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老子》傳世版本三系說

2009-02-16 09:51馮廣宏
文史雜志 2009年1期
關(guān)鍵詞:古本丈人帛書

一、《老子》傳本字數(shù)不同的三系

《老子》是春秋時期老聃所著,《史記》稱其“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薄短接[》卷一百九十二、《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二均引西漢揚雄《蜀王本紀》:“老子為關(guān)令尹喜著《道德經(jīng)》?!彼浴独献印贩Q《道德經(jīng)》為時甚早。通行本《老子》將全書分為上篇《道經(jīng)》(共37章)和下篇《德經(jīng)》(共44章),合為81章。由于全文僅五千余字,無論是手抄或解說都比較容易,因而傳世以來版本極多:《漢書·藝文志》登錄解說本4種;印刷術(shù)昌明后數(shù)量激增,《隋書·經(jīng)籍志》前代注本有49種;明正統(tǒng)《道藏》所收白文本和注本41種;今人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匯刊明代以前注本150種,《續(xù)編》則有明代以后的204種。

過去對老子其人其書爭論很多,筆者曾按“主線法”論證其書確為與孔子同時而年略長的老聃所撰。[1]蔣錫昌舉《說苑》卷十叔向稱“老聃有言曰”,《戰(zhàn)國策》中《魏策》魏武侯和《齊策》顏觸都稱“老子曰”,《太平御覽》卷三百二十二錄《墨子》亦稱“老子曰”,他們所引的話都見于今書,因叔向與孔子同時,其余各人僅晚孔子1個世紀左右,可見此書早就傳播于世。[2]戰(zhàn)國《韓非子》有《解老》《喻老》兩篇,是對《老子》的早期解說。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葬于公元前168年)出土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軑侯利倉家所藏抄本;特別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古墓(葬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出土71枚竹簡《老子》,抄錄時代在戰(zhàn)國中期,成為迄今最老的摘抄本。這些客觀事實,清晰地證實了《老子》撰著和傳播歷程,于是爭論逐漸趨于平息。

明正統(tǒng)《道藏》中宋謝守灝《混元圣紀》、彭耜《道德真經(jīng)集注·雜說》引《老君實錄》,載有初唐太史令傅奕勘核前代版本的字數(shù)情況:“項羽妾本,齊武平五年彭城人開項羽妾冢得之;安丘望之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謙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齊處士仇嶽傳之;三家本有五千七百二十二字,與《韓非·喻老》相參。又洛陽有官本,五千六百三十五字。王弼本,有五千六百八十三字,或五千六百一十字。河上公本,有五千三百五十五字,或五千五百九十字。并諸家之注,多少參差?!?/p>

用字數(shù)作為控制標志來區(qū)別版本系統(tǒng),無疑是一種科學(xué)的方式。近年發(fā)現(xiàn)的簡帛抄本,與通行本文字對比,往往多出許多“之”、“也”一類的虛字,可見時代最早的古本字數(shù)最多。傅奕所說“項羽妾本”與出土簡帛同類,而“安丘望之本”、“河上丈人本”則是最早在社會上流行的古本,字數(shù)多達5722字,全都屬于《老子》“古本系”,最接近原初文本,而且未經(jīng)后人潤色。

《混元圣紀》引西漢劉歆《七略》,言及成帝時劉向??薄独献印返那闆r:當(dāng)時“讎校中老子書二篇,太史書一篇,臣向書二篇;凡中外書五篇一百四十二章。除復(fù)重三篇六十二章,定著二篇八十一章。上經(jīng)第一、三十七章;下經(jīng)第二、四十四章?!庇捎诠懦疚淖皱e訛,字數(shù)參差,劉向用皇家、史館和自家收藏的文本,整理出一個相對標準的版本來,奠定了通行本的基礎(chǔ)。這就是傅奕所說的“洛陽官本”,字數(shù)5635字,比古本要少100字左右,可見劉向做過一定的精簡。魏王弼注本所用底本,應(yīng)該就是這個本子,但在流傳中后人有些文字上的加工,所以又有5683和5610兩種不同字數(shù)。與王本同時流傳的還有“河上公本”,有5590字一種,5355字一種。不過時至今日,王弼本只有5283字,河上公本只有5270字,比字數(shù)最少的老本子又少了80到90字。由此可見在版本流傳過程中,文字也在不斷地調(diào)整和減少。這統(tǒng)統(tǒng)屬于《老子》的“行本系”,是經(jīng)過后人潤色的結(jié)果。

