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營
摘 要:本文主要以《紅樓夢》中的“但凡”和“凡是”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水滸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儒林外史》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對其語法結(jié)構(gòu)、句法功能等因素的分析,研究了從“但凡”到“凡是”的語法化過程。
關(guān)鍵詞:但凡 凡是 語法化
一、引言
《紅樓夢》作為我國著名的古典長篇小說,無論在文學還是語言方面都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是學者們研究語法化現(xiàn)象最常用的語料。長期以來,人們對“凡是”的詞性存有許多爭議。在《紅樓夢》中“凡是”一詞早已出現(xiàn),而且與“但凡”這個詞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本文擬以《紅樓夢》中的“凡是”為基準來探討其發(fā)展脈絡。
經(jīng)統(tǒng)計,在《紅樓夢》中“凡是”一共出現(xiàn)了2次,而“但凡”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則較多,共有17次。我們知道,“但凡”在古代漢語中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凡是,只要是”;另一種是“倘若,假如”??梢郧宄乜吹健暗病迸c“凡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且“但凡”的外延要比“凡是”大。
二、“凡是”的語法化過程
本文主要圍繞《紅樓夢》成書年代的前后時期,結(jié)合《水滸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儒林外史》來探討“凡是”的語法化過程。
“語法化”通常是指語言中意義實在的詞轉(zhuǎn)化為虛詞,用來表達虛的語法意義或語法觀,無實在意義,只有語法功能成分這樣一種過程系。中國傳統(tǒng)的語言學稱之為“實詞虛化”。
(一)《紅樓夢》中“但凡”的虛化現(xiàn)象
“凡是”的演變與“凡”有著一定的關(guān)系,凡:象形。金文字形,象造器之模范形。原始意義是鑄造器物的模子,后引申為凡是,表示概括。而“但”本義是脫去上衣,露出身體的一部分,還表示范圍,相當于“只”。后來“但”與“凡”組合起來仍然保留表示范圍“凡是”的意思,通常用在動詞前起修飾限定作用,限定動詞的作用范圍。到清朝時,“但凡”的這種實詞意義已開始虛化,如《紅樓夢》中:
(1)但凡要說時,必須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第二回)
(2)你但凡立的起來,到你大房里……(第二十四回)
(3)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常的上個供……(第二二十五回)
以上例子中,“但凡”都作副詞,放在動詞的前面,在句中作狀語,說明范圍、程度等。而且,“但凡”在句中不可以省略,省略后句子無法成立,這是“但凡”作為副詞在《紅樓夢》中的應用。從中可以看出,“但凡”的實詞意義在《紅樓夢》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此時它的意義已經(jīng)開始虛化,而且“凡是”也開始出現(xiàn),如《紅樓夢》中:
(4)幸虧我還明白,但凡糊涂不知理的,早急了。(第五十五回)
(5)你但凡是好的,他們怎得鬧出這些事來!(第六十八回)
(6)但凡家庭之事,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第八十二回)
(7)誰知自從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賈宅族中凡有的子侄,具已認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紈绔氣習者,莫不喜與他來往……(第四回)
可以看出,雖然“但凡”作為連詞用的例子很少,但是副詞“但凡”慢慢開始虛化為連詞“但凡”的用法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凡是”作為連詞也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這里作為連詞用法的“但凡”,就是“凡是、只要是”的意思,它所概括的成分通常是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而且在句中通??梢允÷?句子原意不受影響。如例(4)中,“但凡”修飾限制名詞性短語“糊涂不知理的”,表示它所限定的范圍。例(5)、(6)都是修飾名詞性短語的。例(7)中的“凡是”和“但凡”的用法是相同的,“凡是”分別修飾了名詞性短語“那些紈绔習氣者”和“情思纏綿的”,它們限定了作者所要表達的范圍。
從《紅樓夢》繼續(xù)向上追溯,明代《水滸傳》中“但凡”的實詞義就已經(jīng)開始虛化了,但“凡是”還沒有從“但凡”中分離出來。根據(jù)統(tǒng)計,在《水滸傳》中沒有出現(xiàn)“凡是”,都是“但凡”的用法,共出現(xiàn)了17處。只不過“但凡”的用法出現(xiàn)了差異,有副詞用法,也有連詞用法。例如:
