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華 蔡瑞林
[摘 要]本文針對高職教育經貿類理論課程教學特點和要求,結合實際探索運用時間線、內容線、方法線、情緒線、輔助線這五線譜進行課程設計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高職教育 理論課程 五線譜
作者簡介:季華(1981-)男 ,江蘇大學畢業(yè),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系;蔡瑞林(1970-)男 ,東南大學畢業(yè),常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管理系。
一、時間線
時間線是課程的時間演進,標注的是課程進行的時間段,課程時間的分配直接影響授課的實際效果,在設計與掌控時間線的時候,應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是準時開始。這一點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十分重要,它是考驗一個教師是否嚴謹?shù)臉酥?安排什么時間開始,原則上應當做到分秒不差準時開課。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師一般需要提前5分鐘作好準備。
第二是準時結束。準時結束課程是必要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考驗的是教師的嚴謹作風和嫻熟時間運籌能力,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程結束誤差應在3分鐘以內。實際情況也表明,拖延下課很難保證教學效果,學生也比較反感。
第三是合理分配時間。時間分配應該根據(jù)課程重點和難點和學生疲勞程度靈活處理。對于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分配,教案上一般都事先作了估算,這也是教師對課程設計最基本的要求,這里不再論述。而需要補充的是合理分配時間還要考慮學生的疲勞程度這個因素。
對一個高強度的教學過程,沒有簡單的方法測定課程的疲勞程度,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一些肢體動作來掌握教學時間的進程。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范圍是比較規(guī)律和有趣的:在課程開始,學生的投入最初呈現(xiàn)上升趨勢。隨后由于對課程內容的厭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興趣以及注意力逐漸下降,而這些因素會導致他們疲勞。最后在課程臨近結束的時候,課程氣氛會有所活躍,因為對下課的盼望會抵消一部分疲勞。我們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個特點,除了很好利用規(guī)定的課間休息時間,還要設計課程進行中的隱性休息時間。
二、內容線
內容線是指以課程內容的導入順序為線索,其代表是每個時間段的授課主題和內容。在內容線的設計和把握方面,對于課程內容的裁減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課程內容的設計和組合必須考慮到實際課程的可操作性和靈活性,這是影響授課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區(qū)別于循規(guī)蹈矩的教科書內容編排的主要特征。事實表明,把課程內容以靈活組合的板塊形式編排,有利于教師自由發(fā)揮和把握,同時提煉每一內容板塊的主題,將其按順序合理調整,就形成了課程設計的內容線。
需要強調的是,針對高職院校經貿類理論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課程的許多知識點可以用做游戲的形式來表現(xiàn),傳統(tǒng)的高校理論課程授課方式需要引進企業(yè)就職人員的職業(yè)培訓的先進理念和方法,職業(yè)培訓師和課程內容設計能力普遍高于高職院校的教師,一方面是由職業(yè)培訓的內容和性質所決定,另一方面是職業(yè)培訓的難度和高求也比學位和學歷教育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涉及團隊合作、溝通技巧、商務禮儀、激勵、創(chuàng)新等知識點,都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嘗試做游戲的內容,把本來苦燥的理論知識,用生動有趣的內容體現(xiàn)出來。
三、方法線
(一)感受型學生:體驗式教學。感受型學生表現(xiàn)較為活躍,感受能力超過思辯能力,不愿意被動接受說教,喜歡培訓師舉事例和講故事,希望能夠親自參與活動和體驗過程。針對感受型學生,采用體驗式教學,以語言的生動性調動學生聽覺,以課程的觀賞性調動學生視覺,以內容的參與性調動學生感覺,使其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和身體行為直接感知教學內容,并開動思維機器學習知識的教學方法。
(二)反思型學生:啟發(fā)式教學。反思型學生表現(xiàn)較為冷靜,不以感覺為滿足,喜歡按照自我的獨立觀察和思考做出判斷,拒絕硬性的灌輸,課堂上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叛逆性。針對反思型學生,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給予啟發(fā),不給答案,留有思考的余地。
(三)理論型學生:互動式教學。理論型學生擅長理論和概念的理解,無需過多舉例就能聽懂。針對理論型學生,采用互動式教學,通過現(xiàn)場提問、案例分析等形式,幫助學生對新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條理化思考,擴展新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互動中,邏輯線條要清晰,總結概括不可少,無需過多舉例。
(四)實用型學生:沙盤式教學。實用型學生表現(xiàn)較為務實,厭煩空洞說教,對實踐性課題感興趣,做事喜歡嘗試多種方式,愿意驗證自己的新想法,凡事注重追求結果。針對實用型學生,采用沙盤式教學,控制理論討論篇幅,增加實務性內容,根據(jù)企業(yè)特點使用情境扮演法激發(fā)學習興趣,指導達成學習成果的教學方法。
四、情緒線
情緒線反映的是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是學生隨著課程演進的情緒反應曲線。很多人認為,能否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在于教師和學生的臨場表現(xiàn),其實一個出色的課程能預先在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在每階段的情緒反應設計與控制出來。如果一個課程在設計過程中不能預見哪里會出現(xiàn)掌聲,哪里能產生共鳴,哪里能引起反思,就意味著這肯定不是一個精彩的課程設計案。
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多屬于通常所說的“80后”,這些群體在全新的計劃生育政策和中國改革開放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有著自己的主見和強烈的個性,追求刺激和富于挑戰(zhàn)的生活,有時在課堂上情緒張揚和以自我為中心,加上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不如名牌本科院校的學生,其在課堂上的情緒線也將成為課程設計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要面對可能的氣氛沉悶、課堂混亂、惡意起哄甚至正面挑釁,教師要設計好課程的情緒線,在授課中充分運用語言技巧、眼神和身體語言,在授課中注意避免自我陶醉、無原則取悅學生、涉及“紅、黑、黃”的敏感問題,更要避免與學生爭執(zhí)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避免消極的教學情緒。一句話,教師要用理論來構造體系,用經驗來引起共鳴,用思考來超越感受,這才是課程情緒線設計的靈魂。
五、輔助線
輔助線指的是在課程的每個階段所需要的各種培訓設施、設備和道具。事前設計與準備課程所需的各類設施和物質,體現(xiàn)的是教師的嚴謹作風,更是教學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輔助線概念的提出對經貿類課程的教學具有顯著的實際意義,筆者在講授的《促銷管理》時,會收集一些公司的宣傳海報帶進課堂;在《廣告學》授課時可以準備一些電視、報刊、雜志的廣告帶進課堂讓學生討論;在《營銷與策劃》課程中更可以把學校周圍的樓盤策劃方案給學生參考,讓學生感覺所學的東西不再空洞,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十分有用,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輔助線還列明了許多教學中的細節(jié)要點和可以進行潤色的環(huán)節(jié),給教師提供參考。有效利用這些細節(jié),能夠激發(fā)教師的更多靈感,使授課中的的即興發(fā)揮更有效,保證效果的實現(xiàn)。同時強調,這些細節(jié)最好是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細節(jié),例如許多學生下課后從不關掉電燈和風扇,這些細節(jié)可以在企業(yè)管理的降本節(jié)能中加以發(fā)揮;校園里有學生不注意的禮節(jié)禮貌細節(jié),這也是商務禮儀的很好切入點。
參考文獻
[1](美)赫萊伯威茨著,孫德芳。學校課程設計。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6.12. (198-200)
[2]劉永中,金才兵。培訓課程設計全案。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8.(255)
[3]劉子熙《TTT國際職業(yè)培訓師標準教程》培訓教材(M)成都2007,5.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