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莊子以知識換道德的社會政治觀

2009-04-03 01:18張松輝羅鳳華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年1期
關鍵詞:進步知識莊子

張松輝 羅鳳華

[摘要]學界一致認為莊子的社會觀是倒退的,應受到批判。我們認為衡量社會是否進步主要有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兩大標準。莊子反對以喪失美德為前提的物質(zhì)文明生活,主張以知識挾道德。這一主張雖然不完全正確,但也有許多值得肯定之處。它提醒人類:要汲取歷史教訓,在盡量不破壞人類美德的前提下去發(fā)展物質(zhì)生產(chǎn)。

[關鍵詞]莊子;知識;道德;進步;倒退

[中圖分類號]B2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176312009)01-0011-05

現(xiàn)在的學者一致認為莊子的社會政治觀是倒退的,應該受到批判。我們認為這樣看問題是片面而簡單的,因為衡量社會是否進步,有不同的標準,其中主要是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兩個標準。莊子的社會觀是,反對以喪失精神文明(也即高尚的道德)為前提的物質(zhì)文明生活,主張以知識換道德。

一學界對莊子社會觀的批判

被視為倒退的莊子社會觀受到學界一致的批判,馮友蘭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單列一節(jié)“倒退的社會觀”來闡述莊子的社會觀:“莊周明確地主張社會應該向后退,歷史的車輪應該倒轉,對人類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瘪T先生的表述是不確切的,如果說莊子對“現(xiàn)行的”“人類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似乎還可以,而不能說莊子“對人類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因為莊子理想的社會依然是一種“人類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依然有“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只不過莊子理想的“人類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迥異于他所處的戰(zhàn)國時代的社會而已。如果說莊子對“人類的社會、政治制度和文化生活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態(tài)度”,那么莊子所提倡的就應該是毀滅整個人類,這不符合莊子思想。任繼愈先生和白壽彝先生對莊子的社會觀也提出批評:

莊子發(fā)現(xiàn)了矛盾,但是無力解決矛盾。他看不到前進的道路,只好向后看;他不懂辯證的否定,只會搞形而上學的否定,在拋棄污水的同時,拋棄了嬰兒。這就是他社會歷史觀的悲劇。

莊子反對社會進步,否定文化知識,痛恨仁義禮樂,主張愚昧。

應該說,這些批判都是有道理的,但也都只說對了一半,因為這些批判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莊子在對人類知識批判的同時,反復強調(diào)了對美德的提升。我們這里所說的知識包括了知識本身及其副產(chǎn)品——各種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倫理規(guī)范和過度的科學技術。

仔細研讀《莊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所反對的是世俗人的知識,提倡的是人類的美德,這樣的社會觀,我們很難判定是倒退的,還是進步的。如果一定要求我們回答這一問題,如果知識和道德之間的矛盾真的無法調(diào)和,那么在反復衡量其輕重之后,我們會得出與上述學者相反的結論,認為莊子的社會觀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是利大于弊。換句話說,莊子的社會觀是以犧牲物質(zhì)文明來換取精神文明。

二莊子的社會觀是以知識換道德

莊子提出“以知識換道德”這一社會觀的前提是:知識的增多與道德的衰落是成正比的,二者不可調(diào)和。這與老子的“慧智出,有大偽”的思想是一致的。

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禮樂以匡天下之形,縣跛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跽肢好知,爭歸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過也。

肩吾日:“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經(jīng)式義度,人孰敢不聽而化諸!”狂接輿日:“是欺德也?!银B高飛以避(矢曾) 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惠,而曾二蟲之無知!”