(8)你須不瞎,也見庫局例貼的曉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決打四十竹蓖,趕出寺去……(第四回)
(9)張青道:“賢弟不知我心!從你去后,我只怕你有些失支脫節(jié),或早或晚回來,一次上分付這幾個男女:但凡拿得行貨,只要活的?!?第三十一回)
(10)徐寧便教眾軍道:“但凡馬上使這般軍器,就腰胯里做步上來……”(第五十七回)
這些例子中,雖然用的都是“但凡”,但句法功能是不同的。例(8)中第一個“但凡”是連詞,第二個“但凡”則是副詞,修飾動詞“飲”。例(9)中的“但凡”也是副詞,修飾動詞“拿”。例(10)中的“但凡”一般出現(xiàn)在句首約束整個句子,述語中有“須、都、就”等表示總括意義的副詞與其相照應。這種結(jié)構(gòu)在《儒林外史》中得到了繼承。如:
(11)牛但凡舐著鹽;就腰淌出眼水來……(第二十四回)
(12)南京的風俗: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腰到廚下去收拾一樣菜……(第二十七回)
在這些例子中,“但凡”都作連詞,這也為后來的虛化打下了基礎?!度辶滞馐贰放c《紅樓夢》都是清代的小說,通過對《儒林外史》的統(tǒng)計,全書“但凡”共出現(xiàn)了15次,其的用法也有副詞和連詞兩種?!胺彩恰睕]有在該書中出現(xiàn)??梢?《紅樓夢》中的“凡是”從“但凡”中脫離出來的用法出現(xiàn)得還是比較早的。
(二)“凡是”的成熟過程
如果說“凡是”在《紅樓夢》中的使用是初始階段,那么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中,“凡是”在史料中則呈現(xiàn)繼續(xù)虛化的趨勢,并進入了成熟階段。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中,“凡是”不但取代了“但凡”而且繼承了“但凡”作為連詞的用法,同時還吸收“但凡”與“就、都”等副詞構(gòu)成的句法結(jié)構(gòu)。經(jīng)過統(tǒng)計,“凡是”在該書中共出現(xiàn)了21次,“但凡”沒有出現(xiàn)。如:
(13)我道:“那么你們凡是自問不是做賊的,都去暗暗的查來……(第十一回)
(14)我聽見大哥說,凡是做官的,上衙門碰了上司釘子……(第二十六回)
可以看到,“凡是”已經(jīng)取代了“但凡”,而且完成了虛化過程,由原來副詞的用法虛化為連詞的用法。如例(13)、(14)中,“凡是”都處在名詞性短語的前面,起修飾限定的作用,并且與后面的副詞“都、總”等前后呼應,成為了后面成分的充分條件。
此外,在現(xiàn)代的一些文學作品中,“凡是”多取代了“但凡”,作為一種新興的連詞存在?!暗病钡倪B詞用法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逐漸消失了,只保存了副詞的詞性。如:
(15)阿Q想在心里的,后來每每說出口來,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們,幾乎全知道他有這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法……(魯迅《阿Q正傳》)
(16)凡是住在這片居民區(qū)的人,上街都要從店面的路上過。(高和《越軌訴訟》)
由以上兩例可以看出,“凡是”的用法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成熟階段,基本上是作為連詞的用法而存在。
綜上所述,現(xiàn)代漢語中的“凡是”來自于古代漢語中的“但凡”,是由副詞“但凡”實詞虛化而來的,是“但凡”更新為“凡是”的語法化過程。
三、結(jié)語
從以上關(guān)于“凡是”語法化過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演化出語法范疇的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實詞,而是實詞所在的結(jié)構(gòu)式。一個實詞之所以能演化出功能不同的虛詞,是因為它處在不同的結(jié)構(gòu)式中。從“凡是”的語法化過程可知,漢語史中一個詞的發(fā)展演變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在詞匯意義、語法結(jié)構(gòu)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制約下,不斷發(fā)展演變的。
參考文獻:
[1]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
(外國語文雙月刊),2001,(4).
[2]劉丹青.語法化中的更新、強化與疊加[J].語言研究,2001,(2).
[3]沈家煊.實詞虛化的機制——《演化而來的語法》評介[J].現(xiàn)代
語言學(試刊),1998,(3).
[4]張宜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的性質(zhì)、范圍與分類[J].語言研究,2001,
(2).
[5]周芳.“凡是”的語義功能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6,(1).
(徐營 遼寧錦州 渤海大學中文系 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