h組織的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研究
試析目前政治工作的激勵功能弱化的原因
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探析
中國西北伊斯蘭教門宦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響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功能
伊斯蘭教蘇菲派人神和諧關(guān)系探究
伊斯蘭教純屬躺著中槍(點評)
浮梁县| 盱眙县| 雅安市| 墨江| 西安市| 合山市| 龙江县| 平塘县| 古交市| 开江县| 乌拉特前旗| 台州市| 萨迦县| 苗栗市| 潼南县| 边坝县| 台东县| 张家口市| 将乐县| 开化县| 武川县| 巴马| 棋牌| 城口县| 遂川县| 克东县| 和林格尔县| 九江市| 翼城县| 东乌| 滨州市| 通道| 荣昌县| 故城县| 电白县| 张家川| 沂水县| 名山县| 隆子县| 基隆市|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