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冠
師:大家在預習時提出了很多的疑問,是不是從小說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特別之處?
生:我讀了好幾遍,總有一種錯覺,好像越讀越覺得本文不像小說,似乎更像詩歌。
生: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我覺得這篇課文的景物描寫特別多,特別是有關鴨子的細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竟然占全文篇幅很大的比重。我們以前閱讀小說的經(jīng)驗好像有點用不上了。
師:哦!這個觀點倒是很有沖擊力。老師也知道你們許多同學都很喜歡詩歌,愿聞其詳。
生:我覺得更像詩歌是因為它寫得太美了!而且我是第一次讀到人物對話如此之少的小說。我數(shù)了一下,全文總共只有七句對話,而且還是節(jié)奏感很強的短句。
生:這篇小說的語言很唯美,很詩意,有的語句與散文詩很類似。譬如:“水邊的蘆葉里,飛著無數(shù)的螢火蟲……”這一句就充滿著詩意。
師:老師也曾試著按照詩歌的節(jié)奏把文中的一句話進行了分行。我們請位同學來朗讀一下。
[展示幻燈]
“有時/它們幾十只幾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能看見/一只水鳥/正浮在水面上”
師:誰來說說分行后的效果?
生:一分行我才發(fā)現(xiàn)這句話竟然有詩歌的意象和畫面感,引人想象,很不錯的“小詩”。
師:這只是其中的一例罷了。其實。剛才大家提到的特別之處,正是曹文軒小說的風格特點。大家已經(jīng)初步發(fā)現(xiàn)了曹文軒筆下所彌漫著的詩意,這一點,與作者本人以及研究者的見解有些英雄所見略同了。
[展示幻燈]
1、曹文軒的小說具有優(yōu)美的詩化語言,優(yōu)雅的寫作姿態(tài),憂郁悲憫的人文關懷,執(zhí)著于古典主義的審美情趣。
——當代兒童文學家王泉根
2、小說的詩性是小說中華麗的羽毛,是小說思想飛翔的氣息……它是水性的小說,是無形的,流淌的……它的語言是簡,是輕,是凈,是柔。
——曹文軒《小說與詩性》
師:同學們,曹文軒所追求的正是這樣一種風格。我們一般稱它為“詩化小說”。老師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種文體。
[展示幻燈]
“詩化小說”是一種情節(jié)敘事性不強,而代之以詩意化的筆觸和意境來表現(xiàn)一切。追求小說的語言美、意境美和含蓄美的小說文體。“詩化小說”雖然“詩歌化”,但本質(zhì)上還是小說,仍以敘事為主,只不過是詩意而唯美地講述和傳達著一個故事和主題而已。
師:看了資料介紹,想必大家就可以明白,為什么我們第一次閱讀時會產(chǎn)生如此多的困惑和新奇了。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是否學過類似的詩化小說?
(學生思索)
生:我們學過的孫犁的《蘆花蕩》等“荷花淀派”小說似乎很像這類小說。
師:對,孫犁確實是中國現(xiàn)當代詩化小說的重要代表之一。老師再給大家做點補充。其實。詩化小說在中外文學史上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
[展示幻燈]
魯迅《在酒樓上》、沈從文《邊城》、何其芳《畫夢錄》、廢名《橋》、馮至《伍子胥》、蕭紅《呼蘭河待》以及汪曾祺《大淖紀事》等。
“我們在以往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閱讀和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即現(xiàn)代小說中那些藝術水準相對較高的作品,大體上都表現(xiàn)出詩性或者說詩化特性?!?/p>
——張紅秋《用現(xiàn)象學“看”詩化小說》
師:因此,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一起來探尋《孤獨之旅》這個詩化文本,看看它是否有許多這樣的“詩化特性”。我們不妨從文章的標題入手。大家是否想過,小說原名“草房子”,編輯為何要為小說另加“孤獨之旅”這樣一個題目呢?
生:我覺得“孤獨之旅”這個題目是突出“孤獨”兩個字的,而“旅”是主人公的成長路途。所以我認為“孤獨之旅”也就是“孤獨的成長之旅”,有些側(cè)重成長的意思。
師:分析得很好!老師也來說說:“孤獨”這個詞,本身是很抽象的,但“孤獨”又是常常與“詩意”相連用。老師“百度”了一下“孤獨”與“詩意”這兩個關鍵詞,很容易就產(chǎn)生了以下關聯(lián):
[展示幻燈]
1、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中的“烏啼”只是作品中的一個意象,表達了一種詩意的孤獨。
2、某詩人說:“我喜歡這樣的意境,帶著詩意的孤獨,閑適也好,憂郁或凄涼也罷……”
3、某網(wǎng)友的博客名為“孤獨而詩意的棲止”。
4、某網(wǎng)友的論文題目是“孤獨且詩意的自然聆聽者”。
師:由此可見,題目中的“孤獨”二字與“詩化小說”的浪漫特質(zhì)完全符合。一般說來,詩意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而與詩意相聯(lián)系的“孤獨”則對我們而言似乎比較抽象,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種“詩意”的孤獨呢?這就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