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延清 王選華
中圖分類號:F091.3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公共選擇理論的內涵、理論淵源、對經濟學界的影響、方法論基礎、基本內容以及在社會中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公共選擇 基本理論 綜述
盡管公共選擇理論為世人知道的時間并不久,但是它當今已經成為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主要流派;同時,它也被列為當代十大經濟學派之一。其獨特之處在于它把經濟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應用于研究西方政治過程。這樣,它既為人們拓寬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也為政治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論。公共選擇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布坎南,他認為:20世紀80年代的政治經濟學研究不應該再繼續(xù)采用凱恩斯的研究思路,他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將經濟分析進行擴大并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guī)的選擇過程。同時,他通過研究美國的政治制度,最終找到了其經濟處于困境的原因:是由于政治制度的失敗而并非市場制度的失靈。本文就具體分析公共選擇理論的相關內容。
公共選擇理論的內涵分析
公共選擇理論的研究對象是公共選擇問題,公共選擇就是指人們通過民主決策的政治過程來決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給和產量,是把私人的個人選擇轉化為集體選擇的一種過程(也可以說是一種機制),是利用非市場決策的方式對資源進行配置。所以說,公共選擇在本質上,實際上就是一種政治過程。公共選擇作為一種政治過程,有著不同的方面,即要經過立憲、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過程。在第一階段即立憲階段,所進行選擇的是制定根本性的法規(guī)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第二階段即立法階段,主要是在現(xiàn)行的規(guī)則和法律范圍內展開集體活動;而第三階段即行政和司法階段則是個執(zhí)行階段,它將立法機構通過的法案具體付諸實施,并且執(zhí)行各項決策。在這三個階段中,問題最多的是行政和司法階段,這個階段的操作難度也是最大的,因此,通常認為這個階段是公共選擇理論最為重要的階段。如果從行政的角度來研究和闡述公共選擇理論的相關問題,這無疑是最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
公共選擇理論既是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又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涉及現(xiàn)代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研究領域。從經濟學理論角度來看,公共選擇理論運用的是經濟學的邏輯和方法;而從政治學、行政學的角度來看,它分析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同我們密切相關的政治個體(包括選民和政治家)的具體行為特征,同時包括由此引起的政治團體(尤其是政府)的行為特征。因此,學術界常常把公共選擇理論稱為“新政治經濟學”、“政治的經濟學”,有時候又叫“官僚經濟學”。
公共選擇理論的來源:維克塞爾的公共財政學
公共選擇理論來源于維克塞爾的公共財政學。公共財政學的奠基人是維克塞爾,他同時也是公共選擇理論的奠基人。在公共選擇理論中,其絕大部分理論是研究財政方面的,而著重又是研究凱恩斯主義財政政策實施以來政府所產生的巨額財政赤字。公共選擇理論在經濟理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正如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為布坎南頒發(fā)諾貝爾獎的公告中所指出的那樣:公共選擇理論彌補了傳統(tǒng)經濟理論缺乏獨立的政治決策分析的缺陷,這將有助于解釋政府預算赤字為何難以消除的原因。
布坎南從維克塞爾的論文《財政理論研究》中得到了大量的啟發(fā),他的許多觀點都來源于維克塞爾的財政學觀點。公共選擇理論利用經濟方法來分析政治過程,其思想來源起源于維克塞爾:財政學應該始終以政治過程的研究為前提條件,不要只是寄希望于從以前的租稅學說中得到啟發(fā),而主要目的是揭開進步與發(fā)展精神的神秘面紗。同時,維克塞爾還認為,公共財政學與政治學有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研究財政脫離了政治過程,那它還是傳統(tǒng)的財政學,這并不能徹底地解決財政問題。他主張經濟學不應該只是被動地提供政策建議,而應該關心經濟運行中進行政治決策的結構。布坎南等人敢于向傳統(tǒng)理論提出挑戰(zhàn),提出了政治決策的多種模型假設。他們認為政府的集體活動是盈利的,能夠有利可圖,而古典經濟學不應該主張政府只是從事保護性的或非盈利性行業(yè)的業(yè)務。同時他們也認為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能夠彌補市場失靈的觀點是錯誤的,認為并不是把問題交給政府去處理就能彌補市場的缺陷,而經濟學應該研究政治的過程才對。因此,與其說西方國家經濟困境是由于經濟制度的失敗,那還不如說是政治制度的失敗所導致的。