在莊子看來,在相對“愚昧”的古代,人們像兒童一樣,在填飽肚子之后,就心滿意足、別無所求了。因為他們的欲望低,所以也就不去爭奪,生活簡單而祥和。由于圣人的出現(xiàn),教會了人們許多的知識,知識的增多,提高了人們的財富欲和名譽欲,于是大家“爭歸于利,不可止也”。尤其是統(tǒng)治者如果運用自己的智謀去統(tǒng)治、甚至殘害百姓的話,那么百姓就會同樣運用自己的智慧與他斗智斗勇,“雖有至知,萬人謀之”,統(tǒng)治者在殘害百姓的同時,反過來也會受到百姓的殘害。智慧的運用,使全社會的人都不得安寧。正是基于這一思想,莊子排斥智慧:

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日:“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p>

灌園老人寧肯一罐罐地提水澆菜,也不肯使用效率高得多的機械,這與一般人的看法剛好相反。緊接著這段文字,莊子就介紹了世俗人的生活態(tài)度:

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圣人之道。

這里所說的圣人自然是指世俗社會的圣人。這種“用力少,見功多”的圣人原則依然是現(xiàn)代人的原則,根據(jù)這一原則,人們在使用工具時,只考慮這種工具給人們帶來的財富多少,而不去考慮這種工具的使用所帶來的物質(zhì)上的副作用(如環(huán)境的破壞)以及道德上的副作用。上?!渡鐣茖W報》先后兩次發(fā)表紀念經(jīng)濟學家孫冶方的文章,都談到孫冶方的“最小最大公式”,其中冒天啟在《不改行、不改志、不改觀點——紀念孫冶方誕辰100周年》一文介紹說:

從1978年底開始,我一直在孫冶方身邊學習和工作,……他在多篇文章中都講:用最小的勞動消耗去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是搞經(jīng)濟工作的秘密。人類靠勞動生存,生活的好壞,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勞動效率的高低。經(jīng)濟學就是要以“最小最大”為紅線,研究如何以更少的勞動投入獲得更多的有用產(chǎn)品,或者如何減少生產(chǎn)每一單位產(chǎn)品所需要的勞動量,達到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的目的?!?jīng)濟學界公認:“最小最大”是孫冶方公式。

這一“最小最大公式”實際上就是兩千多年前莊子說的“用力少,見功多”。從抽象的理論看,這一“最小最大公式”自然應該成為人類行為的圭臬,人們辦事無不追求“事半功倍”,哪個愿意“事倍功半”呢?但一旦把這一原則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情況就復雜得多了,因為人類的生活不是以整個人類為單位,至少到目前還不是,而是以民族、國家、階層、集團、家庭、個人為單位的,如果失去道德的約束,每一個生存單位都去追求“最小最大”,矛盾和斗爭將會愈演愈烈,各單位將會彼此排斥、相互擠壓。中國古代就有“以鄰為壑”的做法: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泵献釉唬骸白舆^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p>

白圭為了追求本國的“最小最大”,就向鄰國排水,受到了孟子的批評。孟子表揚禹“以四海為壑”的做法,其實,“以四海為壑”的行為依然是以犧牲他人利益為前提的——海水的增長或多或少要淹沒他國領土。

總之,抽象地講“最小最大”是正確的,一旦落實到現(xiàn)實,這一原則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一個國家會以鄰為壑,一個單位也會:制造商為了追求

“最小最大”,就會盡最大可能地擠壓原料商、銷售商和工人的利益;銷售商為了追求“最小最大”,就會盡最大可能地擠壓制造商、運輸業(yè)和消費者的利益。為了能夠用最小的付出在一塊蛋糕中占有最大的份額,各生活單位之間勾心斗角就勢所難免。

除了上述較為明顯的弊病之外,追求先進工具的使用,還對人類起到潛移默化的不利影響,它將最終導致人性的異化:一是不斷提高人們的智慧,而這種智慧會異變?yōu)榻圃p奸滑;二是增加了社會財富,而社會財富的增加,會導致對剩余財富的爭奪,因此就出現(xiàn)了“惠子從車百乘以過孟諸,莊子見之,棄其余魚”的戲劇性場面。

我們知道了莊子對整體社會發(fā)展的看法,自然就容易理解他的政治態(tài)度,他寧可要一個知識貧乏的和諧社會,也不肯接受一個知識豐富但極為不安的社會。莊子一方面打壓物質(zhì)文明,一方面提倡提升人類的道德水準。這樣的社會觀,從總體來講,我們很難界定它是進步的,還是倒退的。