東漢漢安元年(142年)天師張陵建立原始道教后,張氏祖孫將《老子》奉為圣經(jīng),為了增加神圣性,試圖把《老子》湊成整整五千個字,于是將許多“之”、“乎”、“兮”、“者”等虛字大量刪削,使之成為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的“五千文”。出自對經(jīng)文的尊重,當(dāng)時在詞語方面加工修改很少,基本上保存著古本原貌。1900年甘肅敦煌莫高窟藏經(jīng)洞中發(fā)現(xiàn)5萬多卷文書,全是4~11世紀的手抄本,其中就有不少唐人抄寫的《老子》經(jīng)和注,屬于這種“五千文”。從1907年起,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陸續(xù)前來,以“考察”“研究”為名,將敦煌卷子盜往國外,流失于英、法、日、俄等國?,F(xiàn)經(jīng)中外學(xué)者收集、刊印,敦煌遺書內(nèi)容已基本發(fā)布。唐代不少道觀中還有《老子》全文的碑刻,大都屬于“五千文”,由于文字固定在碑石上,免除了后來傳抄中的誤筆,而且時代較早,??眱r值很高。這些都屬于《老子》的“減字系”,雖然虛字經(jīng)過大量刪除,但少有詞語上的加工潤色,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著原始風(fēng)貌。

古本系、行本系、減字系構(gòu)成《老子》版本的三系,標志著文本流傳演變歷程,成為文獻學(xué)研究的極好材料。同時,弄清其中演變的規(guī)律,完全可以使《老子》原初文本得到完美的恢復(fù)。

二、早期文本的“古本系”

《老子》最古抄本依靠考古發(fā)現(xiàn),因為古人愛好此書,死后往往把抄本葬入墓中。這種現(xiàn)象屢見不鮮。

郭店出土的竹簡《老子》,由稱“東宮之師”者葬入墓中,用篆文抄錄,但內(nèi)容并不完整(約占全書1/3),亦未按通行本前后章序;整理者按竹簡形制分為甲、乙、丙三組。甲組竹簡39枚,依次抄有通行本第19、66、46(中段和下段)、30(上段和中段)、15、64(下段)、37、63、2、32章;第25、5(中段)章;第16(上段)章;第64(上段)、56、57章;第55、44、40、9章。乙組竹簡18枚,依次抄有通行本第59、48(上段)、20(上段)、13章;第41章;第52(中段)、45、54章。丙組竹簡14枚,依次抄有通行本第17、18章;第35、31(中段和下段)章;第64(下段)章。其中第64章下段前后重復(fù)抄過兩次,文字也略有差別,充分表現(xiàn)出摘抄性質(zhì)。

馬王堆帛書甲本時代略早,字體近于篆文,書中“邦”字沒有避漢高祖劉邦的諱而改作“國”,推測是秦代或更早時期所抄;乙本為隸書,所據(jù)底本與甲本相同,書中僅避劉邦的諱,而未避漢惠帝劉盈和文帝劉恒的諱,證明抄錄時間處于劉邦在位的7年之中(公元前202~前195年)。帛書內(nèi)容完整,與通行本81章內(nèi)容基本相同,僅有3處分章與通行本存在差異(第24章插在21、22章之間;第40章插在41、42章之間;第80和81章放在66、67章之間);而最大的差別是《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與通行本正好相反。

