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會海淘金”

2009-05-22 11:31王澤遠
新聞愛好者 2009年3期
關鍵詞:權威議題會議

王澤遠

會議是記者的重要活動空間,會議是一座新聞的富礦。眼下,新聞界上上下下包括很多讀者都在呼吁改革會議報道。其中一種聲音認為,中國的會議太多,改革會議報道首先要減少會議:還有一種聲音認為,改革會議報道的關鍵在于領導要轉變觀念。這兩種觀點都有其合理成分,但都忽略了參加會議的記者的主觀能動性,都只是把記者作為傳媒這架機器上一個按程序運作的部件了。

一些會議新聞之所以不受歡迎,其一在于會議本身新聞含量少,其二卻是記者的原因:會議有不少新聞,但記者或缺少發(fā)現的眼光,或新聞寫作手法讓人生厭?!叭耸巧a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事實上,會不會報道會議可以說是記者入門的第一課,也是一個記者職業(yè)生涯的起點。提煉新聞、在紛繁復雜的情況中找到新聞點甚至是獨家新聞,是記者應該具備的本領。

經過多年的記者生涯。筆者總結出一些捕捉會議新聞的方法,在此與同仁們共同探討學習。

權威會議盯“權威”

黨和國家以及各省市的各種重要權威會議,多數都有明確的重大新聞發(fā)布。權威會議大多有關乎國計民生的新政策、新觀念、新動向,對這些會議,我們一方面要重視傳達大會精神。另一方面必須從國計民生的角度進行研究,找到影響受眾的重要新聞。筆者認為,從常規(guī)的新聞處理手法講,應對權威會議,通常有以下幾種常規(guī)方法:

盯權威會議的權威議題。權威會議的權威議題通常比較容易把握,譬如每年全國及各省市的“兩會”的每個會議的議題,通常都有權威議題出現,如2006年的全國“兩會”,針對三門峽水庫的問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發(fā)出了保護的聲音,《大河報》就此采寫了《三門峽水庫廢不得》的報道。當然,有的權威會議議題沒有形成一致意見,但議題是群眾關心的,也有報道的價值,例如部分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聽證會的報道等。

盯權威會議的主辦壽。例如,每年國家權威部門(如發(fā)改委、審計署、教育部)常常會就各種問題頻繁召開各種會議或新聞發(fā)布會,權威的主辦者通常會透露出各種重大新聞。2008年4月4日,《河南日報》報道,省招辦開會公布數據顯示,2008年我省有百萬人參加高考,河南高考人數再次位居全國首位,高考大省的高招壓力不言而喻。

盯權威會議的參與者。有的會議專業(yè)性較強,讀者可能不關心,但如果與會者是名人或者是最近的新聞人物。自然會引起讀者的關注。例如,2008年4月10日。2008中國(鄭州)世界旅游城市市長論壇召開,對會議的議題,讀者多不關心。但對有很多市長來鄭州開會,倒是個稀罕事,《大河報》有篇報道的標題為《全球222位市長鄭州論旅游》,這就是“名人效應”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

盯權威會議的會議成果。多數會議,目的是為了達到一個共識而召開。共識達成后,就產生了新聞。例如,2008年4月8日《河南日報》報道,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次會議,會議任命郭庚茂為河南省代省長。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權威會議可能有多個新聞點,寫作者不必面面俱到突出所有要素,而只要根據具體情況突出其中一兩個要素,各種與會議相關的新聞就容易突出出來了。

跳出會議寫新聞

很多權威會議或者是“檔次”比較“低”的會議,倘若僅僅是盯著會議本體,有時很難找到讀者關心的新聞點。這時,跳出會議本身,學會從會議全程(會前、會中、會后)去“節(jié)外生枝”,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聞眼”,不失為一個提高會議新聞可讀性的好辦法。

跳出會議寫新聞,記者自己首先要破除“會議唯上論”的思想包袱,不要被會議牽著鼻子走,而要認真分析、衡量各種會議,分析會議的材料、數字、新觀點,包括會議的會風。辨識差別,是產生好的報道效果的關鍵。跳出會議寫新聞,筆者總結出來以下幾種方法。

“節(jié)外生枝”法。如果記者應邀參加的只是一般性的工作例會,既不重大也沒有什么內容可寫,這樣的會議怎么報道才能出彩?這時,記者不妨從側面去挖掘會議組織工作、后勤服務、現場氛圍中能折射時代文明進步,體現科學發(fā)展觀的好做法、新風尚?!靶隆?,既包括時效新。也包括事件新、觀念新、做法新等諸多要素。

幾年前,《大河報》有篇寫教育科研的新聞。因為只是一般性的工作例會。記者沒有報道會議本身,而是從這些基層教育者舍不得住好賓館入手,寫出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這個細節(jié)就抓住了讀者的心,這樣的會議新聞讀起來,確實有一種清風撲面的感覺。

