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蘭
一、利用實物、簡筆畫、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媒介就是簡筆畫、實物、圖片。在我們的課堂中可以利用的實物很多。比如:人物:boy, girl, teacher等;學習用品:book, exercise-book, pen, pencil, rule, eraser, pencil-box, bag等;設(shè)施:desk, chair, teacher's, desk, blackboard, window, door, light, wall, picture等,還有諸如學生所穿不同顏色的各種服飾,每個學生不同的身體特征等。我們也可以將一些易于攜帶的小物品帶進課堂,教學單詞時一些表達人的表情、動作的詞,我們也可以通過動作的示范讓學生親身體驗認知。如果遇到一些大的無法帶進課堂的東西,如大象、汽車等,還有一些無法描述形容的事物,我們可以通過圖片和簡筆畫來教給學生。通過這些有趣而簡單的簡筆畫,學生最終學到新知識,教師通過簡筆畫輔助教學,避免了用漢語向?qū)W生作大量講解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處于英語的語境之中。
再如教學There be句型中簡筆畫的巧妙運用。
我在導入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時,首先畫了一張桌子,然后在不同的位置畫出了書、椅子、球等。
然后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學生回答:I can see a table/book/chair/ball in the picture.
然后指著球問學生: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回答 It's a ball. 再問學生:Where is the book?Its on the table.在圖中標出 on,以同樣的方式向?qū)W生介紹in, under, beside, behind, near等,引導學生用There be句型描述圖中的物品: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There is a ball near the table.然后組織學生參考黑板上的圖畫進行描述,最后學生分組將學習用品放在桌子的不同位置進行操練,教師巡回指導,監(jiān)督評價,最后選出志愿者表演。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另一幅圖畫進行口頭練習并寫在作業(yè)本上。
二、利用手工小制作創(chuàng)設(shè)情境
給學生布置一些手工小制作往往給課堂教學帶來一些意外的收獲。我在每節(jié)課結(jié)束時布置學生這樣一個任務(wù):針對今天所學的名詞,制作相應(yīng)的圖片,用英語標明其名稱。學生在制作卡片的活動中,進一步加深對單詞的學習,制作卡片的過程也是學習英語的活動過程。學生閑暇時欣賞自己作品的過程也是學習英語的過程。到第二節(jié)上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制作的小卡片組織課堂的教學活動,通過這一任務(wù)的完成,教學活動收到雙倍的效果。
三、利用師生的言談舉止創(chuàng)設(shè)情境
教室里存在的每一個事物都可以成為教師教學中充分運用的媒介,而且在使用過程中方便快捷,學生易于理解,教師便于操作。
在教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時,我便采用了學生自身作為媒介創(chuàng)設(shè)情境。我叫起一名男生:向全班介紹自己,通過這種方式向同學介紹新的人稱代詞:I, you, he,學生易于理解,課堂氣氛活躍。我乘機叫起一名女生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啟發(fā)誘導,最后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進行分組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充滿自信,大膽發(fā)言,讓其他同學介紹“她”或“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互相之間的情況都很熟悉,所以在這樣的語境中,語言的交流更流暢。在這節(jié)課中,我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用,其間板書重點詞再到二人一組的嘗試練習,接著進行小組活動,在教室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并解決學生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最后選出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全班示范表演,由學生集體評價。在這一活動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由理解到掌握再到運用,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了任務(wù)的目標,感受到了成功,以此也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了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如:通過學生在課堂的言談舉止設(shè)置情境學習進行時態(tài)的句型。
教學內(nèi)容:1)She is reading a book. He is drawing a picture.
I am singing.
2)write, sleep, speak
教學過程:教師首先在黑板上畫一朵花,在畫的同時問學生:What am I doing?
有的學生說:You draw. 教師糾正并引導學生:You are drawing. I am drawing.并板書句式,然后叫起一名學生問:What can you do? Can you draw a cat?學生回答:Yes,I can. 并去畫。在學生畫貓的同時問其他學生:What is he doing? He is drawing a cat. 再問學生:What are you doing?學生:I am drawing.教師:What are you drawing? 學生:I am drawing a cat. 教師:Oh!You are drawing a cat. 板書以上句式,最后叫四名學生分別畫不同的東西,反復操練有關(guān)現(xiàn)在進行時中draw的句式,然后教師做出write, sleep, speak等動作,通過發(fā)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生詞及其現(xiàn)在分詞形式,最后讓學生二人一組以問答形式進行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