南北朝北齊武平五年(574年)項羽妾墓(葬于公元前210年左右)出土《老子》抄本,其時代應(yīng)與帛書甲本相當(dāng)。當(dāng)時由傅奕(555~639年)參考了9家注本進行整理,校訂為《古本篇》,共5556字,與帛書文字有許多類同之處,但體例按通行本《道經(jīng)》在《德經(jīng)》之前。此書現(xiàn)存于正統(tǒng)《道藏》中。

南宋范應(yīng)元曾獲得某種古本,但背景不詳。他參照傅奕本和先秦兩漢諸家引文,編成《古本集注》一書,共5500字,《道經(jīng)》仍在《德經(jīng)》之前,現(xiàn)存于《中華道藏》中。此人生平不可考,因書題為“前玉隆萬壽宮掌教、南岳壽寧觀長講”,應(yīng)是道教人士;稱“果山范應(yīng)元”,當(dāng)為西蜀南充人。這一版本保留了許多古代傳本內(nèi)容,具有很高的參校價值。

漢成帝時(公元前32~前7年),成都人嚴君平著《老子指歸》十三卷,錄有劉向以前的經(jīng)文,故仍屬古本系。此書傳至明代已失其半,藏書家胡震亨所得僅六卷,刻人《秘冊函》叢書;清《四庫全書》將此書納入子部道家中,共有《德經(jīng)》部分35篇;開頭一篇《說目》,類似全書的“凡例”。此書另一版本《道德真經(jīng)指歸》收入正統(tǒng)《道藏》中,共有七卷,《德經(jīng)》部分比較完整。從《說目》可知,《老子指歸》本《德經(jīng)》在《道經(jīng)》之前,與帛書類同。全書分為72章,將通行本第39和40章、第57和58章、第67和68章、第78和79章都合并在一起?!兜澜?jīng)》的分合則不得而知。由此可知,早期文本并沒有嚴格的分章格式。有人認為,從《韓非子》兩篇解說也能看出《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是原初文本的體例。

古本系的價值,以下幾個例子足以說明:

通行本第1章“無名天地之始”,馬敘倫發(fā)現(xiàn)《史記·日者列傳》引作“無名者,萬物之始也”;王弼本注解說“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可見原文應(yīng)該是“無名萬物之始”[3]。蔣錫昌補充第21章王注又有“以無名說萬物始也”;又可見王弼所錄經(jīng)文正是“萬物”而非“天地”,表明后人把王本的原句作了誤改。現(xiàn)在出土帛書文字正是“無名萬物之始”,證明他們校核結(jié)果實有先見之明。

通行本第5章“多言數(shù)窮”,馬敘倫發(fā)現(xiàn)《文子·道原》作“多聞數(shù)窮”,疑原文是“多聞”而非“多言”;現(xiàn)敦煌殘卷《老子想爾》和遂州龍興觀碑正作“多聞”,而且帛書也是“多聞”。

通行本第6章“用之不勤”,于省吾謂按金文“勤”應(yīng)作“堇”,[4]而帛書正作“堇”。第9章“金玉滿堂”,馬敘倫根據(jù)下文韻腳認為應(yīng)作“金玉滿室”;宋陳碧虛所見嚴君平本、王弼本都作“室”,傅奕古本、范應(yīng)元古本也是“室”;現(xiàn)在帛書為“金玉盈室”,“滿”是后來避諱所改。

三、經(jīng)過調(diào)整的“行本系”

戰(zhàn)國時有“河上丈人”傳授《老子》?!妒酚洝芬懔袀鳌贰疤饭苯Y(jié)語:“樂臣公學(xué)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下文記有“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樂暇公·樂臣公·蓋公·曹參”的傳授系統(tǒng)共7代。如果每代需時15年的話,則從西漢相國曹參(?~前190年)上推,河上丈人應(yīng)為公元前4世紀周赧王時人?!端鍟そ?jīng)籍志》言“梁有戰(zhàn)國時河上丈人注《老子經(jīng)》二卷;漢長陵三老毋丘望之注《老子》二卷?!?/p>

