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菁華
前不久,筆者拜讀過一篇題為《今天,教師應該怎樣上課》的文章,其中談到課堂教學要有“三聲”:笑聲、贊美聲和驚訝聲。在要有“笑聲”這一條中,作者說:“我們有些教師上課,嚴肅有余,活潑不夠,火藥味太濃,課堂上教師繃著臉,用嚴厲鎮(zhèn)住學生。課堂上常出現斥責聲、挖苦聲,甚至出現非感動的笑聲?!边@些話道出了課堂教學中的某些“玄機”。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有這樣一些學生,他們文化基礎差,思維遲鈍,語言表達能力差,缺乏學習動力,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考試中,都與其他同學存在很大差距,成為班級當中的弱勢群體。如果再加上教師的偏見,他們就很難擺脫受歧視的遭遇,得到的只有:課堂上的批評聲、課堂外的訓斥聲、考試后的打罵聲。
新課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課程標準還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以生為本”,關注弱勢群體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端正思想,樹立新觀念。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不論什么樣的學生,將來都將走上社會,都要生存,而他們的生存能力大都是在學校學習的這段黃金時期形成的。所以,必須改變傳統的舊觀念,把過去的精英教育徹底轉向今天的面向全體學生的“平民”教育。只有弱勢群體的提高才是教育的真正成功,關注弱勢群體才是真正的“以生為本”。對于他們,應像照顧幼苗一樣,給予更多的呵護。
2.多進行具體指導。
(1)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這里要舍得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不要怕耽誤了所謂的課堂教學任務,要細心指導他們閱讀、說話和寫作,讓其親身體驗從做得不好到做得好的過程,并享受成功的喜悅。特級教師于永正就很善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撥,尤其是閱讀不好的學生。在指導時,或說清語氣、語調、語速的要求,如“像說話一樣自然,不要快,也不要慢”,或進行示范性的表演(范讀),這都是具體的指導。
(2)課下多輔導。弱勢群體中的學生在寫作業(yè)時經常錯誤百出,不是語無倫次,就是風馬牛不相及。教師應耐下性子來給他們“外加香油一勺”的特殊照顧,逐步要求不寫錯別字,把句子寫通順,把問題答準確。例如,學生房瑞昊在學完《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師》一課后,回答問題:“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居里夫人對老師的敬愛?”他把“哪”寫成了“那”,筆者就先不告訴他怎樣寫才對,而是耐心地讓他去找其他課文的相似問題,最終幫助他找到并認清了“哪”與“那”的不同。
(3)對學困生也應承認差異,因人施教。弱勢群體中的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也會表現在不同的方面,應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學,哪里表現差就指導哪里。對于他們的學習要求也應區(qū)別于一般學生,標準要降低。對他們的目標要求是要讓他們努努力就能夠得著,使他們一天有一個進步,一段上一個臺階,讓他們看到進步,增強信心。
3.多用激勵,捕捉亮點。弱苗需要更多的呵護,弱勢群體中的學生需要更多的關心。對于讀書讀不好的學生,有經驗的老師會鼓勵學生說:“沉住氣,再讀一遍;萬一這一遍還沒讀好,還有第三遍。”這樣一說,學生還會怕讀不好嗎?對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我們應該鄭重地去為他們喝彩,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老師對他們真誠的關愛!只有有了堅定的自信心,他才會一直努力,不拋棄、不放棄。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力。興趣對學生學習的作用也非常大,它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啟動、導向、維持和強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挖掘學科中的趣味性,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讓弱勢群體中學生對所學學科產生興趣。同樣,弱勢群體中學生意志力的培養(yǎng)也不容忽視。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做下去。這里最好也是用典型的事例去教育他們,讓故事中的主人公來感染他們,逐步培養(yǎng)他們經常持久的前進動力。
5.讓學生學會學習。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知識不是目的,讓弱勢群體中的學生學會學習才是目的,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如教給他們如何預習,如何復習的方法。有的學生課文沒掌握好,就急于做題,這樣肯定是不行的。教師應教他們先把課文字詞句吃透,文章理解透,再去做習題。有些方法讓他們掌握了,形成習慣,將會終生受益,學習進步將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6.“另類”教學方法的運用?!傲眍悺苯虒W方法是教學藝術的精華,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它的運用將極大地促進弱勢群體中學生的轉化。某教師運用心理暗示法,讓一學生吃裝在寫有“戒癮靈”的瓶子里的維生素片,并告訴該生此藥奇效無比,該生最終戒掉了網癮。此外,一個經??荚嚨箶档谝坏暮⒆?已完全喪失了學習的信心。但新來的一位老師不斷地注意他、關心他,與他聊天。他與老師說他的夢想是能考上弗吉尼亞大學,但他又說那絕對不可能。老師卻說:“你現在考不上,但你可以幻想。你先別去看弗吉尼亞大學是什么模樣,先在心中幻想一個你自己的弗吉尼亞大學。接著再幻想幾年以后,你會以什么樣的裝扮,什么樣的神情進入弗吉尼亞大學,入校時遇見了哪些最崇敬的教授……”從此,這個孩子開始了自己遙遠的幻想旅程。五年之后,他接到了弗吉尼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也忽然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
7.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參與學生學習活動并產生影響的個性心理因素。它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比智力因素還要大。愛因斯坦說:“優(yōu)秀的性格和鋼鐵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這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因為性格影響滲透個性的其他部分,改變氣質的消極部分,鞏固發(fā)展積極成分。
關注弱勢群體學生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也是十分有意義的工作。一旦操作起來,其中是充滿樂趣的,希望有更多的同仁來關注弱勢群體學生。