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書海
1、習得性無助感的概念
習得性無助感是指個體經(jīng)歷了失敗與挫折后,面臨問題時產(chǎn)生的無能為力、喪失信心的心理狀態(tài)與行為。當個體形成了習得性無助感時,會導致學習與生活中積極主動性的喪失,這將給其一生的發(fā)展帶來相當不利的影響。
2、習的性無助個體的主要心理特征
2.1 自我效能感低:習得性無助感的個體對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持懷疑態(tài)度,傾向于制定低水平的學習目標以避免獲得失敗的體驗?;顒又兴麄兺鶗胂笫〉膱雒?、并將潛在的困難看得比實際上更嚴重,力不從心之感使他們對學習望而卻步。
2.2 消極思維:習得性無助的個體常常不能進行恰當?shù)淖晕艺J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種焦慮的情緒,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形成“我不行、我笨等”消極的自我暗示。
2.3 情緒失調:習得性無助感的個體在情緒與情感上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煩躁、冷漠、絕望、害怕、退縮、被動、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并由此陷入抑郁、焦慮的狀態(tài),這使得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損害。
2.4 人際關系不良:習得性無助感的個體大多數(shù)性格多疑,缺乏對他人的信任感,同時也認為自己在團體中不受歡迎,這使得他們與同伴的關系日漸疏遠,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緊張。
3、學生形成習得性無助感的原因分析
3.1 客觀原因:首先,教師、家長、教練的教育方式不當,有一些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期望過高,常常提出一些超出他們力所能及的要求,使他們無論怎樣努力都達不到要求,經(jīng)常性地處于一種受挫折狀態(tài),再就是不良的教育環(huán)境。應試教育模式無法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的不同特長,使得一部分學生成為學習中的失敗者,而長期的失敗可能會導致無助感的產(chǎn)生。
3.2 主觀原因:習得性無助感的個體在歸因模式上存在障礙,他們習慣將學習上的失敗歸因為個人能力低、智力差這種不可控的內在穩(wěn)定因素,而把成功僅歸因于偶然的運氣、任務難度低等不穩(wěn)定的因素,從而形成一種消極的解釋風格和對失敗的消極期待。
4、實施習得性無助感的體會
我是一名體育工作者,在我所帶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這樣的情況,體會最深的是有一次在上技術課時(跨欄),我根據(jù)課的能容把技術的難點和要點給在場的學生,通過口令、動作模仿等直觀教學的方法去講。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能按計劃完成的任務,總是有幾個學生由于恐懼、擔心碰到欄上,或者擔心沒有其他人過欄動作優(yōu)美等因素,總是不愿意去積極主動地學習欄的技術,每次都不能完成技術的學習,通過我的走訪了解,結合實際情況在學生的心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是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針對性的有了改動。在上課的開始,利用降低欄的高度,去試著上課,再就是利用繩子、簡易的竹竿作欄架上的橫板,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學習,幾位學生都能順利地跨越欄架。他們成功了,感到很高興,同班級的同學也積極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自信心也增強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5、對習得性無助感學生的教育措施
5.1 對青少年要以鼓勵為主,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教師、家長和教練要幫助青少年正確面對失敗,要注重他們滋生的急不可待,不要過多地將他們與他人比較,對他們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引導他們充分肯定自己的優(yōu)點,增強自信心,從而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5.2 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目標導向:教師、家長和教練要幫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確的學習目標,即讓他們將學習、鍛煉過程本身視為努力的目標,著重引導他們對學習、鍛煉任務的積極投入。
5.3 通過歸因訓練來提高自我效能感:Seligman指出,人對失敗的歸因在無助感的形成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當一個人將失敗的結果歸因于一些內部或穩(wěn)定的因素時,自我評價才會降低,活動的動機水平才會降低到最低點,無助感也就由此而生。因此,有必要通過一定的歸因訓練,糾正習得性無助個體的錯誤認知模式,將他們從失望的狀態(tài)中解脫出來。
5.4 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良好的人際交往環(huán)境有助于個體形成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教師或教練務必加強班級或運動隊人際交往環(huán)境的建設,提倡積極向上、平等互助的良好人際關系,啟發(fā)青少年的多種興趣滿足他們多層次的需要,使他們在學習與訓練生活中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首先自己要提高本身的業(yè)務素質,充分利用體育心理學理論的知識,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上好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