會議線索法。從各種會議上找新聞線索。會議是傳達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級指示精神、反映下情、群眾意見、建議、呼聲的重要載體之一。因而也成了新聞線索的富礦。例如。198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刊發(fā)一則簡報,反映北京市有近4000名自學考試參加者獲得單科合格證這一情況。這個消息許多報紙已經發(fā)表。不足為珍。然而,一位有心記者卻從簡報中找到準備給一位老年自學考試者頒發(fā)“勤學獎狀”的字樣。最終,這名記者采訪到了這位74歲老人兩次參加哲學和語文考試不及格、教育部長親自頒發(fā)“勤學獎狀”的獨家新聞。

“唱反調”法。改進會議報道,還要大膽地進行輿論監(jiān)督。

一些跑會記者對按部就班地寫作程序式會議新聞、完成“規(guī)定動作”得心應手,卻不知如何搞好“自選動作”。對那些喜歡拿份材料就走人,回去照搬材料寫個會議消息交差了事的記者,肯定抓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新聞。但如果以勤奮務實的作風。堅持自始至終坐在會議現場,用高度的敏感性,注意傾聽會議發(fā)言,觀察會場上的一舉一動,捕捉那些與會議氣氛、主題不協(xié)調的異常的人和事??赡芫蜁幸庀氩坏降氖斋@。

2005年7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浙江寧波參加一個全國性的醫(yī)療器械展銷會時,剛進大門就被塞了重達10公斤的各種各樣的會議宣傳材料。記者心里一震,留意起會上的浪費行為來,果然在會議結束后又從保潔員那里了解到:500個人開一天會,大概會回收1600個飲料瓶,其中約900個里面仍然有水。后通過采訪環(huán)保、水利等部門的相關人士。記者寫出了《會務浪費:一人被塞十公斤材料回收飲料瓶半數有水》的消息,提出中國人的“節(jié)約行動”仍有很多漏洞有待填補,文章讓人警醒、發(fā)人深思。

挖掘人情味法。翻開報紙,充斥版面的會議新聞多是一副生硬的面孔,不是某某領導強調,就是某某領導要求,讓讀者望而遠之。會議新聞是不是也可以寫得平易近人、富有感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會議里那些震撼人心的、人性化的、富有人情味的情節(jié)。

例如2007年11月29日《大河報》報道,748萬農村娃用上新課桌,“民心工程”提前完工,在省政府的一次會議上。省長李成玉動情地說:《“6個億花得值”》,這樣的會議新聞怎能不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呢?

再比如,2007年3月14日,副省長王菊梅率領省教育廳、省招辦工作人員赴京召開高招推介會。70多所在京高校招生負責人陸續(xù)到會,《大河報》報道:《副省長進京推銷河南考生》,此舉感動了首都高校人,他們表示將為河南考生增加指標。這樣的會議報道,自然會讓河南的讀者興趣盎然。

會議材料對比法。學會比較的方法,從相異中找線索。有的會議透露的新聞材料如果孤立地看,可能意義不大,但善于積累材料的記者總能利用新舊材料對比挖掘出大新聞。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在20世紀80年代裁減軍隊員額100萬的基礎上,我國將在今后3年內再裁減軍隊員額50萬。時任新華社解放軍分社駐北京軍區(qū)支社社長的陳輝抓住這一時機,找出新中國成立后的9次大裁軍的材料,采寫了《中國軍隊在新中國成立后裁軍七百萬》的消息,其中95%的材料都是舊聞的這則新聞受到讀者的普遍青睞。

會議新聞采寫。就像采礦一樣,你有時遇到的是貧礦。有時遇到的是富礦。遇到富礦當然很“幸運”,但如果你不善于挖掘,只在表層上做點文章,那就如入寶山,空手而歸。遇到貧礦就看你如何挖掘,面對某一題材,記者一定要習慣性地運用輻射思維思考一下。它的全部價值是否都挖掘到了?還有什么值得報道的嗎?

猜你喜歡
權威議題會議
會議通知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各大權威媒體聚焦流翔高鈣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會議通知
跟蹤督察:工作干得實 權威立得起
權威發(fā)布
ISO/TC8/SC8 期間會議在滬召開
權威的影子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yè)環(huán)保議題
荣昌县| 凌云县| 隆化县| 宁城县| 鄯善县| 湘潭市| 淮安市| 称多县| 常宁市| 环江| 明溪县| 建水县| 望都县| 老河口市| 宜兰县| 宁阳县| 韶山市| 罗定市| 什邡市| 怀柔区| 高碑店市| 东宁县| 鸡东县| 乾安县| 林州市| 通辽市| 佛教| 兴义市| 宁津县| 海淀区| 高安市| 聂拉木县| 威海市| 丹凤县| 崇义县| 临夏县| 铁岭县| 高密市| 景德镇市| 浦县| 驻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