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稼鋒
作為教學管理者,所期望的當然是教師演繹出高效課堂,但他們往往卻在檢查教師備課筆記(而非“備課”,更非“上課”)上耗時費力,大動干戈,將廣大教師的興奮點從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轉移至大篇幅書寫教案上來,這往往使教師們的教學行為與我們的管理目標背道而馳。筆者認為,管理者應引導教師聚焦課堂,研究課堂,決勝課堂。
一、變檢查教案為推門聽課
素以嚴格甚至殘酷著稱的中央電視臺春晚節(jié)目審查,決不是審“劇本”,而是實實在在地審“戲”,即當堂表演,而后決定取舍或修改,所以即便是“大腕”也不敢掉以輕心。我們教學管理的重心也應由重“劇本”轉為重“戲”,看課堂的流程,看課堂的效果,看師生對課堂的貢獻,看學生掌握、鞏固、運用知識的程度,看師生情感投入的程度,看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后有無激發(fā)學生發(fā)現新問題并調動其探索熱情。筆者所在學校長期以來堅持校內聽課制度:以備課組、教研組為單位的組內聽課制度;師徒間聽課制度;行政聽課制度(全體辦公會成員每周都有明確的聽課任務,每周辦公會中辟出專門版塊由辦公會成員點評本周聽課情況,從而對全校課堂情況實施有效監(jiān)控);每學期推出一批教師連續(xù)一周全面開放課堂,要求全校教師跨學科跨年級聽課。這使我們高興地看到,在大面積開放課堂的背后,是教師們鉆研教材,研究學生,相互切磋,精益求精的高漲熱情。
二、變指導寫教案為指導上課
教學管理應引領教師不僅能上課,上好課,還應能評課,能與同行共同走進新課程,走進教學藝術殿堂。在我校,邀請同行聽課的教師與走進同行的課堂聽課的教師都有壓力,因為聽課結束后隨之而來的就是評課。我校同行評課時,一般不再檢查上課者的教案,更不會糾纏于教案的格式是否符合標準,而更看重課堂的實效,無論是檢查性聽課、研究性聽課,還是交流性聽課,教師們在評課時會圍繞課程理念、教材把握、學情狀況、師生關系、預設與生成資源的有效把握、教學目標達成等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討論。筆者認為,聽課與評課是教育同行之間思想的交流,理念的碰撞,教學藝術的探討,是高水平、高層次的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
三、變監(jiān)控過程為激勵成功
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陳玉琨主任指出:改變一所學校要改變這個學校的校園精神,改變一個學生要改變他的
人生目標,而改變一個教師要改變他的職業(yè)追求。筆者認為,與其糾纏于教師教案的格式、詳略和統(tǒng)一與否,不如創(chuàng)設條件,培育、調動和激發(fā)教師專業(yè)成功的欲望。我校在如下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1.創(chuàng)設展示平臺。 每學年,學校會組織一系列的賽課、公開課、研究課、亮相課和示范課,采取教師自愿報名、組室推薦與學校指定相結合的形式,讓每一個教師均有展示的機會。
2.搭建成長階梯。 結合市教育局組織的一年一度的教師職級評聘工作,學校鼓勵并幫助教師參與各種職級的申報。每一次職級的成功評聘以及隨后更高奮斗目標的確定,讓教師們的職業(yè)生涯充滿追求和愉悅。
3.培育職業(yè)成就感。 組織全校學生評選“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舉辦優(yōu)秀教師事跡報告會,櫥窗陳列名師風采,將名師事跡編入校史,請名師介紹教學經驗,組織“教育功臣”出國考察。
課堂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陣地,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主戰(zhàn)場,學校各項管理工作必須圍繞課堂管理開展,課堂的高效與精彩應成為學校管理者的永恒追求。
作者系江蘇省揚州市翠崗中學校長
(責任編輯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