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申香
一、目標激趣
要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要啟發(fā)學生懂得:人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知識,精神生活才會豐富多彩。融入生活后看問題才會明辨是非,處理問題才會得心應手。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就愿意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自覺地學習知識。通過用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后,要想使學生對思品課保持長久的學習興趣,還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斷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二、情感激趣
每接一班學生,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情感能激發(fā)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從而激發(fā)學生接受教學的熱情,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作為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對學生要有一顆寬容而博愛的心,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信賴每一個學生,微笑地面對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贏取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就會由愛老師而愛上老師教學的學科。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分層次設問,盡量讓每一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尊重和欣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體驗的機會,從而使學生樂于參與教學活動。
三、懸念激趣
學生求知欲的激發(fā)需要新奇的刺激,更需要教師在授課中巧設懸念。思品課教學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時事政治,設置有一定難度、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又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九年級前言課時,教師先不要著急講課本內容,可以引導學生講講近一年來有哪些重要新聞、重要大事件發(fā)生,在此基礎上設問:“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遭受大地震的情況下,我國還能保持較快的經(jīng)濟增長速度說明了什么?”通過設置懸念,學生很希望了解問題的實質。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小小的思品課堂講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由此而對思品課產生學習興趣。
四、設疑激趣
在教學中,教師通過精心設問,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誘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生通過探究問題的實質,獨立思考能力也會得到培養(yǎng),在探究問題的同時,學生也會產生許多疑問,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肯定的評價,并引導學生弄清問題的實質。教師設置有價值的疑問,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起到投石問路、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夠提出疑問。是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問題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體現(xiàn)。因此,設疑激趣成為許多學科教學的常用教學方法之一。
五、事例激趣
思品課的理論性較強,許多理論觀點都要通過事例來說明。教學中,善于引用生活中的實例,便于拉近書本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F(xiàn)實事例貼近生活。說服力強,容易被學生接受;教材中現(xiàn)成的事例材料都是精心挑選的,典型性較強,教師只要善于吸收消化、靈活運用,就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思品課教學中要盡量開發(fā)利用好教材中現(xiàn)成的材料。同時也要善于結合教材內容引用現(xiàn)實生活實例,以此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六、情境激趣
情境激趣,主要是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和再現(xiàn)一些聲音、畫面、場景等情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七年級“與父母平等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等內容時,先引導學生欣賞詩朗誦《游子吟》,使其懂得慈母對子女的關愛和牽掛。然后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學習。學生就會帶著一種感恩之心去學習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和方法,也就容易接受父母對自己的獨特教育。在教學中,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漫畫、網(wǎng)絡圖像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