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滿天
1806年春天的一個下午,一條奇怪的,由一對挖空的原木捆扎成的粗糙雙體筏,順著俄亥俄河懶洋洋地順流漂下。一個船斗里躺著一個三十來歲的、皮包骨頭的瘦小男人;另一個船斗里,蘋果種子堆積如山。為了躲避烈日,蘋果種子都被很小心地襄上了泥土和苔蘚。
這個在筏里打盹的人,就是俄亥俄鼎鼎大名的“蘋果佬”約翰·查普曼。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查普曼用這條筏,往荒野僻壤載去了好幾座果園。他把造酒的禮物帶到了邊疆。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荒涼的美國西部正待開發(fā),而一棵正常的蘋果樹需要十來年的時間才能結(jié)果,于是一座果園就成了持續(xù)定居下來的標(biāo)志。因此,西北邊疆的土地使用許可特別要求,居住者要“種植至少50棵蘋果樹”。而且,兩百年前,人們要想得到有關(guān)“甘甜”的體驗,只能靠果肉來提供。這就是蘋果提供給查普曼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美國人的東西。
就這樣,查普曼賣出了他的30萬株由沒有嫁接過的種子長成的蘋果樹苗,在整個美國的中西部開創(chuàng)了蘋果的黃金時代。
這是邁克爾·波倫在《植物的欲望》一書中,描寫的蘋果擴張的全部過程。
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植物與人互相利用對方的故事,每一方都在利用對方做自身做不了的事情。到最后,查普曼作為一個流浪著的富翁去世了,而美洲得到了查普曼帶去的蘋果,就此把荒野永久性地變成了家園。那蘋果得到了什么呢?它得到了一個黃金時期有數(shù)不清的新品種,半個地球成了它的新的生長地。
在這場配合默契的舞蹈中,蘋果非常主動熱情地參與到自己的馴I化過程當(dāng)中。它非常急切地想和人類做交易,從而擴大自己的地盤。它們誘惑,它們哄騙,它們奉獻甘甜,它們一步步引導(dǎo)人類去實現(xiàn)自己的欲望。
你看,植物就是這么聰明——遠比人類聰明。小麥和玉米煽動人類砍倒大片森林,以便為種植它們騰出空地。這就是我們的農(nóng)業(yè)。與其說我們馴化了小麥和玉米,不如說這些草本植物利用人類打敗了大森林。原來,這個世界除了可以說成是“我們”的世界,也可以說成是螞蟻的世界,楊樹的世界,月季花的世界,馬鈴薯的世界,蘋果的世界……
大概,這就是莊子說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p>
那么,如果再想得遠一些,那些正在全面圍剿我們生活的,看似冷冰冰的沒有生命的計算機,有沒有在馴化我們?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能夠讓我們通宵達旦地面對一張冷冰冰的機器臉?它們或許正在利用我們的欲望控制我們,引誘我們把它們變得越來越智能。電影《未來戰(zhàn)士》已經(jīng)表達出這種喧賓奪主的憂慮,《機械公敵》更是描畫出未來“機器之王”控制人類的恐怖后果。
就是這樣。蘋果的欲望,樹木的欲望,飛鳥的欲望,一只貓的欲望,人類的欲望……整個世界就這樣在欲望交鋒中此消彼長。所有的種子都想發(fā)芽,所有的嫩芽都想長大,所有的客體都想變成主體。正如史鐵生所說,億萬種欲望擁擠摩擦,相互>中突又相互吸引,縱橫交錯成為人間??傆幸恍┰谀\轉(zhuǎn),總有一些在高聲叫喊,總有~些黯然失色隨波逐流,總有一些光芒萬丈彪炳千古,總有弱中弱,總有王中王……假如我們不能彼此和諧,就只能共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