公共選擇理論在政治決策過程中應用經濟人假設及個人主義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同樣來自于維克塞爾。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治官員同樣是理性的、自私的,他們也追求個人效用的最大化。政府官員同樣把他們個人看成是進行評價、選擇和行動的單位個人。維克塞爾認為,社會的總效用是由各個成員的效用加總起來的。而政府官員又總是從增加他們自身的效用出發(fā)來制定政策的,也就是說政府官員總是站在他們自己的利益角度考慮問題的,他們是不會完全地從只是增加公共福利的愿望出發(fā),去制定對全體人員都有好處的福利政策。政府官員們能從政府的經濟活動中得到好處,所以不存在所謂的仁慈君主。布坎南認為,在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實行以后,財政支出急劇增加,財政赤字有增無減,財政支出的很大部分都落入了政府官員的私人口袋。政府是由一群只顧自己私人利益的官員們組成的集體。所以,他堅決反對福利經濟學的理論及其相關假設,認為這些理論是不切實際的,他主張經濟自由,徹底廢除福利國家。
公共選擇理論所運用的經濟人假設和個人主義的分析方法,其與傳統(tǒng)經濟理論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從統(tǒng)一的方面看,古典經濟學在分析問題時基本上都是運用這一行為假設和方法,而且許多經濟學家都視對這一假定和方法的發(fā)明是古典經濟學最重大的成就,而公共選擇理論同樣也應用了這些方法。相矛盾的一方面是,公共選擇理論將這些方法運用于政治過程而不是經濟過程。由于政治過程并非是市場過程,所以在這一方面,公共選擇理論與古典經濟理論又存在比較大的區(qū)別。古典經濟理論在分析經濟的過程中使用這一假設和方法,而否認在政治過程中使用經濟人假設的可行性,認為市場上的交易主體與官員們是不一樣的。官員們并不是為了追求個人的利益,他們只是從國家和選民的利益角度出發(fā)來制定政策。公共選擇理論正是繼承了這一假設和方法并把它們運用到了政治決策過程。
公共選擇理論還把交換關系運用于政治決策的過程中,這一觀點同樣源于維克塞爾。維克塞爾認為,在政治決策過程中,個人是按成本-收益的原則來進行決策的。如果要強迫某一個人捐款籌辦一項活動,而該項活動不但不能增加他的利益,反而甚至有損于他的利益,這樣就好像是一種極端的不公正。布坎南把選票比喻成貨幣,認為選民用選票“購買”到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官員們正是利用對多數人都有利的政策來換取更多的選票,選票是連接選民與官員關系的紐帶。
不過,經濟交換和政治交換之間也有明顯的區(qū)別。經濟交換只是一種簡單的交換結構,而政治交換的結構則更為復雜。在交換市場上,個人在轉讓一種私人商品的所有權來直接得到另一種私人商品的所有權后,個人的效用馬上就會得到滿足。而在政治方面,不能保證個人在投出選票后就能獲得個人效用,而只有當個人與其他選民集體一致行動才能獲得某種公共物品。同時,只有當選票達到一定的數量后,選民才能得到相應的等價物。這一點與市場交換卻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公共選擇理論在憲法修改方面的觀點同樣來源于維克塞爾。維克塞爾在很早的時候就提出了在法律面前要人人平等。不過,由于所處時代的局限性,他并沒有把分析結構擴展到法制選擇的水平,而只是對當時資源配置決策問題進行了粗略的討論。同時,他自己也承認他不能評價政治決策。而以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經濟學家則將憲法修改引申到民主改革的層次。這樣,就大大地發(fā)展了維克塞爾的理論。
公共選擇理論的影響
公共選擇理論用現(xiàn)代經濟學所發(fā)展出的一套嚴格而復雜的分析體系,來考察過去一直由政治經濟學研究而往往為政治學所忽視的問題。因此,它具有跨學科的影響。公共選擇理論分析問題的思路類似于經濟理論,其主要任務在于考察政府部門中各種個人行為—作為公職人員候選人的投票者、選民代表、政治團體的領導者等個體的行為。這就是說,它將經濟的思想發(fā)展到政治決策領域,這對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公共選擇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公共選擇理論之所以突然成為經濟學的一大派別,是因為“它開創(chuàng)了用經濟學的觀點來研究政治(即行政)過程,也就是說采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來研究政治生活的內容,包括國家理論、黨派政治、官僚體制、選舉規(guī)則、選民行為等等”。西方學者在分析公共選擇理論中所使用的經濟學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方法論個人主義
所謂方法論個人主義,就是指把作為微觀經濟分析出發(fā)點的個人同樣視為集體行為的出發(fā)點,把個人的選擇作為公共(或集體)選擇的基礎。布坎南認為,“集體行動被看成是個人在選擇通過集體而不是經由個人來實現(xiàn)目的時的個人活動,政治被視為不過是一系列過程,或一種允許上述活動產生的機構”市場過程與政治過程有相似的地方,在市場中,個人行為通常是經過市場發(fā)生相互交換、相互使用行為的,也正是這樣產生宏觀經濟結果的;而在政治過程中也同樣是許多個人行動產生了一系列政治結果。因此,政治決策過程與經濟運行過程一樣,同樣可以采用個人主義的分析方法。
