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向麗
“老師,您找我?”正埋頭批改作業(yè)的我一抬頭,一個雙眼皮大男孩已站在我身旁:高高瘦瘦,蓬松而直立的頭發(fā)顯得新鮮而富有朝氣,白皙的膚色讓人感覺青春的陽光與美好?!澳憔褪俏覀儗W(xué)校出過一本書的小作家于淼吧?”我贊賞道。他略帶羞澀地笑笑,不時張望左右,目光里流露著聰慧與好奇。
和印象中的稍有不同,這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時候的于淼是在農(nóng)村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自從能走路起,就與村子里的小朋友滿山遍野地跑,簡直像個山猴一樣,爺爺奶奶要想捉住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那自然而有野趣的一草一木,那形狀各異的大山小石,那流淌著水草與小魚的清清小溪……無拘無束的兒時生活處處吸引著他,也造就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小于淼。直到上了小學(xué),這種好動的勁兒也沒減下來。因為跳高特別厲害,同學(xué)戲稱他為“跳跳魚”;又因為短跑速度特別快,被同學(xué)戲稱為“草上風(fēng)”;即便走在放學(xué)的路上,他也總會情不自禁地跳起來去摸路邊高樹上掛著的葉子??鞓返霓r(nóng)村生活和豐富的校園生活漸漸成了于淼筆下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
當(dāng)一篇篇習(xí)作被老師肯定,被同學(xué)效仿,體會到小小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的于淼不知不覺地就愛上了寫作。身為大學(xué)教授的媽媽得知兒子的這一愛好后,便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dǎo)、鼓勵。無奈媽媽工作太忙,經(jīng)常在各地奔波,爸爸作為軍人又常年駐守邊疆,一年中難得回家一次。年少的于淼于是習(xí)慣了在一串鑰匙、幾塊錢的生活中用文字來傾訴,每周三篇的寫作時間也成了他的快樂時光。他在初一新學(xué)期第一次習(xí)作——“介紹我自己”時,便以一篇新穎獨特的詩歌《我是一只快樂的魚》讓語文老師一下記住了他和他的名字:于淼。
他說,寫作的快樂是“魚的快樂”:“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魚戲子水,多么悠閑多么暢快!于淼是幸運的,小小年紀的他已開啟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在那文字的世界里,他可以任意馳騁,隨意休憩,呼風(fēng)喚雨,快樂自得。確切地說,寫作已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設(shè)想一下:夜深人靜時,一個直挺挺的背影端坐在書桌前,遠遠地就能聽到筆落紙上的美妙的“沙沙”聲……這種心靈的愉悅早已戰(zhàn)勝了身體的疲憊,有的只是對快樂的延續(xù)和儲存。對于每次寫作幾乎都能“一氣呵成”,于淼頗為得意,他將之歸動于“熟能生巧,巧能生慧”?!拔椰F(xiàn)在不管寫什么主題,很快就會理出頭緒來,有時構(gòu)思的時間比較長,就如一位真正的作家一樣認真,呵呵。構(gòu)思好再寫,下筆便似乎如有神助,一口氣就全部篤下來了,真是爽快?!笨吹剿硷w色舞的講述,我真為他的成功而喜悅,更被他的熱情所感染——人生中若有這份執(zhí)著與熱情,何愁不精彩絕倫?
就這樣,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寫作,于是,《一零一班的伙伴們》誕生了,《小毛幣趕考》誕生了。教于淼語文的徐老師說:“于淼的文字在眾多的校園高手中也許并不是最棒的,但是,他的文字極富個性,沒有任何匠氣,沒有任何‘章法,是那種天然去雕飾的文字,是完全原生態(tài)的文字,充滿了想象,充滿了靈性,充滿了真情。在他的筆下,我會為‘小毛幣趕考而心酸,會為‘仙人掌抽煙而發(fā)笑,會為‘小黃花跑10000米而驚嘆,會為‘小小男子漢的執(zhí)著而感動……”語文老師的肯定堅定了于淼的信念:寫屬于自己的文字,形成自己的寫作風(fēng)格。
坐在初三的教室里,緊張而繁忙的學(xué)習(xí)生活給于淼帶來了不少的壓力,這時,寫作便成了于淼調(diào)節(jié)心緒、緩解疲憊、重振精神的絕佳途徑。偶爾他也參加一些作文競賽。在《作文新天地》每兩期便走進校園的“同題賽場”現(xiàn)場作文競賽中,他的《無盡的黑夜》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并刊登在《作文新天地》2009年第3期上。
現(xiàn)在,于淼有個夢想,希望可以成為一個像魯迅那樣獨樹一幟的作家,希望自己的文字在帶給他人快樂的同時,還能讓人在放下書本后再次品味。我們也祝愿這個快樂而執(zhí)著的男孩能夠早日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