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本有末,每件事情都有始有終。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yǎng)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yǎng)身心。之所以說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養(yǎng)自身,是因為人們對于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于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恨;對于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于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于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yōu)點。
之所以說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為有修養(yǎng)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國家方面的教育:對父母的孝順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對兄長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長;對子女的慈愛可以用于統(tǒng)治民眾。《康誥》說:“如同愛護嬰兒一樣。內(nèi)心真誠地去追求,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不會相差太遠?!?/p>
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yǎng)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fā)財。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nèi)ヌ幚韲掖笫?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富潤屋,德潤身。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犊嫡a》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p>
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
選編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