(二)經濟人假說
所說的經濟人假說,就是指把個人看作理性的、自私的個人主義行為,同時認為個人天生就是追求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一直要持續(xù)到這種追求受到制約為止。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經常發(fā)現(xiàn)人們的行為并不全是一味地追求自私的目標,而往往具有多樣性。一個人表面看來在一些方面可能是個利己主義者,而在其他方面可能是個利他主義者。但是一個人所具有的這種多樣性并不會影響到人是經濟人的假設以及根據這一假設得出結論的合理性,并且,將人的自利行為從市場領域擴展到政治領域,還可以體現(xiàn)出對人類行為分析的一致性。在公共選擇理論誕生以前,經濟學與政治學對人類行為的分析是采取兩種完全相反的標準。在經濟決策的分析當中,認為人人都是利己主義者,但是在政治決策分析中,同樣的人卻又變成了利他主義者,這樣,對人的分析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這時候,經濟人假說的法則就為解決兩難境地提供了途徑。
(三)經濟學的交換范式
所謂經濟學的交換范式,就是把經濟學視為一門用于交換的科學。用經濟學交換范式來對政治活動進行研究,自然就會導致將政治活動歸因于復雜的交換、契約或者協(xié)議。公共選擇理論把政治過程看成一種與市場交換過程相類似的活動,并且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政治市場”的概念。所謂的政治市場,就是指人們在參與政治活動的時候,同其他政治個體和組織發(fā)生相互關系的場所。政治市場與經濟市場相類似,它也是由供求雙方決定的。需求的一方是選民和納稅人,供給的一方卻是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們。不管是選民還是政府官員,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首先要對個人的成本與收益進行衡量。如果一項集體活動的決策給他個人帶來的收益遠遠大于他投贊成票時所需負擔的實際成本,那么他就會投贊成票支持這項決策,否則他就要么棄權,要么投反對票。政治市場交易結構與經濟市場的相似性,最終由人的自利本性來決定。
公共選擇理論的核心內容
公共選擇理論的核心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實證性公共選擇理論和規(guī)范性公共選擇理論。實證性公共選擇理論的內容主要涉及各種選舉規(guī)則、投票以及這些規(guī)則在具體操作中所牽涉到的各種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規(guī)范性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內容是涉及各種規(guī)則的假設前提,同時還包括人們對于一個社會公民所應該具有的基本價值的判斷,以及這些假設前提所適用的具體條件和這些價值判斷標準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除此之外,這兩部分所涉及到的具體選擇類型也有所不相同。實證性公共選擇理論所涉及的決策類型是:所進行的決策對集體中的每個人都有利,對任何人的利益都沒有損害。這種類型的決策相似于自帕累托邊界之外向邊界上的各點移動的情況;而規(guī)范性公共選擇理論所進行的決策類型卻是:所有的決策是在損害其他一部分人利益的基礎上來照顧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這類決策與沿著帕累托邊界移動的情況相一致。
在公共選擇理論的實證分析中,維克塞爾認為應該把政府配置決策(或者再分配決策)與選民通過投票產生的結果所形成的過程聯(lián)系起來。丹尼斯?繆勒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和歸納,并予以發(fā)展。他把民主制的規(guī)則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民主制,其投票規(guī)則包括全體一致規(guī)則、最優(yōu)過半數、過半數規(guī)則、循環(huán)以及互投贊成票等;另一類是代議制民主制,包括中間投票者模型、最小獲勝聯(lián)盟假說以及候選人行為等。他把這些內容列入實證性公共選擇理論之中。在規(guī)范性公共選擇中,繆勒把帕累托最優(yōu)、豪爾紹尼和恩格的社會福利函數、阿羅不可能定理、羅爾斯的公正性理論都作了歸納和整理,并進行了相應的評價。
實證性公共選擇理論主要是分析集體決策所涉及的規(guī)則及其涵義。該理論研究的是用于個人效用比較的那些經過。比如,過半數規(guī)則、需求顯示過程、互投贊成票、投票交易、定點投票等都顯示了個人偏好方面的效率。這些理論大多都繼承了“契約論”的一些傳統(tǒng),也就是說先分析個人,再分析集體。與實證性分析相比較,規(guī)范性公共選擇理論研究的則是那些用來表示共同持有的關于個人之間效用比較的價值觀的過程,它研究的重點是針對各種抽象的理論,而并不是具體的政策制定、決策執(zhí)行的過程。這些理論有些可以解釋現(xiàn)實,而有的則不能。
公共選擇理論的現(xiàn)實意義