通常認為,漢代流傳的版本是河上公本?!昂由险扇恕薄昂由瞎眱烧呤且蝗诉€是兩人,須加考證。據(jù)《太平御覽》卷五百十引魏嵇康(223~262年)《高士傳》:“河上公者,不知何國人也,謂之丈人。隱德無言,無得而稱焉。安丘先生等從之修其黃老業(yè)。”表明河上公也有“丈人”之稱,并有學(xué)生“安丘”。同書卷六百六十六引晉葛洪(284~364年)《抱樸子》指出:“安丘望之,字仲都,京兆長陵人也。修尚黃老,漢成帝重其道德,常宗師之;愈自損退。成帝請之,若值望之章醮,則待事畢然后往。老子章句有安丘之學(xué)。”漢成帝公元前32年即位,安丘望之已成一代宗師,起碼有60歲了;因此他大約生于漢武帝晚年。他向河上公學(xué)習(xí),應(yīng)當(dāng)在20歲以前,大約在漢宣帝時代(前73~前49年)。此人應(yīng)即《隋書·經(jīng)籍志》所記“毋丘望之”?!短接[》卷六百六十二引葛洪《神仙傳》:“河上公,莫知姓名也。漢孝景時,結(jié)草庵于河上?!睗h景帝(前156~前140年在位)曾請教他《老子》文句問題。如果所記屬實,則河上公教授安丘時已在100歲以上,這在“修道養(yǎng)壽”的道家中并不是不可能。今本《神仙傳》中將景帝記為文帝,年代又早了20年,恐有竄亂;即使如此,仍在情理之中。但他與戰(zhàn)國晚期的河上丈人,雖同屬黃老派的隱士,顯然不是一個人。收入《道藏》的河上公章句,全書清晰地分為81章,《道經(jīng)》在前,《德經(jīng)》在后,由此文化界常稱《老子》為《道德經(jīng)》,后來各家注本大都按照這種分章框架。

近人根據(jù)注文來校核經(jīng)文,發(fā)現(xiàn)翻刻中河上公經(jīng)文曾被后人做過種種修改,特別是唐玄宗李隆基御注《老子》頒布印行后,被當(dāng)作標準版本使用,經(jīng)文被改恐怕與此有關(guān)。魏王弼(226~249年)所撰《老子注》上下卷,流傳最廣,也最知名;雖經(jīng)文仍為前《道》后《德》,但81章沒有明顯的分章標題;現(xiàn)在的傳本也是在古本基礎(chǔ)上經(jīng)后人加工調(diào)整過的版本。傅奕校勘河、王傳本,發(fā)現(xiàn)同是河或王本,也有字數(shù)不同的兩家。嚴可均《鐵橋金石跋》稱:“蓋《道德經(jīng)》自御注后,頒列學(xué)宮,久相傳習(xí)?!薄半m以河上、王弼二家,校者亦頗改就御注?!彼拇ù髮W(xué)蒙文通教授認為,唐馬總《意林》與流入日本的《群書治要》所引錄經(jīng)文,才是當(dāng)初真本;按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所引所釋來核對經(jīng)文,發(fā)現(xiàn)河、王傳本中不少地方可以復(fù)原。[5]

《道藏》中所收除唐玄宗御注本和疏本外,還有陸希聲、李約、強思齊、李榮、杜光庭注本等多種,時代均為唐代。其后,有校勘價值的注本,則有宋陳景元、彭耜和元吳澄注本等;皆屬“行本系”。這一系統(tǒng)版本的特點是,文字比較可讀,詞句比較整齊,虛字安排適當(dāng)。比如帛書第2章“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毙斜鞠嫡{(diào)整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辈瘯?2章“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行本系調(diào)整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p>

