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元之
摘要 針對支架式有效教學提出4種策略:支架式教學設計策略;支架式教學興趣調控策略;支架式教學肢體語言調控策略:支架式教學媒體應用策略。這些策略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益。
關鍵詞 支架式教學;策略;效率;效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2009)15-0006-02
Regulation Strategies of Stent-effective Teaching//Tong Yuanzh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stent-effective teaching style, puts forward four strategies, that is, the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 design, the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s interest regulation, the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s body language regulation, and the media-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s of these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stent-teaching;strategy;efficiency;effectiveness
Authors address Xuzhou Advanced Normal School, Xuzhou, Jiangsu 221600
支架式教學(腳手架式教學)是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學習者對問題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階梯。它在教學中的流程主要是搭腳手架——進入情景——探索認知——效果評價。從支架的表現形式來看,可以分為范例、問題、建議、工具、圖表等。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為建立支架式有效教學模式,在課前必需要設計支架策略,一般支架策略有以下幾種。
1 支架式教學設計策略
教學設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安排與決策而采取的教學順序、教學活動程序、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選用等因素的總體考慮。在支架式教學設計策略實施中加以調控又是促使教學成功、刺激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支架式教學設計策略的調控有利于教師準確地把握學生已有發(fā)展水平,了解學習者的個別差異,以便因材施教,使教學活動在一個良好的起點上順利展開。教學設計支架策略調控,教師要克服模式化傾向,運用靈活的支架策略以形式多樣的方式展示學習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保持穩(wěn)定的注意力,建立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的新模式,確定把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位置。教師重在誘導、引導、指導學生,讓學生積極活動,主動參與,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變被動接受為自主學習,變個人學習為合作學習,變統(tǒng)一模式為發(fā)展個性,提高課堂學習行為的適應性與有效性。
在教學設計中搭建腳手架的常用形式有:新授課中設置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習題課中設置疑問,引發(fā)學生的激情;在整個教學流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認知情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前,教師要在教學設計時必須選擇和組織所要討論的材料,從大量的資料中選擇出適當的背景材料。這些背景材料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平時積累的感性經驗的多少而定,低年級要多運用一些直觀、具體的材料,高年級中的抽象概念,要用生活中的事例來演示抽象的問題,降低學生學習的梯度。如數學中枯燥的概念,要有背景材料使之變得通俗形象;因為數學知識原本就比較抽象,不像語文具有描述性,不像美術具有直觀性,不像體育具有身體參與性。要使枯燥又無味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易懂,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數學知識,利用數學實用知識,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加深對相關數學概念、定理、法則、公式等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作為一種支架,其作用常常是無形的,也是一種“無痕”的,它沒有強制性的、灌輸性的成分。優(yōu)化調控支架式教學設計策略,是實現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教學目的重要因素。
2 支架式教學興趣調控策略
任何教學內容的講授,只有運用恰當的教學情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基礎,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是反映學生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的重要標志,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條件,可以激勵和保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論是傳統(tǒng)教學論還是現代教學論,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流程中的作用作了充分界定,有經驗的教育者也都認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要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撥動學生的心弦。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為增添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情境。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自編短劇、自制教具,學唱英語歌,做英語游戲,用英語介紹自己、家庭、學校等情況,舉辦各種口語競賽,成立英語興趣小組等。通過一系列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進而長久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尤其對于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參加各種活動,要多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及時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增強他們的信心,刺激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他們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支架式教學時,教師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把學生的情緒調控在最佳狀態(tài),不僅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學習情景,而且使學生受到感染,將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教師信心十足,思路清晰,學生學習情緒飽滿,思維活躍,整個課堂氣氛處于教師積極主動的調控之中。
3 支架教學肢體語言調控策略
語言是傳播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情感的工具,包括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無聲語言又稱肢體語言,而在教學中有時教師往往只重視有聲語言而忽略無聲語言,殊不知無聲語言不僅強化有聲教學語言的表達效果,有時還可以起到有聲語言無法代替的作用。一般無聲語言包括體態(tài)、表情、手勢、姿態(tài)、顏色等。
在課堂上運用適當的、形象的肢體語言,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些復雜難懂的知識可用簡單的動作解釋得明明白白,難以言傳的內容可通過形象的動作直接表現出來,很多時候能起到突破難點、把握重點的作用,能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直觀的肢體語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讓學生被教師感染,隨著教師疑問,隨著教師高興……完全投入到學習當中,快樂而專注地學習新知識。教師面對面地和學生授課時,微笑的驅動力常常會比懲罰更強烈。在教師運用支架教學肢體語言調控策略時,也不要忘記關注學生的肢體語言表達,學生的肢體語言對于教學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從學生的肢體語言中教師能審視到學生對知識接受的程度。但必須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肢體語言上要把握尺度和力度,力求做到自然得體、準確生動。課堂、課后結合起來,同時關注學生肢體語言傳達之意,更好地發(fā)揮無聲語言的功效,以便不時地調整支架教學肢體語言策略,改變教學的方式方法,變換語氣、語速、語調,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
4 支架式教學媒體應用策略
教學媒體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現代教學活動離不開媒體的支撐。在支架式教學的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信息傳遞方式,即選用哪一種媒體最合適、最有效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肯定和簡單的答案。但是教學實踐證明,選擇教學媒體就是要根據教學媒體對促進學習目標完成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來進行選擇和利用。在支架式教學中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則:1)根據教學媒體的特征和功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2)考慮媒體的成本效益;3)考慮教師對媒體的操作程度;4)選用的媒體要具有適中的難度、適合的容量、適宜的內容和適當的節(jié)奏,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實用性;5)有利于創(chuàng)設支架式教學情境,增加課堂信息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6)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架式教學中使用的媒體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一定是越先進越好,而是要適當和精簡。媒體過多,學生感到目不暇接,難以消化和吸收。凡是用語言動作或簡單的媒體能準確及時表達的內容,則可不用電子媒體或復雜的、昂貴的媒體,避免畫蛇添足、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特別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要注意課件放映的流速、流量、色彩、聲音的質量,防止喧賓奪主,造成學生身心疲勞、注意力分散,沖淡學生對學習的重點、難點的關注,最終影響教學效果。
新的教學方法是在原來教法的基礎上調整和改進的,支架式教學自然也需要借鑒和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的優(yōu)點和精華。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課改的實踐中,支架的搭建與學生發(fā)展區(qū)的突破仍需進一步探索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