根據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公共選擇理論的方法論核心在于使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政府管理活動中所涉及的諸多問題。這種分析范式拓展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并為研究政府日常行為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徑。從研究內容上看,公共選擇理論深刻地揭示了在開放條件下政府和市場之間存在的共同特征,并考察了政府在經濟管理活動中對市場干預失敗的根源以及確定實施干預的合理程度。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但還尚未成熟,通過對公共選擇理論的深入研究,可以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fā),這對我國政治經濟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一)注重政治和行政體制改革的同步和配套
政府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在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先導的同時,要注重政治和行政體制改革的同步和配套。通過逐步改革,盡快完成政府職能的轉換。根據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原理,經濟市場與政治市場具有相似性,經濟過程和政治過程也有密切的聯(lián)系。政治過程的缺點會對經濟過程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為了早日建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進行相應的政治體制改革,并依據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轉變政府職能。
(二)政府行政干預維持市場秩序
市場經濟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政府的行政干預來維持市場秩序,以便保證市場運行的有效性。而政府干預市場的基本依據在于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因此,必須加強法制建設,將政府的決策納入法制建設的軌道。市場秩序的建立和運行需要成熟的法律制度來保障,而市場經濟本身就屬于法制經濟范疇,社會經濟中的一切活動都需要利用法律制度來予以規(guī)范和約束。所以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過程中,政府所掌握的公共決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必須在法律約束的范圍之內,通過逐步優(yōu)化制定和執(zhí)行公共政策的系統(tǒng),完善公共決策體制和相關規(guī)則,最終提高政府制定和執(zhí)行公共決策的質量和效率。
(三) 政府干預市場需把握好適度原則
由于市場機制運行的自發(fā)性決定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就注定了在運行過程中存在機制失靈的可能性。市場機制的失靈到達一定程度,必然通過經濟危機的爆發(fā)來強制恢復市場功能。因此,政府就必須對市場進行干預。但是,政府本身也不是萬能的,從而會出現(xiàn)干預失敗的可能性,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所說,“政府的失敗既可能是由于它們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們做得太多”。所以,適度干預原則是政府在干預市場活動過程中應當遵守的基本準則。
(四)公共選擇理論中的假設前提是政府行為服從“經濟人”假設
我們必須正確認識政府的“經濟人”行為特征,并且適當考慮政府行為的經濟效益。從一方面看,由于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政府的一切行為都是從最廣大人們的根本利益出發(fā),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是人民群眾的公仆。從另一方面看,我國政府部門和其相關的工作人員同樣存在自身利益的追求,我們不但要加以重視,而且要正確地進行引導,并進一步加以規(guī)范。這樣做的根本目的在于調動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防止腐敗行為的滋生。另外,我國政府機關工作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和政府行為的經濟效益監(jiān)督機制。因此,在政府發(fā)生經濟行為的過程中,可以從公共選擇理論出發(fā),對公共財政支出項目進行經濟效益分析,并進行相應的經濟效益評價制度安排,以便防止政府“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大量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陳昭順,汪翔.論公共選擇理論的方法論基礎及其規(guī)范意義[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7(2)
2.丹尼爾.繆勒.公共選擇[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3
3.倪星,何晟.公共選擇理論的政治學含義[J].探索,1997(4)
4.盧寶臣,徐秀偉.公共選擇基本理論簡析[J].北方論叢,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