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效益,使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值得深思的重大課題,也是我們新時期班級管理工作應追求的理想目標。怎樣才能實現理想中的班級管理模式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正確處理好班級人員的關系
班級管理就是人的管理,處理好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對整個班級的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所處的“位置”及任課老師評價都應了解的非常透徹,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協(xié)調好人際關系,從而實現優(yōu)化管理。
一般而言,一個班級的學生大體可分為優(yōu)秀型、中間型和嫌棄型。這三類學生各有特長,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很大的不同。
對待優(yōu)秀型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優(yōu)秀,具有較好的思想品德,既要肯定長處和優(yōu)點,讓他們充滿信心不斷進取,還要一分為二地分析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他們明白自己也有缺點和不足,不過平時被自己的長處所掩蓋。從而讓他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克服不足,克服驕傲自滿情緒,不斷完善自己,另外還要求他們主動接觸其他同學,幫助他們,關心他們,搞好自己的人際關系。
對待中間型的學生,他們渴求進步,但害怕困難,滿足現狀,努力程度不夠,在班上一般占大多數。首先,應合理安排他們工作,讓他們自己發(fā)覺自身的價值,幫他們樹立信心、志向,逐步培養(yǎng)起良好的性格。其次,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鼓勵他們參加,自覺自愿地接觸周圍的同學和老師,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從而協(xié)調他們的人際關系。
對于嫌棄型學生,他們學習意識不濃,成績差,有的品行不良。大部分人認為,他們與班集體距離較遠,對待師生的關懷有拒絕和抵觸情緒,處于破罐破摔的狀態(tài)中,自尊心脆弱。幫助這些學生們搞好人際關系,首先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諷刺挖苦他們。其次要找出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以自己一方面的特長,挽救他們各方面的發(fā)揮,從而鼓起勇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這樣這類學生與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就會縮小。
二、公平、公證的進行班級管理
班級的管理能否從公平的角度進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優(yōu)秀學生,忽視差生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不一樣,學習習慣不同等差別,導致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不一樣,因而有的占據優(yōu)勢地位,部分學生處于不利地位。而班主任老師管理中存在著重視優(yōu)勢學生,而忽視處于劣勢的學生。這就出現教育不公平現象,最終導致班內出現優(yōu)劣分化。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堅持一致看待原則,不管學生有何背景,都是我班級中的一員,都應平等對待。
善待“差生”。歧視差生是班級管理中最普遍現象。最明顯的表現是,座位安排上,差生都在班內的最后一排,不管他近視或個子不高等原因,而優(yōu)秀學生再高,也在前幾排。而這樣無疑使“差生”好象分隔出課堂一樣。其次是教育評價中歧視差生。一個優(yōu)秀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老師能原諒,還是受老師喜歡,而如果差生犯了同樣錯誤,班主任會從重處理,把不公平擺在了桌面上。這些差生并不是真“差”,而是由于沒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或者沒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而使他成為所謂“差生”。只要在老師幫助下,差生還是會轉變?yōu)閮?yōu)秀的。
2、重視正式群體,忽視非正式群體
正式群體通常包括:班級學生集體、共青團集體等負責組織開展全班性的活動,此外還有興趣小組等,這個群體目的任務明確,成員穩(wěn)定,有一定紀律和計劃,經常開展活動。非正式群體是學生自發(fā)形成或組織起來的群體,它包括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地域等關系,以及其它需要而形成的學生群體。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共存,對學生身心發(fā)展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但在班級管理中存在著班主任重視正式群體,忽視非正式群體不平等現象,甚至對非正式群體產生歧視。
班主任應正確對待非正式群體。非正式群體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確有活力,是學生進行學習、娛樂、生活和交往所必需的,可以彌補正式群體的不足。因為課后每位同學都有過非正式的小群體生活。當然,非正式群體具有盲目性、消極性。例如:過分投入非正式群體生活,不關心學業(yè);有的具有排他性,不允許其他同學加入,不團結同學;有的則迷戀于吃喝玩樂,甚至違法亂紀。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的正確引導,化消極為積極因素。如果老師不正確對待非正式群體,將使他們和正式群體同學對立,不利于班級管理。因而老師應公平地對待每位學生,不可偏愛正式群體,非難、歧視和打擊非正式群體,要善于引導他們和正式群體團結起來共同實現共同目標,為建設好班集體發(fā)揮各自的作用。
3、重視班級的社會化功能,忽視班級的個性化功能
學生的社會化功能主要表現在按照社會要求對個體的社會同—性的教化,定向和控制,其功能的作用方式是對學生施以環(huán)境和教育的外部影響。班級對學生的個性功能表現為按照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水平及其形成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社會化影響為媒體,形成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青少年時期是個人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時期,而班級管理的任務之一就是在于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社會化和個性化。社會化并不排斥個性化統(tǒng)一性,也不排斥個體的自由發(fā)展,一個真正社會化的人,應該是一個有獨立個性的人。學生的學習,不僅是社會化功能,也是個性化過程,而目前的現狀過分強調班級管理中的社會化功能,忽視了班級管理的個性化功能,這就是管的過嚴過死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對學生的危害表現為:(1)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班級活動中,過分強調“聽話”和“遵守紀律”,把班主任在班級中地位、權力絕對化。(2)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因為它強調一種簡單的規(guī)范和服從,而不是一種個性和主動,強調統(tǒng)一性,步調一致,所以這種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3)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因為它強調的是標準化,模式化和整體化,對學生來說,是失去—部分發(fā)展的機會,是對學生內在潛能的遏制,實際上造成學生發(fā)展的不公平。班主任老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承認學生之間的差別,讓所有的學生認識到在班級體都是平等的,形成民主和諧,寬松的班級氣氛,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三、構建誠信的班級管理風氣
誠信制度,指在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前提下給班上每個學生的信譽進行量化,以此來促進學生自覺、自主地遵守學校和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管理班級。
班級管理中實行誠信制度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從教育學角度出發(fā),我們應當培養(yǎng)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被認可,當然也就希望自己成為被人稱為守信的人。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在《學問》中提到“謹而信”,意思是做人要謹慎講信用。盂子也曾說過:“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里的“朋友有信”指朋友之間相互講信用。國外的思想家也談到過信譽問題。十七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洛克曾指出:“我認為一個人或者一個紳士的各種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德行,我覺得他在今生來世都得不到幸福?!睋耍覀冋J為德育是重要的,也為班級實行誠信制度提供了理論基礎。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總結體會,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探索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用科學的管理去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緀】
(湖南省瀏陽市第三中學4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