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 揚
有一則常被人們提起的寓言:沙漠中一隊饑渴的人突然發(fā)現了半杯水。樂觀主義者長舒了一口氣:好在還有半杯水。悲觀主義者則沮喪地糾正:只有半杯水了。這則簡短的寓言似乎正透露出我們生活中兩種看來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樂觀主義者將生活中一切行為都放在一個正面的框架中,總期望有一個完滿的結果;悲觀主義者則總給生活蒙上一層暗淡的色彩,特別是對于未來發(fā)生的事情,總不抱任何好的期望。
哲學界自古的爭論焦點
樂觀和悲觀這對概念自古便是哲學世界喜歡爭論的焦點。萊布尼茨大概是最徹底的樂觀主義者。他堅信我們生活在上帝創(chuàng)造出的“最好的可能世界”之中,它符合精細的物理法則,嚴格并且精確。不過伏爾泰在他的《老實人》里嘲笑幕布尼茨,認為他的樂觀主義太過超乎現實,小說的主人公開始篤信樂觀主義精神,最后還是投誠悲觀主義的生活態(tài)度。悲觀主義陣營的頭牌當屬叔本華,他用嚴謹的邏輯條分縷析地支持“最壞可能世界”主宰地球,認為理性永遠無法抵達真理的終點,人生毫無意義。
大概不光是哲學家有如此的思考,在每個人內心也都有樂觀和悲觀的想法,猶如鏡子的兩面映照出我們的生活態(tài)度。心理學家的研究驗證了我們最樸實的推測:一個人的樂觀程度越高,他對生活的滿意度也越高,還更不可能陷入抑郁。與樂觀主義相反,悲觀主義和抑郁像是一對孿生兄弟,還會讓人們情緒痛苦,身體也遭受困擾。
樂觀信念的形成多半要歸功于樂觀主義者兒時的生存環(huán)境。幼年時期經常存在的成功體驗、父母的樂觀性格,加之民主不暴力的教養(yǎng)方式,都可以為兒童的樂觀主義塑造帶來裨益。心理學家也在試圖利用這些影響因素對人們進行樂觀主義的訓練,幫助過度悲觀的人走出陰郁。心理學家賽李格曼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進行的樂觀計劃顯示,通過改變對事物的解釋方法這樣的干預措施,確實能夠增加人們成功和樂觀的體驗。
悲觀者的成功密碼
不過近年來人們也發(fā)現,悲觀主義并非完全不可取。特別是一種被稱為防御性悲觀的思維方式,促使人們在行動前考慮最壞的可能性,認為結果不會很佳。這類人因為對于結果的焦慮從而倍加努力地工作,同時也能取得和樂觀者類似的工作和學習成績,而不會像真正的悲觀者那樣因此影響了心情,也妨礙了工作的表現。對于防御性悲觀者來說,悲觀倒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可以為他們更主動地去為避免產生不良的結果提供動力。
防御性悲觀同樣和人們的生長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某些家庭的家長會注意不去提升弦子的希望,這樣的家庭培養(yǎng)出的孩子就容易有防御性悲觀的傾向。此外,心理學家也發(fā)現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容易存在防御性悲觀,因為有宗教信仰的人認為有“更大的力量”控制著他們的生活,而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則需要準備更多的策略來應對他們焦慮的情緒。對于中國人來說,因為我們強調謹慎不過滿的文化氛圍,防御性悲觀會占人群相當大的比例,中國式“悲觀”便不一定就會輸于西方式“樂觀”。
心理學家貝克認為,悲觀主義引起抑郁的主要原因是不切實際的負性思考影響了人們的m理狀態(tài)。而人們的生活中其實需要一點悲觀主義的現實精神,來為人們提供更加腳踏實地的現實思考。心理學家的研究也發(fā)現,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并不是完全對立的兩極,孰優(yōu)孰劣并非“黑白分明”。通過定量分析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結果會發(fā)現,一個人在樂觀主義上得分低,并不意味著在悲觀主義上得分就高。生活中大部分人可能是二者兼有,這人性的兩面可能同樣燦爛。傳播學家安東尼奧·葛蘭西認為,我們需要“悲觀主義的智慧和樂觀主義的精神”作為雙重支持:前者促使我們付諸行動解決問題,后者令我們堅信行動會導致有意義的結果,從而在面臨困境之時也能富有彈性地克服難關。
生活的希望可能就是融合了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理念之花。它存在于絕望和天真之間,在對生活的懷疑和期冀美好未來之間找一種平衡,讓我們帶著某些理想又現實地生存下去。(文章代碼:1321)
責任編輯趙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