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魯迅 死亡意識 本真存在
摘 要:魯迅的死亡意識對于其人生觀與文學創(chuàng)作影響至深至巨,因此,探究它的生成條件、發(fā)展脈絡、影響方式與理論意義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由此也能夠使得魯迅作為文學家、思想家的價值獲得更富于啟迪意義的理論闡釋。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魯迅以其在各種體裁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廣泛觸及“死亡”意象與主題,而給中外研究者留下深刻又陰郁的印象。從22歲所作“我以我血薦軒轅”,自覺獻祭于民族危機,到去世前作《死》和《女吊》,魯迅一生都在不停地書寫、思考著“死亡”,“死亡”毫無疑問地成為其創(chuàng)作的貫穿母題。這類創(chuàng)作也受到了不同時代研究者角度不同、程度不同的關注,由此引申出來的結論也歧義紛呈。有諱飾魯迅這種思想與創(chuàng)作的,擔心可能對他的形象有負面影響;當然也有抓住不放,以為可以借此貶低、損害他的;更多的是透過這個問題發(fā)現了他深邃、復雜的內心世界,了解了他反抗絕望的勇猛與悲壯。無論在怎樣一個背景下研究這個問題,以及得出多么歧義的結論,都意味著我們在走進魯迅的過程中是無法繞過這一問題的。
如果不是發(fā)生了祖父的科場案,如果不是父親因病早逝,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事變而使家道中落,魯迅的一生也許會與他后來實際經歷的人生有很大不同。正是在這些事變中,我們初次看到了魯迅對死亡的感知與記憶,祖父的科場案使家里籠罩著監(jiān)押與死亡的恐怖陰影,一方面魯迅被迫隨家人出走避難,免于被誅殺,另一方面家里又要不斷地變賣家產以挽救祖父的性命;而父親的病與死則使他更深地體會了世態(tài)炎涼,對死亡有了真切感知和無奈的接受,最終使他選擇了“走異地,逃異路”,踏上一條與傳統(tǒng)知識分子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可以說這些家庭變故不可避免地使敏感倔強的少年魯迅蒙上心靈的暗影,死亡的恐怖與悲哀過早地在他的幼小心靈鐫刻上陰郁沉重的痕跡,并使他漸漸形成了習慣看待人生與人性的暗處,對人間的不幸?guī)缀鯌阎灸艿年P心和同情。也許正由于這種性格的原因,魯迅小說創(chuàng)作取材多來自病態(tài)社會不幸的人們,希望引起療救的注意。
在為父親治病的經歷中,少年魯迅在心中埋下了對人的生命的珍惜與關愛。在日后當他需要對人生志向做出抉擇時,他毫不猶豫又充滿自信地選擇了醫(yī)學,把救死扶傷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們看到,魯迅這時對生命的理解還是生物學的,以維護肢體健康為目的,以科學的醫(yī)學方法與手段為支撐。這極為明顯地受父親的病與死亡的影響。李長之寫于1935年的《魯迅批判》中曾有多處闡發(fā)魯迅的生物學的生存觀,他說:“人得要生存,這是他的基本觀念。因為這,他才不能忘懷于人們的死?!薄八乃枷胧且环N進化論的生物學的思想,這是毫無疑問的。這點思想的萌生,卻以醫(yī)學給他的幫助為最大?!雹龠@個視點成為李長之觀察、評判魯迅思想與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又一貫的角度,但是我們覺得這樣的一個觀念只是魯迅人生思想的基礎與前提,因為聯系幻燈片事件,我們還可以看到魯迅對生命的理解有過一個明晰的發(fā)展?;脽羝录拇碳な刽斞敢庾R到“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②由此看來,他不再把人的生命簡單地看作生物性存在,而是把它視為富于自我意識與意義的個體存在,“死亡”現象被他從精神性立場重新加以思考,確立了理解“人”的內在精神的視野,并從此真正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志業(yè)。我們可以看到進化論對他的積極影響,人的生命那種簡單的生物性存在,經過進化論這樣一種更高的生命意識的啟發(fā),進入了一個合目的性的存在序列,生和死都變成了人的高度自覺的理性行為。所以,我們會在魯迅筆下難得地看到這樣樂觀的文字:“進化的途中總有新陳代謝。所以新的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壯,舊的也應該歡天喜地的向前走去,這便是死;各各如此走去,便是進化的路。”③“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慌滤?,在死的面前笑著跳著,跨過了滅亡的人們向前進?!彼€因此確認了“若干人們的滅亡,卻并非寂寞悲哀的事”④,人的生和死在進化的“索子”上變成了有各自意義與價值的行為,“生”要歡天喜地,“死”也應該歡天喜地。循著這樣一種進化論的理論邏輯,魯迅甚至得出了如下結論:“若以人類為著眼點,則中國若改良,固足為人類進步之驗(以如此國尚能改良故);若其滅亡,亦是人類向上之驗,緣如此國人竟不能生存,正是人類進步之故也?!雹荨八劳觥痹隰斞傅倪M化論思路里找到了合乎理論邏輯的目的、理由和意義,與“生命”一樣是對某種更高更根本之存在的完成,并負有同樣的使命。美國精神分析學家諾爾曼·布朗有一個見解可以從心理學方面加深我們對這個特點的理解,他說:“對死亡的肯定就只有那些生命本能足夠強大,因而能正視生與死的統(tǒng)一,并將其視為生命本能努力加以追求的未來完美狀態(tài)的人才能做得到?!雹拊谶M化論思路里的“生”與“死”的矛盾統(tǒng)一還使魯迅更清楚地看到了民族國家的生存危機,并遵循著進化論式的歷史理性精神,自覺地肩負起這個痛苦又艱難的拯救使命,即魯迅所謂的“肩住黑暗的閘門”和“完結四千年舊賬”。