三衡量社會進步的兩大標準:物質(zhì)文明與道德文明

“知識就是力量”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名言,現(xiàn)在沒有任何人會否認知識的力量。但問題是,這種知識所產(chǎn)生的力量必須被控制在道德的統(tǒng)領之下,失去道德控制的力量,其能量越大,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將會演變?yōu)橐环N可怕的力量,甚至是毀滅整個人類的力量。

對于一個人的要求,自然是德才兼?zhèn)?,如果熊掌與魚不能兼得的話,我們寧可要一個有德無才之人,也不愿要一個有才無德之人。有德無才,即使對社會沒有多大貢獻,至少不會禍害社會;而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就不同了,這樣的人比無德無才的人更可怕。無德無才,想禍害社會,也沒有太大的禍害能力;有才無德的人,既有禍害社會之心,又有禍害社會之力。我們看歷史上的商紂王: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

商紂王不僅“資辨捷疾,聞見甚敏”,而且“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既有智,又有力,而恰恰缺少德。沒有德控制的智、力使得商紂王想出了酒池、肉林、炮烙、剖心等各種方法來殘害臣民,禍亂國家。

梁元帝蕭繹的經(jīng)歷也再次說明了德重于才的道理。《梁書》記載:“世祖(元帝廟號為世祖)聰悟俊朗,天才英發(fā)。年五歲,高祖問:‘汝讀何書?對曰:‘能誦《曲禮》。高祖曰:‘汝試言之。即誦上篇,左右莫不驚嘆?!乳L好學,博總群書,下筆成章,出言為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缎⒌聜鳌啡?,《忠臣傳》三十卷,《丹陽尹傳》十卷?!蹲h書》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講疏》十卷,《內(nèi)典博要》一百卷,《連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韜》十卷,《補闕子》十卷,《老子講疏》四卷,《全德志》、《懷舊志》、《荊南志》、《江州記》、《貢職圖》、《古今同姓名錄》一卷,《筮經(jīng)》十二卷,《式贊》三卷,《文集》五十卷。”五歲就能背誦《曲禮》,一生著作等身。就是這樣一個才華出眾的人,卻落了個國破家亡、身死人手的悲慘結局,并殃及全國百姓。為什么呢?唐代魏征對此有一個公允的評價:

其篤志藝文,采浮淫而棄忠信;戎昭果毅,先骨肉而后寇仇。雖口誦六經(jīng),心通百氏,有仲尼之學,有公旦之才,適足以益其驕矜,增其禍患,何補金陵之覆沒,何救江陵之滅亡哉!

魏征認為具有“仲尼之學”、“公旦之才”的元帝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是因為他缺乏“忠信”之德,剛毅好殺,而且重點是殺害骨肉親人。沒有美德駕馭的“仲尼之學”、“公旦之才”,“適足以益其驕矜,增其禍患”。元代趙天麟把人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臣以為選用之法,莫貴于德,莫急于才。才德兼全者,大丈夫也;德勝才者,君子也;才勝德者,豪英也;有德無才者,淳士也;有才無德者,小人也;才德兼無者,愚人也。

德才兼?zhèn)涔倘蛔詈?,如果必須去其一,那么我們寧肯要“有德無才”的“淳士”,也不要“有才無德”的“小人”。

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知道首先要考慮德,其次是才,那么我們在評價一個社會時,為什么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呢?一個“無德而只有才”的社會,肯定是一個混亂的社會,即使這個社會里黃金鋪地,人們的生活也絕不會祥和美滿。這樣的社會,財富越多,爭奪就越殘酷。東漢文人趙壹在《刺世疾邪賦》中寫道:

