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雪梅
摘要: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課堂博客平臺開展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時,存在著一些影響學習效果的不利因素,如學生信息素養(yǎng)差異、教師課堂調控策略、學習評價方式、學習資源整合、課堂組織形式等。解決這些不利因素,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探索相應的對策與措施。
關鍵詞:博客;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對策措施
由于博客(Blog)在操作和使用上的簡單快捷,技術要求較低,因此它比維客(Wiki)、魔燈(Moodle)等其他軟件更受中小學教師的青睞,中小學教師對博客在教學中的應用也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筆者發(fā)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博客”這個元素,讓學生在博客平臺上開展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固然能在課堂中確立學生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但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現(xiàn)實問題,限制或影響了其教學效果的發(fā)揮。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并采取一些改進措施,更好地發(fā)揮博客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作用,值得我們思考。
一、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差異影響了課堂博客應用的效果
經過小學、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以及高中生的已有認知能力,城市高中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已基本滿足用博客平臺自主學習的要求。但由于各個小學、初中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不一致,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導致班級學生信息素養(yǎng)水平有較大的差異。從知識與技能角度看,絕大多數(shù)學生打字速度都很快,對瀏覽器的操作比較熟練,也能熟練使用各類搜索引擎來搜索網(wǎng)絡資源,但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差異就較大,常用軟件的操作水平差異也較大;從問題解決與學習心理調控角度看,少數(shù)學生存在較大缺陷,如學習過程中容易浮躁,有自卑感,對基于博客平臺的網(wǎng)絡探索學習和網(wǎng)絡自主學習方式一開始不能適應等;從學習態(tài)度角度看,有些學生有貪玩的表現(xiàn),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要求。由于學生存在著以上信息素養(yǎng)的差異,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課堂博客應用的效果。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采取了一些措施:①最初應用博客平臺學習時,適當減少學習內容,給學生留一些適應和熟悉的時間。②對每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層,“基礎層”面向所有學生,“提高層”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高手層”僅面向少數(shù)學有余力的學生。③利用學生課余時間單獨輔導培訓少數(shù)打字速度慢的學生。④對學習心理有缺陷的學生,采取“一幫一”對策,即挑選一名合適的同學與他同桌,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逐步適應這種自主學習方式。⑤采用“小組監(jiān)督制”,由小組成員共同監(jiān)督那些不踏實學習或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
二、教師的課堂調控策略決定了課堂博客應用的成敗
在以博客為平臺的開放性的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擁有了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學習資源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得這樣的課堂變得難以組織和管理。這時,教師的課堂調控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甚至決定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成敗。為此,我們采取以下的措施:①精心設計學習要求、學習活動、學習資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在博客平臺上完成學習任務。②加強教師與學生課內課外的情感溝通,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尤其對個性強的學生和性格相對內向或學習心理有問題的學生。③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時,以引導和鼓勵的態(tài)度為主,并拓展交流方式,如主動關心、詢問、交流等。④學生在學習時,堅持“課堂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選擇權,存在的問題盡量在課后交流”的原則,以免影響和打擊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⑤要求學生必須真實記錄自己的課堂學習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過程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⑥教師在每節(jié)課后,及時對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展”進行評價,讓學生每次上課,都能看到老師對自己上一節(jié)課的評價結果,督促和激勵學生更好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⑦設立輪換制的“小老師”制度,使得每節(jié)課都有幾位“小老師”幫助教師一起了解掌握同學的學習進展情況,及時作出評價反饋,并讓“小老師”協(xié)助教師一起進行課堂調控。⑧對“課堂問題行為”及時處理,盡量縮小影響面。
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左右了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
在課堂學習博客平臺上,教師對學生采用怎樣的評價方式直接左右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行為。因為學生在博客平臺上的自主學習,是一個自主的、動態(tài)的學習過程,如果教師還像以前那樣只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評價,忽略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急功近利”,只顧完成作業(yè),“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協(xié)作、回顧、總結”等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都無從談起。
當然,過程性的多元評價并不是模糊評價。實踐中,我們制定了一系列詳細的針對過程性評價的評價標準。主要觀點有:①完成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情況。②學習進展的順利程度和提高程度。③綜合學習能力的發(fā)展程度,包括基本學習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學習反思能力、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等。④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⑤學習心理和情感的調適情況。⑥學習態(tài)度。
四、教師對學習資源的精心組織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保障
博客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博客日志中的知識都是經過整理的,通過瀏覽博客獲取相關知識,學習效率將會比較高。課堂學習博客正是繼承了這一優(yōu)點。學習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是學生在博客平臺上學習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教師在課前必須收集大量的相關資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過濾,去偽存真,剔除無用信息: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并依據(jù)認知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精心組織和管理,使學生在課堂上能有針對性地、有選擇地高效學習,而不會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同時,學習資源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如有些很好的網(wǎng)絡資源,教師沒有收集到,但學生發(fā)現(xiàn)了,這時教師經過審核,可以及時將這些資源放在學習資源中,供其他學生參考使用。
五、應用學習博客平臺應與其他課堂組織形式相結合
應用課堂博客平臺,并不排斥其他課堂組織形式,相反,只有與其他課堂組織形式結合,或者說,博客平臺作為其他課堂組織形式的基礎,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博客平臺的作用,使課堂學習順利高效地進行。
(1)小組合作學習。這是在博客平臺上使用最多的課堂組織形式。每組一般6~8人,設小組長1~2名,職責是解答小組成員的學習困難,確定小組的研究性學習主題,引導和決定小組交流的形式(文字交流或語言交流)、方向和內容,對小組成員及時作出組內評價。為了當好“小老師”,我們要求小組長每節(jié)課前必須深入預習,基本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容,課后必須反思,寫出小組學習的反思日志。分組由信息技術老師、班主任、班干部在學期開始時共同確定,之后可以適當調整。小組長采用“輪換制”,學期開始時就由小組成員共同商量確定,2~3個星期換一次,以確保每個同學都有至少兩次做小組長的經歷。有了這些“小老師”的幫助,老師在課堂上才能既“掌控全局”,把握課堂整體節(jié)奏,又“洞察秋毫”,關注到每一位同學和每一個課堂細節(jié)。
(2)教師集中講解(或操作演示)。不可否認,以學習博客為平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上,“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點撥,聲情并茂的講解,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的集中講解,除了知識的闡述,還有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課堂博客做不到的。但這樣的講解應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面面俱到”式講解,而是精煉的、準確而深入的。講解的內容應該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共性問題,或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
(3)自主探究學習。博客的特點決定了自主探究學習是其強項,也是鍛煉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
(4)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中,一些需要動手的綜合實踐課,我們主要采用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在這些課中,博客平臺只是作為一種記錄和總結手段。
以上的課堂組織形式我們也不是孤立地選擇,而是根據(jù)課程內容和學習要求,優(yōu)化組合多種課堂組織形式,實現(xiàn)有效、高效的課堂學習。
總之,將博客引入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探索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有益嘗試。但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其適用性和局限性,都有影響其教學效果發(fā)揮的各種因素,博客也是這樣。在將博客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和處理好一些不利因素,采取恰當?shù)膶Σ?,更好地發(fā)揮博客在教學中的作用,以實現(xiàn)新課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