但理論的合目的性與合邏輯性,卻無法保證在社會實踐中能夠如愿地取得進步,魯迅直接體驗與經歷的,幾乎總是丑惡與恐怖的循環(huán)表演,看得越來越懷疑、頹唐起來。自己的言論與行動雖意圖光明,也總是鬼打墻似的四處碰壁。有了這樣多的經歷與實踐之后,早已年逾四十的魯迅對死亡的意識也出現了重要變化,他在《寫在〈墳〉后面》一文中就說:“我只很確切地知道一個終點,就是:墳?!雹咴凇兑安荩^客》中他還設計了一個面向“墳”而又堅持走過去的“過客”形象,執(zhí)拗地表達了自己“向死而行”的生存方式。他甚至不近情理地在《野草/立論》中讓一個人面對剛剛滿月的小男孩說出“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這樣的話,把“向死而生”的事實真相在這樣一個不合時宜的場合說出來,有意識地讓我們盡早覺悟到生命的本真。就如馬克斯·舍勒所說的那樣:“每個生命(包括我們自己的生命)的經驗均以死為方向,這乃是生命經驗之本質。死乃是一種形式與結構,我們唯有在此形式與結構之中才被給予生命。”⑧但是,魯迅在意識到這個悲劇境遇后,并未退縮和彷徨,而是高張起反抗絕望的大旗,他在《過客》完成一個多月后寫給趙其文的信里說:“雖然明知前路是墳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絕望,因為我以為絕望而反抗者難,比因希望而戰(zhàn)斗者更勇猛,更悲壯。”⑨這種精神也正如尼采所說:“人需要一個目標,人寧可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⑩魯迅面對死亡反抗絕望的精神正是尼采所說的追求虛無的精神,也就是面對人生的虛無也不能不有所追求的精神。在1935年,他結合自己對進化論的理解,直面“人生的最后”,也還是堅持要有所作為:“我想:人是進化的長索子上的一個環(huán)……至于……人生……的最后怎樣呢,現在還沒有人能夠答復。也許永久,也許滅亡。但我們不能因為‘也許滅亡就不做,正如我們知道人的本身一定要死,卻還要吃飯也?!眥11}
由“先行到死”的人生認知方式所決定,落實到具體的人生選擇過程中,這種直面死亡的人生觀就是不斷地尋找人生道路,或者向著自以為像路的地方跨進去,或者明知是荊棘也要跨進去走走,或者就在已知不是路的地方硬踩一條路出來。在雜文集《墳》的后記里,魯迅在明確指出了人的“向死而在”的生命本質后,就把自己的致思重點放在了對人生道路的尋求上,他認為“人終有一死”是不成問題的,對人來說成為問題的卻是“從此到那的道路”,“那當然不只一條,我可正不知那一條好,雖然至今有時也還在尋求?!眥12}很顯然,魯迅把作為有限物而存在的人可以思考和不能思考的問題做出了明確區(qū)分,而讓人思考自己能夠思考的問題,那就是怎樣通過對“死”的先行把握而明確“生”的過程與目的,并充分自覺地實踐之。所以,在尋路的許多岔口上,魯迅從未閉上眼睛,止步不前,或盲目幻想,“黃金世界”或“天堂”、“地獄”都受到了他的審視與質疑,決不輕易盲從,滿足于虛假的樂觀主義。因此,他總是比別人有更多絕望的人生體驗,仿佛唯“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以至于也經常會有自殺、殺人的沖動,還自稱是“死的隨便黨”,或者說“與人生苦相比,并不厭惡死”。這些思想的生成所表明的是,魯迅比當時一般的知識分子更深地陷入了生存與生命的中心地帶,對“生”與“死”的價值體驗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極其復雜與殘酷的心理內容。經過這樣一番徹底的懷疑與質詢,魯迅認清了一條本真而值得承擔的人生之路,他從來都是忠實于腳下的大地,從來也不曾脫離中國的社會現實與文化現實,同時以毫不妥協(xié)的方式努力倡導并艱難實踐著較合理的生存觀念與生存方式,而不是面對虛無和不合理的世界拔著頭發(fā)飛離地球,為人生交出一份白卷。在這個意義上,對于魯迅的死亡意識來說,已經全然摒棄了宗教、來世,所注重的是現世生存。在這樣的人生理念中,魯迅再次顯示了自己與尼采的接近:“超人必是大地之意義”,“忠實于大地罷,不要信任那些侈談超大地的希望的人!”{13}這種“向死而在”的生存方式進一步決定的是,存在者要始終以自己的能在為目的,以最本己的方式對自己的在世方式做出選擇,從而開展出存在者最具個人生命價值的人生景觀?!皻w根結蒂,存在(Dasein)只有作為真正向死亡的可能性開放的存在,才能最終成為主宰作為有限存在的它自身生存的主人,并因此而有真實的生命?!眥14}魯迅的一生就是在這種“向死而在”的開放性里,不斷地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具體工作方式做出不同的選擇或放棄,以通過這樣的變化來接近自己的存在本真,來達成自己的人生使命與價值,從而超越死亡強加于人的虛無與空寂。
