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紅
去年以來,我校(注:此處指江蘇省南通市小海中學,下文同)先后學習借鑒江蘇洋思、東廬中學的教改經驗,實施了以改革備課模式,課堂教學模式,課外輔導方式為主要內容的,以“講學稿”為載體的“學教合一”的新課程改革。所謂講演稿教學是指在上課時,老師和每個學生手中都有一篇講學稿,課前學生按講學稿預習,課上老師按講學稿教,學生按講學稿學,課堂筆記在講學稿上記,課堂練習在講學稿上做,課后,學生的學習心得、教師的教學反思都記在講學稿上。講學稿既是教案,也是學案,它將課前預習、課堂筆記、課堂練習、課內檢測、課內作業(yè)、學生學習心得和教師教學反思等教與學的要素有機地整合到一起,大大提高了常規(guī)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爸v學稿”的設計,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其核心是根據學生的有效學習的需要以及班級授課的特點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通過半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為使課改能夠順利進行,少走彎路,現思考總結如下:
一、實施“講學稿”教學給課堂帶來的變化
1.明確目標,有利于實現教學任務。歷史課程標準提出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其中“知識與能力”是課程學習的基本目標。但在新課程改革中只注重形式的新穎,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掌握。例如,有些教師的公開課上大量出現歷史影片和歷史圖片,上課形式非?;顫?,學生興致很高,有分組討論,有上臺表演……不可否認,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課標中明確規(guī)定了每段歷史時期的知識目標,這些知識要點是衡量、確定歷史基礎知識的統(tǒng)一標準。教科書依據課標具體設計了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及其深度和廣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則是歷史知識的最后落實。因此,在設計教學稿時要緊扣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完成預習,然后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理清講學稿上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對于重難點知識教師加以點撥和指導,師生朝著一個目標有的放矢,才有利于完成教學目標的任務。
2.主體參與,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歷史新課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以前有些教師上的公開課純屬作秀,老師提出問題后,馬上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討論。為了討老師的歡心,學生也總是“有模有樣”地合作探究。學生熱熱鬧鬧了討論一陣,各組派小組長表達意見,最后是教師統(tǒng)一大家的認識。這樣做的結果,許多時候都是小組討論代替了個體的獨立思考,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使用講學稿進行課堂教學時,充分發(fā)揮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對學習的新知識教師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議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等放手讓學生概括,規(guī)律放手讓學生尋找。在此過程中理論性較強的問題,要尋找出規(guī)律的地方教師適當加以點撥、歸納和總結。在“講學稿”的實施中,學生根據“講學稿”的安排和引導,主動的去翻閱課本,查找資料,掌握教學的基本知識,把原來由教師上課時純粹的傳授變?yōu)閷W生的主動獲取,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了加強,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拓展思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我校高一年級在實施講學稿模式幾個月來,收到了預期的效果。用“講學稿”進行課堂教學時,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主要表現在:第一,引導學生通過展開充分的思維來獲得知識,暴露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疑問和錯誤;第二,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第三,課堂教學中除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外,教師自己的思維也要得到充分展開,在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學相長。通過使用“講學稿”的教學新模式,我們深刻認識到:要使“講學稿”真正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必須架個天梯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實踐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水平。但是講學稿的預習、師生互動研討、習題鞏固都需要在課堂上完成,學生的任務是艱巨的,相比之下課堂氣氛也不會太熱烈,少了笑聲和喧嘩,但多了效率和對知識的理解。
4.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過程。運用“講學稿”一是實現了教與學的合二為一,講學稿既是學生的學案,又是教師的教案。在此,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合二為一了。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從前一天晚上的預習、自學到第二天課堂上的釋疑、鞏固,一直到裝訂成冊以備復習,都有教與學的有機結合。二是保證了課堂教學的高密度。一份“講學稿”在手,目標明確,話題集中,可以丟開輔導資料,便于教師解除束縛開啟思路;高頻率地使用電教手段,學生的思維容量會隨之加大,課堂效益明顯增強。
二、幾點思考
1.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爸v學稿”是實施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它的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課堂的教學質量。而“講學稿”的質量則取決于備課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教師備課以“集體備課為主,個人備課為輔”的方式,兩者結合得好,就能達到最佳效果。有些教師不鉆研教材、課標、學生,照抄照搬別人的教學設計,使講學稿脫離自己的教情、學情,運用時不能得心應手;有的教師合作意識差,準備教案后不參與集體討論、交流,繼續(xù)單打獨斗,沒發(fā)揮集體智慧,使講學稿的質量大打折扣,降低了教學效果。所以,一堂成功的好課需要教師花費大量時間,還要有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因此,教師的知識水平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光吃老本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改的形勢了。
2.指導學生的預習不到位。有的教師對學生的預習習慣和預習方法缺乏持之以恒的指導和訓練,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目標任務不明確,預習處于盲目的自學,久而產生厭學;其次,對預習的結果檢查反饋的少,使預習放任自流,久而產生懶學。由于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掌握不夠,致使課堂教學無針對性。這樣就很難實現高效、快樂的課堂教學目標。
3.加強對學生使用“講學稿”的指導。“講學稿”實施的關鍵在于學生會用。因而,在“講學稿”使用之前,教師對學生要提出如下使用要求:第一,拿到“講學稿”后根據其內容認真進行預習。所有同學必須要解決“講學稿”中基礎題部分,然后做提高題,碰到生疏的難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在使用“講學稿”時做到三點:自覺、主動、獨立。第二,課堂學習時要適當作些方法、規(guī)律等的筆記以便今后復習。學完一課后,要在“講學稿”的空白處寫上學后記。第三,每隔一定時間后,將各科“講學稿進行歸類管理,裝訂成復習資料。以上這些要求要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強化訓練,最終養(yǎng)成學習和使用講學稿的習慣。
課堂改革需要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全身心的投入。不管哪種教學方式,只要學生喜歡、家長認可,效果理想,那就是符合時代要求的模式,是值得推廣的模式。講學稿的使用證明了只要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春天必會來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