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小琴
摘要 :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是作文成功的標志。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命題,讓學生自由選材,創(chuàng)設民主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發(fā)表見解,鼓勵個性表現,激活創(chuàng)造思維,讓他們的作文個性飛揚。
關鍵詞:命題 社會性 創(chuàng)造思維 個性
古人曰:“文貴于新。”古今中外,凡能流傳于后世,長期廣為傳頌的佳作無不是作家獨辟自己風格,抒發(fā)自己獨特情感,運用與眾不同的筆法的作品。可眼下,小學生作文虛假、僵化、套話的問題非常嚴重,他們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能另辟蹊徑,獨具特點的卻少之又少。
于是“作文要反映新思維、新體驗”,“作文教學要提倡放飛想象”,“作文要展示個性和創(chuàng)造才能”,走“面向生活、自由表達之路”等諸多觀點層出不窮。綜上所言,追求“個性作文”,是當今作文教改者的共同心聲,那怎樣才能使學生的作文個性飛揚呢?
一、提倡自由選材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述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砷L期以來小學生作文教學一直被限制在“師授作文”的狹小天地中,題目教師指定,“寫什么”不能逾越教師劃定的范圍,“怎樣寫”必須遵循教師指出的幾種模式,其結果,學生作文內容大同小異,缺乏個性,缺乏生活氣息,少有創(chuàng)新思想。因此,想讓學生的作文充滿個性,首先要在作文的材料上做文章,包括出好題目和內容。
1、注意命題。學生個性的多樣性、豐富性,是社會生活多樣性、豐富性的反映。如果我們的作文命題具有很強的社會性,自然會調動學生充分展示個性特征的積極性,寫出富有個性特征的文章來。如果我們的作文命題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就會引導學生閉門造車,寫出缺乏個性、千人一面的八股式文章來。學生個性的展示和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生活的影響。
2、自主選材。讓學生自由選材是寫作者充分展示個性的必要條件。學生的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生活經歷和知識結構也各有不同,只有寫其所知,抒其所感,發(fā)于內而形于外,學生才有可能表現個性,所表現的個性才會豐富多樣。特級教師張化萬在上《摔雞蛋》時,讓學生做好實驗后不自擬題目、自定體裁讓學生寫,而是布置寫人、寫事、寫實驗過程、說理、寫感受不限,讓學生選自己最想寫的題目,最好寫的部分,最有意思的地方來寫,這樣把作文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己擬題,自定寫作方法,自由地遣詞造句,暢所欲言。
二、鼓勵個性表現
在課堂作文設計中,作文訓練的全過程,教師的作用自始至終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主動的,起著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引導。教師要通過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個別到一般,由表象到內蘊的啟發(fā),打開心扉,放飛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心游萬仭,神騖八極。當學生的想象馳騁到很遠的地方時,我們還要引導他們收住韁繩,回到現實中來,“文章合為時而著”,解決現實問題。同時,注意引導他們既要大膽發(fā)揮,又要合情合理;既要舒展個性,又要塑造個性,把個性發(fā)展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2、鼓勵。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不能用一個標尺去衡量。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得好:“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了多少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庇袝r一兩句鼓勵的批語,勝過一大堆指指點點。要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信心。對一般的學生,也要鼓勵他們大膽追求新目標。為此,我每接手一個班級,對學生交來的第一篇作文,我都從學生原有的作文水平出發(fā),發(fā)現其優(yōu)點,寫上一些鼓勵性的批語;實在不像作文的,只要字寫得好,格式正確或者卷面整潔,甚至有一個詞用得好或用了一個新詞等都會得到肯定。尤其是那些表達了自己真情實感的文章,盡管錯字病句很多,甚至不夠通順,我也在班上宣讀,并張貼出來。
3、示范。在作文教學中,教師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教師先要勇于表現自我,勤于寫“下水作文”。教師的以身作則下水作文率先垂范,可啟迪學生寫作的思路,撩撥學生寫作的熱情,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克服對作文的畏難情緒,把學生帶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境界。教師下水作文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與學生同甘共苦,這樣還可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樹立教師的威信。古人云:"信其師而聽其道"。這樣以文章顯示自己的個性魅力,以個性魅力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展示自我的的積極性和勇氣。"
三、激活創(chuàng)造思維
思維的個性發(fā)展,是最深刻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思維個性化的根本特征。思維是需要訓練的,增強思維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作文訓練的核心。在作文訓練設計中,教師應把如何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放在設計的首位。這種設計,應充分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尤其要注重啟發(fā)思路,傳授方法,以此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如在指導學生根據“家用小轎車、摩托車、助動車越來越多”這一現象進行寫作時,引導學生多角度立意。學生有反映社會日新月異的,有反映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的;也有反映交通事故越來越多,從而提出要加強交通管理,注意交通安全的;還有反映汽車、摩托車、助動車尾氣排放,污染地球環(huán)境,從而呼吁治理尾氣排放,保護環(huán)境的。由于立意不同,作文迥然不同,學生的個性盡顯其中。
時代呼喚個性教育,做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引導、激發(fā)學生,讓他們寫出充滿個性的文章來。
(浙江省蒼南縣馬站小學)
參考文獻:
1.《現代教育理論》扈中平
2.《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概論》董菊初
3.《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