不過由于認識不同,各家調(diào)整的結(jié)果也各有歧異,甚至與原文內(nèi)涵有所背離。例如帛書甲本第13章“故貴為身于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汝何以寄天下?”行本系調(diào)整得五花八門——

《御注疏本》:《杜光庭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李約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故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李榮注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李榮義解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托于天下。

《張君相集解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于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托于天下矣。

《司馬光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矣。

《林希逸本》: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

《程大昌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陳景元本》:故貴以身于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于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

《白玉蟾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托天下矣。

《呂知常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托天下。

《鄧錡本》、《吳澄本》: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則可以托天下。

《危大有本》: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則可托于天下。

《焦竑本》、《周如砥本》: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可以托天下。

《釋德清本》: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寄于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永樂大典本》: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托于天下。

《明太祖注本》:故貴以身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乃可以托天下。

四、湊整字數(shù)的“減字系”

敦煌寫本中,傳為系師張魯所撰《老子想爾注》卷子即在其中,現(xiàn)僅殘存《道經(jīng)》部分,而且開頭也有些殘損,1956年由饒宗頤以《箋注》方式在香港出版:“此想爾注本,即所謂系師張魯之五千文本,斷然無疑?!苯?jīng)文中許多“之”、“乎”、“兮”、“者”等虛字做了刪削,但仍保存著古本的風(fēng)貌。

浙江大學(xué)朱大星對敦煌寫本《老子》綜述指出,其中白文本單件53件,綴合后為35件,可分甲(標明字數(shù))、乙(不標字數(shù))兩種文本。[6]末尾題有“道經(jīng)卅七章、二千一百八十四字;德經(jīng)卌章、二千八百一十五字;五千文上下二卷合八十一章、四千九百九十九字。”全文4999字的原因,是第11章“三十”兩字被寫成了“卅”。

唐代不少道觀中還有《老子》全文的碑刻,大都屬于減字系,與《想爾注》和敦煌寫本一脈相承。現(xiàn)存最早的有景龍二年(708年)易州龍興觀碑,??眱r值很高。嚴可均《鐵橋金石跋》稱:“世間真舊本,必以景龍碑為最。其異同數(shù)百事,文誼簡古,遠勝今本者甚多?!?/p>

減字系版本削減虛字有過度的地方。比如通行本第15章“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薄毒褒埍穼懗伞霸ト舳娲ǎq若畏四鄰;儼若客,渙若冰將釋;敦若樸,混若濁,曠若谷?!钡?5章“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薄独献酉霠枴贰毒褒埍贰端熘荼贰端鞫葱尽范紝懗伞暗莱鲅?,淡無味?!北M管如此,減字系的“出言”,與行本系的“出口”不同,卻與古本系的帛書“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無味也”相當(dāng)一致;而且與傅奕本、范應(yīng)元古本“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很吻合。

周柱下史老聃所著《老子》,迄今已歷2500年以上。戰(zhàn)國至漢初抄錄的文本,時代最接近原著,有意無意的文字篡改機會較少,因此楚簡、帛書、傅奕本這些早期文本最為寶貴。不過,西漢及其前的手抄本,抄寫習(xí)慣相當(dāng)不規(guī)范,并不特別重視校對,不僅錯字、衍文、漏字常有,而且抄者隨便更改字句,也見慣不驚;至于通假字的應(yīng)用,更是隨心所欲。因此恢復(fù)初文,需要綜合考慮,審慎分析。

