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馨 荀 麗
摘要目前,大學法學專業(yè)都開設了《物證技術學實驗》課,但這門實驗課在重視程度、教學形式、實驗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問題,無法滿足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法律從業(yè)人員的要求。本文在分析當前法學專業(yè)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后,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實驗教學的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實驗教學教學形式可行性措施
1 引言
《物證技術學實驗》是法學本科三年級第一學期開設的一門實踐性技術性較強的實驗課程,按照教學計劃,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到實驗室做實驗,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一方面鞏固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培養(yǎng)鍛煉其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由于實驗課的教學對象是畢業(yè)后與司法實踐有密切關系的法學專業(yè)學生,所以,上好這門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問題與我們的教學目標發(fā)生沖突,比如: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課時的安排相對較少、教學形式單一、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實驗管理過于死板等等均不能適應目前實驗教學的需要,不能達到實驗教學的目標,滿足不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需要。面對這些問題,如何搞好《物證技術學實驗》的教學工作就成為我們實驗教學人員必須要探討的一個課題。
2 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體會到物證技術實驗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重視程度不夠
作為文科專業(yè)的屈指可數的實踐教學課程之一,《物證技術實驗》課無論從教學大綱,課時安排,實驗室基礎建設上,都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授課老師對于一些實驗往往采取以講帶練甚至只講不練,只是停留于紙上談兵,學生缺乏真正的動手機會。
對于一些可以開設的實驗,也由于缺乏相應的科學設計,致使達不到真正滿意的效果。
按我校的教學計劃,理論、實驗開課一學期,總共34課時,實際開設的實驗項目不能很好的適應當前犯罪形式的需要。比如,指紋印的顯現(xiàn)方法、現(xiàn)場物證的照相、正常筆跡的檢驗等等。就拿粉末法顯現(xiàn)指紋來說,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不同性質的客體表面上的指紋也需要選擇不同的粉末和顯現(xiàn)方法,可按照我們的教學現(xiàn)狀,同學們沒有完成從實驗中積累不同客體上的指紋印顯現(xiàn)方法的時間,這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案件現(xiàn)場上痕跡物證的提取。
2.2 學生是文科學生,動手能力差,缺乏相關的知識儲備
自古以來,只要有案件就有可能有物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訴訟制度的變革,物證在揭露案件事實上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任何案件中都有可能用到物證的發(fā)現(xiàn)技術、記錄技術、提取技術以及檢驗鑒定的技術,可見,在法學學生中開設物證技術實驗最為合適。事實上,法學的學生屬文科生,他們的思維方式、動手能力和相關知識都受到學科的限制,缺少相關的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儲備,這種矛盾的存在既不利于學生掌握已有的技術,也不利于物證技術的發(fā)展,不利于開發(fā)新的物證技術方法。達不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3 考核形式單一
目前,對《物證技術學實驗》的考核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往往只在學期末交一份實驗報告,老師在批閱時也只注重實驗結果部分,忽略了對實驗原理的掌握、實驗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驗步驟的完整以及實驗態(tài)度科學性的考查。這種形式上的簡單會使學生對實驗課產生錯誤認識,認為實驗課不過如此,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只是湊湊熱鬧而已。達不到培養(yǎng)研究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教學目標。
2.4 由于管理制度分化,導致實驗儀器使用率降低
學校的實驗設備有限,不可能完全滿足每個院系師生的要求,有些院系的設備多一些,條件好一些,有些院系則相對少一些。如果不改進管理制度,對有些實驗室、有些設備進行統(tǒng)一管理,同學們只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規(guī)定的地點完成規(guī)定的實驗項目。如果有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設計了實驗,即便是經過查閱大量資料深思熟慮后的設計性實驗,也不能親自到實驗室動手操作,致使學生失去了寶貴的鍛煉機會,同時,學校的很多儀器也由于沒有實行開放式管理而得不到合理使用。
3 提出的可行性措施
針對以上在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現(xiàn)有的教學形式進行改革,以期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1 提高教師和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
態(tài)度是決定成敗的前提,要想讓實驗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和學生都應對實驗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師一方面爭取課時,一方面避免以講代練,盡量讓學生有動手的機會。學生也要積極配合老師,認真對待開設的每一個實驗項目,拋棄交一份實驗報告只為要個學分的思想。
3.2 補充學生的相關背景知識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了解每一個實驗項目的相關背景知識,才能夠真正的明白實驗所依據的原理以及實驗的目的,真正的從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很少接觸自然學科的知識,而物證技術實驗又離不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自然學科,所以實驗前應對必要的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學習。
3.3 加強實驗室基礎建設
對于一些實驗,可以發(fā)揮綜合大學的優(yōu)勢,利用相關院系的專業(yè)實驗室。同學們既可以在實驗室內完成對某一物證的發(fā)現(xiàn)、提取和檢驗,也可以充分利用相關院系的實驗室資源,根據自己查閱的相關文獻資料,獨立設計實驗方案,經專業(yè)老師審核后如認為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切實可行,且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學生便可拿著由專業(yè)老師簽字的實驗方案去實驗室進行驗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選擇、創(chuàng)造、表現(xiàn)、提高的機會,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主動性,并能滿足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的個性要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
3.4 科學設計實驗,培養(yǎng)科技意識
實驗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某個實驗的操作,上交一份實驗報告,而更在于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科學在司法實踐中的重要性。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犯罪分子日益智囊化、科技化,辦案人員如果不具備科技意識,不懂得科技辦案,就會失去破案時機,甚至破不了案。而這種科技意識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具有的,要在長期的、具體的實驗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養(yǎng)成相信科學、運用科學方法揭示案件事實的辦案思想。
3.5 通過課堂演示實驗,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針對有限的實驗課時,不能夠開設更多的實驗項目,一些簡單的實驗可以通過課堂演示來進行。例如,對于物證照相技術的分色攝影技術,這種攝影技術能夠顯示肉眼難以分辨的細微顏色、特征差異,如果現(xiàn)場的物證與背景之間色差較小,就應該采用分色攝影技術,在照相機的鏡頭或照明光源前加放與主體顏色相同的濾色鏡,提高顏色反差,突出主體,使主體在照片中的色調更加明亮,以達到主體與背景在色調上有明顯區(qū)別的目的,在選擇濾色鏡時要依據“同色通過、異色吸收”的原則進行選擇。在課堂上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理論,學生們會覺得枯燥,而且難于理解。如果把不同顏色的濾色鏡帶到講臺上,通過實驗演示讓學生親眼看到光線通過不同顏色的濾色鏡后顏色變化的結果,學生就會很快理解選擇濾色鏡的原則和方法。通過實驗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獲得直觀的印象。這樣既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接受理論,又可以節(jié)省實驗課時,一舉兩得,在教學中是切實可行的。
4 結語
《物證技術學實驗》課旨在培養(yǎng)法學學生在案件偵查中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與合作意識,它在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中具有理論課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培養(yǎng)本專業(yè)學生的現(xiàn)場適應性與科研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實驗教學中,如果能夠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對實驗室進行合理開放,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合理評定考核成績,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