寧饑寒于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于當今之豐年。

我們不能把這些詞句僅僅看作是激憤之語,它實際上反映了人們的普遍心理。在一個物質(zhì)相對貧乏的社會里,只要財富分配公平,人際關系和諧,人們的生活照樣祥和安寧,這也就是孔子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反過來,即使有著較好的物質(zhì)條件,如果整個社會的人們整天都是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甚至是兵戎相見,他的生活能夠幸福嗎?莊子的這一思想,實質(zhì)上與儒家重義輕利、舍生取義的主張是一致的。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泵献右舱f:“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碑?shù)赖屡c富貴、生命發(fā)生矛盾時,儒家選擇了前者。儒家在談論這一原則時,往往是局限的個人,沒有明確地把這一原則推廣到整個社會,而莊子則把這一原則放置于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這一大范圍里來審視。當整個社會在道德與知識(知識是謀取富貴、保全生命的前提)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莊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道德,而拋棄了知識。

一個社會的物質(zhì)財富和道德文明如果能夠不斷地同步提高,這當然是人們所向往的社會。如果一個社會物質(zhì)財富不斷增加而人們的道德不斷衰落,這樣的社會算是在不斷地前進呢?還是在不斷地倒退?相反,如果一個社會物質(zhì)財富相對貧乏而人們的道德完美,這樣的社會是值得我們贊美呢?還是值得我們批判呢?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回答,但多數(shù)人大概會更贊成財富相對貧乏而人們的道德完美的社會。

因此,如果我們把道德看作社會是否進步的主要標準,而物質(zhì)是否富足看作次要標準的話,我們就不會簡單地指責莊子是一個主張社會倒退的歷史反動者。

莊子對人類美德的具體解釋可能有自己的局限性,但他的道德重于知識的總原則不能說是錯誤的。因此,我們應該重新評價莊子的社會觀,肯定其正確的一面,指出其不足,而且在我看來,其正確的一面遠遠大于錯誤的一面。

四對莊子政治思想的評判

我們不同意學界對莊子政治思想的全盤否定,但也不意味著我們對莊子政治思想的完全肯定。

就如評價一個人一樣,莊子在評價一個社會時,緊緊抓住最關鍵的問題——德。莊子寧肯要一個道德美好、物質(zhì)相對貧乏的社會,也不肯要一個道德低下、物質(zhì)相對富裕(更何況這些富裕的物質(zhì)大多為少數(shù)人所占有)的社會。這一社會觀不能僅僅冠以“倒退”,其中包含著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但莊子的這一思想也有不少值得批判的地方。

第一,莊子提出的理想世界是無法實現(xiàn)的空想政治。

莊子思想的主旨就是反對多為政治,提倡清靜

無為,最終目的就是把當時的社會拉回到“至德之世”。要想改變整個社會的政治制度,銷毀已有的科技文化,莊子絕對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力量,而又不愿放棄自己的理想,從而使自己站在了整個社會的對立面上,這就是莊子的人生悲劇。莊子在《天地》篇中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的悲劇,他說:

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適者猶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則勞而不至,惑者勝也。

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不亦悲乎!大聲不入于里耳,《折楊》、《皇夸》則嗑然而笑。是故高言不止于眾人之心,至言不出,俗言勝也。以二缶鐘惑,而所適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雖有祈向,其庸可得邪!知其不可得也而強之,又一惑也!

他知道自己的理論對世俗人來說,是“大聲”,是“高言”,根本無人理睬。他說:“三人同行,如果有兩個是糊涂人的話,他們就無法到達自己的目的地,更何況現(xiàn)在整個天下的人都糊涂了。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雖然有理想,但這種理想是無法實現(xiàn)的?!彼麅纱伟l(fā)出這一感嘆,字里行間滲透著無限的悲哀、無奈和孤獨。連莊子本人也已經(jīng)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能是一種美好的空想。

