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偉
美點賞析
孔子,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名字,人類文明史上一位最具影響的精神領(lǐng)袖!他的儒學(xué)思想深深地震撼和影響著整個民族,其深刻和細(xì)微程度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從“達(dá)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遠(yuǎn)大抱負(fù),到“仁義禮智信”的處世準(zhǔn)則,從“大同思想”,到“博愛主義”,孔子的思想滋潤著整個中華民族,指引著炎黃子孫前進的方向!這樣一位內(nèi)涵豐富大氣的老人,這樣一位思想超前包容天地的智者,即便你大筆如椽,才華蓋世,怎能駕馭?皮日休僅僅用了三百來字,卻瞬間將一位巨人的形象擺在了讀者面前,匠心獨具,開闔有度,我們仰慕至圣孔老先生的同時,更被作者的氣度和才華折服。碑文美就美在巧妙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大刀闊斧,竭力點睛,達(dá)到震人心魄的藝術(shù)效果。
文章將天地、日月、江海的巨大廣闊、包容一切、普照萬物、博大深沉和孔子的精神品行展開對比,自然萬物人類都有測量的方法和憑借,而面對“至圣”這一比天地更高遠(yuǎn)、比大海更深闊博大、比日月更滋潤奪目的巨人,后人真的只能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任何語言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但除了借只言片語來將我們心中的深沉感慨高度仰慕表達(dá)一二外,我們又有何種方式能排遣這難抑深情?偉人孔子,生于宇宙,智慧和人格精神卻超越時空,直指未來。光輝可比日月,恩澤超過江海。作者將儒釋道三教對比,突出儒學(xué)的博大精深,以人為本積極人世的儒學(xué)之術(shù),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佛道。作者還將孔子這一介文人,和史上最圣明最仁愛的帝王相比,帝王的恩德只能遍及他的國土,師圣的學(xué)說思想,卻開啟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智慧,塑造著所有炎黃子孫的優(yōu)秀品格,歷久彌新,近之彌芳。用之者和拒之者也對比,正因仁政不被東周統(tǒng)治者所采用,所以東周動蕩而短命;大唐帝國一統(tǒng)天下,長盛不衰,正是大力弘揚儒家文化的結(jié)果。至此,對比當(dāng)中已經(jīng)將孔子的貢獻和思想精華揭示出來。前面是正面對比,結(jié)尾是反面對比,對比中含比喻,入情入理,并無夸張之感。所以金圣嘆批此文:不作頭,不作尾,不作過接,并無開合擒縱等法;而凡文章所有一切之法,無不備足。此言得之矣!
難點指津
此文雖短短三百余字,但立意高遠(yuǎn),語言精準(zhǔn),句式整齊有力。領(lǐng)略文言文美的基礎(chǔ)首先在能完全理解和疏通句子,文章最難在幾個重要句子的理解?!傲蠌V以寸管,測影以尺規(guī),航大以一葦,廣不能逃其數(shù),明不能私其質(zhì),大不能亡其險”,這兩組排比句,第一個是狀語后置,“料廣”即推知(天的)廣度,“航大”即航行在大海。后一句排比意思是“再廣大的東西也不能逃離數(shù)字的測量,太明亮了就不能隱藏自己的本質(zhì),闊大了就不能擺脫自身的危險”;文中“損益”指增減變異;“消息”是古今異義,指消減停息;“家國以肥,鬼神以享。道未可詮其有物,釋未可證其無生”,即說國家得以富裕強盛,鬼神得以祭祀血食,道家不能用物象解釋它,佛教也不能用沒有生命證實它:結(jié)尾“被袞而垂裳”、“冕旒”指帝王穿戴,袞,古代君王等的禮服,冕旒,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也專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考點訓(xùn)練
一、翻譯下面的句子。
1、料廣以寸管,測影以尺規(guī),航大以一葦,廣不能逃其數(shù),明不能私其質(zhì),大不能亡其險。
2、非日非月,光之所被者遠(yuǎn);不江不海,浸之所汲者博。
二、下列句子沒有詞類活用一項的是:
A、堯之德有時而息,禹之德有時而窮
B、夫子之道久而彌光,遠(yuǎn)而彌芳
C、不然何被袞而垂裳,冕旒而王者哉
D、師之圣者日夫子
附:參考答案
一、略
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