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已經(jīng)離開中國,但他在中國的言行所留給我們的思考還遠遠沒有結(jié)束,我特別注意到在《“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上海與中國青年對話”演講全文》中,三次出現(xiàn)“乒乓球運動員”這個詞,一次提到“體育競賽”,一次提到“乒乓球比賽”。
奧巴馬回顧歷史時提到:“40年前,我們兩國間開啟了又一種聯(lián)系,兩國關(guān)系開始解凍,通過乒乓球比賽解凍關(guān)系。我們兩國之間有著分歧,但是我們也有著共同的人性及有著共同的好奇,就像一位乒乓球運動員一樣……”乒乓球運動員和乒乓球比賽演繹了體育外交的神奇。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國的體育人和運動隊奔走第三世界國家以及參與友好國家間體育賽事和表演,無不直觀和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外交領(lǐng)域的成果。
當意識形態(tài)的隔閡甚至對立還無法消除的時候,體育人具有充當相互理解和溝通排頭兵的優(yōu)勢,而他們的“好奇”往往是兩種意識形態(tài)下人們消除隔閡的起點。我們同樣可以想象的是,當前嬉皮士打扮的科恩一頭卷曲的長發(fā)和牛仔褲引起了多少中國人的好奇,而周總理對于“嬉皮士”的寬容又留給了美國乒乓球運動員怎樣的震撼。所以,奧林匹克精神“相互理解”的實質(zhì)通過運動員的交往獲得了真切的體現(xiàn)。
奧巴馬對于乒乓球運動員的感受似乎格外關(guān)注:“就像當年美國乒乓球運動員所說的,我們作為人有著共同的向往,但是我們兩國又不同?!边@里詮釋的是奧林匹克主義所追求的消除差異并尊重差異的境界,也反映了中國一向倡導的國際外交準則——求同存異。奧運會等國際體育賽事為運動員提供的恰恰是讓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們在共同的明確規(guī)則下進行友好交往,這是一種國際交往的典范,對參與者的理性競爭精神是極其生動的檢驗。正是在體育運動的交往中,人們強化了對于本民族、國家的內(nèi)部認同,也強化了對于國際規(guī)則、人類普適世界的認同。
奧巴馬在談到以人民為基礎(chǔ)的合作時也不忘提體育競賽:“我認為我們合作應該是超越政府間的合作,應該是以人民為基礎(chǔ),我們所研究的內(nèi)容,我們所從事的生意,我們所獲得的知識,我們所進行的體育競賽……”國際合作當然不能僅僅限于政府間合作,民間合作對于交往溝通與交往的作用不可替代。能把合作基礎(chǔ)定位于人民、定向于青年,以及提到體育競賽,確實是對于當年顧拜旦奧林匹克理想的一種積極回應。通過體育運動促進人們身體、心理、精神的全面發(fā)展,是顧拜旦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基本理念,而通過體育運動與文化、教育的結(jié)合來推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的世界,則是顧拜旦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深遠的目標。
大約一個月前,美國南新罕布什爾大學的校長來江西洽談合作事宜,該校長帶來的禮物是其本人和奧巴馬在籃球比賽中的合影,而此前美國外交團拿姚明、籃球來拉近與中國人的距離,我們的國家領(lǐng)導人出訪日本時的乒乓球和棒球表演,無不展示了體育在外交中的獨特作用和魅力。如果說曼德拉的那句“體育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意味深長的話,那么奧巴馬在上海的演講為我們理解體育與政治的關(guān)系提供了一個“美國式”的版本。新時期的中國體育人,或許可以從中獲得更多如何做好體育事業(yè)和體育產(chǎn)業(yè)的啟示。
(江西財經(jīng)大學易劍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