文本的句讀,對于理解原初內(nèi)涵至關(guān)重要。例如通行本第1章“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兩句,河、王傳本皆在“有欲”、“無欲”處斷句,至宋王安石、司馬光作注時,斷句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使哲理上更為圓滿,因而這一斷句法得到古今許多學(xué)者的認可。可是帛書出土后,那兩句卻是“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可見河、王傳本的斷句法仍然正確?!昂恪弊忠虮苤M改“?!保瑹o關(guān)大局;但帛書斷句標志“也”字卻引起了不少質(zhì)疑。如陳鼓應(yīng)引老學(xué)家嚴靈峰的言論,認為帛書“具備了訛字、脫文、衍誤、錯簡之諸種缺點”,雖是最古的版本,卻不是最好的版本?!袄献佑^物方法以虛靜為本,常常有欲之人,自難虛靜,何能觀妙、觀徼?”他覺得帛書那個起標點作用的“也”字“應(yīng)不當(dāng)有”;于是陳鼓應(yīng)隨之定“也”字為衍文。[7]如果說帛書出土以前,易順鼎、高亨、繆爾舒等力主在“有”、“無”處斷句,徐紹楨說“常有欲”決非老子之意,林聿時說若以“常有欲”為讀,就把此章零割碎刮,弄得根本不通,如此等等論調(diào)皆屬各家的見仁見智;那么在帛書出土以后,硬要壓倒古本來服從自己的見解,便未免帶有“學(xué)閥”的味道了。筆者以為“恒有欲”不但并非“不通”,而且是現(xiàn)實生活中普遍現(xiàn)象,誰能夠經(jīng)?!盁o欲”?就拿上述學(xué)者研究這些學(xué)問時,誰沒有帶著個人追求、欲望?誰不處于“恒有欲”之中?老子本意是有欲無欲都能去“觀”,只是看到的境界不同而已,這在哲理上實屬至善。

《老子》三系,標志著版本的演變過程,所謂“最佳文本”往往隨編注者的理解,折射出不同的模樣。劉笑敢認為,每一編校者心目中的“理想文本”并不完全一樣,大都希望校正后文從字順、義理條貫、合轍押韻。這種情況直到當(dāng)代仍在繼續(xù)。但是古本往往不是“通順合理”的,后人加工的“通順合理”版本,往往與古本原貌相去甚遠。[8]這一見解頗為客觀公允。

注釋:

[1]馮廣宏:《以主線法重論老子時代》,《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3期。

[2]蔣錫昌:《老子校詁》,商務(wù)印書館1937年版。

[3]馬敘倫:《老子覈詁》,天馬山房叢著本。

[4]于省吾:《老子新證》,北京1940年刊本。

[5]蒙文通:《老子王弼本校記》,《蒙文通全集》,巴蜀書社2002年版。

[6]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中華書局2007年版。

[7]陳鼓應(yīng):《老子注譯及評介》,中華書局1984年版。

[8]劉笑敢:《老子古今·導(dǎo)論》,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館(成都)館員

猜你喜歡
古本丈人帛書
屬相
帛書《黃帝四經(jīng)》之“道”的“入世”特征
《古本戲曲叢刊》五集目錄考述——兼談《古本戲曲叢刊》的目錄學(xué)意義
存世箏譜集古本所承載的文化價值研究
梁潮印簵·鐘鼎文帛書人物傳寫
母親節(jié)感懷
重慶市中醫(yī)藥學(xué)會2020年學(xué)術(shù)年會暨《涪陵古本傷寒雜病論》影印本首發(fā)式
略談《古本戲曲叢刊》中的幾部碧蕖館舊藏傳奇
“丈人”未必是“岳父”
中國簡帛書對隸書發(fā)展的現(xiàn)實影響
云和县| 雷山县| 安新县| 宁河县| 和政县| 盐亭县| 商河县| 屏山县| 密云县| 长海县| 利津县| 宁南县| 鄯善县| 靖江市| 南昌市| 永定县| 金门县| 阳西县| 龙山县| 焦作市| 南昌市| 南川市| 蕲春县| 宁化县| 调兵山市| 清苑县| 汉沽区| 美姑县| 景德镇市| 景东| 沭阳县| 马关县| 城市| 长丰县| 浪卡子县| 凤城市| 兴义市| 太仆寺旗| 石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