第二,犧牲物質(zhì)文明未必就一定能夠換取精神文明。

莊子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中,認定道德的滑坡是由世俗教育和物質(zhì)發(fā)達造成的,于是就去物質(zhì)文明而取精神文明。莊子的這一觀點,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謂的“文明”給人類帶來的物質(zhì)和精神的弊病已是有目共睹。但問題是,當我們?nèi)掏慈サ粑镔|(zhì)文明以后,是否就真的能夠獲得精神文明,從而出現(xiàn)一個美滿祥和、其樂融融的社會,這的確是未知的。莊子為我們展現(xiàn)的美好生活,實際上是經(jīng)過他美化了的原始社會生活,其中有許多他個人臆造的東西。當我們拋棄科技文明,重新回到茹毛飲血的時代,我們真的就能夠獲得我們所期盼的幸福嗎?也就是說,在所謂的文明社會里,的確存在著大量不如人意的事情,但在洪荒未開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也未必就美滿。在這種情況下,就盲目地要人們丟棄已有的物質(zhì)文明,其結果很可能使人類兩頭落空——在丟棄物質(zhì)文明之后,并沒有獲得精神文明。

第三,莊子對美德的定義未必正確。

退一步說,即使在丟棄物質(zhì)文明之后,我們能夠獲得莊子所說的精神文明,那種精神文明也未必就是我們所向往的。因為莊子所說的精神文明是一種建立在愚昧基礎之上的無“機心”,也就是他說的“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這是一種無知的純樸,愚昧的快樂。以無知為基礎的純樸固然比文明社會里的狡詐要可愛得多,但畢竟是一種“低級”的純樸,我們理想的純樸應該是以文明為前提的純樸,套用哲學的否定之否定理論,人性的整個發(fā)展歷程應該是:以蒙昧為基礎的純樸——以文明為基礎的狡詐——以文明為基礎的純樸。

第四,莊子把人類社會的“德”和“才”對立起來,認為二者似乎不可調(diào)和,這一觀點不太正確。

莊子社會觀的不合適之處,甚至可以說是最主要之處,就在于他把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對立起來,認為二者不可調(diào)和。由于莊子所處時代的局限,也由于他沒有從更長遠的人類發(fā)展著眼,他只看到物質(zhì)文明發(fā)展帶來的精神文明滑坡。這當然不能責怪、莊子,我們比莊子遲生了兩千多年,我們看到的依然是兩種文明之間的矛盾——物質(zhì)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精神文明的不斷滑坡。但我們不會得出莊子那種悲觀的論調(diào)——只有毀滅物質(zhì)文明才能恢復精神文明。我們的樂觀看法是:物極必反,當兩種文明的矛盾發(fā)展到極限時,這種矛盾就會走向調(diào)和??傆心敲匆惶欤藗冊谙硎芪镔|(zhì)文明的同時,也享受著精神文明。因為在物質(zhì)需求不再成為問題時,人們將回頭追求精神生活。一旦物質(zhì)財富不再成為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高低的標準,而精神生活成為人們追求的主要內(nèi)容時,各種美德自然會重新回到人類的懷抱。這就是我們前文說的“以文明為基礎的純樸”。

總之,我們認為莊子“以知識換道德”的社會發(fā)展觀有錯誤的一面,也有正確的一面,不應被完全否定。莊子的這一思想至少會提醒人類:要汲取歷史教訓,在盡量不破壞人類美好道德的前提下去發(fā)展物質(zhì)生產(chǎn)。我們相信,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類必將建立一個既有美好道德、又有富裕物質(zhì)生活的理想社會。

猜你喜歡
進步知識莊子
《莊子說》(二十二)
習題變一變 思維現(xiàn)一現(xiàn)
是“知識”,還是“知識權力”追求?
《莊子說》(二十)
愛與知識的力量
《莊子說》(十五)
塔城市| 青铜峡市| 西华县| 奉节县| 马山县| 石首市| 沙雅县| 禹城市| 峨山| 太康县| 兴文县| 深水埗区| 白城市| 东莞市| 文昌市| 威远县| 云龙县| 辽阳县| 启东市| 和龙市| 湖南省| 德钦县| 武汉市| 天长市| 葫芦岛市| 彭山县| 章丘市| 亚东县| 盘山县| 巩留县| 雷山县| 岳普湖县| 保亭| 古蔺县| 蚌埠市| 定西市| 英吉沙县| 台安县| 江源县| 深州市|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