晚年的魯迅越來越多地受到疾病的困擾,而且有些病根是青壯年時期就埋下的,在去世前一個月,魯迅寫給母親的信中就提及自己早年的三次肺病發(fā)作,并說此病已得了二三十年。若非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據一位美國肺病專家說是早在五年前就會死掉的。就是在1936年纏綿病榻的幾個月里,他還相信自己會戰(zhàn)勝疾病,堅信自己不會很快就死。另外一個方面的情況是,生逢亂世,飽經人世憂患,魯迅敏感又柔韌的神經不斷被捶打,充滿了滄桑的達觀,即如1933年6月給朋友的信中所說:“仆生長危邦,年逾大衍,天災人禍,所見多矣,無怨于生,亦無怖于死?!眥15}與這種隱含著滄桑的豁達相伴隨,在時局危亂、病魔纏身的情況下,他的晚年更有一種時不我待的危機感,拼命工作,直到去世前兩天不能持筆為止。并且由于這種工作緊迫感而一再推遲休息、療養(yǎng),乃至出國延治的安排,似乎只有工作能夠有效抵抗死亡的侵擾,獲得自我的價值實現與存在感。
但是,據當時守候在魯迅身邊的馮雪峰觀察,無論是否自覺,他已不能不把病看作可能不能戰(zhàn)勝的敵人。{16}因此在這一時期,魯迅留下了相當多的關于死亡的文字記錄與思考,例如《“這也是生活”……》《死》《女吊》等作品,在這些里,有時死亡與魯迅近在咫尺,觸手可及,但他給我們留下的卻是由“死”向“生”的掙扎或者為生者所作的種種預想和安排,由這些文字所折射出的是一個熱烈又充滿理智的生存者形象:
街燈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顯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識的墻壁,壁端的棱線,熟識的書堆,堆邊的未訂的畫集,外面的進行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我存在著,我在生活,我將生活下去,我開始覺得自己更切實了,我有動作的欲望……{17}
正是由于這樣一種熱烈又博大的生存渴望,我們看到日常生活中的魯迅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正如吳俊所說:“在魯迅的自覺意識中,他所感到的大多只是生之留戀,而不是死亡恐懼;或者說,魯迅自己是以一種對生命的正面體認和體驗的欲望來表達這一切的,其中又不無悲哀和抑郁?!眥18}
以上我們關于魯迅死亡意識進行了極其概括的描述,目的在于揭示這種思想意識的生成條件、發(fā)展脈絡、影響方式與理論意義,由此也能夠使得魯迅作為文學家、思想家的價值獲得更富于啟迪意義的理論闡釋。
(責任編輯:趙紅玉)
作者簡介:肖國棟(1968- ),齊齊哈爾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魯迅研究。
① 社科院文學所魯迅研究室.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匯編1[1913-1936][C].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 P1271.
②③④⑦{12} 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P417,P339,P368,P284,P284.
⑤⑨ 魯迅.魯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P354,P442.
⑥ 諾爾曼·布朗.生與死的對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P116.
⑧ E·云格爾.死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5.P9.
⑩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M].北京:三聯書店,1992.P76.
{11} 魯迅.魯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P163.
{13} 尼采.查拉斯圖拉如是說[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P7.
{14} 艾德里安·米爾維什.死亡、偶然性與自我意識之發(fā)生[J].第歐根尼,1994,(1):22-41.
{15} 魯迅.魯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P192.
{16} 馮雪峰.回憶魯迅[A].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魯迅研究月刊》.魯迅回憶錄專著(中冊)[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7} 魯迅.魯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P601.
{18} 吳?。斞競€性心理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P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